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屆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核心考點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屆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核心考點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學案

資源簡介

2024高考地理二輪復習核心考點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主干知識】
1.日本
(1)位置與范圍
①位置
經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之間。
海陸位置:東臨A太平洋,西臨B日本海,以G朝鮮海峽為界與韓國為鄰。
②范圍:由C北海道、D本州、E四國、F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
(2)地形特點
(3)氣候
①類型及分布
②氣候特點:具有明顯的海洋性。
(4)資源
森林、水能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缺乏。
(5)農業
人多地少,側重于生物技術和水利的發展,漁業發達,北海道漁場最大。
(6)工業
主要分布地區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五大工業區 a京濱工業區、b名古屋工業區、c阪神工業區、d瀨戶內工業區、e北九州工業區
2.俄羅斯
(1)地理位置
橫跨亞歐大陸北部,東北部隔A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臨B波羅的海,西南臨C黑海、D里海,北臨E北冰洋。
陸地邊境線漫長,面積較大的鄰國有①中國、蒙古、②哈薩克斯坦、③烏克蘭。
(2)地形與河流
①地形:地形多樣,平原面積廣大,地勢總體為西低東高。
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烏拉爾山脈,兩者為亞歐兩洲分界線。
四大地形區:F東歐平原、G西西伯利亞平原、H中西伯利亞高原、I東西伯利亞山地。
②四大河流
河流名稱 特 點
a伏爾加河 歐洲最長河流,向南注入里海,內河航運便利
b鄂畢河、c葉尼塞河、d勒拿河 位于亞洲北部,向北注入北冰洋;冰封期長,存在凌汛現象;下游沼澤廣布,航運價值低
③湖泊:e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由地殼斷裂下陷而成。
(3)氣候
①總體特點:由于所處緯度高,獲得太陽輻射少,因此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②主要氣候類型: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北部的北冰洋沿岸為寒冷的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西南部地區為溫帶草原氣候。
(4)農業
①生產條件:優勢——耕地面積廣大;劣勢——緯度高、氣溫低,不利于農作物生長。
②主要農業地帶:東歐平原、南部頓河流域。
③主要農產品:小麥、甜菜、向日葵、亞麻等。
(5)主要礦產
礦產 煤 石油 天然氣 鐵礦
分布 庫茲巴斯 秋明油田 西西伯利亞 庫爾斯克
(6)四大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及區位優勢
主要工業部門 優勢區位條件
圣彼得堡工業區 造船、電子、化工、宇航 臨波羅的海,有優良的港口
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 汽車、鋼鐵、電子 周圍鐵、石油豐富,鐵路運輸便利
烏拉爾工業區 鋼鐵、機械、石油 礦產資源豐富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 礦產資源豐富
(7)交通
①以鐵路為主,主要鐵路為西伯利亞大鐵路。
②三大港口:圣彼得堡、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3.澳大利亞
(1)位置和范圍
①位置:主要位于10°S~40°S及110°E~150°E之間,南回歸線和130°E經線穿過本區中部。東臨甲太平洋,西臨乙印度洋。
②范圍: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丙塔斯馬尼亞島及附近的一些島嶼。
③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為亞洲、非洲與南、北美洲之間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應站,又位于海底電纜的交會處,因此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地形與河流
①三大地形區
主要地形區 地形特點
東部 A大分水嶺 縱貫南北,平均海拔只有800~1 000 m
中部 B大自流盆地 地形平坦,海拔多在200 m以下,多自流井
西部 廣闊的低矮高原 平均海拔僅450~600 m,約占全國面積的一半
②河流、湖泊:C墨累河為全國最大的河流,發源于大分水嶺西側,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北艾爾湖,為地勢最低處。
(3)氣候與植被
①特點:熱帶面積廣大,分布呈半環狀。
②主要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自然帶 形成原因
東北沿海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帶 東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多;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
北 部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草原帶 夏季受西北風影響,帶來豐富的降水,為濕季;冬季受東南信風影響,為干季
廣大內陸 和西北沿海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荒漠帶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來自大陸的東南信風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亞寒流的降溫減濕影響
東部沿海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亞熱帶 常綠闊葉林帶 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濕的影響
(4)經濟發展狀況
①發達的農牧業——“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②發達的工礦業——“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③服務業發展迅速,超過工業和農牧業,成為經濟支柱。
(5)人口和城市分布: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4.美國
(1)范圍和位置
①范圍
②位置:本土主要位于30°N與50°N之間,以及120°W與70°W之間,40°N和100°W穿過本土中部。東臨甲大西洋,西臨乙太平洋。
(2)地形和河湖
①地形與地形區
地形 主要地形區 地形特點 形成原因
西部以高原、山地為主 海岸山、A落基山等平行山脈 海拔高,在1 000m以上 板塊碰撞擠壓
中部以平原為主 中部為B密西西比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 密西西比河沖積而成
東部以山地為主 阿巴拉契亞山脈 海拔相對較低, 多在1 000 m以下 流水等外力侵蝕
②河流:D密西西比河為世界第四長河,縱貫中部平原,航運便利。
③湖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是過去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面積最大的湖泊是蘇必利爾湖,除密歇根湖完整屬于美國外,其他四個湖泊均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
(3)氣候
①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②太平洋沿岸:氣候帶呈南北狹長分布,自北而南分布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③墨西哥灣沿岸: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區域特征
1.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1)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示意圖
(2)地形對北美洲氣候的影響分析
①西部地形的影響: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位居北美大陸的西部,阻擋了濕潤的太平洋西風氣流深入內地,使大陸西部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僅分布在西部沿海狹長的地帶,部分海拔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氣候,落基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的高原、盆地降水稀少,成為半干旱地區。
②中部平原:中部大平原貫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氣流的通道。冬季極地冷氣團從北冰洋長驅直達墨西哥灣,形成大風雪寒潮天氣,對交通和南方農作物造成災害。冬季,墨西哥灣暖流偶爾進入內陸,帶來短期反常的溫暖天氣。夏季,墨西哥灣暖濕氣流也可北上,使本區中部和東部普遍濕熱。
③東部:低緩的高原、山地對大西洋濕潤氣流的阻擋作用不顯著,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由于本區海陸面積對比不如亞洲東部顯著,因而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產生的季風勢力不強,加上阿巴拉契亞山脈的阻擋,夏季季風只能影響北美的東南部地區,形成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分布范圍不廣。
2.澳大利亞氣候、植被分布特點及成因
(1)氣候、植被帶的分布
澳大利亞大陸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降水從北、東、南三面沿海向內陸作半環狀遞減,植被帶也相應地呈半環狀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帶向內陸逐漸過渡為草原帶、荒漠帶。
(2)形成原因
①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處于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帶控制范圍,氣候炎熱干燥。
②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地區,屬于地中海氣候。
③北部夏季有來自赤道的西北風帶來豐富的水汽,降水多,為濕季;冬季受東南信風控制,為干季。
④東南沿海一帶,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比較濕潤;東北部常年盛行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并受地形抬升的影響,降水豐沛,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東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最南端和塔斯馬尼亞島常年受西風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⑤西部沿海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來自大陸的東南信風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所以干燥少雨。
3.美國的工農業
(1)農業的專業化生產
分布 發展條件
乳畜帶 五大湖及東北部地區 ①氣候較冷,無霜期短,生長期短;②土地較貧瘠,不適宜種植糧食,但適宜發展畜牧業;③工業集中,人口密集,畜產品市場廣闊
玉米帶 乳畜帶以南, 中央平原中北部 ①地勢低平,土層深厚;②氣候溫和,雨量適中;③無霜期約半年;④大豆、玉米輪作
小麥區 中部、北部 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熱同期;③北部是春小麥、中部是冬小麥
棉花帶 35°N以南 ①熱量充足;②無霜期200天以上;③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適合棉花生長
畜牧和灌溉農業區 西部落基山高原、盆地 ①干旱少雨;②面積廣闊,占國土1/3以上;③多天然牧場
(2)三大工業區
東北部地區 南部地區 西部地區
分布范圍 落基山脈以東的北部地區 落基山脈以東的南部地區 落基山脈以西的地區
自然條件 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煤礦,五大湖以西的鐵礦;大西洋沿岸的優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運系統;內地肥沃廣闊的平原 密西西比河以西及墨西哥灣沿岸的石油、天然氣 科迪勒拉山系的多種金屬礦,加利福尼亞南部的石油;豐富的水能資源和森林資源
主要 工業部門 汽車制造、鋼鐵、化學以及軍事工業 石油、飛機、宇航、電子等工業 宇航、電子、飛機等工業
主要 工業城市 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匹茲堡 休斯敦、亞特蘭大、達拉斯 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
【典例演練】
一、選擇題
文化創意是借助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產業,主要包括廣播影視、動漫、服裝設計、軟件和計算機服務等方面的創意群體。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制作和輸出國,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的60%多出自日本。下圖為日本文化創意產業空間分布格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日本文化創意產業布局的特點是( )
A.瀨戶內海沿岸集中布局 B.空間分布比較均衡
C.主要分布于經濟發達城市 D.歷史悠久地區密度大
2.東京成為動漫產業和動漫游戲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東京( )
A.首都城市,政策優惠 ` B.瀕臨海洋,土地遼闊
C.貿易繁榮,出口便利 D.人才集聚,市場廣闊
【答案】1.C 2.D
【解析】1.據圖可知,日本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分布在東京、大阪、名古屋、長崎、札幌,這些均是全國或地區經濟發達的城市,C正確;只有大阪位于瀨戶內海沿岸,A錯誤;主要集中在少數城市,并不均衡,B錯誤;歷史悠久與動漫產業發展關系不密切,D錯誤。故選C。
2.東京作為首都城市,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優勢,可以依靠這些優勢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進行創作和生產,并且因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D正確;動漫產業的主導因素是人才與科技,受政策、土地面積、貿易等因素的影響較小,ABC錯誤,故選D。
【點睛】日本的服務業發達,特別是金融業、航運業及商業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最大,且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東京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世界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之一。此外,動漫、游戲產業為首的文化產業和旅游業也很發達。
松茸在日本傳統飲食文化中被譽為“餐桌上的鉆石”。絕大部分需要進口。松茸一般生長在缺少植被競爭的環境中,完全靠人工到海拔2000-3500米處限時采集,且保質期短。四川省雅江縣是中國松茸之鄉,某快遞企業投入百余架無人機,解決了松茸下山“第一公里”的運輸問題。從而能夠在48小時內空運至日本。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松茸在日本受歡迎且價格昂貴的原因有( )
①本土產量高②營養豐富③運輸成本高④老齡化嚴重⑤飲食習慣⑥森林覆蓋率低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4.物流配送期間,對松茸物流過程實現全程查詢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GNSS B.GIS C.RS D.數字地球
【答案】3.C 4.B
【解析】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江縣地形險峻,交通不便,基礎實施不完善,松茸靠人工限時采集,無人機和航空運輸,運輸成本高,②正確;松茸為天然藥用菌,營養豐富,在日本傳統飲食文化中被譽為“餐桌上的鉆石”,但日本松茸本土產量低,多從中國進口,①錯誤,②⑤正確;日本人口老齡化嚴重,沒有足夠勞動力投入生產松茸,④正確;日本森林覆蓋率較高,⑥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理信息系統(GIS)是指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用于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管理、查詢、更新、空間分析和應用評價,可以分析數據。物流配送期間,對松茸物流過程實現全程查詢,查詢地理數據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統,B正確;GNSS是全球定位系統,能夠進行定位,獲得精準的經緯度和高程信息,A錯誤;RS是遙感技術,主要應用于測繪制圖、自然資源調查、環境和災害監測評價、無人機的方面,C錯誤;數字地球是管理地球信息數據的系統,D錯誤。故選B。
【點睛】日本人口眾多,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大,由于其國土面積小,難以滿足人們消費需求,多數資源都依賴進口。
法國糧食產量占歐洲糧食總產量的二分之一,農產品出口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既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的出口國。下列左圖為法國農業地域類型分布圖,右圖為法國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法國農業地域類型復雜多樣,其主要原因是( )
①農業技術水平高②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
③地形、氣候復雜多樣 ④市場需求具有多樣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圖中P區域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可能為( )
A.香蕉 B.棗椰樹 C.葡萄 D.菠蘿
【答案】5.A 6.C
【分析】5.本題考查農業區位因素,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不是農業地域類型分布的主要原因,故②項錯誤。排除②項。農業技術水平高、地形、氣候復雜多樣 、市場需求具有多樣性均能夠影響農業地域類型的多樣化,綜上所述,故A選項正確。
6.本題考查氣候條件對農作物分布的影響,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P區域位于法國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氣候適宜種植葡萄。菠蘿、香蕉屬熱帶亞熱帶水果,地中海氣候不適宜種植,棗椰樹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干旱地區特有的樹木,綜上所述,故C選項正確。
【點睛】法國農業極度發達,是世界主要農業大國。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業和禽蛋業。法國是歐盟最大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主要農副產品出口國。機械化是法國提高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手段,法國已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產率很高。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法國總統馬克龍受邀來華出席本次大會,并與習近平共同參觀了法國館。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7.會議期間,舉辦地氣候的主要特點是
A.寒冷干燥 B.寒冷濕潤
C.溫和多雨 D.溫暖濕潤
8.該次博覽會法國館飲食展柜展出的展品可能有
①葡萄酒
②小香米
③橄欖油
④香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目前,中國對外出口產品類別主要是
A.木材 B.石油
C.機電 D.大豆
【答案】7.D 8.B 9.C
【解析】7.會議期間為11月5日,舉辦地為上海,上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而且位于沿海地區,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11月5 日為秋季,上海的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D正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秋季并不寒冷,AB錯誤。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秋冬季節降水少,C錯誤。故選D。
8.法國南部主要為地中海氣候,葡萄、油橄欖為地中海沿岸的特色農產品,所以,該次博覽會法國館飲食展柜展出的展品可能有葡萄酒和橄欖油,①③正確。小香米和香蕉不是地中海氣候區的特色農產品,②④錯誤。故選B。
9.中國勞動力豐富,制造業發達,所以,目前,中國對外出口產品類別主要是機電,C正確。由于我國人口數量龐大,資源和產品需求量大,木材、石油、大豆需要大量進口,ABD錯誤。故選C。
慕尼黑地處德國西南部,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也為滿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區農村實施了“綠腰帶”項目。在慕尼黑的部分地區,盡可能做到退耕還綠,構建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群落生態環境組合,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帶來的可能性與機會實行“直接市場化區”與“休閑休養區”,促進整個郊區農村在休養、農業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協同發展。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發展“綠腰帶”項目的前提是當地擁有 (  )
A.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B.都市居民的消費需求
C.發達的高速公路網
D.掌握現代科技的農民
11.德國發展“綠腰帶”項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保持農業用地
B.滿足農民文化休閑
C.美化農村環境
D.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12.在“綠腰帶”地區適合種植 (  )
A.柑橘和水稻
B.蔬菜和玉米
C.小麥和鮮花
D.牧草和馬鈴薯
【答案】10.B 11.A 12.D
【解析】10.由材料可知,綠腰帶項目主要目的是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的農產品和休閑場所,能夠發展的前提應是市場需求,需要有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才能發展。故B正確。
11.材料“促進整個郊區農村在休養、農業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協同發展”說明“綠腰帶”項目主要為保持農業用地,故A正確、D錯誤。“為滿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區農村實施了“綠腰帶”項目”顯示發展“綠腰帶”項目是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文化休閑,故B、C錯誤。
12.德國南部是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比較適合馬鈴薯、甜菜的種植,德國北部是是海洋性氣候,有眾多的平原和海洋氣候,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所以德國的南部種植業,主要有馬鈴薯、甜菜等,德國的北部主要發展畜牧業。故D正確。
“燈塔工廠”指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5G等新技術,全方位推動制造業全過程、價值鏈和商業模式轉型的示范性工廠或企業,代表全球數字化生產的最高水平。下圖示意世界“燈塔工廠”所在的主要國家及其中三國“燈塔工廠”所屬的行業分布情況。完成下面小題。
13.推測圖中甲、乙兩國應為( )
A.德國、美國 B.英國、日本 C.法國、加拿大 D.意大利、韓國
14.中國的“燈塔工廠”與甲、乙兩國相比( )
A.高新技術產業比例小,產品附加值較低 B.研發投入更高,產業升級轉型成果顯著
C.多為能耗較高、勞動密集型制造業 D.傳統重工業比重大,產業鏈比較短
【答案】13.A 14.A
【解析】13.結合圖中的經緯度信息可以看出,甲位于歐洲,為德國;乙(90°W,30°N)位于北美,且可以判斷出其為美國,故A對;B、C、D錯。故選A。
14.由圖可以看出,我國“燈塔工廠”以生產日用品、食品等生活資料為主,研發投入少,故半導體等高新技術產業占比低,導致產品附加值低,A對、B錯;食品飲料等工業能耗低,且大部分工業都為輕工業,重工業占比較小,C、D錯。故選A。
【點睛】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分布在以下領域:服裝紡織業(如:皮革加工、羽毛羽絨制品、紡紗紡織、鞋帽服裝加工等);酒店餐飲服務類;食品加工業(如:奶粉、飲料、礦泉水、方便面、包裝食品、雞鴨牛羊肉加工等);日用百貨業等。
2022年12月21~23日,強冷空氣快速席卷美國大部分地區,帶來斷崖式降溫,并催生爆發性氣旋。下圖為“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2月24日23時北美洲天氣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該區域氣壓差最大值可能是( )
A.75hPa B.72hPa C.65hPa D.60hPa
16.此時,甲丁四地中氣溫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該日,影響戊地的氣象災害為( )
A.颶風 B.沙塵暴 C.暴風雪 D.龍卷風
【答案】15.A 16.A 17.C
【分析】本題以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2月24日23時北美洲天氣圖為背景,考查學生獲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素養。
15.如圖所示,圖中氣壓最高值的范圍為1044hPa<P1<1050hPa;氣壓最低值的范圍為968hPa<P2<972hPa,所以該區域氣壓差最大值范圍為72hPa<M<80hPa,所以該區域氣壓差最大值可能是75hPa,A正確。故選A。
16.根據材料,當日2022年12月21~23日,強冷空氣快速席卷美國大部分地區,帶來斷崖式降溫,并催生爆發性氣旋。甲乙丙丁四地幾乎位于同一緯度,甲地位于落基山脈西北,受冷氣影響小,氣溫最高,A正確;乙位于美國西北山區,海拔高,氣溫較甲低,B錯誤;丙地位于中部平原地區,受冷空氣影響大,氣溫低,C錯誤;丁位于美國東北沿海,東部山地較低,受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D錯誤。故選A。
17.當日2022年12月21~23日,強冷空氣快速席卷美國大部分地區,帶來斷崖式降溫。強冷空氣越過五大湖,變得暖濕,遇到南側戊地冷的陸地,快速降溫,凝結形成暴風雪,C正確;颶風,龍卷風,一般發生在夏秋季節,AD錯誤;戊地位于五大湖流域,該地氣候濕潤,沙塵暴較少,B錯誤。故選C。
【點睛】美國地形東西高,中間低。冬季冷空氣長驅南下,影響美國中東部地區;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長驅北上,為美國中東部帶來豐沛的降水。
夏威夷群島火山眾多,各島其巖石年齡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定向性。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前,日方飛行員們被告知,空襲中如果不能返回航母,飛機可以備降無人居住的你好島。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8.你好島成為飛機備降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較為平坦,且無人居住 B.森林茂密,便于隱藏
C.面積大,處在返程路線上 D.距珍珠港最遠,未設空防
19.考愛島東北部年均降雨且超過10000mm,平均每年超過335天在下雨,而臨近的你好島幾乎天天晴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你好島( )
A.全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B.位于考愛島的背風地帶
C.地勢低緩,植被覆蓋少 D.深受北太平洋暖流影響
20.圖中主要島嶼巖石平均年齡隨箭頭方向增加,據此推斷該群島所在地區板塊運動方向( )
A.向西北移動 B.向東南移動 C.向東北移動 D.向西南移動
【答案】18.A 19.B 20.A
【解析】18.你好島的等高線稀疏,說明地形大部分平坦,成為飛機備降地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形較為平坦,且無人居住,A對。森林茂密,不便于飛機降落,B錯。島嶼面積小,C錯。距珍珠港較近,D錯。故選A。
19.考愛島東北部年均降雨且超過10000mm, 平均每年超過335天在下雨,而臨近的你好島幾乎天天晴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圖示位于東北信風帶,你好島位于考愛島的背風地帶,B對。根據緯度,該地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少,A錯。島嶼上有山脈,地勢不是主要原因,C錯。不在西風帶,受北太平洋暖流影響小,D錯。故選B。
20.根據圖像可得,圖中主要島嶼巖石平均年齡隨箭頭方向增加,美國夏威夷群島東南年齡最小,西北是最老;根據圖例可得,該群島由火山噴發形成,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巖石逐漸變老,說明該群島所在地區板塊運動方向是由東南向西北移動.A選項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夏威夷群島是火山島,也是太平洋上有名的火山活動區,因為這些島嶼正位于太平洋底地殼斷裂帶上,夏威夷群島由地殼斷裂處噴發出的巖漿形成的。
二、綜合題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經濟——人口比值(R)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經濟集聚與人口集聚的匹配程度。一般來說,R指數越高,意味著該城市在區域中具有相對更高的經濟集聚水平,城市人口擴張潛力就越大。通常當一個城市人口集聚規模基本穩定時,其經濟份額與人口份額的比值將保持在1.0左右。美國經歷了三百年的人口流動,涉及區域主要是東北部五大湖區域的鐵銹八州和西海岸、南海岸的加得佛三州。圖1示意鐵銹八州與加得佛三州位置,圖2示意美國不同人口規模城市的經濟、人口狀況,圖3為鐵銹八州及加得佛三州人口變動統計圖。
(1)分析1970年前后美國人口的主要流向。
(2)分析1970年前后美國人口的主要流向原因。
(3)根據美國不同人口規模城市的經濟、人口狀況,推測美國人口流動趨勢。
【答案】(1)流向:1970年前,美國人口主要向東北部五大湖區域的鐵銹八州流動;1970年后,美國人口主要流向西海岸、南海岸(或西部和南部)。
(2)原因:1970年前,鐵銹八州由于鋼鐵、煤炭、汽車等傳統工業的發展,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經濟收入高,居民生活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遷移;1970年后,鐵銹八州經濟增長緩慢,環境污染嚴重,而西海岸、南海岸(或西部和南部)以能源、現代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新型經濟快速發展,加上這些地方氣候溫暖,吸引人口流入。
(3)5萬~25萬、25萬~100萬、100萬~500萬、500萬人以上城市,經濟人口比值分別為0.8、0.8、1.1、1.2,城市規模越大,經濟人口比值越大,說明大城市依然對人口有較大吸引力,人口將流向大城市。
【分析】本題以美國人口變動統計圖為材料,涉及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以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1970年前,東北部五大湖區域的鐵銹八州工業發達,是美國人口的主要流入區;1970年后,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新興產業的發展,美國人口的流向是從東北部五大湖區的鐵銹八州流向西海岸和南海岸的加得佛三州。
(2)1970年前后美國人口的主要流向原因是:因為鐵銹八州是美國的傳統工業區,1970年之前,該地鋼鐵、煤炭、汽車等傳統重工業發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就業機會較多,收入水平較高,居民生活水平高,吸引大量的人口遷入;1970年之后,隨著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嚴重,且傳統重工業經濟增長減緩;加得佛三州是新興的工業區,以能源、航天、現在制造業和服務業為主,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收入水平較高,且加得佛三州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
(3)根據美國不同人口規模城市的經濟、人口狀況,可以看出,5萬~25萬人的城市經濟人口比值為0.8,25萬~100萬人的城市經濟人口比值為0.8,100萬~500萬人的城市經濟人口比值為1.1,500萬人以上城市經濟人口比值為1.2,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經濟份額與人口份額的比值較高,說明這些城市具有相對更高的經濟集聚水平,城市人口擴張潛力較大。因此,美國人口的流動趨勢是從人口規模較小的城市流向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以尋求更好的經濟發展機會和更高的生活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奉节县| 任丘市| 清水河县| 清原| 泰州市| 博白县| 吉安县| 卢龙县| 黎川县| 柞水县| 诸城市| 陆河县| 教育| 杭州市| 元阳县| 镇原县| 偏关县| 古浪县| 栾城县| 萍乡市| 孝昌县| 新安县| 兴业县| 汝南县| 淮安市| 井陉县| 茶陵县| 齐齐哈尔市| 肥东县| 彰化市| 双峰县| 航空| 黎川县| 麻栗坡县| 双城市| 枣庄市| 辰溪县| 宁明县| 安阳市|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