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光輝的歷程——《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學設計教學分析《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詞作內容文采飛揚。整個組歌共分為《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和《大會師》10個部分,以深刻凝煉的語言,優美動人的曲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形式,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下,不屈不撓、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歌頌了紅軍指戰員艱苦卓絕、英勇奮戰的英雄氣概,頌揚了中國革命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長征過程中四渡赤水的歷史,讓學生對四渡赤水的歷史事件有基本認識。過程與方法目標:深入淺出的講述四渡赤水的故事,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偉大長征精神,通過故事感受革命先輩的不易;(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長征過程中四渡赤水的歷史難點: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激趣導入湘江戰役后,僅存三萬多人的中央紅軍面臨4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遵義會議成為紅軍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指揮下,運籌帷幄避敵之長,擊敵之短。中央紅軍三個多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回穿插于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采取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牢牢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有效調動和殲滅敵人,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1960年5月,英國陸軍元帥二戰名將蒙哥馬利訪華,稱贊毛澤東指揮的三大戰役可與世界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說,四渡赤水才是他一生的得意之筆。這首《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的第四曲,以此紀念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初聽歌曲創作背景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曾參加過長征的蕭華,回顧他在長征中的真實經歷,最終歷時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史詩。隨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訶、遇秋選擇其中的10首譜成了組歌,分別描繪了10個環環相扣的戰斗生活場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區的民間曲調,與紅軍傳統歌曲的曲調融合在一起,最終匯成了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四渡赤水,是中國工農紅軍戰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典型戰例,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反復吟唱,表達了對毛主席的熱愛,也是全曲的點睛之筆。2.朗誦歌詞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歌詞意思歌詞中表現毛澤東主席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出的鋼鐵意志,強烈表示戰士們是用雙腳走過雪山,涉過草地的。分段欣賞韻腳:人、神、明、程、兵。歌詞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畫龍點晴地盛贊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1、“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開頭幾句寫紅軍轉戰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自然環境。2、“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边@兩句寫沿途人民群眾對工農紅軍的支持和擁戴,交代了紅軍四渡赤水、克敵制勝的群眾基礎,與群眾結下了“魚水情”3、“橫斷山,路難行。敵重(zhòng)兵,壓黔(qián)境?!保鑼懠t軍在幾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下面臨的艱難處境?!皯鹗侩p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這兩句突出了四渡赤水河戰役中紅軍巧妙運動、出奇制勝的特點。4、“烏江天險重飛渡”,講的是中央紅軍第二次渡過烏江的故事。5、“兵臨貴陽逼昆明”,紅軍南渡烏江后,佯攻息烽城,大軍繼續南下,蔣介石當時正在貴陽指揮督戰,害怕我軍直取貴陽,急忙抽調部隊增援息烽并調云南軍隊到貴陽附近來防守。這時,紅軍出其不意,不沿公路直趨貴陽,而是向東進發,敵軍紛紛向東調動,不料紅軍又突然轉向西南,向云南方向急進,敵軍擔心紅軍進逼昆明,火速調集民團來守昆明。6、“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指貴州軍閥的“雙槍兵”(敵軍帶有步槍和鴉片煙槍,人稱“雙槍兵””)不堪一擊,一打就逃,紅軍乘勝急行軍,向預定目標進發。7、“調虎離山襲金沙”指紅軍在調動大批敵軍防守昆明后,虛晃一槍,撒開有防備的昆明,向敵人防守薄弱的金沙江挺進,搶占金沙江邊的皎平渡渡口,經過7天7夜,紅軍全部渡過了天塹金沙江,跳出了數十萬國民黨軍圍迫堵截的圈子,由被動爭取到主動,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8、“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最后一句是歌詞的中心句,它水到渠成,畫龍點睛地盛贊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教學小結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道:四渡赤水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在四渡赤水的戰斗中,毛澤東巧妙指揮紅軍在國民黨重兵圍堵間穿插迂回,化被動為主動,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要努力學習,熱愛祖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