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5.4 數據查找((一)順序查找)教學目標1. 啟發理解順序查找的思想。 2. 引導學生合理選用數據結構,理解順序查找的范圍與條件。 3. 通過實例的形式用自然語言、流程圖、Python語言描述順序查找算法。 4. 引導學生分析順序查找最壞、最好情況、平均比較次數。 5. 引導學生熟練應用各種順序查找程序,完成生活、學習中的問題。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順序查找的范圍與條件。2.熟練應用各種順序查找程序,完成生活、學習中的問題。教學難點: 熟練應用各種順序查找程序,完成生活、學習中的問題。教學過程一、認識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自學教材內容。 二、情境導入:查找下列5個圖標找出哪一個是微信圖標 查找:1、算法概念 查找(Search)又稱檢索,計算機根據所給條件查找出滿足條件的對象,即在存儲的一批數據內尋找出一個特定的數據,或者確定在該批數據內是否存在這樣的數據。 若沒有找到滿足條件的對象,則返回特定值,表明查找失敗;若查找到滿足條件的對象,則表明查找成功,一般要求返回該對象的存儲位置或對象值本身。2、順序算法思想 ①定義待查找數據所儲存的數組; ②輸入查找關鍵值key; ③從數組中的第一個元素開始與關鍵值key進行比較,若相等d[i]==key ,則輸出相應信息;否則,繼續比較下一個元素。 ④直到找完數組的最后一個元素仍沒有,輸出查找失敗。 3、自然語言描述順序查找過程4、順序查找的流程圖描述 順序查找的pyhton程序實現 a=[86,63,35,88,99,78,51,10,8] n=len(a) key=int(input(“輸入查找數據:")) flag=False for i in range(n): if a[i]==key: flag=True break if flag==True: print("查找成功!") else: print("未找到!") 順序查找次數分析 找到第1個元素,查找1次 找到第2個元素,查找2次 …… 找到第n個元素,查找n次 上機調試 實例編程:查找水果問題A數組中存放了一些水果名稱“apple”、“orange”、 “pineapple”、“banana”、“watermelon”、“peach”、“pear”,現在想查找水果“watermelon”是否在其中,如找到輸出“查找成功!是第幾個水果”,否則輸出“查找失敗”,無論查找成功與否都輸出比較的次數。 (從前往后找、從后往前找、前后一起找) 實例編程:實例應用、查找學生某個班級的部分學生信息技術成績如下表所示,要求實現根據考號查詢該生的信息技術成績,如查詢不到則顯示“該班無此學生” 思考: 用哪一種數據結構對表格數據進行存儲? 對哪個字段進行順序查找?10、生活實戰應用:雙向有序查找 校運動會投鉛球項目分兩小組,每組評委已經將每組的前8名從高到低排好序。取本項目的前m名頒獎,其中小李同學收集的2組選手的名次及其成績如表所示,請在劃線處填上合適語句。 課堂小結 1. 順序查找的思想、查找的范圍與條件。 2. 描述順序查找算法的三種形式:自然語言、流程圖、Python語言。 3.順序查找最壞、最好情況、平均比較次數。 4. 應用各種順序查找程序,完成生活、學習中的問題。 五、自我評價 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客觀的評價,并思考后續完善的方向。(3=優秀,2=一般,1=仍需加油) 評分項自我評價查找微信圖標的問題總結出順序查找方法 3 2 1能理解查找的概念并舉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3 2 1能自主學習教材并用自然語言、流程圖描述順序查找算法 3 2 1能夠用Python語言描述順序查找算法 3 2 1能獨立完成水果查找的程序實現 3 2 1能總結出順序查找最壞、最好情況的比較次數,并得出平均比較次數 3 2 1能夠從前往后、從后往前、雙向順序查找應用 3 2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