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俄羅斯的政治文化中心:莫斯科教學目標1.根據地圖,說出俄羅斯和其首都莫斯科的地理位置。 2.結合圖文資料,從自然、人文兩個角度認識影響莫斯科城市發展的因素 3.通過圖文資料,歸納莫斯科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表現,認識莫斯科城市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結合圖文資料,分析莫斯科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教學難點:能夠說出莫斯科作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具體表現。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 出示莫斯科紅場的圖片資料,提出問題:紅場到底是什么樣的建筑,為什么說他與莫斯科這座城市息息相關呢? 二、新課教學 環節一:識·城市位置 出示:世界政區圖和俄羅斯地形圖 提問:結合上述兩張地圖,描述俄羅斯和莫斯科的地理位置。 教師引導:結合世界政區圖,讀出俄羅斯和莫斯科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教師總結:俄羅斯是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歐洲國家,南部與中國接壤。莫斯科位于位于俄羅斯西部,經緯度約為37°E、55°N,地處北溫帶和中緯度。 設計意圖:通過世界正確圖和俄羅斯地形圖,認識俄羅斯和莫斯科的地理位置。在判讀莫斯科地理位置時,通過對所處的溫度帶和緯度帶的認識,明確地理位置對氣溫的影響;通過對其海陸位置的判讀,引發學生思考俄羅斯城市分布的特點,進而引出影響城市分布的要素,為后面的環節做好鋪墊。 環節二:析·建城之因 出示:俄羅斯地形圖、莫斯科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圖和相關的文字信息。 教師提問:閱讀材料和附錄中的《世界地形圖》,分析莫斯科發展為城市的有利條件。 教師引導:認識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要從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兩個角度來解讀。結合地形圖、氣溫圖,認識莫斯科在地形和氣溫的特點,明確莫斯科的自然條件適宜人類居住;結合文字信息認識莫斯科城市發展的歷史,認識防衛條件和交通條件對城市形成的影響。 教師總結:莫斯科地處東歐平原,地勢平坦,莫斯科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俄羅斯處于中高緯度地區,冬季寒冷,而莫斯科的冬季氣溫較高,適宜人類居住;擁有防御功能;交通便利。 設計意圖:通過對俄羅斯全國地形和1月份平均氣溫的分析,明確俄羅斯城市分布的特征,明確平坦的地形、適宜的氣溫適宜人類的居住;通過對文字材料的獲取和解讀,認識城市的發展還應具備防衛、交通等人文條件。 環節三:品·城市特色 出示莫斯科城區圖 提出問題:結合莫斯科城區圖和教材85頁,從城市布局、城市建筑來說明莫斯科是政治中心。 教師引導:從城市的整體和城市內部建筑的個體兩個角度分析。 教師總結:從城市布局來看,以克里姆林宮和紅場為中心,呈環形、放射形布局。位于城市中心的克里姆林宮是總統府所在地;紅場是俄羅斯舉行盛大閱兵式和民眾游行活動的場所。 教師引導:出示克里姆林宮的平面圖,通過對克里姆林宮中總統府、大克里姆林宮和克里姆林宮大會堂的閱讀,認識克里姆林宮作為政府首腦辦公地點的表現。 教師出示:城市名片 提出問題:參照左側的名片,結合教材p86,再制作一張莫斯科的城市名片。 教師引導:結合評價標準:結合城市建筑準確概括特征,功能與特征描述相吻合 ;能夠寫出特征,功能與特征描述基本吻合 ;能夠寫出城市的功能 。 教師總結:莫斯科,俄羅斯的文化中心。 大大小小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眾多的歌劇院都顯示了莫斯科極高的藝術審美和文化底蘊。即便是隨處可見的地鐵站,也成為了藝術的殿堂,美輪美奐、高端大氣,彰顯著藝術與生活的完美融合。 設計意圖:通過對莫斯科城區圖和克里姆林宮平面圖的解讀,認識莫斯科作為政治中心的表現。通過項目化活動,給出評價標準,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城市名片的制作,明確莫斯科作為文化中心的具體表現。 本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