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巧巧手(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 聆聽樂曲《鐵匠波爾卡》,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學生聽賞音樂的良好習慣。掌握歌曲的主題旋律,并以此為依據,了解歌曲的特點。 2. 通過用鼓、碰鐘、沙錘進行節奏演奏,在音樂中體驗感受不同音色的區別。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感受波爾卡的音樂特點 2.感受不同打擊樂器的音色教學難點: 通過用鼓、碰鐘、沙錘進行節奏演奏,在音樂中體驗感受不同音色的區別。教學過程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杭州市五常中心小學的楊老師,今天楊老師要帶你們上一節器樂演奏課,楊老師準備了了幾個我們熟悉的小樂器, 分別是:鼓、沙錘、三角鐵請你們選擇你最喜歡的樂器,并準備在手中, 都選擇好了嗎?看看楊老師是怎么分別演奏出這幾個樂器的。 請你們演奏自己手中的樂器,感受一下他們的音色~ 新課教學 1.初次聆聽Aa 師:非常棒,接下來楊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段音樂,請你們仔細聆聽,這段音樂帶給你怎么樣的感受? 學生:開心、愉悅 再次聆聽,加入律動 師:沒錯,剛剛楊老師給大家聽的音樂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波爾卡,跟著楊老師用輕快富有活力的聲音朗讀“波爾卡”,波爾卡音樂有一個特點,請你們仔細觀察楊老師用什么動作來表達了波爾卡音樂的特點呢? 學生:老師,您在每段音樂的結尾拍了三下手。 學生律動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太仔細啦,沒錯,剛剛大家拍的節奏就是這樣的,那么請大家跟著楊老師一起跟著波爾卡音樂拍手吧。 學生演唱“波爾卡”并律動 師:哇,小朋友們拍的太好了,剛剛說了,這段舞曲音樂叫做什么名字?波爾卡 試一試,邊拍手邊唱哦,一起來試試吧 5.加入樂器 師:接下來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樂器,能用樂器演奏出波爾卡的部分嗎? 聆聽Ab 師:剛剛小朋友的表現,楊老師要給你們豎大拇指,那么接下來的音樂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學生:樂器變多了,舞蹈的感覺更加強烈 觀看A段演奏視頻 師:真棒,有沒有出現讓你印象深刻的聲音呢 那么我現在請同學們觀看一個視頻,仔細聽聽看看,演奏家們是怎么演奏出這個讓你印象深刻的聲音呢,這些演奏家們在模仿誰呢?(播放視頻) 學生:鐵匠,打鐵的 師:這個職業離我們已經很遙遠啦,楊老師也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鐵匠了,聽說奧地利的一位作曲家,他路過鐵匠鋪的時候,聽到了鐵匠們辛勤打鐵的聲音,于是他靈光乍現,譜寫了這首《鐵匠波爾卡》 觀看鐵匠鋪視頻 師:你們猜猜,鐵匠鋪里可能有什么聲音? 學生:叮叮咚咚的打鐵聲 師:楊老師也不太清楚,我們一起去打鐵鋪里看看,到底有什么聲音呢 學生:有磨刀、打鐵、風箱 介紹三種音響 師:磨刀是會發出摩擦的聲音,楊老師選擇了一個圖案代表了摩擦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試試 還有什么聲音?“叮?!钡拇蜩F聲 我也用一個圖案來代表他們, 火的風箱聲:風越大,火越旺盛,我也用一個圖案來代表他們 跟隨音樂律動 師:我們打鐵鋪里太忙碌了,有好多好多中聲音,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配合一下吧! 你們自己也來試一試吧! 加入樂器律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自己手中的樂器,這些樂器適合給哪些聲音伴奏呢? 完整表演 師:楊老師把前面我們學習的 波爾卡 樂段也編配了樂器,我們來完整表演一下這兩段,順便我們聽一聽第三段 是有波爾卡的樂段呢,還是鐵匠辛勤打鐵的樂段呢? 同學們表演的很出色,聽的也很認真,沒錯,第三樂段是波爾卡樂段。 完整觀看演奏視頻 師:剛剛我們演奏的這一部分,只是鐵匠波爾卡的第一樂段,接下來你們聽聽演奏家們在后面又做了什么呢? 小結 師:想必同學們已經有了很多精彩的答案,音樂和我們的生活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很多音樂家都是通過生活中的聲音,來譜寫出這些生動有趣的樂曲。今天我們學習了幾個小樂器的演奏,也學習了鐵匠波爾卡的第一樂段,等你們長大了,會學到更多的本領,也希望你們能像這些音樂家一樣,把生活中的音樂譜寫成樂曲! 今天的課就到此結束,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