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美洲第1課時 “新大陸” 美洲的地形教學目標 一、課時目標 1.運用地圖等資料簡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大發現”與“新大陸”的聯系,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線和范圍。 2.運用地圖,歸納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比較南、北美洲的地形差異。 3.觀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學會繪制其地形簡圖。 4.通過探究活動學習美洲的劃分、美洲的地形。 5.通過觀看微課學習“新大陸”“白令海峽”及美洲的地形。 6.通過發現“新大陸”的學習,了解人類認識世界的艱辛過程。 7.通過南北美洲地形的比較,培養學生聯系與差異的辯證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線和范圍。 2.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地形差異。 難點:大洲地形簡圖的繪制。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講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根據他對美洲大陸的考察見聞,寫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了美洲這個“新大陸”的存在,后來人們便以亞美利哥的名字為這個“新大陸”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稱詞尾形式稱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這節課我們將了解美洲的概況。自主學習 1.美洲的全稱是什么 參考答案: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2.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什么 參考答案:巴拿馬運河。 3.經過白令海峽的地理界線有哪些 參考答案:亞洲與北美洲的洲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都從白令海峽中部穿過。 4.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什么 北美地區的通行語言是什么 參考答案:加拿大;英語。 5.拉丁美洲指哪里 當地通行什么語言 參考答案: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稱為拉丁美洲;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6.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 7.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南美洲西部分布著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以東,地域廣闊,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教學過程 小組探究 活動一 美洲的地理位置 (多媒體展示圖片:美洲國家和地區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描述北美洲與南美洲的緯度位置。 參考答案: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地跨寒、溫、熱三帶;赤道穿過南美洲北部,大部分位于熱帶,小部分位于南溫帶。 (2)比較北美洲、南美洲海陸位置的異同點。 參考答案:相同點: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不同點:北美洲北臨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美洲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 活動二 美洲的地形 (1)多媒體展示圖片:北美洲的地形分布,完成下列練習: 北美洲的地形特點平均海拔高 ,地勢起伏大,地形分為南北三大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 山系 ,中部是廣闊的 平原 ,東部是低緩的 山地和高原 北美洲的世界之最格陵蘭島世界第 一 大島,是除南極洲以外 冰川 分布最廣的地區 北美五大湖 蘇必利爾湖 等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 北美地中海 ”之稱 (2)多媒體展示圖片:南美洲的地形分布,完成下列練習: ①西部高大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 縱貫南美大陸西部,全長近9 000千米,為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②東部 平原 與 高原 相間分布。 互動探究 探究一 美洲的劃分 (1)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填寫下表。 運河所屬國家地理位置溝通海洋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 南、北美洲交界處 太平洋與大西洋 蘇伊士運河 埃及 亞、非兩洲交界處 印度洋與大西洋 (2)什么是拉丁美洲 北美與拉丁美洲的分界線在哪里 參考答案: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稱為拉丁美洲。北美與拉丁美洲以美國南部國界為界,北部屬于北美,南部屬于拉丁美洲。 【教師引導,歸納總結】 美洲的劃分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稱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南美洲、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部分,又稱中美地峽。如下圖所示: 播放微課《“新大陸”》《“三線”穿越的白令海峽》。 探究二 南、北美洲的地形 (1)觀察玲玲、貝貝繪制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簡圖,說一說地形簡圖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區名稱。 參考答案:如下圖所示: (2)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異同 參考答案:同:西側均為高大的山系。 異:北美洲地形分為南北三大縱列帶,而南美洲東部則是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播放微課《美洲的地形》。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課 堂 小 結 本節主要學習了“新大陸”和美洲的地形。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稱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南美洲、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部分,又稱中美地峽。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點是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脈。板 書 設 計當 堂 達 標 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N為( C ) A.蘇伊士運河 B.馬六甲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土耳其海峽 2.圖中E、F分別為( A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3.拉丁美洲是指( B ) A.巴拿馬運河以南的美洲部分 B.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 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部分 D.南美洲的另一個別稱 4.下列四個圖能正確反映北美洲地形的是( D ) 5.南、北美洲地形的相同點是( C ) A.都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 B.地勢北高南低 C.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脈 D.平原、高原相間分布教學反思第2課時 美洲的氣候、居民與經濟教學目標 一、課時目標 1.運用地圖,歸納南、北美洲的氣候特征,并比較南、北美洲的氣候差異,學會運用比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異同。 2.運用地圖,分析地形對美洲氣候的影響,并進一步理解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3.運用氣溫、降水等相關資料,學會判斷氣候類型。 4.通過探究活動認識美洲的氣候及其影響因素。 5.通過觀看微課認識美洲的氣候,學會判斷氣候類型。 6.通過實例說明美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使學生了解部分美洲國家的主要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南、北美洲的氣候特征。 難點:地形對美洲氣候的影響。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復習提問: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形有什么異同 學生回答后,教師直接導入并板書課題。自主學習 1.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么 參考答案:溫帶大陸性氣候。 2.北美洲的地形對氣候有什么影響 參考答案:從山脈走向及地形分布分析地形對北美洲氣候的影響。 3.南美洲分布最廣的兩種氣候類型是什么 參考答案: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4.判斷某地所述的氣候類型一般有哪兩種方法 參考答案:根據分布規律判斷氣候類型;根據氣候特征判斷氣候類型。 5.南、北美洲的居民和經濟有什么差異 參考答案:移民是北美洲人口的主體;南美洲人種復雜,號稱“世界人種大熔爐”。美洲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南美洲的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小組探究 活動一 美洲的氣候 多媒體展示圖片: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美洲以什么氣候為主 與世界氣候類型相比,北美洲缺少哪些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缺少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2)北美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什么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狹長地帶 (西部高大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 (3)在北美洲中部,為什么冬季寒冷的氣流能長驅直入,并到達墨西哥灣沿岸 (北美洲中部是平原,兩側為山地,從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氣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空氣在北美大陸中部暢行無阻。即使在墨西哥灣沿海,冬季也會出現寒冷天氣) (4)南美洲以什么氣候類型分布最廣 (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活動二 美洲的居民和經濟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居民 (1)原住居民:美洲的原住居民絕大部分是 印第安人 。 (2)移民組成: 歐洲 移民、非洲移民、亞洲移民。 (3)人種構成 ①北美洲的 美國 和加拿大是世界典型的移民國家。 ②南美洲種族成分非常復雜,號稱“ 世界人種大熔爐 ”。 ③由于不同人種間的長期通婚,形成了 混血 人種。 2.經濟 (1)北美洲 ①經濟發展不平衡: 美國 、 加拿大 是發達國家,其余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 ②墨西哥:工業體系以 石油工業 為支柱,還是 玉米 的原產地,其首都是 墨西哥城 。 (2)南美洲: 巴西 是南美洲工農業最發達的國家; 阿根廷 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農礦產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 互動探究 探究一 美洲的氣候及其影響因素 多媒體展示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南、北美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地區分布上有什么特點 想一想,這一分布特點主要與哪個因素有關 參考答案:①南、北美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呈帶狀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 ②這一分布特點主要與地形有關。 (2)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氣流可到達墨西哥灣沿岸;春夏季節,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也能長驅北上,到達哈得孫灣附近,這些現象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參考答案:由于北美洲中部大平原縱貫南北,冬季寒冷氣流可到達墨西哥灣沿岸,使墨西哥灣沿岸冬季出現嚴寒天氣,遭受凍害影響。春夏季節,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也能長驅北上,到達哈得孫灣附近,帶來短時間的暖熱天氣。 (3)為什么南美洲不少國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 參考答案:因為南美洲以熱帶氣候為主,高山、高原海拔高,氣溫低,氣候溫和,適宜人們居住。 【教師引導,歸納總結】 北美洲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1)西部高大的山系:阻止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向東延伸,使它們僅分布在山脈以西狹長的沿海地帶。西部高原山區降水較少,形成高山高原氣候。 (2)中部平原地勢平坦:大平原縱貫南北,使南北氣流暢通無阻,冬季寒冷氣流可長驅南下,夏季暖濕氣流也可自由北上。 (3)東部低緩山地:對海洋水汽的阻擋作用不顯著,降水由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減少。 播放微課《美洲的氣候》。 探究二 根據氣候要素的統計資料判別氣候類型 讀甲、乙兩地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最熱月出現的月份判斷甲、乙兩地所屬的南、北半球。 參考答案:甲地最熱月出現在7月份,位于北半球;乙地最熱月出現在1月份,位于南半球。 2.根據最冷月均溫判斷甲、乙兩地所屬的溫度帶。 參考答案:甲乙兩地的最冷月均溫都在0℃以上,說明處于亞熱帶。教學內容 互動探究 3.結合氣溫、降水狀況,歸納甲、乙兩地的氣候特征,進而判別所屬的氣候類型。 參考答案:甲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屬于地中海氣候;乙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屬于地中海氣候。 【教師引導,歸納總結】 根據氣候要素的統計資料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根據最熱月出現的月份判斷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據最熱月和最冷月平均氣溫判斷熱帶、溫帶和寒帶。最冷月平均氣溫高于20℃,一般為熱帶;最冷月平均氣溫高于0℃,一般亞熱帶;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0℃,最熱月平均氣溫較高,一般為溫帶;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以最熱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線。 第三步,根據降水多少及分配狀況判斷氣候類型。 播放微課《學會判斷氣候類型》及動畫《地形對北美洲氣候的影響》。課 堂 小 結 本節主要學習了美洲的氣候、居民和經濟,重點是氣候,難點是地形對北美洲氣候的影響。北美洲有亞熱帶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等溫帶氣候類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西部高山阻擋了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向東延伸,使它們僅分布在山脈以西狹長的沿海地帶。西部高原山區降水較少,形成高山高原氣候。東部低緩山地對海洋水汽的阻擋作用不顯著,降水由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減少。中部平原地勢平坦,大平原縱貫南北,使南北氣流暢通無阻,冬季寒冷氣流可長驅向南,夏季暖濕氣流也可自由北上。板 書 設 計當 堂 達 標 1.北美洲的氣候特點是( A ) A.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B.氣候單一,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 C.熱帶氣候為主,各地氣候差異大 D.季風氣候顯著,熱帶氣候面積廣大 2.北美洲缺少的氣候類型是( D )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3.北美洲的降水,主要來自大西洋濕潤氣流帶來的降水,主要原因是( C ) A.地處高緯度,接受陽光少、氣溫低 B.溫帶大陸性氣候所占范圍廣,冬季漫長寒冷 C.西部高山南北縱列,對太平洋濕潤氣流有阻擋作用 D.中部大平原縱貫南北,使極地冷氣流長驅南下 4.南美洲最典型的氣候類型是( B ) A.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5.不同種族之間的交融形成了混血人種。混血人種主要分布于( D )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南美洲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