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8.3 動能和動能定理學習目標:1.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2.理解動能定理的含義,并會推導(dǎo)動能定理。3.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情況,并能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決一些力學問題。知識回顧:功的公式?總功?W = F L cosαα=0 W = FLα=900 W = 0α=1800 W =- FLW總=F合LcosαW總 =W1 +W2+W3 +···情境問題1 質(zhì)量為m的某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力F所做的功?FFFNGLV1V2W=FL{F=maW = -在物理學中就用 這個量表示物體的動能。一.動能(EK)(1)概念: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2)大小:(3)單位:J 1kg(m/s)2 = 1N·m = 1J(4)動能具有相對性與參考系的選擇有關(guān),一般選地面為參考系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1.速度不變,動能一定變化。2.動能變化,速度一定變化。情境問題2 質(zhì)量為m的某物體在粗糙水平面上運動,在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發(fā)生一段位移L,所受阻力是f,求動能的變化量?FFFNGLV1V2ΔEK = -ff-)-}ΔEK=maL=F合L=W合動能定理: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表達式:W合 =ΔEK =ΔEK末 - ΔEK初 = -理解:①前因后果(合力對物體做功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是導(dǎo)致動能發(fā)生變化)②功能關(guān)系:合力做正功動能增大;合力做負功動能減小。③參考系:L和V相對同一參考系---通常選地面。W合 =ΔEK =ΔEK末 - ΔEK初動能定理解題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2)確定研究的運動過程;(3)分析物體的受力,明確各力的做功情況,確定總功;(4)明確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確定動能的變化ΔEK;(5)根據(jù)動能定理W總=Ek2 -Ek1列方程求解;例1.一架噴氣式飛機,質(zhì)量m=7×104 kg,當起飛過程中從靜止開始滑跑的路程為L=2.5×103m時,達到起飛速度V=80m/s,在此過程中飛機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飛機重量的1/50,g取10m/s2,求飛機平均牽引力的大小?例2.把質(zhì)量為0.5kg的石塊從10m高處以與水平方向拋出,初速度大小是V0=5m/s。(不計空氣阻力)(1)請求解石塊落地時的速度大小。解題思路:動能定理解題思路:平拋運動動能定理與牛頓定律解題的比較牛頓定律 動能定理相同點 確定研究對象,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適用條件 只能研究恒力作用下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 對于物體在恒力或變力作用下,物體做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均適用應(yīng)用方法 要考慮運動過程的每一個細節(jié),結(jié)合運動學公式解題 只考慮各力的做功情況及初、末狀態(tài)的動能運算方法 矢量運算 代數(shù)運算動能定理的典例分析例3.如圖所示,AB為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1/4光滑圓弧軌道,軌道的B點與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徑為R,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由A點靜止釋放,求:(1)小球滑到最低點B時,小球速度V的大小?(2)小球通過光滑的水平面BC滑上固定曲面,若恰好到達最高點D,D到地面的高度為h(已知hABCDRh例4.如圖,以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在半徑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靜止開始自邊緣上的A點滑下,到達最低點B時,它對容器的正壓力為FN。重力加速度為g,則質(zhì)點自A滑到B的過程中,摩擦力對其做功為多少?·R0AB變式訓(xùn)練: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光滑的平臺上,系在物體上的繩子跨過光滑的定滑輪,由地面上的人以速度V0水平向右勻速拉動,設(shè)人從地面上平臺的邊緣開始向右行至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處,在此過程中人的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多少?動能定理在多過程問題中的應(yīng)用:例5.質(zhì)量為4kg的鋼球從離坑面高1.95m的高處自由下落,鋼球落入沙中,陷入0.05m后靜止,則沙坑對鋼球的平均阻力是多少?h1=1.95mh1=0.05m變式訓(xùn)練:質(zhì)量為m=4kg的小物塊靜止于水平地面上的 A點,現(xiàn)用F=10N的水平恒力拉動物塊一段時間后撤去,物塊繼續(xù)滑動一段位移停在B點,A、B兩點相距X=20m,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g取10 m/s ,求:(1)物塊在力F作用過程發(fā)生位移X1的大小;(2)撤去力F后物塊繼續(xù)滑動的時間t。例6:(多選)如圖所示,一塊長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再在B上放一物體A,現(xiàn)以恒定的外力拉B,A、B發(fā)生相對滑動,向前移動了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 )A.B對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動能增加量B.A對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對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C.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動能的增加量D.外力F對B做的功等于B的動能的增加量與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BAF例7:(多選)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的子彈以速度V0沿水平射中木塊,并最終留在木塊中與木塊一起以速度V運動。已知當子彈相對木塊靜止時,木塊前進距離L,子彈進入木塊的深度為s。若木塊對子彈的阻力f視為恒定,則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的是( )A.B.C.D.--L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3動能和動能定理.pptx 子彈打穿物體.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