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目標】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第一單元: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大單元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目標】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第一單元: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大單元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大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分析及設計
1、單元地位:
“邏輯與思維”這一課程模塊的主旨是通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等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本單元是對“科學思維”進行“破題” ,是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內容要求1.1和1.2的落實,具體內容要求為:“1.1 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 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1.2 區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由于本教材的名稱是“邏輯與思維”,僅僅講思維的含義與特征等并不能充分地解釋這門課程名稱的含義。為此,教材將課程標準之“2.4 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掌握形式邏輯的三個基本規律”的相關內容放到第一單元。這樣做既可以為“科學思維”鋪墊“邏輯”基礎,也可以為合理解釋本冊書名提供學理基礎,還能夠從“邏輯”和“思維”兩個基本概念出發為全書“破題”,確立“邏輯”與“科學思維”的標準,起到為思維“立標”的作用,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觀念和科學精神指明了認識路線。
本單元是全書的邏輯起點,也是全書的總論。學習“ 邏輯與思維”課程模塊,首先要理解“思維”“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等基礎概念。為此,本單元采取了逐級推進的方式,闡釋了思維及其基本形態和特征,區分了思維的兩種基本形態一抽象思維 和形象思維;闡明了“ 邏輯”和“邏輯學”的含義,揭示了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明確了“科學思維”的基本含義。這就為學生明確“思維”與“邏輯”的關系、“邏輯”與“科學思維”的關系奠定了認知基礎。
學生學習本單元,既要了解“思維”“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等基礎概念和基本知識,也要明確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樹立科學思維觀念,自覺以培養科學精神為目的學習科學思維知識、進行科學思維訓練,在社會實踐中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 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以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對當代中國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作出科學的解釋、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
總之,本單元是全書的邏輯起點,起著統攝、引領和導人后面教材具體內容的作用。
單元目標
理解思維的含義,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知道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思維方式。了解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特征,知道思維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懂得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把握區分不同思維形態的依據;了解“邏輯”的多種含義,理解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的含義,掌握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理解同一律的含義和要求,了解思維違背同一律的錯誤表現,懂得如何避免犯“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錯誤。理解矛盾律的含義和要求,了解思維違背矛盾律的錯誤表現,懂得如何避免犯“自相矛盾”的錯誤。理解排中律的含義和要求,了解思維違背排中律的錯誤表現,懂得如何避免犯“兩不可”的錯誤。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正確思維活動、社會實踐之間的關系。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學會正確思維;理解科學思維的含義,了解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之間的關系,學會在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地解決問題。把握科學思維的特征,理解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結果的預見性和可檢驗性的含義,懂得實事求是,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思維能力領會學習辯證思維的意義,學會全面、動態地把握客觀事物。領會學習創新思維的意義,學習運用創新思維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升創新思維能力。領會學習科學思維對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爭做時代新人。
單元結構
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什么樣的思維是科學思維。目前學術界尚未就“科學思維”的定義達成共識。本單元作為全書的邏輯起點,在明確“思維”和“邏輯”含義的基礎上,給出了“科學思維”的一般內涵,并以肯定和否定兩種形式說明哪些思維情況屬于科學思維。哪些情況不屬于科學思維。盡管這仍然不是“科學思維”的精確定義,但基本體現了科學思維的本質屬性。掌握這些概念及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思維觀念、培養科學精神。
圍繞“科學思維”的主題,本單元設計三課六框十三目和一個綜合探究。
第一課“走進思維世界”,是本書的起始。這一課設計了兩框。第一框“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對思維的廣義和俠義的不同理解進行了說明,闡述了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等主要特征。第二框“思維形態及其特征”說明人們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據不同的標準,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可用維且有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等特征。形象思維具有基本單元的形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等特征。
第二課“把握邏輯要義”,是本書的“破題”環節。這一課需要交代清楚邏輯是什么,邏輯思維有什么要求。按照這樣的思路,這一課設計了兩框。 第一框“邏輯"的多種含義”,介紹了“邏輯”語詞的多種用法,在解釋了“邏輯” 的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的基礎上,介紹了狹義邏輯學和廣義邏輯學的含義。第二框“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這是在狹義邏輯的范圍中展開的內容,主要介紹了狹義邏輯學特別是其中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以及依據這些規律而確定的思維規范性的要求。依據同-律,對思維有確定性的要求;依據矛盾律,對思維有一致性的要求;依據排中律,對思維有明確性的要求。在本課結尾處,教材特別說明了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但這些基本規律不是邏輯學家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哪個權威規定的,而是人們通過無數次的社會實踐,在認識事物客觀規律中認識到的思維自身的規律。
第三課“領會科學思維”,是本單元的落腳點。了解思維、理解邏輯思維,并不是學生學習“邏輯與思維”的最終目的。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是要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追求正確思維,也就是“科學思維”。這課圍繞科學思維是什么、學習科學思維有第一框 “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給出了科學思維的肯定性規定意義的問題設計了兩框。同時也給出了科學思維的否定性規定,即不科學思維是主觀臆想的、不合邏輯、片面僵化的思維,科學思維與不科學思維相對立。教材還特別強調,科學思維不是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相并列的思維形態,而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
綜合探究是第一單元主要內容的拓展和應用。探究以日常生活中常 常出現的感性情緒干擾思維理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將情緒問題上升到思維理性的高度進行合乎實際的思考,理性地作出行為選擇。探究二以“永動機”設計圖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思維的特征分析問題,深化對科學思維的認識。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認識的客觀性不僅表現在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的現象方面,而且體現在正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方面。而關于“永動機”的臆想違背了物理學的基本規律。探究三以科學史上的經典材料,幫助學生認識科學工作中的思維與藝術工作中的思維之間的關系。一方面,科學工作中的思維與藝術工作中的思維在存在形態上的確有差異;另一方面,科學工作中的思維與藝術工作中的思維在功能上又是互補的關系。因此,要辯證認識二者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或厚此薄彼。探究四以故事的形式呈現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解決問題時的不同表現和效果,幫助學生認識改善思維方式有助于提升思維品質、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結構圖
課時安排建議:
第一課共有兩框四目,建議安排兩課時,每框一課時。本課是《邏輯與思維》教材的邏輯起點,主要學習任務是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學生初次接觸這樣一門全新內容的課程,會感到陌生,而且對“思維”沒有感性直觀的認識,需要審視和反思才能感悟思維的存在,因此,不宜將教材的內容講得過于深奧和寬泛,要將學生的思維逐漸聚焦到這]課程的獨特屬性中來,講清楚思維存在的普遍性,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思維有哪些基本形態,怎么正確認識這此思維形態之間的關系。
第二課共兩框五目,建議安排兩課時,每框一課時。本課主要闡述“邏輯”的多種含義,以及邏輯思維中的三大規律,知識點和核心概念較多,理論涉及面廣,教材內容高度濃縮。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把握“邏輯”的多種含義,以及廣義邏輯學和狹義邏輯學的含義,講清楚三大邏輯規律的基本內容、邏輯要求和違反邏輯規律的表現形式。
第三課共有兩框四目,建議安排兩課時,每框一課時。本課是第一單元的“落腳點”,主要任務是明確正確思維的條件,闡述科學思維的含義,對比性地說明不科學思維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揭示科學思維的主要特征。這部分在“邏輯與思維”課程模塊中具有“立標”的地位和作用,即闡明學習“ 邏輯與思維”課程模塊究竟要讓思維向哪個方向發展,要達到怎樣的水平,要實現怎樣的目的。在學理上“立標”之后,教材進一步闡述了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其一,就提升學生思維素養而言,具體闡述了學習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有利于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其二,就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和覺悟而言,具體闡述了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獲得正確的思想,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提升科學精神素養,助力學生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教學方法建議
1.精講與精練相結合的方法。本冊教材內容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是有“新”意的,也是有難度的。“新” 在過去沒有專門學習這個課程模塊的知識;“難”在思維的抽象性,加之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所以,教學中要講透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基本原理對于教師而言具有挑戰性。同時,思維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思維技能具有操作性,操作性的知識需要練習。熟而后能生巧。思維無處不在,練習的材料可以是書本上的習題、生活中的案例,也可以是學生所學的其他課程的內容。
2.多思與多用相結合的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是反思、領悟。“思”的目的是掌握實質、把握精髓、領悟要義,而不拘泥于形式。“用”是學的目的所在。“用”可以將我們過去的自發性理料思維轉變為學習之后的自覺性理料思維。只有在用”之中才能體現科學思維的規范性,及其在矛盾分析和問題解決中的創新性。
3.創設情境。本課是引導學生走進思維世界。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每個學生毫無疑問都有思維,但怎么讓學生真正走進“日用而不覺”的思維世界,對思維有所認識、有所領悟,這就離不開特定情境的輔助。沒有合適的情境,思維現象就不能被凸顯出來。教材在這單元設計了不同的“探究與分享”活動,其目的是創設思考思維問題的具體情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從常見的思維現象中選取典型案例作為創設情境的素材,為學生營造認識和反思思維現象的情境,以便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感悟思維的存在,進而對思維有所審視,領會教材中關于思維的知識及其原理。
單元具體課時教學設計:
第1課時:1.1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了解思維風格具有差異性,思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思維的方式具有多樣性;
掌握思維有共同特征,思維的意義與作用;
能夠結合具體案例辨別思維的類型和思維的作用。
【教材分析】
第一框“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包括兩目。第一目“思維的含義”,主要闡述廣義思維與狹義思維的含義,并說明戰略思維、歷史思維等思維方式所具有的性質。第二目“ 思維的特征”,主要闡述思維所具有的三種主要特征,即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這兩目的主要內容采取概念的邏輯分析方式,說明“思維”這個概念是什么,具有怎樣的特征。
【教學目標】
理解思維的含義,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知道人們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思維方式。
了解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的特征,知道思維與實踐的關系,懂得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認同思維的能動性和特征,正確思維能夠幫助我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科學精神:正確認識思維的共同特征,明確思維的方式。
公共參與:了解思維的基本知識,初步走入思維世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重點】了解思維的含義、類型,把握這些思維方式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思維的特征。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情境探究法。
【思維導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探究與分享—
《莊子.秋水》載: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渙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日:“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日:“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誒,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黃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興嘆,這種態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親歷感知之外,我們還有哪些辦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蟲的思維局限?
學生答:
教師點撥:
◆黃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興嘆,這種態度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黃河之神河伯開始之所以欣然自喜,是因為他錯誤地認為,他所看到的情況,即他所在的黃河是最為廣大的,這個認識是正確的。后來,之所以望洋興嘆,是因為他又看到了比他所在的黃河更為廣大的大海,發現他之前的認識是不正確的。這種態度變化是由于他對所看到的現象作了較,認識到此前自己的認識是錯誤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其態度變化的思維原因。
◆除了親歷感知之外,我們還有哪些辦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蟲的思維局限
人的認識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種方式。以親歷方式獲得的感性認識,受個體生命時間、精力和經歷等方面的限制,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親歷的感知之外,我們還可以運用思維的間接性,通過學習人類思想的成果,彌補個體感性認識中思維的局限,獲得超越個體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理性認識。
新課講授:
出示課題: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議題一:思維的含義
議題二:思維的特征
第一幕:思維的含義
1、人類與思維
人,論力氣比不上野牛大象;論奔跑比不上羚羊斑馬;論攀登比不上敏捷的猿猴……然而,通過有思維參與其中的人類社會實踐,看似生靈中弱者的人卻成了萬物之靈!
思維,就像陽光、空氣和食物一樣,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只要我們在“想”、在“考慮”,就能切身地體會到我們在思維。
小結:(1)思維是人的特有屬性。
人的思維存在具有普遍性。
注意:動物的本能活動不是社會實踐,動物沒有思維。
議學情境二:
有這樣一道推理能力測試題。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將前來應聘的A、B兩人帶進辦公室,向他們展示了兩頂紅色、三頂黑色的帽子。然后,他關掉燈,在一片漆黑的情況下,要求A和B各摸一頂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頂,并將其余兩頂藏了起來。開燈后,商人要A、B盡快說出各自頭上戴的是什么顏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紅色帽子。過了一會兒,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詢問了A的推理后,決定錄用A。
(
A是如何得出他的結論的?
在相同的條件下,A為什么表現得比B好?好?
)
議學問題: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點撥:
議學提示:
(1)A、B都看到商人戴的帽子是紅色的,如果他們之中任何一個人戴的是紅帽子,則另一人就可以很快說出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題中說“過了一會兒”,說明雙方都看到對方所戴的帽子不是紅色的。 A的推論是如果我頭上戴的是紅帽子,那么B能立即說出他自己帽子的顏色,而B沒有立即說出來。所以,我頭上戴的肯定不是紅帽子。由此,A能夠準確說出自已頭上帽子的顏色。
(2)由于只有兩頂紅帽子,而 A、B雙方不僅能看到商人也能看到對方所戴的帽子,兩人面對的條件完全相同,這時誰能更快地說出正確答案,誰表現得就更好。
議學小結:
思維的含義:
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
(2)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
(3)感性認識: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系的反映,認識的低級階段。
(4)“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
2、判斷:感性認識 OR 理性認識
(1)當我們接觸到火苗,第一反應是燙。這就是感性認識
(2)當我們冷靜下來就會想,不能碰火,碰火會燙傷自己,我們要合理利用火,辯證的看待火,這時就上升到理性認識
(3)當蘋果砸中我們,首先會感覺到疼,這就是感性認識
(4)當我們冷靜下來,會想蘋果為什么會落地,經過探究會發現,蘋果會落地時因為萬有引力, 這就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3、【知識整合】全面理解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人類思維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
把握這些思維方式有何意義?
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議題二:思維的特征
第二幕:思維的特征
議學情境三:展示幻燈片,從這幾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是鴨子還是兔子》 《少女還是老婦》
議學問題:以左圖為例,你先看到的是兔子還是鴨子?1秒測出你的人格傾向
A、兔子
B、鴨子
C、同時看到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點撥:展示幻燈片
議學提示:
選項A:你的人格傾向是主動性。你內心充滿了自信,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會直接了斷的處理,而不會猶豫不決。在人際交往當中,說話也是直來直去,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更不會去試探他人的意見。所以你的人格傾向屬于主動性,喜歡主動出擊,而不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選項B:你的人格傾向是被動性。說明你做事情的方式是小心謹慎的,對于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不會貿然參與,你更希望能夠完全了解以后在作出判斷。所以在人際交往當中,你喜歡試探他人的想法,在根據需求來說明自己的觀點,所以你的人格傾向屬于被動型,喜歡應對問題,而不是找出問題。
選項C:你的人格傾向是綜合型。你習慣于對于所有事情進行總結,都有所了解,但倘若讓你具體說出來,你會難以回答。從這里能夠看出你所做的事情只要看得過去就行,所以你對于自我標準并不怎么搞,自控能力不強。
議學小結:
二、思維的特征
思維具有差異性: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不同風格的思維在速度、方式、質量乃至結果上有很大的差異。但不論哪一種風格的思維,都包含著思維的共同特征。
議學情境四:
兩個分別以3×10千米/秒和5×10千米/秒的速度運動的物體,人們很難憑感官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別。然而,人們依據科學知識卻能夠理解這樣的問題,假設有星際飛船以5×10千米/秒的速度飛向某一遙遠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
議學問題:人們依據科學知識能理解光速,這反映了思維具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思維具有間接性
思維的特征:
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不同于感覺)
什么是思維的間接性?
指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
為什么思維具有間接性?
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
舉例:間接性
a.人們依據科學知識能理解光速.
b.人類學家根據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關資料,就能推知人類進化的規律
c.醫生根據對病人的體溫、血壓、血液、尿液、心電圖、腦電圖等檢查的有關資料,就能確診病患和病因
d.氣象工作者根據已有的氣象資料,就能預知今后天氣的變化
e.教師根據學生的行為表現可以推斷學生的內心世界
f.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據動物的反常現象或其他儀表的數據來分析與預報震情
議學情境五:
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樹木,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細,或闊葉或落葉,或喬木或灌木,或落葉或常綠……具有不同的個體特征。“樹”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木本植物。
議學問題: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維具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思維具有概括性
思維具有概括性(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什么是思維的概括性?
指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
思維的概括性有什么作用?
憑借思維的概括性,人們才能從千差萬別、紛紜復雜的事物現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思維具有能動性(雙重性)
什么是思維的能動性?
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思維對認識的反映并不是機械的、消極被動的,而是主動的或能動的
什么是正確的思維?什么是錯誤的思維?
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思維的能動性可能有助于人們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也有可能誤導人們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
知識小結: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
(5)思維與實踐的關系
①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
②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注意:思維具有相對獨立性,但從根本意義上看,思維依賴于實踐。只有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制作你的個性化簡歷
課堂小結
課堂練習
1.下列能反映思維間接性和概括性特征的是( )
①太陽東升西落
②某某同學長得很帥
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④某某同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曹操是東漢時代的風云人物。東漢末年正值亂世,群雄割據。曹操先下手為強,搶在其他諸侯之前迎接漢獻帝,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來擴大自己的勢力。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企圖統一全國,對內消滅了呂布、劉表、馬超等多方割據勢力,對外降服了南匈奴、鮮卑等外族勢力,最終北方真的實現了統一大業。材料體現了曹操思維的哪個主要特征
A.間接性 B.科學性 C.能動性 D.概括性
3.我們平常所吃的砂糖橘、柚子、葡萄、西瓜、草莓、梨等水果,或酸甜或清爽,或果肉柔軟或無核,具有不同的特性,但都具有“多汁且有甜味的植物果實”這一共同屬性。人們得出水果概念的過程說明( )
A.思維具有間接性
B.思維具有能動性
C.思維具有概括性
D.思維具有歷史性
4.下列對漫畫的解讀正確的是( )
A.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幫助人們實現改造世界的目的
B.思維具有概括性,總是可以抓住事物的內在的共同本質
C.思維具有間接性,能幫助人們透過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D.人們可以感知事物的本質,但其規律要靠理性思維去把握
5.“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見、計劃、辦法只能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其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只能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或者自己的科學實驗中,他的頭腦只能作為一個加工廠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則是一點用也沒有的。”毛主席這段話告訴我們( )
①思維是在實踐中產生的
②正確的思維能夠在人們的實踐中起決定作用
③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機械反映
④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
答案:BCCCB
【易混易錯】
1.思維因能夠揭示本質與規律而具有正確性。( × )
【解析】正確揭示事物本質與規律的思維是正確思維。
2.思維促進認識對象的發展進步。( × )
【解析】正確思維促進認識對象的發展進步。
3.思維是人們對事物表面現象的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 × )
【解析】思維是人們對事物本質與規律的反映,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4.“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廣義角度講的,是認識的高級階段。( × )
【解析】“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
5.思維具有能動性,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 × )
【解析】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說明思維具有概括性。
6.思維能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 )
【解析】思維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會把人們的實踐引向歧途,不能實現預期的目的。
7.狹義的思維與認識同義。 ( × )
【解析】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
8.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 ( × )
【解析】正確的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正確、更可靠、更深刻。
9.思維具有間接性、概括性、能動性和直接現實性。 ( × )
【解析】思維本身不能把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
10.形象思維是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的。 ( × )
【解析】形象思維是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的,抽象思維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
第2課時:思維形態及其特征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能夠從不同標準對思維形態進行分類,認識思維的基本形態;
2.分析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明確兩者間的關系,培養科學精神;
3.根據科學思維的基本條件,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適時進行公共參與,培養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正確認識思維的基本形態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明確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及相互關系。
公共參與:掌握科學思維的基本條件,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
【教學重點】了解思維的不同形態,把握思維基本形態的依據、分類。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你看過《唐人街探案》這部影視劇嗎?這節課我們就唐人街神探組一起尋找殺人兇手,來分析思維的基本形態
新課講授:
出示課題:思維形態及其特征
總議題:《唐探》 系列的成功,完美演繹破案思維
第一幕:思維的基本形態
議題一:思維碰撞間的火花,分析思維的基本形態
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洛卡德交換原理》
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洛卡德交換原理體現了哪種思維形態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體現了發散思維的形態。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或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體現出多維發散狀。
議學小結:
一、思維的基本形態
1、思維形態的分類
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據不同的標準,人們對思維的形態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
(1)從思維的方向看: 向不同方向擴散的發散思維;向同一方向收斂的聚合思維。
(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整體地認識對象的綜合思維、分別地認識對象的分析思維;
(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辯證思維;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
(4)根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思維的基本形態
抽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通過語詞鞏固下來,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抽象思維。
形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形象思維。
突破提升:思維形態的分類
第二幕: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議題二:案件邏輯思維縝密,解析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議學情境二:觀看視頻《唐仁破案靠尋龍尺秦風破案靠線索》并閱讀材料《秦風分析案件所說》
知識創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學思維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工具,所以,科學思維方法是有用的。這個推理的前提之一”知識創新的工具是有用的"是不言而喻的,在對話中被省略了。將這個推理分解開來,就是三個判斷:“知識創新的工具是有用的",“科學思維方法是知識創新的工具”, 這兩個判斷是前捉;“科學思維方法是有用的",這個判斷是結論。再分解下去,每個判斷都由"是"聯結著兩個概念。比如,在“知識創新的工具是有用的“這個判斷中,就含有“知識創新的工具”和“有用的“兩個概念。
議學問題: 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抽象思維是怎樣形成的?和秦風相比唐仁破案靠尋龍尺,其思維具有什么特征?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唐仁破案靠尋龍尺,是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只是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而秦風破案靠線索,是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議學小結:
二、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
1、抽象思維及其特征
(1)基本形式: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主要特征:①基本單元的概念性;②運行方式的推導性;③思維表達的嚴謹性
2、形象思維及其特征
(1)基本形式:形象思維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主要特征:①基本單元的形象性;②運行方式的想象性;③思維表達的情感性
3、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聯系
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特別對于創新思維來說很重要)
突破提升:比較思維兩種基本形態
本課小結:
課堂練習:
1.(2022秋·黑龍江牡丹江·高三海林市柴河高級中學校考期中)2022年7月30日,2022年第56屆國際乒聯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決賽)賽事會徽(下圖)正式對外亮相。據介紹,會徽標識整體以乒乓球拍、乒乓球為主造型,乒乓球拍擊球板,凸顯了賽事乒乓球運動的主題、賽事國際最高水平的性質。以杜甫名句“花重錦官城”為理念,融合了成都地標建筑金融城雙塔、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等元素,既突出了成都古老悠久的城市底蘊,同時借助更有科技感的呈現,讓世界感受到天府之國的創新與活力。從思維形態角度看,該設計( )
①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
②以概念為基本單元,注重思維表達的嚴謹性
③有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特征
④屬于抽象和概括事物共同屬性的形象思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秋·天津河西·高三統考期中)西醫一般是通過實驗室檢查和患者的癥狀來確定患者患了哪些疾病,而中醫一般是通過望、聞、問、切的“四診法”來判斷患者出現了什么問題。這表明思維具有( )
①間接性
②概括性
③能動性
④客觀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春·浙江寧波·高二寧波市北侖中學校考期中)“五千年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祖國啊:你是一支生命的交響,巨龍播撒著永不熄滅的火種;你是慈祥的母親,今天的你,邁入新的時代,兒女們倍感榮光。”從思維形態上看,這首歌的歌詞( )
①抽象并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
②在思維表達上具有深厚的情感性
③形成了概念的基本單元
④通過想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AA
第3課時:“邏輯”的多種含義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明確“邏輯”的不同用法;
2.理解廣義邏輯學與狹義邏輯學;
3.學會運用推理進行“論證”和“論辯”。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通過聯系實際,感受科學精神,正確理解邏輯、形式邏輯相關知識。
公共參與:自覺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進行思維創新。
【教學重點】了解“邏輯”是四種主要含義,把握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區分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邏輯”不同用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思維導圖導入
新課講授:
出示課題:“邏輯”的多種含義
總議題:探究"邏輯“多種含義,樹立科學邏輯思維
議題一:明晰”邏輯“不同用法,掌握邏輯思維運用的前提
第一幕:“邏輯”的多種含義
議題一:明晰”邏輯“不同用法,掌握邏輯思維運用的前提
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路人被狗撲倒,狗主人反指責其不該跑》
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狗主人犯了什么思維錯誤?并說明樹立科學的思維方法有何意義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
①狗主人說這句話時犯了邏輯錯誤,不符合客觀現實與客觀規律,是一種詭辯。即使后天將狗馴服的再好,狗
也難以完全失去咬人咬物的天性,所以說這是一種詭辯。
②樹立正確的思維方法,做事說話要符合邏輯符合事實,才能更有助于我們實| 現幸福美好的生活,避免誤入歧途
議學小結:
一、“邏輯”的多種含義
1、“邏輯”的不同用法
“邏輯”是一個多義詞,現代漢語中的“邏輯”:
或者與“規律”同義;(研究對象)
或者指“邏輯規律與規則”,(研究目的)
或者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
或者指“邏輯學”這門學問。
(1)作為規律的邏輯
“規律”意義上的“邏輯”是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
例如: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屬于價值規律。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屬于社會發展的規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屬于遺傳規律。
(2)作為邏輯規律與規則的邏輯
“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才是邏輯學的研究對象。
例如:“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
“你說法不合邏輯”
“說話、辦事要合乎邏輯,不能隨心所欲。”
(3)作為思維方法的邏輯
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也指某種理論、觀念,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是邏輯學的邏輯的研究對象。
例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什么邏輯?
你這是強盜思維。
(4)邏輯這門學問是關于邏輯規律與規則的知識體系。
例如:邏輯是一門基礎學科。
大學有邏輯學這門課程。
我們為什么要學邏輯?
2、“邏輯”不同用法之間的關系
①邏輯學是以邏輯規律與規則為首要研究對象的,同時邏輯學也研究試圖將邏輯規律與規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的方法,以區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
②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律”服務。
第二幕: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
議題二:善用”邏輯“思維方法,有效發揮邏輯思維的作用
議學情境二:閱讀材料《南渡北歸》
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老金的邏輯推理屬于形式邏輯還是辯證邏輯,從狹義邏輯和廣義邏輯學的角度,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小結:
二、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
1、邏輯學的含義:研究思維規律與方法的學問
(1)狹義的邏輯學: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
(2)廣義的邏輯學:而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
(3)二者關系: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法律邏輯、論辯邏輯、科學邏輯等是邏輯學在不同具體領域的應用和分支。
議學情境三:閱讀材料
小明:所有馬都是動物,所有白馬都是馬,所以,所有白馬都是動物。
小芳:所有馬都是動物,所有牛都不是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動物。
議學問題:兩位同學各自推理的前提真假如何?兩位同學各自推理的結論真假如何?由此,你認為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
結論:推理結論是否一定為真,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前提內容的真實性,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2、形式邏輯特別關注推理問題
(1)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
(2)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
(3)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
【知識拓展】:思維形式結構
邏輯學把不同思維形式之間的聯系方式稱為思維形式結構,簡稱形式結構。
例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的。
所有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
這兩個判斷的具體內容不同,但概念在判斷構成中的聯系方式是相同的,都是“所有......都是......”的形式結構。
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抽象思維的三種基本的思維形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內容的判斷加以比較,就可以揭示概念在判斷構成中的聯系方式;如果把具有不同內容的推理加以比較,就可以揭示判斷在推理構成中的聯系方式。
議學情境四:閱讀材料《折馬非馬》
戰國時期趙國人公孫龍特別擅長詭辯。有一次他牽著一匹白馬過關。
關 吏:按照法律,人可以過關,但是馬不行。
公孫龍:法律規定不允許馬過關,但沒有規定不允許白馬過關。我牽的是白馬,不是馬。所以,就可以過關。
關 吏:難道白馬不是馬嗎
公孫龍:“馬”是對馬“形”的規定,“白馬”則是對馬“色”的規定。所以“白馬非馬”!
一番論證,關吏聽了后連連點頭,說:“你說的很有道理!”
議學問題:這個小故事對你學習形式邏輯帶來哪些啟示?如果你是關吏,你將如何反駁公孫龍?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整理探究分析結果
運用推理進行論證和論辯
(1)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
(2)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別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
(3)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
本課小結:
課堂練習 :
1、古希臘哲人說,未經反省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下面選項中與這句格言的意思最不接近的是(  )
A、只有經過反省,人生才有價值。
B、要想人生有價值,就要不時地對人生進行反省。
C、糊涂一世,快活一生。
D、人應該活得明白一點。
2、“所有違法行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所有偷稅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所以,所有偷稅行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此推理之所以能得出正確結論,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取決于(  )
A、前提正確 B、理由充分
C、符合實際情況 D、遵守思維規律
3、作為一門學科的“邏輯”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狹義的邏輯學是指(  )
①形式邏輯 
②辯證邏輯 
③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學問 
④研究思維規律與方法的學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DA
第4課時: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掌握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區分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
【教學目標】
1.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2.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要求;
3.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形成科學的思維。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正確理解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關知識。
公共參與:自覺遵循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讓思維合乎邏輯
【教學重點】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在運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觀看視頻《福爾摩斯探案集》
新課講授:
出示課題: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第二幕: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
探究活動一:圖文分析《影響“別人”》
探究問題:兩個小同學的對話中有沒有邏輯問題 談談你的理由。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整理探究分析結果
結論:在同一思維過程中,這種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維,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
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要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和規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
(1)常用公式:“A是A”。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議學情境:
典例一:在討論環保政策時,提出了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措施,并強調這對減少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有益。然后,對方故意將"環保"這一概念偷換成"經濟發展",并聲稱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將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失業增加和經濟停滯。
這樣的偷換概念就使得討論從環保政策轉移到了經濟發展,從而扭曲了原本的討論方向,使得問題的本質被混淆,難以得出有效的結論。偷換概念
典例二:假設有人在討論醫療系統的效率問題,提出了改革醫療保險系統以提高醫療資源的分配效率。然后,對方故意將討論的焦點偷換到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問題上,聲稱改革醫療保險系統會增加政府開支和稅收負擔,從而影響經濟發展。
這樣的偷換論題使得討論不再集中于醫療系統的效率問題,而轉移到了政府支出和經濟發展上,導致了討論的偏離和混淆。偷換論題
3、同一律的要求
1、抽象思維及其特征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題。
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
“概念”的同一性: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任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必須具有確定性,不能隨意變換。
“判斷”的同一性: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任一判斷斷定了什么必須具有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
【相關鏈接】:同一律并不否認客觀事物及人的思想認識的變化發展
同一律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
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展。反映事物變化發展的正確認識并不違反同一律的要求。
例如:西紅柿是由蘋果綠變紅的
它是由綠變紅的時候,它就是由綠變紅的。
當它是綠的時候,它就是綠的。
當它成為紅的時候,它就是紅的。
當它是不綠不紅的時候,它就是不綠不紅的
因為同一律所反映的不是形色狀態或它們的變化,而是形色狀態和它們的變化的確實性的同一。”
第二幕: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
探究活動三:圖文分析《自相矛盾》
《韓非子·難一》載:“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探究問題:這位楚人為什么“弗能應”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整理探究分析結果
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
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基本和內容
(1)常用公式:“A不是非A”。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表示對A否定的論斷)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3、矛盾律的要求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
探究活動四:圖文分析《自相矛盾嗎?》
論斷:人類的認識能力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
探究問題:這個論斷自相矛盾嗎?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這個論斷不是自相矛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①可以解讀為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個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這是針對不同對象而言的;
②可以解讀為人類在其存續的歷史長河中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在其存續的特定歷史階段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
③可以解讀為個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指潛能),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表現出來的現實認識能力又總是有限的,無限是相對于有限來講的,有限是相對于無限來講的。
結論: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
4、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
(1)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
(2)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例如:①小明想畫一個方的圓。
②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③人類的認識能力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
④這幾周的軍訓太緊張了,但已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①和④論斷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要么畫圓,要么畫方,不存在“一個方的圓”;既然“太緊張”,就不可能“不知不覺”。
②和③論斷沒有自相矛盾。“噪”與“靜”“鳴"與“幽”是對立統一的;認識能力的“無限"與“有限”也是對立統一的。
第三幕: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
探究活動五:閱讀材料《它倒底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在一次討論會上,關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優秀作品,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意見。有人認為它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也有人認為它不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討論結束時,會議主持人表態說:“我反對第一種意見,也反對第二種意見。”
探究問題:會議主持人的話是否合乎邏輯,為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
結論:主持人的話不符合邏輯。因為兩個判斷構成矛盾關系,對兩個具有矛盾關系的判斷之一加以否定,必須對另一判斷予以肯定。邏輯思維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
三、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
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
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
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容
(1)常用公式:“A或者非A”。
(2)基本內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3、排中律的要求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否認”A“,又否認”非A“,對“是”與“非”各打五十大板。
4、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
(1)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的內容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
(2)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與實踐的關系
  這些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
  它們不是邏輯學家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哪個權威規定的。
  人們通過無數次社會實踐,既認識了客觀事物的規律,也認識到了思維自身的規律。
(3)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是形成科學思維的必要條件。
  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思維,而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不可能是科學的思維。
【知識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關系
議學情境: 在一所學校里,有三個學生:艾米、鮑勃和克萊爾。每個學生都在學習不同的學科,并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根據一些陳述,我們需要推斷每個學生的學科和興趣愛好。
陳述:
1.艾米不是學習數學的。
2.鮑勃是學習歷史的。
3.克萊爾對于藝術很感興趣。
4.數學和歷史不是克萊爾的學科。
5.艾米對科學感興趣。
根據以上陳述,請確定每個學生的學科和興趣愛好。
學生回答:
教師點撥:
1.根據提供的陳述進行邏輯推理,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艾米不是學習數學的,而且她對科學感興趣。鮑勃是學習歷史的。克萊爾對藝術很感興趣,并且數學和歷史不是她的學科。
2. 因此,根據陳述得出:
艾米的學科是科學,興趣愛好是藝術。
鮑勃的學科是歷史。
克萊爾的學科不是數學和歷史,而興趣愛好是科學。
本課小結:
課后練習:
1、一天,乙指責甲:“你整日游手好閑,好吃懶做,怎么行?”甲狡辯曰:“難道你不知道嗎,中國人民都是勤勞的,我是中國人民,我怎么會懶呢?”甲所犯的邏輯錯誤在于( )
A.自相矛盾 B.兩不可 C.偷換概念 D.轉移論題
2、警察:“你為什么騎車帶人,懂不懂交通規則?”騎車人:“我以前從沒有騎車帶人,這是第一次。”下列哪段對話中出現的邏輯錯誤與題干中的最為類似?( )
A、審判員:“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被告:“我沒作案。”
B、母親:“我已經告訴過你準時回來,你怎么又晚回來一小時?”
女兒:“你總喜歡挑我的毛病。”
C、老師:“王林同學昨天怎么沒完成作業?”王林:“我爸爸昨天從法國回來了。”
D、谷菲:“昨晚的舞會真過癮,特別是那位歌星的歌特煽情。”
白雪:“他長得也特酷,帥呆了!”
3、某位父親在看完兒子成績報告單上的操行評語后勃然大怒,質問兒子:“你說,你都跟誰打架了 ”兒子說:“我沒有跟別人打架啊!”父親說:“你還嘴硬!這上面不是寫著經常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嗎 ”這位父親違反了 ( ) 的要求。
A、差異律 B、排中律 C、同一律 D、綜合律
答案:CBC
第5課時: 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1.1中的“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1.2中的“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編寫的。在第一單元中,前兩課分別介紹了思維和思維的基本形態,邏輯的含義以及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第三課回答了何謂科學思維以及科學思維有何意義的問題。第三課是對前兩課破題后的升華,在核心素養的教育上為學生明確了學習“邏輯與思維”課程模塊的目的,也為教與學點明了效果評價的標準。
第一框“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闡述了科學思維的含義,相應地指出了不科學思維的主要特征;闡述了怎么看待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之間的關系;重點闡述了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和可檢驗性等主要特征。二、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學會正確思維。
2.理解科學思維的含義,了解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之間的關系,學會在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地解決問題。
3.把握科學思維的特征,理解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結果的預見性和可檢驗性的含義,懂得實事求是,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思維能力,修正錯誤,追求真理。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通過聯系實際,體會思維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掌握科學思維的客觀性、預見性和可檢驗性,樹立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通過學習科學思維的含義及特征,自覺樹立科學思維。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科學思維的含義、兩個基本條件。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科學思維的特征。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閱讀材料《我國對新冠疫情防控的科學思維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并善于運用科學思維方式。他指出:“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中國人民全力以赴抗擊疫情。
思考:什么是科學思維?科學思維具有哪些特征呢?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與科學思維是什么關系?
教師總結導入新課: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新課講授:
出示課題: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第一幕:科學思維的含義
議題一:從第十版新冠診療方案的制定中探究科學思維的含義
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發布》
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我國第十版新冠診療方案的制定體現了何種思維方式?該如何理解這種思維方式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1)第十版新冠診療方案的制定體現了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泛指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第十版方案是根據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相關要求,結合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特點和感染者疾病特征所制定的,能夠幫助我國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工作,切實提高規范化、同質化診療水平。
(2)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任何思維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
一、科學思維的含義
1、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
(1)任何思維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2)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
2、什么是科學思維
(1)從科學思維與不科學思維的比較看:
科學思維泛指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
不科學思維是主觀臆想的、不合邏輯的、片面僵化的思維。
(2)從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的關系看:
科學思維不是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并列的思維形態,而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
第二幕:科學思維的特征
議題二:從建議老年人接種第四針疫苗之因和中國疫苗的研發中明科學思維特征
議學情境二:觀看視頻《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加強針》
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 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施方案建議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加強針的原因體現了科學思維的哪些特征
2、我國的科學家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并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所體現的科學思維的特征?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議學提示:(1)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科學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老年人大部分都擁有多種慢性病的情況,免疫力較低,感染新冠后發生重癥和死亡的風險較高,所以建議老年人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
(2)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對事物的發展趨勢、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不僅從現狀來看,還是從以往的數據來看,有慢性基礎病的老年群體,不管是發生重癥還是死亡的風險,都會比其他人群要高出很多倍,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能夠極大地降低這種風險,所以建議老年人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
議學小結:
二、科學思維的特征
1、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1)科學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
(2)科學思維不盲目崇拜權威,不盲目相信書本結論,它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堅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
2、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對事物的發展趨勢、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
3、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1)思維的結果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越是復雜的事物,對它的認識越要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
(2)科學思維能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
4、三個特征之間的關系:
(1)科學思維的客觀性、預見性、可檢驗性是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
(2)離開客觀性,就不會有預見性;正因為有預見性,才有可檢驗性。
(3)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的思維能夠更加自覺地走向科學的思維。
本課小結:
課堂作業
1、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以下各項對黨的二十大主題相關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
①“自信自強”說明科學思維的能動性把人們的預期目標變成客觀現實的存在
②“守正創新”表明科學思維堅持從實際出發,且不盲目相信書本的結論
③“踔厲奮發”強調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檢驗,堅持真理
④“勇毅前行”意味著科學思維具有能動性,指導人們克服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許多地方根據天文臺發布的信息做起了“月食”文章。特別是有些最佳觀測點,當地居民開始謀劃如何用“月食”來帶動自己地方的其他產業。這說明(  )
A.科學思維能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更形象地反映客觀事物
B.科學思維能反映客觀事物的特點
C.對月食預測屬于形象思維
D.正確的思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答案:DD
第6課時: 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 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
【教材分析】
通過第三課第一框《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的把握,本框主要體悟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教材從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意義與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兩方面分析意義。思維素養意義從邏輯思維意義、辯證思維意義與創新思維意義角度闡述,思想政治意義從思想覺悟層面和實踐層面進行闡述分析,條理清晰,有助于學生的理解領悟。
【教學目標】
1.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兩方面意義:學習科學思維對提升思維素養的意義;學習科學思維對提升中學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的意義。
2.通過本課學習,領會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進而用科學的思維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助推中學生爭做時代新人,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
【核心素養】
科學精神:正確認識科學思維的作用。通過聯系實際,體會學習科學思維對提升思維素養有什么意義,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
公共參與:通過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自覺樹立科學思維,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進行思維創新。
【教學重點】了解學習科學思維的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的意義,學習科學思維對培養科學精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科學思維與正確思想的關系,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意義與政治意義。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閱讀材料《青年學生要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時期是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養成了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的習慣,終身受用。
思考:習總書記為什么要青年學生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學習科學思維有何重要意義呢?
教師總結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科學思維有何重要意義
新課講授:
出示課題: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
第一幕: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意義
議題一:從對俄烏戰爭的看法中明確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意義
探究活動一:閱讀材料《挺俄派、挺烏派及外交部對俄烏戰爭的著法》
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從提升思維素養的角度,分析挺俄派、挺烏派及外交部對俄烏戰爭的著法中闡述我們必須學習科學思維的理由。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整理探究分析結果
一、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意義
1、學習科學思維的邏輯思維意義
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科學的抽象思維一定是符合邏輯要求的思維,違背邏輯要求的思維不是科學思維。通過學習邏輯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真理的責任。
例如:魯迅曾在《“有名無實”的反駁》中批評當時國民黨軍隊中的一位排長,他寫道:“以為不抵抗將軍下臺,‘不抵抗’就一定跟著下臺了。這是不懂邏輯:將軍是一個人,而不抵抗是一種主義,人可以下臺,主義卻可以仍舊留在臺上的。”
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把“不抵抗主義”和“不抵抗將軍”兩個不同概念混淆了
2、學習科學思維的辯證思維意義
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世界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的。認識世界,不僅要認識事物的部分、方面、階段,而且要認識事物變化發展著的整體。
學會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我們可以更為全面、動態地把握客觀事物
例如:面對轉基因產品的問世,有人慶幸科學給人類帶來福音,也有人擔心它將給人類帶來不良影響。日本甚至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產品。
有專家指出,一方面,我們要看到轉基因帶來的機遇。例如,轉基因可以減少殺蟲劑使用,增加產量,保護土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如果使用恰當,可以為種植者帶來全新的產品,使消費者長期受益。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轉基因帶來的安全問題。
3、學習科學思維的創新思維意義
有利于我們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
例如: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根據敵我雙方的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持久戰”的著名論斷,有力地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論調。
根據地人民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創造性地開展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知識整合】科學思維的特征與思維素養意義之間存在對應關系
第二幕: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
議題二:從臺胞對民進黨當局的警示中探究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
探究活動二:閱讀材料《蹭俄烏局勢熱點,島內喊話蔡英文醒醒》
探究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從科學思維的角度,分析為什么眾多臺胞喊話民進黨當局要學會理性的、科學的考慮美臺關系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
教師總結:整理探究分析結果
二、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
1、社會實踐與科學思維的關系
人的思想是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正確的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成功的社會實踐離不開科學思維的參與。
例如: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習近平:“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養成了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的習慣,終身受用。”
【知識整合】正確思想、科學思維與社會實踐的關系:
⑴思想是思維的結果,思維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正確思想來自實踐,是在社會實踐基礎上揭示的思維規律和規則。遵循思維規律和規則是科學思維的題中之義。沒有社會實踐,沒有科學思維,就不會有正確思想。
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正確思想指導下才能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
2、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
(1)從覺悟層面看: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不同的社會實踐中的國情和世情,準確把握我們所在的歷史方位,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
例如:青年學生要有歷史眼光,提高歷史思維能力。應清醒地認識到,盡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2)從實踐層面看: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發揚科學精神,積極投身于當代中國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和負責任的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
例如:青年學生要有創新思維。要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就應當在實踐中掌握真知、獲取新知。只有敢于創新,青年人才能成為“時代新人”。只有敢于創新,民族發展、國家發展才能取得煥然一新的新格局、新面貌。
【相關鏈接】學習科學思維對培養科學精神的意義
⑴科學精神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取向。
⑵我們所倡導的科學精神是以事實為依據、以實踐為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的求直各實的精神。
⑶發揚科學精神,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就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當代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作出科學的解釋、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
本課小結:
課堂作業
1、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指出,青年時期是培養和訓練科學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保持對新事物的敏銳,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善于把握社會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這啟示我們學習科學思維才能( )
①有所發現,提高創新能力
②全面、動態地把握客觀事物
③杜絕邏輯錯誤,維護真理
④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全黨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這要求我們( )
①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歷史方位
②正確認識國情和世情,提升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
③積極投身于社會變革,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
④學習邏輯知識,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真理的責任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A
單元教學資源鏈接
中國“名辯學”: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古代的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奇葩。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中國的思想家就已經在世界上獨立地創建了邏輯學說。先秦時期是中國古代邏輯(又稱為名辯學)發生發展的鼎盛期。這-時期中國古代邏輯思想有以下 主要特點。(1)以正名實為重點,包括名、辭、說、辯為內容的名辯邏輯。(2)注重研究和思考如何運用“譬式”類比方法進行推論。(3)邏輯思想的發生發展與政治倫理文化的聯系緊密。(4)與語言的關系密切。早在《周易》中就有了通過初始符號的陰陽爻畫開始的關于“類”的認識,并通過八卦的象形類比、六十四卦的象意類比,產生了中國古代最初的據象類比、據辭類比的基本類比方法。至春秋戰國這一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許多“名”(名詞)與它所代表的“實”(事物)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名實相怨”的混亂局面,因而產生了有關“名實關系”的大討論,名辯思潮興起。諸子百家紛紛參與到這場有關“正名”及如何論辯的討論中,在正名實、重論辯的時代風氣之中,重點研究了名、辭、說、辯。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首提“正名”的問題,他對“正名”與“立言”關系的論述,以及“能近取譬”“舉-反三”推論方法的提出,對中國邏輯思想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孟子“好辯”,他在論辯實踐中吸收了墨家的“辯” “類”“故” 等涉及推論的一些基本概念, 進步考察了如何在論辯中“知言”“知類", 發展了臂式類比方法的“類,舉相似"的方法論意義。荀子對先秦以來的邏輯思想進行了綜合,提出了更為全面和系統的正名邏輯思想。
2.毛澤東關于“人的正確思想,從哪里來的"的論述。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 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只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是一個認識過程。 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 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后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 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 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現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問他的思想、意見、政策、方法、計劃、結論、滔不絕的演說、大塊的文章,是從哪里得來的,他覺得是個怪問題,回答不出來。對于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
3.科學思維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科學思維不是與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相并列的一種具體的思維形態,而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也就是說,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都是科學思維的組成部分,科學思維是其總體。就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而言,教材雖然對它們作了并列性的闡述,但并不表明它們之間是相互獨立甚至是孤立地存在的,相反,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邏輯思維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可以說是科學思維的必要條件,不合平邏輯的思維肯定不是科學思維,但是邏輯思維并不是科學思維的充分條件,也就是說,符合邏輯的思維不一定就是科學思維。辯證思維也是邏輯思維,是辯證邏輯思維。辯證邏輯思維并不與形式邏輯思維相沖突,而是相協調的。不合乎形式邏輯思維要求的思維肯定不合乎辯證邏輯思維的要求。辯證邏輯思維是形式邏輯思維基礎上的升華,是從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以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歷史與邏輯等對偶性范疇和相反相成的方法,反映和把握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事物。從思維類型上看,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屬于抽象思維。人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并不局限于某種思維方式,而是綜合運用多種思維方式,發揮多種思維方式的解題功能。因此,在創新思維中,我們往既要運用抽象思維,也要運用形象思維。創新思維實際上是多種思維方式共同發揮作用的一種思維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方县| 西充县| 霍林郭勒市| 申扎县| 彝良县| 武强县| 松江区| 佛冈县| 和顺县| 卢龙县| 铁岭市| 葫芦岛市| 岢岚县| 黔西县| 河池市| 万安县| 昌邑市| 改则县| 土默特右旗| 陇南市| 嘉祥县| 随州市| 六枝特区| 门头沟区| 五原县| 杭锦旗| 枣阳市| 临武县| 平邑县| 双城市| 稷山县| 泾阳县| 修水县| 肃南| 开平市| 大港区| 金溪县| 衡阳市| 巍山| 黔南|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