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會動的小紙人 課時 第一課時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折疊“紙彈簧”為基礎,加入剪、貼、畫等方法為一體的綜合手工制作課。屬于新課標“設計應用”領域所說的“嘗試從形狀與用途的關系,認識設計和工藝的造型、色彩、媒材,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形式原理”目標。 在本課“紙彈簧”是作為人物的身體部分應用的,人物的頭部表情、雙手動作、底座可自由發揮。拓展部分根據“紙彈簧”部位,題材也可以拓展到其他動物類。總之,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將“紙彈簧”運用得恰當、巧妙,可以讓學生運用適當方法美化和完善作品。學情分析 剛進入課堂的學生,在情感態度上老師要做出較大的努力,而在思維的想象力、創造力方面發展的空間很大,因此要好好把握機會,激發孩子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能發現美,有創造美的想法。教學目標 1.學會“紙彈簧”的制作方法。學習制作會動的小紙人,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動手能力。 2.能利用“紙彈簧”的會動、有彈性的特性,制作有趣的小紙人。 3.養成注意細節的好習慣,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和成就感,體驗與人交往的樂趣。教學思路 本課可以利用老師制作的“會動的小紙人”作品導入,為了讓學生看得更全面更清楚,教師制作的作品可發到各小組,供學生親手體驗和研究,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探究小紙人的制作方法是重點和難點所在,建議循序漸進地去引導,可以參考;觀察發現小紙人會動的原因—探索體驗“紙彈簧”的制作方法—設想制作完成整件作品的思路。鼓勵學生做出不同題材的作品。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將“紙彈簧”動起來,且運用得恰當、巧妙。 難點:在“會動”的前提下完善作品。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示范作品,彩色卡紙、剪刀、膠棒、彩筆等。 學生:彩色卡紙、剪刀、膠棒、彩筆 。教學過程 引導階段 教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玩過哪些玩具?有沒有自己嘗試過制作玩具?(生答) 教師:今天的課堂老師給同學與邀請了一位我的好朋友,你們看(出示小紙人),他的名字叫動動,(撥動小紙人),看他在向你們打招呼,這位朋友有些特別,你們感受到了嗎?誰來說一下 (生答)這個朋友是用紙做的,而且會動,身體像彈簧一樣。 小結:沒錯這位朋友是老師用紙做的,而且他的身體會動,動動還帶來許多其他的朋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會動的小紙人》。 (設計意圖:激趣引出課題,學生主動探索。)二、發展階段 1.教師:下面老師邀請動動其他的好朋友,請你們探索一下這些好朋友是如何制作出來的?(教師分發小紙人給各小組。)同學們還可以把小紙人各部分拆開來,看看用了哪些材料,用什么方法呢?以及會動的秘密在哪里? 2.各小組學生共同探索發現小紙人的制作方法。 3.教師:哪位小組的同學能上臺總結一下制作小紙人會用到哪些工具? 學生總結:卡紙、彩紙、剪刀、膠棒、彩筆等。 師:同學們總結的很好,紙人的身體我們用硬一些的卡紙,四肢用彩紙,這樣會輕一些,不會給小紙人太多負重而動不起來。那么小紙人會動的秘密你們發現了嗎?能否上臺演示一下。 生:身體像彈簧這一部分,用兩張紙條折疊,紙條兩端要一邊寬一點窄。學生上臺演示折紙條。 教師:同學們看清楚了嗎?這位同學演示的很標準,我們在準備紙條的時候,注意要一端寬一端窄,這樣折出來的紙條一端大一端小,小的這一端朝下,再用一張卡紙固定。 5.師示范: 下面老師再來示范一遍紙條的折法,請注意觀察。 折好了紙條,下一步該做什么呢? 生:裝飾。 師:沒錯,會動的小紙人,我們有了小紙人的會動的身體,那么小紙人的四肢、頭部甚至衣服我們都可以來做裝飾,讓小紙人栩栩如生。同學們你們想好要設計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來做你的朋友了嗎?哪位同學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學生回答,可以做警察、公主、小丑等各種職業或者故事里的人物。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總結反饋:小紙人形象可以是男性、女性、大人、小孩,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中的人物等。 教師:對比欣賞兩個不同的小紙人(一個色彩單調,表情呆板,一個色彩豐富,表情動作生動有趣)提問:你更喜歡哪個小紙人?為什么? 小結:在制作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小紙人會動,還更要注重小紙人的動作表情以及裝飾等,才能讓我們的人物形象生動有趣。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探索總結發現,探索的過程也是熟悉材料,尋找方法的過程,教師示范總結,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印象,激發學生的想象進一步創作)三、作業實踐階段 出示作業要求 要求:制作會動的小紙人并加以裝飾。注意制作要點,色彩搭配,動作表情生動有趣。看看誰的小紙人最會“動”,誰的小紙人最活靈活現。 學生嘗試創作,教師巡視輔導,隨時強調制作要點,小組互幫互助。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制作,小組互幫互助,讓學生當“小老師”,感受美術實踐過程中的成就感,培養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四、展評階段 展示學生的作品,自評和互評。 1.說一說:學生展示作品,說一說自己選用了哪些顏色?“小人”有什么特點? 2.評一評:學生評價喜歡哪一件作品?優點是什么?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教師:今天的課堂,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了“會動的小紙人”的秘密!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生動有趣,但是老師看到有的同學的小紙人還是沒有動起來,有的同學的小紙人還沒有活起來,想一想問題出在哪里,我們留到下節課來一起解決。 (設計意圖:學生自評互評為主,依然發揮學生主動性,在評價展示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五、拓展階段 看教科書,這兩個小紙人哪些地方用了“紙彈簧”,你能做出他們嗎? 今天的作品都是“會動的小紙人”,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利用會動的“紙彈簧”,還可以變成什么事物呢? 生:動物等。 我們有了“紙彈簧”,還可以添加動物的四肢頭部,來變成會動的小動物,請同學們課后嘗試一下,我們下節課分享。 (設計意圖:進一步拓展想象,利用一個會動的零件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六、板書設計 會動的小紙人 兩張紙條——身體 四肢 頭部 衣服等裝飾 (設計意圖:板書加深學生對知識重點及難點的印象。)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在探究環節,學生有較高的積極性,能夠能自看一看,拆一拆,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制作方法并完成小紙人的制作。本節課仍有部分學生未成功制作出“會動的小紙人”,拓展部分為學生留下問題,在第二課時時進一步加以改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