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豐收鑼鼓》教學設計教學分析《豐收鑼鼓》是一首民族管弦樂曲,表現了我國農民的勞動生活和喜獲豐收的歡樂情緒。樂曲吸收了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素材,充分發揮了民族打擊樂器豐富多彩的表現功能,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樂曲由多段旋律和鑼鼓部分組成,再調性和情緒上形成并置對比,又因主部旋律頻頻穿插其間而顯得前后呼應和統一。教學目標1.聆聽《豐收鑼鼓》,體驗中感受民族樂器豐富的音色表現力,并體會農家慶豐收的熱鬧場面和豐收帶來的歡樂。2.在鑼鼓經的學習和各種民族樂器的聆聽體驗活動中熟悉樂曲主題音樂,了解民族樂隊的組成,并激發學生對民族樂曲產生興趣。3.能隨樂曲的節奏、速度、力度情緒變化用不同的身體動作和樂器演奏動作展現樂曲《豐收鑼鼓》。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在音樂中感受農民豐收的不同景象教學難點:聽辨音樂的主題感受民族樂器豐富的表現力教學過程請大家看幾幅圖片,什么景象?豐收景象,豐收時的喜悅心情會用什么形式表達呢?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扭秧歌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一首慶豐收的樂曲《豐收鑼鼓》。(一) 整體感知《豐收鑼鼓》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做的,樂曲借鑒我國民間吹打樂的鼓點和旋法,充分發揮我國豐民族打擊樂器的魅力。(二)完整聆聽樂曲描繪什么場景?用了哪些樂器?請邊聽邊記錄。樂曲開始情緒熱烈,把人們帶入你追我趕,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樂曲結尾,糧食滿倉,慶祝豐收的熱烈狂歡場面;中間部分呢?跳躍的節奏像人們載歌載舞,抒情的旋律描繪秋天的美景。這首樂曲描繪四幅場景,勞動忙碌;載歌載舞;秋天美景;熱烈歡騰。描繪這四幅場景都用了哪些樂器?鑼、鼓、镲、嗩吶、笛子、二胡等,這些都是民族樂器,知道民族樂器分幾類嗎 民族樂器中國民族樂器按照制作材料和發音方法分為四類,分四組吹、拉、彈、打,請說出本組的常用樂曲,其他組可以補充。吹管樂器:梆笛 曲笛 嗩吶 笙 管子 拉弦樂器:板胡 二胡 高胡 革胡 中胡彈撥樂器:琵琶 古箏 柳琴 揚琴 阮 三弦打擊樂器:鼓 鑼 镲 云鑼 編鐘 木魚 梆子(三)分段賞析請從情緒、速度、力度、情緒、樂器等音樂要素,分析音樂表現的場景。分四組回答,其他組補充。第一部 收割勞動 你追我趕速度較快,力度中強,情緒熱烈歡騰,運用打擊樂和樂隊,表現開鐮收割,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A主題用aabb結構,節奏相同,樂句重復,描繪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用“la”摸唱B主題,多用切分,形成活躍、明快的風格;用“la”摸唱第二部 歌唱生活 歡欣喜悅音樂時而優美、時而跳動,優美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人們幸福心情,跳躍的節奏,猶如人們載歌載舞的愉快心情。C主題優美抒情,歌唱性旋律表達喜悅心情,用“la”模唱;D主題aa bb 結構,輕快節奏、跳躍旋律,表達勞動的歡快心情,用“ da”摸唱;E主題節奏相同,附點節奏增強旋律動感,用“la”模唱。第三部 秋天美景 愉悅欣然音樂再現第一主題后,笛子以清亮的音色和質樸的旋律展現秋天畫卷。云鑼柔和的音色猶如陽光下的粼粼微波。場景:展現優美如畫的金秋田園景色。第四部 歡慶豐收 熱烈狂歡速度加快,力度較強,音樂情緒激情沸騰,歡慶豐收的場面達到了高潮。(四)全曲聆聽師:音樂到這里是否就此結束呢?師:如果你是作曲家最后一部分你會怎樣表達? 李老師今天還找來了由作曲家彭修文親自指揮的《豐收鑼鼓》,下面我們完整地來聆聽這首樂曲,讓作曲家親自來來為我們揭曉第四樂段的答案,在欣賞的時候同學們也一起來找找剛才我們欣賞過的幾個片段如果你們聽出來了用演奏的動作來示意我鑼鼓經一段用“拍手”表示,二胡、笛子、琵琶這段用歌聲和演奏動作表示,笛子云鑼一段也可以模仿演奏表示。(學生全曲視頻欣賞)(五)欣賞討論師:最后一個樂段表現了怎樣的情境?第四樂段有什么讓你印象深刻的?在最后打擊樂部分,作曲家不拘一格地吸收了潮州鑼鼓、京劇鑼鼓、蘇南吹打的手法,使鑼鼓語言具有了新的韻味。師:結尾的速度呢?生:越來越快師:第四部分應該是一個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六)結構梳理師:這首樂曲有了這么歡慶、熱烈的結尾,那這首樂曲它的開頭是怎么樣的呢?一起再來回顧一下(聆聽引子)師:開場的音樂給你什么感覺?生:很隆重、場面很大師:我們把個部分稱為引子,這首《豐收鑼鼓》是由引子和剛才我們四個樂段組成。(七)拓展1.談談收獲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們有哪些收獲?生:了解了民族樂器的分類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豐收鑼鼓》,知道由作曲家彭修文、蔡惠泉編曲的學會了很多樂器的演奏方法知道了打擊樂的豐富表現力……教學小結師:我們中國的民族樂器歷史優惠、博大精深,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老師很高興看到我們班有這么多同學已經在學習民族樂器,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同學能夠喜歡和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最后帶來一首我們學校民樂隊同學的獲獎作品《甌韻》,一起再來回味民樂的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