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概念的概述【課標要求】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自主學習·新知全解——探新知·助學助記新知預習一、概念的含義1.事物的屬性(1)含義: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統稱為屬性。(2)種類:事物的屬性可分為________屬性和________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________規定性。2.概念的定義: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____________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3.概念與語詞的關系:概念只有通過________才能表達出來。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________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助學助記對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還是反對關系的判斷,關鍵是看它們對于屬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質。若有,即為矛盾關系;若沒有,則為反對關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內涵(1)含義: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____________。(2)作用:概念的內涵反映事物“________”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________”。全同關系的概念,內涵有所不同,外延卻完全相同,屬種關系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屬”與“種”同屬于一個類,是大類與小類的關系,“種”具有“屬”的屬性。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概念是邏輯思維的細胞,只要我們進行邏輯思維就一刻也離不開概念。2.概念的外延(1)含義: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________。(2)作用: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________”。(3)相容關系: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________部分,則為相容關系。依據所指范圍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分為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________關系、________關系。①全同關系:指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________。②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指一個概念的外延________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________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________的概念為種概念。③交叉關系:指兩個概念之間________________外延是相同的。(4)不相容關系:如果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則為不相容關系(又稱全異關系)。分為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①矛盾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________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________該屬概念的外延。②反對關系: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________該屬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內涵,是概念的質;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量。概念的內涵增加,概念的外延就縮小;概念的內涵減少,概念的外延就擴大。反過來,一個概念的外延擴大,它的內涵就減少;一個概念的外延縮小,它的內涵就增加。辨識判斷1.揭示事物屬性的思維形式就是概念。( )2.事物之間的屬性不具有共性。( )3.事物的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 )4.一個概念只能通過一個語詞來表達,一個語詞只能表達一個概念。( )5.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 )6.概念之間的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屬于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 )7.反對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 )8.“工人”和“工廠”兩個概念的外延關系是種屬關系。 ( )9.動物與植物這兩個概念之間關系是矛盾關系。( )體系建構課堂互動·議題探究——提素養·觸類旁通議題一 把握概念的含義一個算命先生與一個理發匠是一對棋友,他們的棋藝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一天,他們在“開戰”前商定了輸贏后的獎懲辦法。算命先生說:“要是我輸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發匠說:“好,一言為定。如果我輸了,白送你一個頭!”結果,算命先生輸了,他如實地履行了“開戰”前的協定,但算命先生卻沒有死。探究1:談一談對概念正確的認識。探究2:利用概念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歸納提升1.概念與語詞的關系(1)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語詞是概念的表達形式。(2)凡是概念都必須通過語詞來表達,但并非所有語詞都表達概念,概念和語詞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2.概念的意義概念是邏輯思維的細胞,只要我們進行邏輯思維就一刻也離不開概念。(1)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屬性,人們掌握了概念,就能把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2)由于概念更普遍、更深刻地反映了客觀事物,人們掌握了概念,就能突破直觀的局限,真正理解客觀事物。(3)概念既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的總結成果,又是人們獲得新認識的起點。只有概念明確,才能恰當地作出判斷,才能進行合乎邏輯地推理,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對點訓練1.依據“能思維并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這一本質屬性,我們可以把人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人的本質屬性是客觀存在的,人們認識了這些本質屬性,才能產生“人”的概念。這說明( )A.“人”的概念等于人本身B.“人”的概念只抓住人的共性及本質屬性C.“人”的概念專指某個具體的人D.“人”的概念與人之間沒有關聯2.“東西”一詞,在不同意境下意思大相徑庭:購物時稱“買東西”;指方位時稱“東西南北”;罵人時稱“你不是東西”;在國際政治領域指“東西關系”……這一現象表明( )A.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B.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概念C.同一個語詞在不同場合可以表達不同概念D.同一概念可以表達為多個語詞議題二 明確概念的基本特征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論題,公孫龍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馬”,“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求“白馬”,“黃馬”“黑馬”就不合要求。“馬”講的是馬的形體;“白”講的是“馬的顏色”。講顏色不同于講形體,所以“白馬非馬”。探究1:從概念的內涵的角度,分析“白馬非馬”論的合理性。探究2:從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的角度,分析“白馬非馬”論的不合理性。歸納提升1.把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1)任何一個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內涵和外延是概念的最基本的邏輯特征。所謂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又叫作概念的含義,它是概念的質;所謂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所有對象,又叫作概念的所指,它是概念的量。(2)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的。首先,概念的內涵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外延也就確定了;同樣,概念的外延確定了,在一定條件下,內涵也跟著確定了。其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之間存在反變關系:概念的內涵增加,概念的外延就縮小;概念的內涵減少,概念的外延就擴大。反過來,一個概念的外延擴大,它的內涵就減少;一個概念的外延縮小,它的內涵就增加。(3)任何概念都是確定性和靈活性的統一。一個明確的概念,在一定的條件下,其內涵和外延是確定的;但在不同的條件下,隨著思維對象的發展變化和人們認識的深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會發生變化。2.比較概念外延關系的各種分類關系 示意圖 舉例相容關系 全同關系 如“等邊三角形”與“正三角形”屬種或種屬關系 如“羊”與“動物”,“銀河系”與“星系”是種屬關系,“生物”與“動物”是屬種關系交叉關系 如“男孩”與“學生”,“中學生”與“團員”不相容關系(全異關系) 矛盾關系 如“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有效合同”與“無效合同”反對關系 如“輸”與“贏”,“上”與“下”[知識拓展]類別 全同 關系 屬種 關系 種屬 關系 交叉 關系 矛盾 關系 反對 關系表達 A=B A B A B A∩B (A∪B)=C (A∪B) C注:A、B、C表示集合。對點訓練3.概念的內涵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概念的是( )A.單身漢是未婚、成年的男性B.社會關系包括經濟、思想、政治、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關系C.魚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動物D.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4.在“概念的概述”的學習中,老師讓同學們探究“概念間的關系”這一知識內容時,下面是幾位同學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①甲同學:外延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是全同關系,例如,“北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②乙同學:屬種關系是相容關系的一種,“白馬”和“馬”兩個概念就是屬種關系③丙同學:矛盾關系屬于全異關系的一種,比賽結果“輸”和“贏”就屬于矛盾關系④丁同學:學生包括小學生、初中生等,所以“小學生”與“初中生”是反對關系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隨堂檢測·課時達標——重落實·一步到位1.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對“人”這個概念的理解是:“沒有羽毛的兩腳直立的動物。”他的錯誤在于( )A.沒有深化認識,發展認識B.沒有正確反映人的本質屬性C.沒有揭示人的全部屬性D.用同一個語詞表達了不同的概念2.“誰曾見過‘一’,我們只見過某一個人,某一棵樹,某一間房,而決不會見到作為數學研究對象的‘一’;類似的,我們也只能見到圓形的太陽,圓形的車輪,而決不會見到作為幾何對象的真正的‘圓’。”這段話旨在表達( )A.每一事物總有許多性質和關系B.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C.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D.任何概念都是內涵與外延的統一3.從概念間的外延關系來看,“貓”與“白貓”“山東省的省會”與“濟南”分別屬于( )A.全同關系、屬種關系B.屬種關系、全同關系C.屬種關系、交叉關系D.交叉關系、種屬關系4.“A可以分為B、C、D”是一個正確的劃分,則B和C的外延關系是( )A.全同關系 B.交叉關系C.矛盾關系 D.反對關系5.能不能將“工人”和“工廠”兩個概念的外延關系用下列圖示表示?為什么?如果不能,正確的圖示應該是什么?自主學習·新知全解【新知預習】一、1.(1)性質和關系 (2)本質 非本質 內部2.本質屬性3.語詞 同一個二、1.(1)本質屬性 (2)質 是什么2.(1)范圍 (2)有哪些 (3)相同的 種屬 交叉 相同 小 大 有而且只有一部分 (4)屬概念 等于 小于【辨識判斷】1.提示:× 并非揭示事物屬性的思維形式就是概念。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2.提示:× 人們是通過事物的本質屬性來區分和認識事物的,但有些非本質屬性可能是事物之間的共性。3.提示:× 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4.提示:× 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5.提示:× 概念的內涵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6.提示:√7.提示:× 矛盾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8.提示:× “工人”和“工廠”這兩個概念的關系應是全異關系。這一錯誤的實質在于將概念之間的關系混同于事物之間的關系,認為工人是在工廠里面工作的,所以認為“工人”這個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工廠”這個概念的外延里面。9.提示:× 動物與植物這兩個概念之間關系是反對關系。課堂互動·議題探究議題一探究1:提示: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探究2:提示:首先要理解算命先生所說的“情愿奉送一命”的“命”是“算命”的意思,而不是“生命”的意思,進而引發出“概念與語詞的關系”的有關知識。在漢語中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在不同的場合,同一個語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發概念混淆。【對點訓練】1.解析:本題考查概念的含義。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人”這一概念,不等于人本身,A錯誤;“人”這一概念舍去了不同人的個性特征,只抓住“人”的共性及本質屬性,B正確;“人”這一概念不專指某個具體的人,C錯誤;“人”這一概念與人是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D錯誤。答案:B2.解析:材料表明“東西”這一語詞在不同場合表達的概念不同,C符合題意,B、D與題意相反,不選;A不符合題意,不選。答案:C議題二探究1:提示: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白馬”的內涵與“馬”的內涵有本質區別,二者顯然不是一回事。探究2:提示:種屬關系或屬種關系是概念之間相容關系的一種情況,是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馬”這個概念的外延包含了“白馬”這個概念的外延,二者是屬種關系。從這一角度而言,“白馬非馬”又是錯誤的。【對點訓練】3.解析:根據概念的定義,概念的內涵即事物的本質屬性的反映。A、C、D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B反映了社會關系所包含的內容,沒有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的是概念的外延,符合題意。答案:B4.解析:“白馬”和“馬”兩個概念間的外延關系是種屬關系而非屬種關系,排除②;“輸”和“贏”屬于反對關系而非矛盾關系,還存在平局這種不輸不贏的情況,③排除。答案:D隨堂檢測·課時達標1.解析:“人”的本質屬性是能思維并能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人的其他屬性,如沒有羽毛、兩腳直立等等,也為人以外的其他動物所具有,是人的非本質屬性。柏拉圖的錯誤在于沒有認識到人的本質屬性,B符合題意。答案:B2.解析:材料未涉及事物的屬性以及概念與語詞的關系,A、C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概念是對事物具體屬性的概括與抽象,不強調概念是內涵與外延的統一,B當選,排除D。答案:B3.解析:從概念間的外延關系來看,“貓”是“白貓”的屬概念,二者是屬種關系;“山東省的省會”與“濟南”是全同關系。故選B。答案:B4.解析:根據題意可知,A的三個子項B、C、D的外延之和等于A的外延,而B和C的外延之和肯定小于A的外延,因此B和C之間的外延關系屬于反對關系。答案:D5.答案:不能。該圖示表示的是種屬關系,把“工人”這個概念的外延畫在“工廠”這個概念的外延里面。實際上,“工人”和“工廠”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應是全異關系或者不相容關系。表示二者外延關系的正確圖示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