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3.7探索宇宙 單元整體分析+課時課件+課時教案+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3.7探索宇宙 單元整體分析+課時課件+課時教案+素材

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探索宇宙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
內容總覽
目錄
單元主題
01
單元結構化活動
02
新知導入
03
活動探究
04
生活應用
05
課堂練習
06
作業布置
07
板書設計
08
探索宇宙奧秘
單元主題
從《火星救援》到《地心引力》再到《流浪地球》,近些年來,除了互聯網創業的興起之外,另外一個領域的新聞也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那就是人類太空探索技術的發展。在很多人歡呼技術取得突破的同時,也會有很多人質疑,人類為什么要花那么大代價去探索宇宙?
這一次,就讓我們穿越行星、踏入浩瀚的宇宙,一探究竟……
單元結構化活動
探索宇宙奧秘
認識太陽系
太陽系大家庭
八顆行星
日食
對星系的認識
認識星座
夏季星空
對星系的認識
浩瀚的宇宙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
科科已經對關于宇宙的知識有所了解,爸爸媽媽很高興,于是帶他去科技館參觀。在科技館中,科科看到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他十分興奮。回到學校后,于是他請教果果老師,想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在果果老師的幫助下,他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嗎?
故事導入
活動探究
你們知道這些探索宇宙的工具是什么嗎?
活動一:情境導入,提升興趣
觀星臺
渾天儀
活動探究
第一階段: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
在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圓月缺、斗轉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時間概念。為了更好地觀測,專門建立了觀測、記錄和研究天象的場所——天文臺。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登封觀星臺
活動二:探索新知,步步為營
(一)人類宇宙探索發展史
活動探究
觀星臺形如覆斗,體型高大,灰磚砌筑,細膩挺拔,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觀測儀器。在觀星臺南14.3米,有唐代建立的周公測景臺,是唐代在西周測日影定地中的基礎上修建的重要天文遺跡。除測景臺和觀星臺兩座天文科技建筑外,中軸線上還保存有照壁、大門、戟門、周公祠、帝堯殿等明、清建筑。位居“天地之中”的觀星臺、測景臺,歷來都是中國的天文觀測中心。觀星臺院內現存碑刻12通,還有復制的天文儀器文物。這些文物與觀星臺、周公測景臺有密切關系,也是與天文觀測有關的重要歷史遺存。
活動探究
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
自從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以來,人類借助望遠鏡觀察太空,對宇宙的探索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所觀測的宇宙空間不斷擴大。
17世紀研制的光學望遠鏡長達46米,使用時必須吊在桅桿上
活動探究
1608年,望遠鏡被荷蘭眼鏡商意外發明。次年即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敏銳意識到它的威力。他鉆研制造技術,造出當時最大倍數20倍的望遠鏡。并利用它仰望星空,發現不完美的月球、木星的衛星、金星的相位、土星的耳朵、太陽黑子等事實,從而證實了“日心說”。
伽利略繪制的月面圖
活動探究
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
現在,人們不斷地改進,發明了更多功能各異的望遠鏡,從而獲得了越來越多來自宇宙的信息。
位于貴州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2016年9月25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省平塘縣落成啟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它的落成啟用,對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活動探究
第三階段:航天時代
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以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空間局聯合研制,于1990年4月由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送入太空。
“哈勃空間望遠鏡”自從發射以后,給地球發來了很多珍貴資料,如1990年8月23日,在離銀河系最近的大麥哲倫星系捕捉到超新星殘骸周圍的氣環;1990年11月9日拍攝到土星赤道附近一條長長的云,科學家把它稱為“大白斑”;還拍攝到銀河系中距地球3.5萬光年的28星等的暗弱星球和距地球80億光年的類星體,這個類星體是當前發現的距離我們最遠的類星體。
活動探究
第三階段:航天時代
人類還在太空建設空間站,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太空實驗和科學觀測。迄今為止,人類已經開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測任務,其中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
迄今為止,有500多位航天員遨游過太空,在太空中進行科學研究。但同時,也有十多位航天員在發射時以身殉職,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獻出了生命。
活動探究
第三階段:航天時代
1986年1月28日,美國在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這架航天飛機在發射升空73秒后發生了爆炸、解體,溫度高達1400℃的熱空氣席卷整架航天飛機。當時一共有7名宇航員執行本次飛行任務,在這次太空事故中這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這是人類歷史上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劇。
“挑戰者”號
活動探究
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人類在探索宇宙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努力甚至犧牲,展現了科學家對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斷創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同時,對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化。
從古人用肉眼觀測天象,到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至如今的思考航天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多。
活動探究
人類探索宇宙發展史
活動探究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
第一階段:古人用肉眼觀測天體
第二階段: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
第三階段:航天時代
活動探究
航天大連線
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教師出示我國的航天器,學生進行連線。哪個小組又快又準,哪個小組獲勝。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活動探究
長征系列
月球車
神舟系列
載人飛船
嫦娥系列
運載火箭
天宮系列
探月衛星
天舟系列
空間實驗室
(中國空間站)
玉兔號
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
貨運飛船
活動探究
航天大連線
活動探究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活動探究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活動探究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活動探究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天宮”空間站
空間站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開展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空間應用等。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以滿足航天員長期在軌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員尋訪的航天器,代表著當下航天領域最全面、最復雜、最先進的科技成果。
活動探究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嫦娥系列探月衛星
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無人月球探測,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
1、“繞”就是發射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實現;
2、“落”就是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嫦娥三號”已實現在月球的正面軟著陸,嫦娥四號實現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在月球背面開展科學探測工作,這在全球尚屬首次。雖然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但卻取得了多方面的創新;
3、“回”就是從月球表面采樣返回地球,這要等待后續”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去實現。
活動探究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玉兔”號月球車
“玉兔號”月球車學名叫月面巡視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在外星球進行巡視勘察的機器人。在與嫦娥三號著陸器相互拍照留念后,它正式開啟了“巡月”的旅程。
活動探究
我國的航天成就
活動探究
1.在太空探索中,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20年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未來我國航天員還要開展登月考察;2021年我國的天問一號著陸火星。
活動三:總結研討,進行提升
活動探究
2.結合實際,我們可以參加哪些天文類的實踐活動
可以參加學校的天文社團活動,平時留意會出現的天文現象并進行觀察,可以到附近的天文臺、天文館進行參觀,觀看網絡上的空間站視頻等。
生活應用
大家了解中國天宮空間站嗎?
中國載人空間站,簡稱中國空間站,是一個在軌組裝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實驗室系統。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里,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90噸,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包括核心艙、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問天、載人飛船(即已經命名的“神舟”號飛船)和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飛船)五個模塊組成。
課堂練習
一、判斷題
1.“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
2.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探索宇宙的方式也不斷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不斷加深。( )
課堂練習
二、選擇題
1.在中國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為此建立的研究天象的場所是( )。
A.天文臺 B.天星監 C.觀天臺
2.下列與我國主要的探月工程無關的是( )。
A.“嫦娥”系列工程 B.“玉兔”號月球車 C.“天宮”空間站
A
C
作業布置
根據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畫一幅手抄報,進行展示。
板書設計
肉眼觀察
人類探究宇宙的歷史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天宮”空間站
“嫦娥”系列探月衛星
“玉兔”號月球車
3.7探索宇宙
借助工具
航天時代
我國探索太空成就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7課時《探索宇宙》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了解人類通過改進技術和工具,不斷地認識和探索宇宙的過程。
科學思維:能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探究實踐:通過多途徑收集資料,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態度責任: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會越來越多,增進對宇宙探索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及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難點: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人類探索宇宙的有關資料,并對其進行梳理和提煉。
三、評價任務(根據需要設計評價量規)
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 ☆
情境導入,提升興趣 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知道的關于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 能 基本能 不能
集體討論,步步探索 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回答問題,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 能 基本能 不能
完成游戲,了解我國航天成就。 能 基本能 不能
總結 各個小組可以互相討論,完成探討問題。
四、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
(一)情境導入 科科已經對關于宇宙的知識有所了解,爸爸媽媽很高興,于是帶他去科技館參觀。在科技館中,科科看到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他十分興奮。回到學校后,于是他請教果果老師,想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在果果老師的幫助下,他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嗎? 通過故事情境,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學生融入故事情節,對能夠聯系本節內容的,要給予積極評價。
(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情境導入,提升興趣 同學們,自從人類仰望星空的那一刻,便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你們知道這些探索宇宙的工具是什么嗎? 教師出示星座圖片。 你們知道人類是怎樣一步步探索宇宙的嗎? 組織學生共同討論。 評價活動二:探索新知,步步為營 (一)人類宇宙探索發展史 人類探索宇宙經歷了很多階段,現在我們來閱讀一則材料,然后回答相關問題吧! 教師出示材料: 在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圓月缺、斗轉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時間概念。為了更好地觀測,專門建立了觀測、記錄和研究天象的場所——天文臺。 拓展:觀星臺形如覆斗,體型高大,灰磚砌筑,細膩挺拔,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觀測儀器。在觀星臺南14.3米,有唐代建立的周公測景臺,是唐代在西周測日影定地中的基礎上修建的重要天文遺跡。除測景臺和觀星臺兩座天文科技建筑外,中軸線上還保存有照壁、大門、戟門、周公祠、帝堯殿等明、清建筑。位居“天地之中”的觀星臺、測景臺,歷來都是中國的天文觀測中心。觀星臺院內現存碑刻12通,還有復制的天文儀器文物。這些文物與觀星臺、周公測景臺有密切關系,也是與天文觀測有關的重要歷史遺存。 自從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以來,人類借助望遠鏡觀察太空,對宇宙的探索有了飛躍性的發展,所觀測的宇宙空間不斷擴大。 拓展:1608年,望遠鏡被荷蘭眼鏡商意外發明。次年即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敏銳意識到它的威力。他鉆研制造技術,造出當時最大倍數20倍的望遠鏡。并利用它仰望星空,發現不完美的月球、木星的衛星、金星的相位、土星的耳朵、太陽黑子等事實,從而證實了“日心說”。 現在,人們不斷地改進,發明了更多功能各異的望遠鏡,從而獲得了越來越多來自宇宙的信息。 拓展:2016年9月25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省平塘縣落成啟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它的落成啟用,對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 拓展:“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以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由美國宇航局和歐洲空間局聯合研制,于1990年4月由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送入太空。 “哈勃空間望遠鏡”自從發射以后,給地球發來了很多珍貴資料,如1990年8月23日,在離銀河系最近的大麥哲倫星系捕捉到超新星殘骸周圍的氣環;1990年11月9日拍攝到土星赤道附近一條長長的云,科學家把它稱為“大白斑”;還拍攝到銀河系中距地球3.5萬光年的28星等的暗弱星球和距地球80億光年的類星體,這個類星體是當前發現的距離我們最遠的類星體。 人類還在太空建設空間站,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太空實驗和科學觀測。迄今為止,人類已經開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測任務,其中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 迄今為止,有500多名航天員遨游過太空,在太空中進行科學研究。但同時,也有十多位航天員在發射時以身殉職,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獻出了生命。 拓展:1986年1月28日,美國在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了“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這架航天飛機在發射升空73秒后發生了爆炸、解體,溫度高達1400℃的熱空氣席卷整架航天飛機。當時一共有7名宇航員執行本次飛行任務,在這次太空事故中這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這是人類歷史上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劇。 教師出示問題: 從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我們知道了什么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參考: 從古人用肉眼觀測天象,到借助望遠鏡等工具觀測,至如今的思考航天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于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多。 人類在探索宇宙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努力甚至犧牲,展現了科學家對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斷創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同時,對宇宙的認識也不斷深化。 現在,我們通過一個視頻,回顧一下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吧! 教師播放視頻:人類探索宇宙發展史 出示圖片: (二)中國的航天成就 我國在探索航天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航天大連線”的游戲。 游戲規則: 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教師出示我國的航天器,學生進行連線。哪個小組又快又準,哪個小組獲勝。 師: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課件展示: (1)“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2)“天宮”空間站 空間站建設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開展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空間應用等。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以滿足航天員長期在軌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員尋訪的航天器,代表著當下航天領域最全面、最復雜、最先進的科技成果。 (3)嫦娥系列探月衛星 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無人月球探測,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 1、“繞”就是發射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實現; 2、“落”就是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嫦娥三號”已實現在月球的正面軟著陸,嫦娥四號實現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在月球背面開展科學探測工作,這在全球尚屬首次。雖然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但卻取得了多方面的創新; 3、“回”就是從月球表面采樣返回地球,這要等待后續”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去實現。 (4)“玉兔”號月球車 “玉兔號”月球車學名叫月面巡視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在外星球進行巡視勘察的機器人。在與嫦娥三號著陸器相互拍照留念后,它正式開啟了“巡月”的旅程。 現在我們通過一個視頻進一步了解一下吧! 教師播放視頻:我國的航天成就 師:“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等都順利實施。根據規劃,我國還將建設新的空間站,深入探測月球和火星。未來,我國航天員還要登月考察。 評價活動三:總結研討,進行提升 教師組織活動: 1.在太空探索中,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學生活動,討論,得出結論。 參考: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20年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未來我國航天員還要開展登月考察;2021年我國的天問一號著陸火星。 2.結合實際,我們可以參加哪些天文類的實踐活動 學生活動,討論,得出結論。 參考:可以參加學校的天文社團活動,平時留意會出現的天文現象并進行觀察,可以到附近的天文臺、天文館進行參觀,觀看網絡上的空間站視頻等。 活動一: 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二: 學生通過閱讀討論,了解人類探索宇宙歷程,通過游戲利用了解我國航天成就。 活動三: 及時開展反思交流,有助于學生對探索宇宙歷程的認識。 活動一: 通過故事引導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知道的關于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 活動二: 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回答問題,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完成游戲,了解我國的航天發展成就。 完成評價。 活動三: 完成研討問題。在研討的過程中,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可以不斷完善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其過程。
(三)生活應用 大家了解中國天宮空間站嗎?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參考: 中國載人空間站,簡稱中國空間站,是一個在軌組裝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實驗室系統。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里,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90噸,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包括核心艙、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問天、載人飛船(即已經命名的“神舟”號飛船)和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飛船)五個模塊組成。 拓寬領域揮新知、知識運用巧遷移。 觀察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談論以及現象解釋。
(四)知識總結 學生自主總結,用簡報或思維導圖等形式,進行展示。 幫助學生學會設計思維導圖,通過導圖總結歸納本節課內容。 教師考查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歸納總結的能力,給予評價。
四、成果集成
總結探索宇宙學習過程,用思維導圖形式展現。
五、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一、判斷題。
1.“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
2.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探索宇宙的方式也不斷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不斷加深。( )
二、選擇題。
選擇題。
1.在中國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為此建立的研究天象的場所是( )。
A.天文臺 B.天星監 C.觀天臺
2.下列與我國主要的探月工程無關的是( )。
A.“嫦娥”系列工程 B.“玉兔”號月球車 C.“天宮”空間站
參考答案
一、1.√ 2.√ 3.√ 二、1.A 2.C
【綜合實踐類作業】
根據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畫一幅手抄報,進行展示。
板書設計
3.7探索宇宙
七、教學反思
本課課前要求學生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資料,提升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在課堂中,將教材提供的資料與學生收集的材料放在一起進行梳理和提煉,鍛煉了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教學時,應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上,激勵學生用恰當的方法處理所得信息并合理地展示自己的發現。 另外,本課一個重要的目標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宇宙是龐大而神秘的,激勵著人類不斷地探索宇宙。可以通過播放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我國太空探索的歷史,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引導學生關心時事,關注生活,熱愛科學。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宇宙》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單元(或主題)名稱 《宇宙》
單元主題 從《火星救援》到《地心引力》再到《流浪地球》,近些年來,除了互聯網創業的興起之外,另外一個領域的新聞也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那就是人類太空探索技術的發展。在很多人歡呼技術取得突破的同時,也會有很多人質疑,人類為什么要花那么大代價去探索宇宙? 這一次,就讓我們穿越行星、踏入浩瀚的宇宙,一探究竟……
課標要求 核心概念: 宇宙中的地球 學習內容: 9.5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⑤比較太陽、地球、月球的相對大小,知道太陽是一顆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描述太陽系八顆行星在太陽系中的相對位置。 ⑥知道宇宙中有很多恒星,通過觀察或借助軟件識別織女星、牛郎星等亮星,學會利用北極星辨認方向;知道大熊座、獵戶座等星座,了解劃分星座的意義。 9.6 太空探索拓展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⑦了解人造衛星和載人航天的歷史,知道太空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進展。 ⑧了解天文觀測和利用航天器探測宇宙的歷史,關注我國月球和深空探測事業的進展。 學業要求: 1.能說出太陽系的基本結構,了解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與進展。 2.能運用太陽系的簡單模型,理解地球、月球和太陽等天體有規律地運動與相關的周期性自然現象之間的關系。 3.能借助動畫演示或動手制作簡單模型,模擬地球、月球和太陽的相互關系,解釋相關自然現象的成因。 4.能科學認識星座劃分的意義,了解常見的天文現象,關注我國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進展,激發探索太空的好奇心,樹立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宇宙”單元,是向學生們打開的第三個窗口。他們在以前的科學課上接觸的主要是有關地球物質、構造及運動的知識。這一單元將引導他們去參加有關太陽、月亮、星體的觀察、研究活動。人類通過不斷地探索,將發現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 本單元共7課,大致分為3個部分。 第1~3課“太陽系大家庭”“八顆行星”與“日食”,從學生最熟悉的太陽系入手,引導學生學習太陽系的基本結構,掌握收集資料、處理數據、建立模型、做模擬實驗等研究宇宙的方法,并在探究太陽系的過程中初步建構宇宙空間的概念。 第4~5課“認識星座”和“夏季星空”,引導學生學習觀星、認星。通過學習星座圖、制作星座模型、借助模型推理,從而理解星座實際上是遠近不同、彼此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視覺圖像。通過觀察夏季星空,掌握利用典型星座辨認方向、利用活動觀星盤觀察星座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天文的興趣。 第6~7課“浩瀚的宇宙”和“探索宇宙”,通過“側視圖”“結構圖”與建立模型的方法認識銀河系,進而引導學生認識更加浩瀚的宇宙。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和我國在宇宙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深化對宇宙的認識。
學情分析 神秘浩瀚的宇宙是學生的興趣點。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已經知道了許多有關地球、太陽、月球和其他星球的知識,有的甚至可以講出黑洞、超新星爆炸、類星體等科學詞匯。但學生在課外學習時對信息的篩選和理解能力有限,缺乏對信息的加工整合,對部分信息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一知半解。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能忽略學生的前概念,需要通過談話、問卷、畫圖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前概念,然后展開教學。
單元目標 科學觀念: 知道太陽、地球和月球的周期性運動以及相關的自然現象; 能認識到太空探索拓寬了人類的視野; 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 日食現象與月球、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大小和相對運動變化有關; 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它們的圖形也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利用北斗七星可以尋找北極星的位置; 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銀河系只是其中之一;宇宙是運動變化、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宇宙是可以被人類逐漸認識和了解的。 2.科學思維: 通過分析、比較、概括等方法,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展示對事物的系統、結構、關系、過程及循環的理解,能使用或建構模型,解釋有關的科學現象和過程; 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假設,基于交流情境提出觀點,建立證據與假設或觀點之間的聯系; 具有基于事物的結構、功能等展開想象的能力,能運用重組思維、發散思維、突破定勢等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法,基于科學原理提出有一定新穎性和合理性的觀點; 初步學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象,并對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讓模型更具解釋力有所認識。 嘗試從實物模型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能基于所學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信息。能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觀點或看法,如畫簡圖、示意圖、結構圖或做實物模型等; 能回顧和反思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探究實踐: 能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實地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信息,用科學語言、概念圖、統計圖表等記錄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結果,并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初步具有獲取信息、運用科學方法描述和處理信息并得出結論的能力。 采用不同方式呈現探究的過程與結果,嘗試運用科學原理進行解釋,對探究活動進行過程性反思和總結性評價,完善探究報告。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對探索宇宙產生較濃厚的興趣。 認識到在討論交流中對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對于豐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認識是必要的。 樂于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溝通交流,愿意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 4.態度責任: 在好奇心驅使下,表現出對現象發生原因的因果興趣; 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實踐,初步具有創新的興趣; 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
單元結構化活動
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分層設置單元測試 4.探究宇宙知識的過程及相關的生活應用。
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 (或問題) (一般1-2個) 達成評價1活動課太陽系大家庭通過資料了解太陽系中太陽的特點和其他天體。知道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收集資料,認識和了解太陽。 能夠根據資料提煉太陽系的相關信息。1實驗課八顆行星用紙帶建立行星的相對位置關系模型。知道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能按一定比例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對位置關系模型。1實驗課日食模擬日、地、月三球運動及日食現象。知道日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能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模擬日食現象。 能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和解釋。1實驗課認識星座制作星座模型,理解星座是遠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知道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也不同。能制作星座模型,對模型進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釋。1活動課夏季星空根據北極星辨認方向,根據星座的特征觀察認識星座。知道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能夠根據北極星辨認方向,嘗試根據星座的特征觀察認識星座。 制作活動觀星圖,并運用到實際的觀察中去。1實驗課浩瀚的宇宙制作銀河系模型,對銀河系有更深入的認識。知道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 知道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制作銀河系模型,對模型進行評價和改進。 根據模型,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1活動課探索宇宙了解人類通過改進技術與工具認識和探索宇宙的過程。知道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 知道人類通過改進技術和工具,不斷地認識和探索宇宙。能通過多途徑收集資料,對資料進行梳理和提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申扎县| 陵水| 黄陵县| 大方县| 苏州市| 安福县| 竹溪县| 甘洛县| 阿克苏市| 聂拉木县| 阜阳市| 鞍山市| 盐边县| 太康县| 当阳市| 榕江县| 微博| 犍为县| 岳阳县| 饶平县| 营口市| 广德县| 大英县| 利川市| 惠东县| 苏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上犹县| 正镶白旗| 郓城县| 云龙县| 密云县| 内乡县| 邹平县| 温泉县| 台安县| 临城县| 雅江县| 临沭县|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