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中東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教學 目標 讀圖說明中東地區的范圍、位置;在地圖上找到主要國家及城市,重要的臨海、海峽及運河;分析本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過收集材料及圖片,了解中東地區是世界的熱點地區。 了解中東石油資源的分布及地位,海上運輸路線,石油資源豐富的意義。 3.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借助收集材料的地圖,簡單分析中東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通過本節學習,明確在各國、各民族關系中,應強調對話而非對抗,呼吁世界和平。重點 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資源的分布及運輸路線。難點 本區聯系兩洋、三洲、五海的樞紐地位教學 資源 希沃白板、flash動畫、多媒體視頻、地圖等。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主備) 信息技術2.0應用 集備交流(次備)定向導趣 自學導疑 群學導思 質疑導法 檢測導效 一.情境導入 播放多媒體錄象。 提問:請問所報導的是什么事件?發生在哪里? 引導學生談新聞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 二.新授 1.提問:中東為什么會戰爭不斷? 為什么會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呢? 歸納 展示中東地圖 中東究竟包括哪些主要的國家和城市? 中東和西亞有什么區別? 首先在課本的圖中找出主要國家及城市。 指圖說出位置及名稱并鞏固練習 展示:中東和西亞地圖 分組討論比較: 中東和西亞的不同點 學生發言 展示: 《中東地形圖》 提問: 本區聯系哪三大洲?溝通了哪兩大洋? 歸納總結 自主學習:1.找出跨大洲的國家,并說出所跨大洲名稱。 自主學習:2.在中東地形圖中〔找出〕亞洲、歐洲、非洲、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紅海、里海、黑海。并上講臺指地 〔說出〕這些地理名稱。 2.觀看蘇伊士運河堵塞視頻 小組合作:展示51頁圖 思考: 1.蘇伊士運河與土耳其海峽的共同點 2.分析土耳其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地圖上〔填出〕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為界的大洲名稱,再〔找出〕各自溝通的海洋。 分組討論-學生發言 歸納、鞏固中東位置的重要性 歸納總結:中東處在聯系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 教師補充-學生總結 過渡:中東是一個頭頂一塊布,世界我最富的地區,它是靠什么發展起來的? 生答:石油資源豐富。 自學課本,完成以下問題: 中東石油資源的地位。 中東石油資源的分布。 前五大產油國。 石油輸出路線所經過的主要海峽、運河、海洋,在圖中標注。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展示答案。 石油資源給中東帶來了財富,也吸引了國外勢力來此爭奪石油,進而引發戰爭。石油資源開采一點少一點,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中東今后發展出路如何? 小組討論。學生展示。 教師總結。 游戲競賽檢查掌握情況。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觀看戰爭視頻,閱讀教材并結合收集資料的內容思考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讀圖,分析中東和西亞范圍的區別。 學生利用希沃白板展示跨大洲的國家。 學生利用希沃白板展示重要海洋。 觀看視頻,分析蘇伊士運河重要性。 學生讀圖分析地位、分布、路線等。 利用希沃白板展示三條石油輸出路線。 角色扮演,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運用希沃白板的游戲教學環節,檢測掌握情況。 運用希沃白板的批注功能批改。板書 設計 第一節 中 東 中東→ 世界的熱點地區 特殊的地理位置 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東西方交通要道 蘇伊士運河 土耳其海峽 石油資源 分布 運輸路線課堂小結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東動蕩不安,前幾日在北京,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握手言和,對世界和平來說是一大進步。希望中東環境會越走越穩定。作業設計 開放題:從地理的角度,探討中和中東國家今后發展方向。教學反思 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構建了開放式的地理課堂,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滿足了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評價方面體現得非常到位,課堂中對學生問題回答的評價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以此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了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中用圖構課,培養了學生讀圖、看圖、析圖的能力。 總之,這堂課能很好地體現新課程標準,當然也有需要探討的地方。備課組長審核(簽字): 教干審核(簽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