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人聲明:本資源屬本人原創作品,授予21世紀教育網獨家發行。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題分類解析專題五、透鏡及其應用一.選擇題1.(2015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預賽題)某種變焦鏡頭的變焦范圍為15mm-85mm,用這個鏡頭對著遠處的某一棟樓房拍照。 當使用焦距15mm拍照時,顯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為h1;當使用焦距85mm拍照時,顯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為h2,則h1與h2的比值約為( )21cnjy.comA.3∶17 B.17∶3 C.289∶9 D.9∶289【參考答案】A【名師解析】由 +=, +=,=,=,聯立解得:=。由于物距u遠遠大于焦距f,所以== =3∶17,選項A正確。2.(20015上海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如圖所示。他注意到讓凸透鏡正對陽光,但沒有仔細調節紙片與透鏡的距離。在紙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時,就測出了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L,凸透鏡的實際焦距( ) www.21-cn-jy.com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參考答案】D【名師解析】根據題述在紙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可知,可能紙片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焦距,也可能大于焦距,所以凸透鏡的實際焦距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選項D正確。3.(20015上海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將物距增大到原來的三倍時,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的大小是原來像的1/6,則此時所成像的放大率可能為( ) (A)1/4 (B)1/3 (C)1/2 (D)3/4【參考答案】AD【名師解析】根據題述,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的大小是原來像的1/6,由兩種情況:一種是物體處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物距增大到原來的三倍,由凸透鏡成像公式,1/u+1/v=1/f,放大率公式,k=v/u,解得k= ;將物距增大到原來的三倍時,同理可得,k’= ;聯立解得:f=u。代入k’=可得:k’=1/4,選項A正確。另一種是物體處在焦距以內,物距增大到原來的三倍到焦距以外。物體處在焦距以內時,成虛像,相距為負值,由凸透鏡成像公式,1/u-1/v=1/f,放大率公式,k=v/u,解得k= ;將物距增大到原來的三倍時,成實像,相距為正,由凸透鏡成像公式,1/3u+1/v=1/f,放大率公式,k=v/u,解得,k’= ;聯立解得:f=u。代入k’=可得:k’=3/4,選項D正確。4. (20014上海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用普通相機拍照時,要根據物距進行“調焦”,使用起來不太便捷。有一種“傻瓜”相機,只要將景物全部納入取景區內,不論景物的遠近,都能得到比較清晰的像,從而使拍照的過程變得十分快捷。這種“傻瓜”相機不用‘調焦’的奧秘是( )【來源:21cnj*y.co*m】 A.采用了長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長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同【參照答案】B.【名師解析】:當凸透鏡焦距很小時,遠近不同的物體都成像于靠近焦點位置,所以“傻瓜”相機不用‘調焦’的奧秘是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選項B正確。【來源:21·世紀·教育·網】5. (2014上海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用凸透鏡成像時,定義像與物的大小之比為“放大率”,則在物體成像的情況下( ) A.物距一定時,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B.物距一定時,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 C.焦距一定時,物體離透鏡越近放大率越大 D.焦距一定時,物體離同側焦點越近放大率越大【參照答案】.【名師解析】:由凸透鏡成像公式可得=,而像與物的大小之比等于像距與物距之比,所以“放大率”k==。由此可知,物距一定時,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小。選項A錯誤。若物距小于焦距,物距一定時,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小,選項B錯誤。焦距一定時,若物距小于焦距,物體離透鏡越近放大率越小,選項C錯誤。焦距一定時,物體離同側焦點越近放大率越大,選項D正確。6. (2014上海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 焦距為f1的凸透鏡與焦距為f2的凹透鏡的主光軸重合,光心間為15cm。平行于主光軸的一束平行光通過兩透鏡后得到一束寬度為d的平行光束,如圖8(a)所示;若將兩透鏡位置互換,將得到一束寬度為4d的平行光束,如圖8(b)所示。則( A ) A.f1=30cm,f2=15cm B.f1=15cm,f2=15cm C.f1=30cm,f2=20cm D.f1=45cm,f2=30cm【參照答案】.【名師解析】:設平行光束寬度為D,圖8(a)所示的兩個透鏡焦點在透鏡右側重合,則有:D/d= f1/ f2;f1=15+ f2. 圖8(b)所示的兩個透鏡焦點在兩透鏡之間重合,則有:D/4d= f2/ f1;聯立解得f1=30cm,f2. =15cm。選項A正確。7. (2013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預賽題)如圖l0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5厘米,在透鏡左側l0厘米處,有一個與主光軸垂直的物體AB,在透鏡右側15厘米處放一個平面鏡,鏡面與凸透鏡的主光軸垂直,則該光具組中,物體AB的成像情況是 ( ) A.一個倒立實像,一個倒立虛像,一個正立實像B.一個正立實像,一個正立虛像,一個倒立虛像 C.一個正立虛像,一個倒立實像,一個倒立虛像D.一個正立實像,一個倒立實像,一個正立虛像答案:A解析:物體AB通過透鏡在透鏡右側10cm處成一個倒立實像,該像通過平面鏡在平面鏡右側成一個倒立虛像,該虛像又通過透鏡在透鏡左側成一個正立實像,選項A正確。8.(2012年“志英杯”物理競賽)將筷子豎直插入裝水的玻璃杯內,從右邊俯視圖中的P點沿水平方向看到的應該是左圖中的哪一個【出處:21教育名師】答案:D解析:裝水的玻璃杯相當于凸透鏡,筷子成放大虛像,所以從右邊俯視圖中的P點沿水平方向看到的應該是左圖中的D,9. (2011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河南預賽)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及光屏處在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斷,他所使用凸透鏡的焦距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間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間答案:B【解析】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放大的像,說明燭焰處于焦點和2倍焦距位置之間,焦距小于10cm;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縮小的像,說明燭焰處于2倍焦距位置之外(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像在焦點與2倍焦距位置之間,焦距大于8cm;所以他所使用凸透鏡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0cm之間,選項B正確。21教育網10.(2014河南名校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為了防盜,在門上裝上一個“貓眼”,使屋內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個正立縮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卻看不清屋內的人,則“貓眼”應該是:( )A.凸鏡 B.凹鏡 C.凹透鏡 D.凸透鏡答案:C 解:根據面鏡和透鏡的成像規律,能成正立縮小的像是凸鏡和凹透鏡;但要使屋內的人看屋外的人;只能用凹透鏡,選項C正確。11.(2014河南名校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放映幻燈時,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應采取的措施是:( )A.幻燈機離屏幕遠一些,鏡頭與幻燈片的距離調小一些B.幻燈機離屏幕遠一些,鏡頭與幻燈片的距離調大一些C.幻燈機離屏幕近一些,鏡頭與幻燈片的距離調大一些D.幻燈機離屏幕近一些,鏡頭與幻燈片的距離調小一些5.答案:A 解析:放映幻燈時,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應采取的措施是減小物距(使幻燈片向鏡頭移動),增大像距(幻燈機離屏幕遠一些),選項A正確。 21*cnjy*com12. (2010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河南預賽)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和蠟燭火焰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能成一個清晰地像,則A.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把蠟燭向左移動少許,光屏適當向左移動可得到更大的實像D.把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光屏適當向右移動可得到更大的實像答案:D解析: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由圖可知,蠟燭火焰位于焦點和2倍焦距位置之間,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選項AB錯誤;把蠟燭向左移動少許,光屏適當向左移動可得到減小的實像,選項C錯誤;把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光屏適當向右移動可得到更大的實像,選項D正確。13(2009上海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 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不透光物體 (足夠大)中緊密嵌有一凸透鏡,透鏡左側兩倍焦距處,有一個與主光軸垂直的物體AB,在透鏡右側三倍焦距處豎直放置一平面鏡MN,鏡面與凸透鏡的主光軸垂直, B、N兩點都在主光軸上, AB與MN高度相等,且與透鏡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鏡的下半部分,則該光具組中,物體AB的成像情況是A.兩個實像,一個虛像 B.一個實像,兩個虛像C.只有一個虛像 D.只有一個實像答案:D 解析:畫出成像光路圖,注意題述的AB與MN高度相等,且與透鏡上半部分等高。顯然只能在2倍焦距處成一個等大的實像,選項D正確。14.有一種稱之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杯,空杯時什么也看不見;斟上酒,杯底立即顯現栩栩如生的仙女圖。下面是對仙女圖形成原因的探討,正確的是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學顯影作用B.可能是酒在液面處反射,在酒中出現放大的像C.可能是圖片在杯底凸透鏡焦點處成放大像D.可能是斟酒后使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答案:D解析:仙女圖形成原因可能是斟酒后使杯底凸透鏡焦距變大,使圖片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虛像,選項D正確。15.(2011上海第25界初中物理競賽)平面鏡水平放置且鏡面朝上,在鏡面上方豎直放置一凸透鏡,在凸透鏡左側主光軸上兩倍焦距處有一點光源S,關于點光源在該光具組中成像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兩個實像,兩個虛像B.兩個實像,一個虛像C.一個實像,兩個虛像D.一個實像,三個虛像答案:A 【解析】兩倍焦距處點光源S通過凸透鏡在凸透鏡右側兩倍焦距處成一實像S1,在平面鏡中成一虛像S2。S2通過凸透鏡在凸透鏡右側兩倍焦距上方成一實像S3。S1在平面鏡中成一虛像S4。所以選項A正確。16.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膜,燭焰看作是被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在拿走近視眼鏡后,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B.將光屏遠離凸透鏡C.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D.將光屏和蠟燭同時遠離凸透鏡解析: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說明蠟燭成像在光屏前面。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將光屏靠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靠近凸透鏡,選項C正確。.答案:C17.右圖為我國發射神州9號飛船的運載火箭上“箭載攝像機”拍得火箭上升時的一幅圖片。攝像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像成在感光元件上。若拍攝該圖片時鏡頭的焦距為f,為保證成像清晰,A.鏡頭到感光元件的距離v滿足的條件是v>2fB.鏡頭到感光元件的距離v滿足的條件是vC.物體經該鏡頭成的像是正立縮小實像D.物體經該鏡頭成的像是倒立縮小實像答案:D解析:“箭載攝像機”拍得火箭上升時的圖片,物距u大于2f,鏡頭到感光元件的距離v(像距)滿足的條件是f18(2009河南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在一個不透明的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用眼睛通過小孔可以觀察到一定的范圍,如圖所示。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狀的玻璃制品,可以擴大觀察范圍。則在圖中的四個截面中能夠獲得最大觀察范圍的是【解析】:根據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可知在圖中的四個截面中能夠獲得最大觀察范圍的是D。【答案】D【名師點評】此題中在小孔中嵌入玻璃凹透鏡后的光路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在小孔中嵌入玻璃凹透鏡后可獲得最大觀察范圍。19.(2010上海初中物理競賽題)如圖所示,F1、F2是凸透鏡的焦點,S是放在凸透鏡前的點光源,S’是S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當光源S沿平行主軸的方向向透鏡移動時(始終保持u>f),像S’遠離透鏡移動的情況是 ( )A.沿平行主軸方向。B.沿O與S’連線方向。C.沿F2與S’連線方向。D.沿F1與S’連線方向。【解析】:畫出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如圖所示。由圖可知,當光源S沿平行主軸的方向向透鏡移動時(始終保持u>f),像S’遠離透鏡移動的情況是沿F2與S’連線方向,選項C正確。【答案】.C【名師點評】掌握透鏡成像作圖的三條特殊光線,作圖分析,可簡潔明了、事半功倍。20.(2011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初賽)用一直徑為20cm的凸透鏡正對著陽光方向,在透鏡的另一側15cm處,有一垂直于主軸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現一個直徑是10cm的光斑,則該透鏡的焦距 ( )A.可能是10cm B.可能是15cm C.一定是30cm D.一定是45cm【解析】畫出凸透鏡成像光路圖如圖所示。若光屏在凸透鏡與焦點之間,則凸透鏡焦距為30cm;若光屏在凸透鏡的焦點右邊,則凸透鏡焦距為10cm;所以凸透鏡焦距可能為10cm,也可能是30cm,選項A正確。21*cnjy*com【答案】A【名師點評】此題考查凸透鏡成像光路。要注意,光屏上呈現一個直徑是10cm的光斑,光屏可能放在凸透鏡與焦點之間,也可能放在凸透鏡的焦點右邊,因此對應兩個可能焦距值。21. (2010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小明在用可變焦的光學照相機(一種鏡頭焦距大小可根據需要發生改變的光學照相機)給小蘭拍了一張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機和小蘭的位置不變,又給小蘭拍了一張全身照。關于這個過程對相機的調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焦距變大,像距也變大 B.焦距變小,像距也變小 C.焦距變大,像距變小 D.焦距變小,像距變大 【解析】:保持相機和小蘭的位置不變,即保持物像之間距離不變,又給小蘭拍全身照,即減小像距,增大物距,使小蘭(物)遠離透鏡的焦點,焦距變小,所以選項B正確。【答案】B【名師點評】此題也可根據凸透鏡成像公式:+=,得出f=uv/(u+v),式中u+v為物像之間距離不變。照相機拍人身體照片,物距u一定大于相距v。拍全身照時物距更大,uv減小,焦距變小。22.(2014河南名校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圖中畫的是王小剛同學的眼鏡,從眼鏡判斷,他的眼睛( )A.是遠視眼。B.是近視眼。C.視力正常,眼鏡是太陽鏡。D.一只眼視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視眼。【解析】:把眼鏡放在紙上看到兩個眼鏡片都是放大的字,說明兩個眼鏡片都是凸透鏡,說明他的兩只眼睛都是遠視眼,選項A正確。【答案】.A【名師點評】佩戴凸透鏡的是遠視眼,佩戴凹透鏡的近視眼。作圖題1. (2010“學而思杯”競賽)作圖:是發光體,是它通過凸透鏡成所的像.請畫出凸透鏡的位置并找出焦點(一個即可)2·1·c·n·j·y① ② 1.答案:如圖所示。① ② 2.(2010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河南預賽)下面為近視眼鏡的示意圖。請你根據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方法,在圖中虛線框內劃出矯正所需要的透鏡并完成矯正后的光路圖?????2.答案:如圖所示。http://www.21cnjy.com/3.(2010“學而思杯”競賽)實驗中有時需要將一束行平光變成細平行光,這可以利用兩塊透鏡的組合來解決.請在下圖的兩個方框中各畫出一種組合方式.3.答案:如圖所示三.實驗題和填空題1.閱讀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透鏡的焦距f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叫做透鏡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如果某透鏡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Φ=1/0.5m=2m-1.平時說的眼鏡片的度數,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遠視鏡片的透鏡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21·世紀*教育網注意:凸透鏡(遠視鏡片)的度數是正數,凹透鏡(近視鏡片)的度數是負數。如圖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則他的眼病是 ,需要用來矯正的透鏡是 。若他所戴眼鏡鏡片的焦距為0.2m,則該鏡片的焦度為 m-1,度數為 度。【版權所有:21教育】1.答案:近視 凹透鏡 5 -5002.如下圖甲所示是現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_______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如圖乙和丙是一輛汽車經過路口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由圖可以看出汽車是逐漸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2.答案: 凸透鏡 照相機 遠離3.(2011上海初中物理競賽復賽題)9.如圖所示,某同學從桌面上的近視眼鏡中看到自己身后同一個窗戶的兩個像,這兩個像為____________像(選填:“實”或“虛”),是____________面鏡(選填:“平”、“凹”、“凸”)所成的像,3.答案:虛 凸解析:根據凸面鏡成正立縮小虛線可知,這兩個像為凸面鏡所成的虛像。4. (2010上海初中物理競賽題)如圖24-19所示,兩端開口的圓筒內嵌有一凸透鏡,透鏡主光軸恰好與圓筒中軸線重合。為了測出該透鏡的焦距以及透鏡在圓筒內的位置,小李同學做如下實驗:在圓筒左側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放置一點光源S,在圓筒右側垂直凸透鏡的主光軸固定一光屏,點光源S與光屏的距離為L。左右移動圓筒,當圓筒左端面距離點光源S為a時,恰好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將圓筒向右水平移動距離b,光屏上又出現了一個清晰的像。則凸透鏡和圓筒左端面的距離x為_____,該透鏡的焦距f為__________。4. 【答案】(L-b-2a) (L-b)【解析】:由凸透鏡成像公式+=,第一次成像時物距u=a+x,相距v=L-a-x,即+=;第二次成像時物距u=a+x+b,相距v=L-a-x-b,即+=;聯立解得x=(L-b-2a),f=(L-b)。5.(2010“學而思杯”競賽)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用裝有6個發光二極管的有方格的白紙板做發光物體,如圖甲所示.又用這種有同樣大小方格的白紙板做光屏.將發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組裝到光具座上并調整好.(1)當發光物體在點時,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丙所示.則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實像.將發光物體由點移動到點,要想找到像的位置,應移動光屏,直到____________為止.(2)用這種發光物體和光屏做實驗,最主要的一條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乙所示,當發光物體在點時,物與像之間的距離為S1,當發光物體在點時,物與像之間的距離為S2,則S1 S2.(選填“>”、“=”或“<”)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4)小明探究完凸透鏡成像規律后,接著又做了一個觀察實驗.發光體位置不變,取下光屏,當眼睛在原光屏處會看到發光體的像嗎?____________,眼睛靠近凸透鏡,是否能看到像?____.眼睛從原光屏位置遠離凸透鏡,是否能看到像?______。(填“能看到”或是“不能看到”)2-1-c-n-j-y5.答案:(1)縮小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 (4)不能 不能 能6.(2009上海初中物理競賽)如圖 19所示,一點光源位于金屬圓筒內部軸線上A點。圓筒軸線與凸透鏡主光軸重合,光屏與圓筒軸線垂直且距離透鏡足夠遠。此時,點光源正好在光屏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像,測出此時凸透鏡與圓筒右端面B的距離為L;向右移動凸透鏡到適當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現了清晰的像。由于光源位于圓筒的內部,無法直接測量出A與筒右端面的距離d,為了求出d的大小,在上述過程中還需要測量出的一個物理是 ;如果用N來表示該物理量的大小,則可以得出d= 。www-2-1-cnjy-com6. 答案:第二次成像時透鏡與光屏的距離 N—L解析:由當物像之間距離一定時兩次成像物距和像距互換可知在上述過程中還需要測量出的一個物理是第二次成像時透鏡與光屏的距離N,由N=d+L,可以得出d=N—L。www.21-cn-jy.com7. (2011上海第25界初中物理競賽)如圖所示,不透光小圓盤P和小圓形發光面S的半徑均為R,平行豎直放置,二者相距為2d。在它們正中間放置一個焦距為2d的凹透鏡,透鏡的主光軸通過P和S的圓心。在P的右側相距d處,放置一平行于圓盤面的光屏M(足夠大)。則不透光圓盤P在光屏M上形成的本影(發光面S發出的任何光線都不能進入該區域內)面積為______________;不透光圓盤P在光屏M上形成的半影(發光面S發出的光線中只有部分能進入該區域內)面積為______________。7【答案】16πR2/9;20πR2/9【解析】畫出光路圖,由圖中幾何關系和相似三角形知識得A’B’=8R/3,AB=4R,本影面積為π(A’B’)2/4=16πR2/9;半影面積π(AB)2/4-π(A’B’)2/4=4πR2-16πR2/9=20πR2/9。四.綜合應用題1.(1993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說出兩種最簡便的估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1.答案:方法一:讓陽光垂直射到鏡面,調節到陽光會聚的光點至最小,測出會聚光點到鏡面的距離即為焦距。方法二:當作放大鏡來看書。調節到字體的放大虛像至恰好變成模糊為止,測出透鏡到字體的距離即為焦距。2.(2010物理學科能力競賽)給你一個透鏡,不知道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由于用手觸摸光學器件的光學面會對其產生一定的損傷,故實驗操作時不可觸摸(包括用紙、布等)透鏡.請你簡要寫出除此以外的兩種判斷方法.2 答案:一是看:透過透鏡看課本,調節透鏡到書本的距離,能觀察到放大的像的為凸透鏡,反之為凹透鏡; 二是照:用平行光照射透鏡,光線匯聚的為為凸透鏡,發散的為凹透鏡;(其他方法合理即得分)3.(2011上海第25界初中物理競賽復賽)在做光學實驗時,某同學需要將一束平行光的寬度放大為2倍,于是他在光束路徑中放置了由兩片透鏡組成的透鏡組來到達此目的,如圖所示。若其中一片透鏡是焦距f的凸透鏡,則:(1)如果另一片透鏡采用的是凸透鏡,則其焦距應為多少?應置于何處?請作圖說明;(2)如果另一片透鏡采用的是凹透鏡,則其焦距應為多少?應置于何處?請作圖說明; 3.解:(1).有兩解:放置一個焦距為2f的凸透鏡,放置在第一片后3f處。如圖所示。放置一個焦距為f/2的凸透鏡,放置在第一片前3f/2處。如圖所示。(2).放置一個-f/2的凹透鏡,放置在第一片前f/2處。如圖所示。4.(15分) (2015上海初中物理競賽復賽)在一個足夠大的水平圓盤中心O點處固定放置一個焦距為f的凸透鏡,在透鏡 的主光軸上與透鏡相距為r1(r1>f)處放一點光源S1,所成的像為S2,俯視圖如圖所示。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背景知識: ①物體經過某位置時的速度可以用在很短的時間內移動的距離s與所用的時間t的比值來表示。 ②可以證明當a>>b時,近似有a(ab)≈a2ab≈a2。 試結合以上背景知識求解下列問題: (1)若圓盤繞O點勻速轉動時,如圖所示,光源S1與透鏡保持距離為r1,隨透鏡一起運動的速度為vl,則此時像S2的速度v2為多大? (2)若圓盤靜止不動,光源S1沿透鏡的主光軸以速度v1’向透鏡移動,則當S1與透鏡的距離為u時,實像S2的移動速度v2’為多大?【名師解析】:(1)光源S1與像S2的角速度ω相等,由v=ωr可知,二者速度v之比等于距離r之比。由凸透鏡成像公式, + = ,題中物距為r1,像距為r2,解得r2= 此時像S2的速度v2為:v2=。(2)當光源沿透鏡的主光軸以速度v1’向透鏡移動△r,則有物距u-△r,此時像點背離凸透鏡移動△r’,則有像距r2+△r’=,△r’=—= 速度v1’= ,速度v2’=== v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