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術《親近的人》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并描述親近的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運用所學繪畫技巧創作出具有個性的肖像畫。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親近的人的特點,并運用線條、色彩等繪畫元素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情感。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親近的人的關愛和感激之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觀念和親情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肖像畫的基本繪畫技巧,能夠準確表現親近的人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難點:如何運用繪畫元素表現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使畫面更具感染力和表現力。三、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準備一些肖像畫作品供學生欣賞,準備繪畫工具和材料。2. 學生準備:帶一張親近的人的照片或繪畫作品,準備繪畫工具和材料。四、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與親近的人相處的點滴,感受親情的溫暖和美好。然后出示一些肖像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并感受繪畫藝術的魅力,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主題——《親近的人》。教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一起探討一個特別而溫暖的主題——《親近的人》。首先,我想請大家回憶一下,與你們最親近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好朋友,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你們能分享一下你們之間的點滴回憶嗎?學生1:我記得小時候,每次我生病,媽媽都會陪在我身邊,給我講故事,讓我感到很溫暖。教師:非常溫馨的畫面,謝謝你分享。確實,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那么,現在請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用畫筆將這些溫暖的瞬間記錄下來,會是什么樣的呢?(教師出示一些肖像畫作品,學生欣賞)教師:這些肖像畫作品,用畫筆捕捉了人物的形態和情感,展現了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你們感受到了嗎?學生2:是的,我能感受到畫家的用心和情感,這些作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親人。教師:非常好!今天,我們也來嘗試用畫筆來記錄我們與親近的人的點滴回憶。我們將學習肖像畫的技巧和方法,通過繪畫來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愛和感激之情。大家準備好了嗎?學生們:準備好了!教師:那就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課程吧!2. 觀察與發現: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照片或繪畫作品中的親近的人,讓學生描述其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繪畫元素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使學生對繪畫技巧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并準備描述他們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學生1:我看到的是一個笑容滿面的老人,他的皺紋深深地刻在臉上,給人一種慈祥的感覺。他的眼睛很有神,總是笑瞇瞇的,好像心里充滿了陽光。教師:非常好,你描述得非常細致。那么,你認為這位老人的性格特點是什么呢?學生1:我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總是積極向上,對生活充滿熱愛。教師:非常準確。現在,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如何運用繪畫元素來表現這位老人的形象和情感呢?學生2:我認為可以通過色彩來表現他的性格特點。比如,使用溫暖的色調,如橙色、黃色等,來表現他的樂觀和開朗。同時,可以加重皺紋的描繪,來突出他的年齡和慈祥。教師:很好,你提到了色彩和細節描繪。那么,其他同學還有什么想法嗎?學生3:我覺得還可以通過線條的運用來表現他的形象。比如,用柔和的曲線來描繪他的面部輪廓,表現出他的和藹可親。同時,可以用粗獷的線條來描繪他的皺紋,強調他的堅毅和勇敢。教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有創意。通過運用不同的繪畫元素,我們可以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繪畫創作中,能夠運用這些技巧,創作出更加生動、有趣的作品。3. 實踐與探索: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運用所學繪畫技巧創作出具有個性的肖像畫。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和創新。學生:“老師,我已經完成了肖像畫的初稿,但感覺有些地方不太滿意,您能幫我看看嗎?”老師:“當然可以,讓我看看你的作品。”(學生遞給老師自己的肖像畫初稿)老師:“嗯,你的線條流暢,色彩搭配也很和諧。不過,我注意到你在描繪人物表情時,眼睛和嘴巴的比例有些不太協調,這可能會讓人物的表情顯得不自然。”學生:“哦,我明白了。我應該怎么改進呢?”老師:“你可以嘗試調整一下眼睛和嘴巴的比例,讓它們更加符合人物的表情特點。同時,你也可以在細節上做一些處理,比如增加一些陰影和光影效果,讓畫面更加立體。”學生:“好的,我會嘗試改進的。謝謝老師的指導。”老師:“很好,記住要大膽嘗試和創新,不要害怕犯錯。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學生:“我會的,謝謝老師。”(學生開始根據老師的建議進行修改和完善)老師:“很好,看來你已經掌握了一些技巧。不過,要想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你可以多看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學習他們的構圖和色彩運用,也可以嘗試一些新的繪畫材料和工具。”學生:“我會的,我會繼續努力的。”老師:“很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加油!”(學生充滿信心地點點頭,繼續投入到創作中)4. 展示與交流:學生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并與其他同學交流創作心得和感受。通過互相欣賞和評價,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教師:我們將進行一次特別的課堂活動,那就是展示與交流。在這個環節中,每位同學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與其他同學分享創作的心得和感受。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可以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學生A:老師,我有點緊張,怕我的作品被大家嘲笑。教師:不用擔心,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創意,我們應該尊重并欣賞彼此的作品。記住,這里是一個互相學習和成長的地方,不是評判優劣的場所。學生B:老師,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我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從中學習一些新的技巧和靈感。教師:說得很好,同學B。這正是我們舉辦這個活動的目的之一。通過互相欣賞和評價,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優點,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同時,也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的作品,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學生C:老師,我覺得我們可以互相提出一些建議和改進意見,這樣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進步。教師:非常好的建議,同學C。在評價別人的作品時,我們可以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他們改進和提高。但請注意,我們要以尊重和理解為基礎,避免過于苛刻或傷人的評價。學生D:老師,我覺得這次活動可以增進我們之間的友誼和團結,讓我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教師:你說得對,同學D。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還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和團結。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富有創意的學習氛圍吧!5. 總結與反思:教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回顧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并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關愛和感激親近的人。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和審美能力。教師:好的,同學們,今天的課程就要結束了。在這一節課里,我們一起學習了如何畫一幅表達感激之情的畫,同時也討論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關愛和感激我們親近的人。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不僅掌握了新的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對如何表達感激和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希望你們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記住,一幅畫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工具。當你覺得語言無法充分表達你的感激之情時,你可以用畫筆來表達。一幅畫可以是一封無聲的情書,也可以是一段心靈的對話。現在,我想聽聽你們的感想。有沒有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今天學到了什么?或者你打算如何用你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關愛和感激你身邊的人?學生A:我今天學到了如何用畫筆表達感激之情。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比口頭表達更能深入人心。我打算在母親節的時候,為我媽媽畫一幅畫,表達我對她的感激和愛。教師:非常好,A同學。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也很實用。我相信,你的媽媽收到你的畫后,一定會非常感動的。學生B:我覺得今天的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了,感激和關愛不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表達,更是一種行動上的體現。我打算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主動地關心和幫助我的家人和朋友,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愛和關懷。教師:B同學的理解非常深刻。感激和關愛確實需要付出行動,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表達。我希望你能夠堅持下去,把你的愛和關懷傳遞給更多的人。最后,我要對大家說,無論是在繪畫上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我相信,只要你們保持熱情和努力,你們的繪畫水平和審美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的。加油,同學們!五、教學評價1. 對學生的肖像畫作品進行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表現和繪畫技巧的運用情況。2. 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行評價,觀察學生是否能夠準確發現親近的人的特點,并運用繪畫元素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情感。3. 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評價,觀察學生是否能夠表達對親近的人的關愛和感激之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觀念和親情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