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熱點05 中國航天事業發射成功!嫦娥六號飛向月球背面!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2024 年“中國航天日”4月24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2024 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現場發布了有關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進展和嫦娥七號任務國際載荷搭載項目的最新消息。據介紹,作為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設階段的重要任務,嫦娥六號將于近期實施發射,執行月背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七號將于2026年前后發射,開展月球南極環境與資源勘察;嫦娥八號將于2028年前后發射,開展月球資源原位利用試驗。中國航天事業起始于1956年。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統籌推進空間站應用與發展和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向著建設航天強國的奮斗目標邁出堅實步伐。神舟十八號成功發射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05時04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圍繞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驕人成績本部分考點分布如下:一、地球的宇宙環境1.地球在宇宙中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2.太空探索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二、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晝夜長短、晝夜交替、季節的變化、五帶的劃分、南北半球相反、正午影子長短的變化等)三、我國五大航天發射基地我國五大航天發射基地的分布,位置的空間差異,各自的優勢(以酒泉航天發射場和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對比為典型,簡介考察了西北的氣候特征、地域特點和海南島地處熱帶和沿海的優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綜合性航天發射基地,又被稱為“東風航天城”,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四川冕寧縣,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區。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中國東方航天港,位于山東煙臺,作為中國最年輕的衛星發射基地,也是中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不同季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氣候、景觀差異等。一、選擇題2024年是我國探月工程實施第20年,期間深空探測技術飛速發展,科學家們獲得了大量珍貴的探測數據,取得了系列偉大成就。圖示意鵲橋二號中繼衛星及新聞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新華社快訊:北京時間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將架設地月新“鵲橋”,為嫦娥四號、六號等探月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1.我國實施“探月工程”可以( )①讓我們更懂得珍惜人類唯一家園:地球②開發利用地球資源為人類造福③推動科技創新,增強航天實力④體現人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英國倫敦一位記者0時31分通過網絡直播見證了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成功發射并報道,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地球形狀 B.地球公轉 C.地球大小 D.地球自轉3.鵲橋二號中繼星將為計劃2024年5月發射的嫦娥六號月球采樣任務提供通信支持。嫦娥六號計劃發射時( )A.青島晝長于海南文昌 B.南極昆侖站出現極晝現象C.青島夜長于海南文昌 D.北極黃河站開始進入極夜【答案】1.B 2.D 3.A【解析】1.①我國實施“探月工程”可以讓我們更懂得珍惜人類唯一家園:地球,故①項正確;②開發利用地球資源為人類造福與實施“探月工程”的意義不符,故②項錯誤;③我國實施“ 探月工程”可以推動科技創新,增強航天實力,故③項正確;④我國實施“探月工程”可以體現人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故④項正確。故B①③④正確,ACD錯誤。故選B。2.地球自轉是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轉動的運動方式,其周期為一天。我們每天經歷的晝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轉運動所產生的地理現象。因此英國倫敦一位記者0時31分通過網絡直播見證了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成功發射并報道,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嫦娥六號計劃發射是在2024年5月,這段時間,太陽直射在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并且繼續向北移動,此時北半球各地緯度位置越高、白晝時間越長,青島晝長于海南文昌,故A正確、C錯誤。南極昆侖站出現極夜現象,北極黃河開始進入極晝,故BD錯誤。故選A。【點睛】中國探月工程亦稱嫦娥工程,是中國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啟動。首先是發射繞月衛星,繼而是發射無人探測裝置,實現月面軟著陸探測,最后為運輸機器人上月球建立觀測點,并且采取樣本返回地球;整個計劃將會歷時20年。2014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國探月工程首次實施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中國探月工程三期拉開序幕。中國載人航天邁入空間站時代,“嫦娥”逐月、“天問”探火等深空探測技術不斷創造新高度。圖為地球衛星照片。完成下面小題。4.我國太空探索事業蓬勃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 )A.政策 B.市場 C.技術 D.交通5.目前,我國積極參與太空探索的意義是( )①提高我國綜合國力②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③加深對太空的認識④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4.C 5.A【解析】4.太空探索事業對科技和人才要求高,屬于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技術,而不是政策、市場和交通,C正確,ABD錯誤。故選C。5.我國積極參與太空探 索,有利于提高我國綜合國力,①正確;我國積極參與太空探索,有利于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②正確;我國積極參與太 空探索,有利于加深對太空的認識,③正確;我國積極參與太空探索,是為了和平開發太空,不是為了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④錯誤。綜上所述,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軌駐留6個月,計劃于2024年4月返回東風著陸場。圖1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東風著陸場位置示意圖,圖2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火箭發射時,位于莫斯科(東三區)的中國留學生觀看發射直播的時間是( )A.2023年10月25日11時14分 B.2023年10月26日6時14分C.2023年10月26日16時14分 D.2023年10月26日22時14分7.神舟十七號飛船在軌駐留期間( )A.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③-④時,東風著陸場日出越來越早B.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④時,酒泉晝長夜短C.當地球公轉到圖2中④-①時,聊城市正午日影越來越短D.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①時,聊城市的日出方向為東北【答案】6.B 7.C【解析】6.受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影響,位置偏東的地區較早迎來日出,北京位于東八區,莫斯科位于東三區,北京比莫斯科早五個小時,故火箭發射時為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此時莫斯科的時間為2023年10月26日6時14分,B正確,ABD錯誤;故選B。7.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③-④時,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東風著陸場日出越來越晚,A錯;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④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酒泉晝短夜長,B錯;當地球公轉到圖2中④-①時,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聊城市正午日影越來越短,C對;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①時,太陽直射赤道,聊城市的日出方向為正東方向,D錯;故選C。【點睛】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自轉繞地軸運動,公轉繞太陽運動,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公轉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地球的自轉產生的現象有晝夜交替、太陽的東升西落、地方時的差異等。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預計于2024年4月返回地面。下圖示意地球公轉及天宮空間站在太空的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神舟十七號發射當天,漳州市的晝夜長短情況及未來一個月變化趨勢是( )A.晝短夜長晝變長 B.晝短夜長晝變短 C.晝長夜短晝變短 D.晝長夜短晝變長9.圖中所示天宮空間站正經過( )A.非洲上空 B.歐洲上空 C.南美洲上空 D.北美洲上空10.神舟十七號從發射到返回期間,地球公轉沒有經過( )A.甲一乙之間 B.乙一丙之間 C.丙一丁之間 D.丁一甲之間【答案】8.B 9.D 10.A【解析】8.丁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甲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乙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丙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及未來一個月,地球介于乙丙之間,屬于冬半年,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直射點向南移動,因此北半球是晝短夜長且白晝越來越短,B正確,ACD錯誤,故選B。9.由右圖中可得,天宮空間站位于白令海峽的東側的大洲,因此經過的是北美洲,非洲、歐洲大部分屬于東半球,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ABC錯誤,故選D。10.丁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甲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乙是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丙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七號成功于10月26日發射,4月返回地面,因此處于秋分日至次年夏至日之間,因此沒有經過的是夏至日到秋分日,BCD錯誤,故選A。【點睛】地球公轉導致晝夜長短變化,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而南北半球相反。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號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交接儀式。下圖為航天員出艙畫面及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航天員從太空可以看到( )A.地球是一個藍色球體 B.地球表面的經緯網C.地球在繞著地軸旋轉 D.赤道穿過非洲大陸12.交接儀式舉行當日,地球運轉的位置及北京市當天的晝夜狀況為( )A.③晝夜等長 B.④太陽垂直照射C.③晝短夜長 D.④正午日影最長【答案】11.A 12.C【解析】11.航天員從太空可以看到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球體,A正確;地球表面的經緯網實際不存在,地軸是假想的,并不能看到赤道穿過非洲大陸,BCD錯誤。故選A。12.神舟十六號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交接儀式的時間是10月29日,運行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即圖中③位置,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短夜長,北京市位于北半球,應是晝短夜長,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以北半球為例,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自2003年中國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20年來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大量空間科學實(試)驗。圖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是( )A.40°N,100°E B.40°S,100°W C.19°N,111°E D.19°S,111°W14.下列關于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酒泉有極晝極夜現象 B.太原位于北寒帶 C.文昌位于低緯度地區 D.西昌位于南半球15.下列關于我國建設空間站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①提升我國綜合實力與國際地位②充分印證中國的航天實力③能利用太空環境從事科學研究④有利于清除一切太空垃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3.A 14.C 15.A【解析】13.赤道以北屬于北緯,代號為N,以南屬于南緯,代號為S;從本初子午線開始,向東到180°經線是東經,代號為E,向西到180°經線是西經,代號為W。北緯40°,東經100°也可以記作40°N,100°E,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4.讀圖可知,酒泉位于北緯40°,位于北溫帶,沒有極晝極夜現象,A不正確;太原位于北緯30°-40°之間,位于北溫帶,B不正確;文昌位于北緯30°以南,位于低緯度,C正確;西昌位于北緯,位于北半球,故D不正確。所以根據題意選C。15.聯系實際可知,我國建設空間站可以①提升我國綜合實力與國際地位,②充分印證中國的航天實力,③能利用太空環境從事科學研究,但是不能清除一切太空垃圾。所以①②③正確,④不正確。根據題意選A。【點睛】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也可以確定方向。二、解答題16.【太空·探索】材料一:2021年我國“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023年6月4日成功返回。在此過程中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熱愛太空探索的中學生洋洋激動地與美國紐約的叔叔分享這件事。材料二:人類進行宇宙空間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環境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又可以帶動航天技術的綜合發展。 (1)圖1的A-H八大行星中, 是我們的家園地球,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地月系 太陽系 銀河系 總星系 B.總星系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C.太陽系 總星系 銀河系 地月系 D.總星系 太陽系 銀河系 地月系(2)材料一中神舟十五號發射升空時,地球位于圖6中①—④四個時段中的 。隨著地球的 (自轉/公轉)神舟十五號成功返回時,通遼市已處于夏季。(3)請你列舉兩個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① ,② 。(4)請你簡要列舉兩例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① ,② 。(5)請你描述兩點人類太空探索的意義。① ,② 。【答案】(1) D B(2) ③ 公轉(3) 晝夜更替 時間差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4) 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2003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載人飛船飛行獲得了圓滿成功(5) 給人們提供各種信息通信手段 進行天氣預報等等【分析】本題以太空探索為主題,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的運動及產生的地理現象和太空探索的成就及意義等內容,重點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離太陽由近及遠八大行星的排列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可知,圖中D是我們的家園地球。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地月系,較地月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太陽系,比太陽系再高一級的天體系統為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為總星系,因此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故選B。(2)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發射升空,此時正處于秋分(9月23日前后)和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間,結合地球公轉示意圖和地球公轉方向可知,地球位于圖6中①—④四個時段中的③段。地球公轉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因此是隨著地球的公轉神舟十五號成功返回時,通遼市已處于夏季。(3)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晝夜更替、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4)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實現一個重大突破:楊利偉升空,中國打破蘇美壟斷,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實現獨立自主載人航天的國家。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實現一個突破:首次出艙行走,由翟志剛完成。中國航天機構還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2013年,中國成功著陸月球,并連續進行了三次月球探測任務,為未來深空太空探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人類太空探索,一是可以通過探索宇宙,向宇宙發射衛星,給人們提供各種信息通信手段,還可以進行天氣預報。二是通過探究宇宙,人們可以向宇宙發射太空航天器,可以尋找地球以外的家園。三是通過建立太空空間站,人們可以在太空中進行各種高科技研究,為人類提供科技支持。17.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飛行24分鐘后,星箭分離,將鵲橋二號中繼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D處陰影是文昌所在省,簡稱是 ;寫出文昌衛星發射場的大致經緯度位置是 。(2)鵲橋二號中繼星發射之日,地球運行到圖2中的 位置(填序號),此時正值 (節氣),此時濱州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3)從圖2可以看出地球繞著 公轉,方向是 ,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有哪些 ?(一條即可)。(4)探月工程的進行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下列能準確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環境的是( )A.太陽系現存七大行星 B.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C.月球是地球的人造衛星 D.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5)根據資料從位置、交通、安全等方面分析鵲橋二號中繼星選擇在文昌發射的條件。【答案】(1) 瓊 (20°N,110°E)(2) ② 春分 晝夜平分或等長(3) 太陽 自西向東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劃分等(4)B(5)緯度低,有助于航天器獲得較大初速度,節約燃料;三面環海,方便海上運輸大型火箭及航空器材;環海,人口密度小,發射更為安全。【分析】本題以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為材料,涉及到經緯網定位和中國的行政區劃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詳解】(1)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海南省,簡稱為瓊。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圖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20°N,110°E)。(2)3月20日,地球運行到圖2中的②,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此時是春分日,全球晝夜等長,濱州晝夜等長。(3)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的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西向東的,公轉的周期是一年,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季節交替、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五帶劃分等。(4)太陽系中現存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錯誤;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B正確;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C錯誤;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D錯誤。 故選:B。(5)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選擇在文昌發射的原因是:海南文昌緯度較低,位于熱帶,有助于航天器獲得較大初速度,發射效率高,三面環海,該城市臨近大型港口,便于運輸大型火箭,文昌毗鄰南海,可以避開人口居住區,安全性高。18.【航空航天,星辰大海】閱讀材料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10月26日,中國載人航天再迎歷史時刻!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載火箭長征二號成功將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送上太空,與神舟十六號的航天員在“天宮”空間站順利會師!迄今為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連續成功完成發射任務30次,可謂“30戰30捷”!材料二:東風著陸場一直作為四王子旗的備用著陸場,2021年6月16日著陸場由四王子旗調整到東風著陸場,神舟十七號將于2024年4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東風著陸場多沙漠、戈壁。材料三:作為航天器著陸場,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地面要開闊,不能有很高的房子或者樹;地勢平坦,坡度小;大風、冰雹、雷電等惡劣天氣比較少,人口密度小等等。 材料四:東風著陸場所在的阿拉善盟額齊納旗常住人口為1146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36300人(2022年),人口密度0.31人/平方千米。(1)讀材料一和圖一,將神舟十七號送入太空的發射基地所在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是 ,該省北部與A (國家名稱)接壤。(2)東風著陸場位于的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讀圖二,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東風著陸場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3)讀圖一,我國緯度最低的衛星發射基地是海南文昌,該基地北部的 是我國的內海,該基地南部海域中的 是我國的領土最南端。(4)讀圖二,內蒙古自治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可知,東風著陸場的降水比四王子旗 ,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5)根據材料三、材料四,結合地圖分析,選擇四王子旗和東風著陸場作為航天器著陸場的原因是什么?(從自然原因和社會經濟原因兩方面進行分析)自然原因 ,社會經濟原因【答案】(1) 蘭州 蒙古(2)冬冷夏熱/(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少雨(3) 瓊州海峽 曾母暗沙(4) 少 海陸(5) 自然:地面開闊/地形平坦/地勢平坦,坡度小/晴天多,降水少/以荒漠、戈壁為主,沒有高大樹木/大風、冰雹、雷電等惡劣天氣少 社會經濟:人口密度小/地廣人稀/房屋建筑少【分析】本大題以航天器著陸場事件為材料,設置5道小題,涉及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中心、降水分布規律、航天器著陸場條件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學科素養。【詳解】(1)讀材料一和圖一,將神舟十七號送入太空的發射基地所在省級行政區是甘肅省,簡稱甘或隴,其行政中心是蘭州,其北部與蒙古接壤。(2)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中心;結合圖中的等降水量線可讀出,內蒙古年降水量自東向西逐漸減少;原因是自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受海洋水汽影響越來越小,即海陸位置因素。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全年少雨。(3)文昌衛星發射基地位于海南省,該基地北部的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我國的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該基地南部海域中的曾母暗沙是我國的領土最南端。(4) 結合圖中的等降水量線可讀出,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間。該地區為半干旱地區,草原廣闊,土地利用類型以草地為主。東風著陸場的降水比四王子旗少,主要是受海陸因素的影響。(5)四王子旗和東風著陸場作為航天器著陸場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會經濟原因兩方面。自然原因:地面開闊,坡度小,晴天多,降水少以荒漠、戈壁為主,沒有高大樹木大風、冰雹、雷電等惡劣天氣少。社會經濟:人口密度小,地廣人稀,房屋建筑少。一、選擇題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16號的東風著陸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具體地理位置靠近巴丹吉林沙漠。這個地區被稱為東風航天城,同時也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所在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圖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以及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下列符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區域自然特征的是( )A.冷濕 B.高寒 C.干旱 D.暖濕2.東風著陸場被選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地是因為( )①地廣人稀; ②天氣晴好,能見度高;③地勢平坦開闊; ④緯度低,速度快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圖中①線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下列與其一致的是( )A.年均溫0℃等溫線 B.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C.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D.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4.2023年5月10日,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下表是四個城市的氣溫與降水資料,其中符合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是( )城市代號 一月 七月 年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毫米氣溫/℃ 降水量/毫米 氣溫/℃ 降水量/毫米① 9.4 6.3 22.6 210 15.8 1000② -6.0 2.9 23.3 127.9 13.6 500③ -9.3 1.6 21.4 19.5 6.9 125④ 17.3 56 28.2 385 23.9 2361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C 2.D 3.D 4.D【解析】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區域是西北地區,氣候干旱,C正確;冷濕是東北地區的氣候,高寒是青藏地區的氣候,暖濕一般是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征,ABD排除。故選C。2.東風著陸場被選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地是因為處于內蒙古高原,地廣人稀;天氣晴好,能見度高;地勢平坦開闊,①②③正確;緯度較高,④錯誤。故選D。3.圖中①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與我國1月0℃等溫線一致,A錯誤;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C錯誤;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D正確;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大致與東北大興安嶺東麓—遼河中上游—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除河套平原)—祁連山脈(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緣一致,B錯誤。故選D。4.由圖可知,文昌位于海南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1月的溫度在0℃以上,②③排除;④比①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溫要高,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四大衛星發射基地:酒泉承擔了中國航天發射最多的任務,并且創造了多個第一。太原發射場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和極地軌道任務,發射的衛星包括氣象、光學遙感、資源、通信等多種用途。西昌承擔了我國所有的地球同步衛星的發射任務。文昌發射場將承擔很多重要任務,比如探月、載人航天、空間站等。近年來我國科技日新月異,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學成果豐碩,尤其在載人航天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表現突出,這得益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也離不開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的支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我國開展載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①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②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③提升國家綜合實力④大規模開發太空生物資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我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 )A.科技快速發展 B.人口數量大,市場需求量大C.礦產資源豐富 D.發達國家對我國的技術支持7.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大 B.大部分河流的徑流量夏秋少、冬春多C.耕地多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 D.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高原地區【答案】5.B 6.A 7.C【解析】5.由已學可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利于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提升國家綜合實力,②③正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不會改變人類生存環境,①錯誤; 目前航天水平沒有做到大規模開發太空生物資源,④錯誤。故選B。6.人工智能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影響該產業的關鍵因素是科技和人才。由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表現突出,這得益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可知,我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科技水平快速發展,A正確;與人口數量大、礦產資源豐富無關,BC錯誤;發達國家沒有給予我國高新技術的支持,D錯誤。故選A。7. 由已學可知,我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因為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小,A錯誤;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大部分河流的徑流量夏秋多、冬春少,B錯誤;耕地多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C正確;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區,D錯誤。故選C。【點睛】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高新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類型。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三大領域。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正在太空探索領域大步邁進。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示意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對神舟十七號發射時間及地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射地點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B.發射地點位于西北地區C.發射當天地球運動至乙和丙之間 D.發射當天全國各地晝長夜短9.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條件有( )①深居內陸,氣候干燥;②緯度低,衛星運行速度快;③交通便利,海運發達;④人煙稀少,安全性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0.下列屬于我國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A.“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B.“蛟龍號”探索深海C.“雪龍號”南極考察 D.水平井鉆采技術突破【答案】8.B 9.C 10.A【解析】8.由材料可知,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讀左圖,酒泉與北京處在同緯度,故酒泉在北京的正西方向,A錯誤;酒泉位于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地區,B正確;讀右圖,乙圖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夏至(6月22日),順著公轉方向依次丙為秋分(9月23日)、丁為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1日),故發射當天(10月26日)地球運動至丙(9月23日)和丁(12月22日)之間,C錯誤;發射日(10月26日)太陽直射點移到南半球,全國各地晝短夜長,D錯誤。故選B9.讀圖聯系已學可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有:位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燥,①對;人煙稀少,安全性好,④對;酒泉所處的緯度大約是40°N,與其它三大發射中心相比,緯度較高,②錯;酒泉交通便利,屬于內陸城市,沒有海運,③錯。綜上所述,C正確,排除ABD。故選C。10.由已學可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屬于我國太空探索成就,A正確;“蛟龍號”探索深海屬于海洋探索成就,B錯誤;“雪龍號”南極考察屬于極地探索成就,C錯誤;水平井鉆采技術突破屬于科技成就,D錯誤。故選A。【點睛】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春、秋分日,全球晝夜等長;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晝長大于12h);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的晝就變長;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目在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南半球晝短夜長且在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越往南晝越短夜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冬至日相反。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結合實例一和實例二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實例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祝融號)成功著陸于火星表面,并傳回多張照片。圖1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圖2為南極地區晝夜情況示意圖。實例二: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12月26日航天員乘組進行第二次出艙活動,2022年5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由天津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圖3為宇航員出艙活動照片,圖4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分布圖。11.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和著陸火星表面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分別接近圖中所示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祝融號”在火星成功著陸當日,南極地區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A.晝長夜短,部分區域進入極晝 B.全部極夜C.晝短夜長,部分區域進入極夜 D.全部是極晝13.宇航員在太空中看見了湛藍色的地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通過輪廓推測出地球形狀 B.地球表面白色的部分是海洋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D.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是一年14.為了更清晰的呈現文昌的經緯度位置選用了乙圖,與甲圖相比,乙圖( )A.圖幅將變小 B.比例尺變小 C.范圍變小 D.圖幅將變大15.在文昌發射場,夏季對發射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可能是( )A.臺風 B.霜凍 C.沙塵暴 D.寒潮【答案】11.B 12.C 13.A 14.C 15.A【解析】11.由圖可知,①處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間,②處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間,③處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春分日次年3月21日前后之間,④處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間。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和著陸火星表面時,時間分別為7月23日、5月15日。所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分別接近圖1中所示的①處、④處。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2021年5月15日火星車"祝融號"在火星著陸成功,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南極地區晝短夜長,部分區域進入極夜。ABD錯誤,C正確。故選:C。13.結合所學知識,宇航員在太空中看見地球,可通過輪廓推測出地球形狀,A正確;地球表面藍色的部分是海洋,B錯誤;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C錯誤;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是一天,D錯誤。故選A。14.甲圖是中國地圖,范圍比乙地圖的范圍大,比例尺小,內容簡略。乙地圖比例尺大,內容詳細,范圍小,故與甲圖相比,乙圖圖幅不變,范圍變小。ABD錯誤,C正確。故選C。15.文昌發射場位于海南省,是四地中唯一位于熱帶的發射場,緯度位置低,夏季多臺風,A正確;霜凍、寒潮主要發生在冬季,且海南省緯度低,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幾乎沒有這兩種自然災害的發展,BD錯誤;我國沙塵暴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內陸地 區,C錯誤。故選A。【點睛】地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當春分日或者秋分日時,太陽直射赤道,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二、解答題16.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十六神十七航天員會師太空。讀下圖,回答問題。(1)在圖甲中地球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出地球公轉的方向。(2)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 之間。(填字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酒泉市晝夜長短情況是 ,此后的一個月內,太陽直射點將繼續向 (“南”或“北”)移動。(4)當太陽光照情況如圖乙所示時,北半球為 (節氣),這一天我們教學樓(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正午時刻的影子長度一年中最 (“長”或“短”)。(5)圖乙中A地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一年中有 次陽光直射。【答案】(1)(2)B(3) 晝短夜長 南(4) 冬至 長(5) 熱 兩【分析】本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示意圖”為材料,設置5道小題,涉及地球公轉示意圖的閱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五帶的劃分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讀圖結合所學,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轉,在公轉軌道上呈逆時針方向,如圖所示:(2)讀地球公轉圖可知,當地球運行在甲圖中的④處時,為3月21日前后;運行在①處時,為6月22日前后;運行在②處時,為9月23日前后;運行在③處時,為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2023年10月26日,地球正好運行在甲圖中②(9月23日前后)和③(12月22日前后)之間。故選B。(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酒泉市位于北半球,此時晝夜長短情況是晝短夜長,此后的一個月內(10月26日-11月26日)太陽直射點將繼續向南移動,陽光直射點在這一個月內始終位于②(9月23日前后)和③(12月22日前后)之間。(4)讀圖可知,圖乙太陽直射南回歸線,該日地球位于圖甲所示公轉軌道中的③位置,當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一年中最小,這一天我們教學樓位于北半球,正午時刻的影子長度一年中最長。(5)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A地位于熱帶。由于太陽直射點始終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因此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中有兩次陽光直射現象。17.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擁有五大衛星發射基地(如圖),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煙臺東方航天港(用于海上衛星發射)。材料二:2016年6月26日,第一次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啟用東風著陸場,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務返回東風著陸場。東風著陸場,將見證更多中國奇跡,也將見證更多中國輝煌。圖為“東風著陸場氣候資料圖”。(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 省,推測該省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單選)①空間分布均勻 ②空間分布差異大 ③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④濕潤區面積廣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省級行政區域的行政中心是 。(3)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于 (地形區),農業生產部門是 。(4)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五帶中的 帶,其所在省區北部瀕臨 海峽。(5)煙臺東方航天港所在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是 。(6)東風著陸場的氣候特點是 ,適合著陸。【答案】(1) 甘肅 B(2)成都(3) 黃土高原 種植業(4) 熱 瓊州(5)魯(6)冬冷夏熱,降水少。【分析】本題以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位置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我國的溫度帶、干濕區、氣候、行政區劃及海洋國土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詳解】(1)讀圖可得,酒泉位于甘肅省,其簡稱是甘或隴;甘肅省從東南向西北分別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干旱區,所以降水分布差異大,從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大,②③對應的B正確,①和④所在的ACD錯誤。故選B。(2)西昌位于四川省,其簡稱是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3)太原位于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區,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4)讀圖可知,文昌位于海南省,所在省級行政區域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于熱帶。海南省的北部為瓊州海峽。(5)煙臺屬于山東,簡稱為魯。(6)東風著陸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晴朗天氣多,陰雨天氣少,云量少,能見度高,人煙稀少,有利于飛船返回器安全著陸。18.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天宮課堂”第四課于2023年9月21日開課,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圖左為某地路燈的照明時間圖,圖右位地球公轉示意圖。(1)“天宮課堂”開講時,最接近24節氣中的 ,該節氣太陽直射 (緯線)。(2)讀圖左,發現b日期路燈的照明時間最短,一年中路燈照明時間的差異是由地球的 運動產生的。(3)“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從地理角度看,清明后正午太陽高度升高,白晝時間逐漸變 ,獲得的太陽熱量逐漸 ,氣溫升高,雨量增多,適宜農業發展。【答案】(1) 秋分 赤道(或0°)(2)公轉(3) 長 多【分析】本大題以二十四節氣圖為材料,涉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判讀、晝夜長短變化情況、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天宮課堂”開講時是9月21日,地球運行到地球公轉示意圖中的B位置附近,節氣是秋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2)b日期路燈的照明時間最短,說明這天的白晝時間最長。地球公轉導致晝夜長短出現變化,進而影響路燈照明時間。所以一年中路燈照明時間的差異是由地球的公轉運動產生的。(3)清明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并繼續向北回歸線移動,正午太陽高度升高,白晝變長,獲得的太陽熱量增加,氣溫升高,適宜農業發展。學案第1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熱點05 中國航天事業發射成功!嫦娥六號飛向月球背面!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2024 年“中國航天日”4月24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2024 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現場發布了有關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進展和嫦娥七號任務國際載荷搭載項目的最新消息。據介紹,作為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設階段的重要任務,嫦娥六號將于近期實施發射,執行月背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七號將于2026年前后發射,開展月球南極環境與資源勘察;嫦娥八號將于2028年前后發射,開展月球資源原位利用試驗。中國航天事業起始于1956年。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2024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統籌推進空間站應用與發展和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向著建設航天強國的奮斗目標邁出堅實步伐。神舟十八號成功發射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20時59分,搭載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05時04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圍繞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驕人成績本部分考點分布如下:一、地球的宇宙環境1.地球在宇宙中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2.太空探索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二、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晝夜長短、晝夜交替、季節的變化、五帶的劃分、南北半球相反、正午影子長短的變化等)三、我國五大航天發射基地我國五大航天發射基地的分布,位置的空間差異,各自的優勢(以酒泉航天發射場和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對比為典型,簡介考察了西北的氣候特征、地域特點和海南島地處熱帶和沿海的優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綜合性航天發射基地,又被稱為“東風航天城”,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四川冕寧縣,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區。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中國東方航天港,位于山東煙臺,作為中國最年輕的衛星發射基地,也是中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不同季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氣候、景觀差異等。一、選擇題2024年是我國探月工程實施第20年,期間深空探測技術飛速發展,科學家們獲得了大量珍貴的探測數據,取得了系列偉大成就。圖示意鵲橋二號中繼衛星及新聞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新華社快訊:北京時間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將架設地月新“鵲橋”,為嫦娥四號、六號等探月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1.我國實施“探月工程”可以( )①讓我們更懂得珍惜人類唯一家園:地球②開發利用地球資源為人類造福③推動科技創新,增強航天實力④體現人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英國倫敦一位記者0時31分通過網絡直播見證了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成功發射并報道,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地球形狀 B.地球公轉 C.地球大小 D.地球自轉3.鵲橋二號中繼星將為計劃2024年5月發射的嫦娥六號月球采樣任務提供通信支持。嫦娥六號計劃發射時( )A.青島晝長于海南文昌 B.南極昆侖站出現極晝現象C.青島夜長于海南文昌 D.北極黃河站開始進入極夜中國載人航天邁入空間站時代,“嫦娥”逐月、“天問”探火等深空探測技術不斷創造新高度。圖為地球衛星照片。完成下面小題。4.我國太空探索事業蓬勃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是( )A.政策 B.市場 C.技術 D.交通5.目前,我國積極參與太空探索的意義是( )①提高我國綜合國力②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③加深對太空的認識④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太空資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將在軌駐留6個月,計劃于2024年4月返回東風著陸場。圖1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東風著陸場位置示意圖,圖2為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火箭發射時,位于莫斯科(東三區)的中國留學生觀看發射直播的時間是( )A.2023年10月25日11時14分 B.2023年10月26日6時14分C.2023年10月26日16時14分 D.2023年10月26日22時14分7.神舟十七號飛船在軌駐留期間( )A.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③-④時,東風著陸場日出越來越早B.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④時,酒泉晝長夜短C.當地球公轉到圖2中④-①時,聊城市正午日影越來越短D.當地球運行在圖2中①時,聊城市的日出方向為東北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預計于2024年4月返回地面。下圖示意地球公轉及天宮空間站在太空的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神舟十七號發射當天,漳州市的晝夜長短情況及未來一個月變化趨勢是( )A.晝短夜長晝變長 B.晝短夜長晝變短 C.晝長夜短晝變短 D.晝長夜短晝變長9.圖中所示天宮空間站正經過( )A.非洲上空 B.歐洲上空 C.南美洲上空 D.北美洲上空10.神舟十七號從發射到返回期間,地球公轉沒有經過( )A.甲一乙之間 B.乙一丙之間 C.丙一丁之間 D.丁一甲之間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號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進行了交接儀式。下圖為航天員出艙畫面及地球公轉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航天員從太空可以看到( )A.地球是一個藍色球體 B.地球表面的經緯網C.地球在繞著地軸旋轉 D.赤道穿過非洲大陸12.交接儀式舉行當日,地球運轉的位置及北京市當天的晝夜狀況為( )A.③晝夜等長 B.④太陽垂直照射C.③晝短夜長 D.④正午日影最長自2003年中國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20年來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大量空間科學實(試)驗。圖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是( )A.40°N,100°E B.40°S,100°W C.19°N,111°E D.19°S,111°W14.下列關于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酒泉有極晝極夜現象 B.太原位于北寒帶 C.文昌位于低緯度地區 D.西昌位于南半球15.下列關于我國建設空間站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①提升我國綜合實力與國際地位②充分印證中國的航天實力③能利用太空環境從事科學研究④有利于清除一切太空垃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解答題16.【太空·探索】材料一:2021年我國“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023年6月4日成功返回。在此過程中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熱愛太空探索的中學生洋洋激動地與美國紐約的叔叔分享這件事。材料二:人類進行宇宙空間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環境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又可以帶動航天技術的綜合發展。 (1)圖1的A-H八大行星中, 是我們的家園地球,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地月系 太陽系 銀河系 總星系 B.總星系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C.太陽系 總星系 銀河系 地月系 D.總星系 太陽系 銀河系 地月系(2)材料一中神舟十五號發射升空時,地球位于圖6中①—④四個時段中的 。隨著地球的 (自轉/公轉)神舟十五號成功返回時,通遼市已處于夏季。(3)請你列舉兩個地球自轉產生的自然現象。① ,② 。(4)請你簡要列舉兩例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① ,② 。(5)請你描述兩點人類太空探索的意義。① ,② 。17.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探月工程四期鵲橋二號中繼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飛行24分鐘后,星箭分離,將鵲橋二號中繼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D處陰影是文昌所在省,簡稱是 ;寫出文昌衛星發射場的大致經緯度位置是 。(2)鵲橋二號中繼星發射之日,地球運行到圖2中的 位置(填序號),此時正值 (節氣),此時濱州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3)從圖2可以看出地球繞著 公轉,方向是 ,地球公轉產生的自然現象有哪些 ?(一條即可)。(4)探月工程的進行標志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下列能準確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環境的是( )A.太陽系現存七大行星 B.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C.月球是地球的人造衛星 D.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5)根據資料從位置、交通、安全等方面分析鵲橋二號中繼星選擇在文昌發射的條件。18.【航空航天,星辰大海】閱讀材料和地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10月26日,中國載人航天再迎歷史時刻!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載火箭長征二號成功將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送上太空,與神舟十六號的航天員在“天宮”空間站順利會師!迄今為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連續成功完成發射任務30次,可謂“30戰30捷”!材料二:東風著陸場一直作為四王子旗的備用著陸場,2021年6月16日著陸場由四王子旗調整到東風著陸場,神舟十七號將于2024年4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東風著陸場多沙漠、戈壁。材料三:作為航天器著陸場,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地面要開闊,不能有很高的房子或者樹;地勢平坦,坡度小;大風、冰雹、雷電等惡劣天氣比較少,人口密度小等等。 材料四:東風著陸場所在的阿拉善盟額齊納旗常住人口為1146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36300人(2022年),人口密度0.31人/平方千米。(1)讀材料一和圖一,將神舟十七號送入太空的發射基地所在省級行政區的行政中心是 ,該省北部與A (國家名稱)接壤。(2)東風著陸場位于的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讀圖二,根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東風著陸場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3)讀圖一,我國緯度最低的衛星發射基地是海南文昌,該基地北部的 是我國的內海,該基地南部海域中的 是我國的領土最南端。(4)讀圖二,內蒙古自治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可知,東風著陸場的降水比四王子旗 ,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5)根據材料三、材料四,結合地圖分析,選擇四王子旗和東風著陸場作為航天器著陸場的原因是什么?(從自然原因和社會經濟原因兩方面進行分析)自然原因 ,社會經濟原因一、選擇題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16號的東風著陸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具體地理位置靠近巴丹吉林沙漠。這個地區被稱為東風航天城,同時也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所在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圖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以及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下列符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所在區域自然特征的是( )A.冷濕 B.高寒 C.干旱 D.暖濕2.東風著陸場被選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地是因為( )①地廣人稀; ②天氣晴好,能見度高;③地勢平坦開闊; ④緯度低,速度快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圖中①線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下列與其一致的是( )A.年均溫0℃等溫線 B.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C.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D.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4.2023年5月10日,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下表是四個城市的氣溫與降水資料,其中符合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是( )城市代號 一月 七月 年平均氣溫/℃ 年降水量/毫米氣溫/℃ 降水量/毫米 氣溫/℃ 降水量/毫米① 9.4 6.3 22.6 210 15.8 1000② -6.0 2.9 23.3 127.9 13.6 500③ -9.3 1.6 21.4 19.5 6.9 125④ 17.3 56 28.2 385 23.9 2361A.① B.② C.③ D.④近年來我國科技日新月異,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學成果豐碩,尤其在載人航天工程、人工智能等領域表現突出,這得益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也離不開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的支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我國開展載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①改變人類的生存環境②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③提升國家綜合實力④大規模開發太空生物資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我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 )A.科技快速發展 B.人口數量大,市場需求量大C.礦產資源豐富 D.發達國家對我國的技術支持7.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大 B.大部分河流的徑流量夏秋少、冬春多C.耕地多分布在東部濕潤、半濕潤區 D.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高原地區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正在太空探索領域大步邁進。讀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示意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對神舟十七號發射時間及地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射地點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B.發射地點位于西北地區C.發射當天地球運動至乙和丙之間 D.發射當天全國各地晝長夜短9.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優勢條件有( )①深居內陸,氣候干燥;②緯度低,衛星運行速度快;③交通便利,海運發達;④人煙稀少,安全性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0.下列屬于我國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A.“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B.“蛟龍號”探索深海C.“雪龍號”南極考察 D.水平井鉆采技術突破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結合實例一和實例二圖文資料,完成下面小題:實例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祝融號)成功著陸于火星表面,并傳回多張照片。圖1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圖2為南極地區晝夜情況示意圖。實例二: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12月26日航天員乘組進行第二次出艙活動,2022年5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由天津安全運抵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圖3為宇航員出艙活動照片,圖4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中心分布圖。11.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和著陸火星表面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分別接近圖中所示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祝融號”在火星成功著陸當日,南極地區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A.晝長夜短,部分區域進入極晝 B.全部極夜C.晝短夜長,部分區域進入極夜 D.全部是極晝13.宇航員在太空中看見了湛藍色的地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通過輪廓推測出地球形狀 B.地球表面白色的部分是海洋C.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D.地球自轉一圈的周期是一年14.為了更清晰的呈現文昌的經緯度位置選用了乙圖,與甲圖相比,乙圖( )A.圖幅將變小 B.比例尺變小 C.范圍變小 D.圖幅將變大15.在文昌發射場,夏季對發射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可能是( )A.臺風 B.霜凍 C.沙塵暴 D.寒潮二、解答題16.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十六神十七航天員會師太空。讀下圖,回答問題。(1)在圖甲中地球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出地球公轉的方向。(2)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 之間。(填字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當天,酒泉市晝夜長短情況是 ,此后的一個月內,太陽直射點將繼續向 (“南”或“北”)移動。(4)當太陽光照情況如圖乙所示時,北半球為 (節氣),這一天我們教學樓(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正午時刻的影子長度一年中最 (“長”或“短”)。(5)圖乙中A地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一年中有 次陽光直射。17.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擁有五大衛星發射基地(如圖),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煙臺東方航天港(用于海上衛星發射)。材料二:2016年6月26日,第一次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啟用東風著陸場,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務返回東風著陸場。東風著陸場,將見證更多中國奇跡,也將見證更多中國輝煌。圖為“東風著陸場氣候資料圖”。(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 省,推測該省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單選)①空間分布均勻 ②空間分布差異大 ③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④濕潤區面積廣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所在省級行政區域的行政中心是 。(3)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于 (地形區),農業生產部門是 。(4)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五帶中的 帶,其所在省區北部瀕臨 海峽。(5)煙臺東方航天港所在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是 。(6)東風著陸場的氣候特點是 ,適合著陸。18.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天宮課堂”第四課于2023年9月21日開課,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圖左為某地路燈的照明時間圖,圖右位地球公轉示意圖。(1)“天宮課堂”開講時,最接近24節氣中的 ,該節氣太陽直射 (緯線)。(2)讀圖左,發現b日期路燈的照明時間最短,一年中路燈照明時間的差異是由地球的 運動產生的。(3)“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從地理角度看,清明后正午太陽高度升高,白晝時間逐漸變 ,獲得的太陽熱量逐漸 ,氣溫升高,雨量增多,適宜農業發展。學案第1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熱點突破】沖刺2024中考地理熱點專題05 中國航天事業學案(原卷版).docx 【熱點突破】沖刺2024中考地理熱點專題05 中國航天事業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