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2024七下·秀洲月考)2023年4月,中老昆萬(昆明一萬象)鐵路跨境客運列車正式開行。讀昆萬鐵路示意圖,完成問題。1.上圖國家中瀕臨印度洋的是 ( )A.越南 B.老撾 C.柬埔寨 D.緬甸2.昆萬鐵路全長1035千米,其中新建隧道、橋梁總長度712千米。這表明該鐵路所經過地區( )A.河網密布 B.地形復雜 C.氣候干熱 D.人口眾多3.下列對湄公河平原地區人們生活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②水稻生產主要靠人工③傳統民居為高腳屋④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D2.B3.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湄公河平原人口密集,為水稻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高產的水滔滿足了眾多的人口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這里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分充足;當地的傳統民居是高腳屋,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以適應炎熱的氣候。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右圖國家中瀕臨印度洋的是 緬甸。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昆萬鐵路全長1035千米,其中新建隧道、橋梁總長度712千米。這表明該鐵路所經過地區地形復雜。 中老昆萬鐵路隧道橋梁占比高,是為了減少地形、河流、氣候對鐵路運行的影響,有利于列車運行的平穩與安全,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湄公河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濕熱,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人們的飲食以米飯為主,故①正確;②湄公河平原農業機械化水平低,水稻生產主要靠人工,故②正確;③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傳統民居為高腳屋,故③正確;④湄公河平原地區屬于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沒有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C。(2024七下·秀洲月考)讀圖,完成問題。4.圖中甲處是( )A.白令海峽 B.麥哲倫海峽C.馬六甲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5.圖中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是( )A.日本 B.美國 C.法國 D.英國6.圖中AB為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與加拿大之間的一段國界,其以____來劃定。( )A.河流 B.山脈 C.經線 D.緯線【答案】4.A5.B6.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加拿大西北角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以經線為國界,美國本土與加拿大西部一段以緯線為國界,東部一段以河湖為國界。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甲處是白令海峽。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是美國。美國的領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兩個海外州組成,故阿拉斯加州屬于的國家是美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6.根據圖中信息 ,圖中AB為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與加拿大之間的一段國界,其以經線來劃定。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7.(2020·嘉興模擬)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水鄉嘉興和位于東海之濱的海島舟山,有著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兩地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舉措有( )①嘉興利用平原優勢,發展現代農業 ②舟山開發漁家樂,嘉興發展水鄉游③舟山利用海島優勢,開發海洋能源 ④兩地都把遠洋捕撈業作為支柱產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水鄉嘉興和位于東海之濱的海島舟山, 利用各自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但是,兩地都沒有把遠洋捕撈業作為支柱產業;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嘉興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南瀕杭州灣,西連杭州,北鄰蘇州,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8.(2024七下·秀洲月考)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開辟梯田,種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區放牧羊駝和駱馬。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區的( )A.地形復雜多樣 B.海拔較低,氣候溫暖C.優越的地理位置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答案】D【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開辟梯田,種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區放牧羊駝和駱馬。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區的氣候垂直差異顯著。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9.(2024七下·秀洲月考)仔細閱讀下列四幅地圖,對圖中數字所在區域人文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①美國中央大平原,用機械種莊稼,正確。 ②東南亞地區,熱帶季風氣候,稻作文化的印記,正確。 ③中東地區,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短缺,水鄉孕育的文明,錯誤。 ④瑞士,阿爾卑斯山山脈,現代化的牧場,錯誤。 ①② ,正確。【點評】美國大平原地勢較為平坦,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優越,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機械有大型、寬幅、高速、聯合作業的特點,一般是以家庭經營的大農場為主,投入的資金多,勞動力少,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屬資金密集型農業。10.(2024七下·秀洲月考)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____ 倍加厚愛( )A.旅游設施 B.冰川快車 C.生態環境 D.河流湖泊【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 生態環境倍加厚愛。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影響很大,既有利又有弊。瑞士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注重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瑞士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瑞士因此有了“世界公園”、“世界花園”之稱。具體措施有:1)嚴格立法保護環境。早在19世紀,瑞士就制定了森林法,保障森林資源的養護和合理開發;2)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自然保護區,這里禁止打獵、伐木、放牧、采花,為許多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11.(2024七下·秀洲月考)歷史敘述包括歷史陳述、歷史評價等。其中,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關于隋朝歷史的敘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楊堅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B.隋煬帝在位期間營建東都,修建長城和馳道C.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D.隋文帝勵精圖治,使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ABC三項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陳述,不符合題意;D項隋文帝勵精圖治,使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是對隋文帝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陳述、歷史評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區分歷史陳述與歷史評價。12.(2024七下·秀洲月考)唐太宗把都督、刺史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并把他們的政績也寫在上面,以便考查任用。刺史由他親自選拔,縣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員推薦。貞觀年間,出現了一大批奉職守法的官吏。這表明唐太宗 ( )A.注重地方的經濟 B.重視賢能和吏治C.改革政府的弊端 D.發展了教育事業【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注重了解官員的政績,并將其作為考察任用的依據,同時將官員的任用規范化——自己選拔刺史,縣令由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薦,這表明唐太宗重視賢能和吏治。唐太宗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人盡其才。他統治時期,吏治清明。ACD三項題干材料都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重視賢能和吏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貞觀之治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2024七下·秀洲月考)明清之際的唐甄指出:“立國之道無他,惟在千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丘山,實為貧困,不可以為國矣。”這說明隋朝滅亡的原因在于隋朝( )A.國富民窮 B.括戶增稅 C.殘暴統治 D.大興工程【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由題干“立國之道無他,惟在千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丘山,實為貧困,不可以為國矣”可知,隋朝滅亡的原因在于隋朝國富民窮。A項國富民窮是題干材料說明的隋朝滅亡的原因,符合題意;BCD三項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滅亡的原因及學生對材料的解讀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解讀材料。14.(2024七下·秀洲月考)詩歌是承接歷史的重要載體。下列詩歌能夠反映中華民族交融的是( )A.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C.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中的貴主指的是松贊干布,此詩句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贊干布結婚。“一半胡風似漢家”,說明西藏風俗習慣已趨于跟大唐相同了,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交融。A項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能夠反映中華民族交融,符合題意;B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反映的是南朝佛教的發展,不符合題意;C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鑒真東渡,屬于對外交往,不符合題意;D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的北朝少數民族畜牧業的發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的民族交融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5.(2024七下·秀洲月考)唐朝時,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歷經各種磨難抵達日本,并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與高僧這段曲折經歷相關的史實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 D.鑒真東渡【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時,高僧鑒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前5次都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辛勞過度而雙目失明。但鑒真仍矢志不渝,繼續第6次東渡,終于在754年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A項張騫出使西域和題干中的“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文成公主入藏和題干中的“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玄奘西行天竺,和題干中的“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鑒真東渡與高僧這段曲折經歷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6.(2024七下·秀洲月考)對于唐代時敦煌的繁華,《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朝元宵節燈會盛況是“長安第一,敦煌第二,揚州第三”。據此可知,唐代敦煌地區( )A.深受中原文化影響 B.中外文化交流頻繁C.習俗已經完全漢化 D.經濟發達聞名全國【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唐代敦煌元宵節燈會盛況排全國第二,不僅反映了當地的繁華,還體現了中原習俗已傳到敦煌。A項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中外文化交流頻繁錯誤,元宵節燈會習俗不是外來習俗,不符合題意;C項習俗已經完全漢化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D項經濟發達聞名全國錯誤,敦煌元宵節燈會聞名全國并不代表其經濟發達聞名全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民族關系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讀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7.(2024七下·秀洲月考)下框所示是一位同學設計的歷史人物名片。這位歷史人物創立了( )女皇帝 生活在唐朝 唐高宗的皇后 唐玄宗的祖母A.科舉制度 B.殿試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禪讓制度【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觀察圖片可知,圖中人物是武則天,武則天統治時期,為了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A項科舉制度是隋煬帝創立的,不符合題意;B項殿試制度是武則天創立的,符合題意;C項三省六部制創立于隋朝,不符合題意;D項禪讓制度創立于堯舜禹時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武則天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圖片的解讀。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武則天的相關知識。18.(2024七下·秀洲月考)“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這些現象是哪一政策的體現( )A.休養生息 B.重文輕武 C.文化專制 D.閉關鎖國【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為防止唐末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A項休養生息和題干不符,漢朝初年經濟凋敝,漢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不符合題意;B項重文輕武和題干現象相符,符合題意;C項文化專制是文化方面政策,清朝實行文化專制政策,不符合題意;D項閉關鎖國是清朝實行的對外政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宋重文輕武政策以及影響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9.(2024七下·秀洲月考)“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參知政事。七月行均輸法。九月行青苗法。閏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學三舍法。”材料揭示了變法失敗的原因是( )A.觸犯了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 B.推行操之過急C.沒有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D.損害農民利益【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七月行均輸法。九月行青苗法。閏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王安石變法操之過急,在很短的時間內實行了多項措施。A項觸犯了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推行操之過急是題干材料揭示的變法失敗的原因,符合題意;C項沒有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表述錯誤,王安石變法開始得到宋神宗的支持,不符合題意;D項損害農民利益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所學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并正確把握題干主旨分析作答。20.(2024七下·秀洲月考)北宋、西夏、遼處于多民族紛爭和交融的時代,其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顯示了各民族風俗的豐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 )A.地方軍閥割據 B.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C.民族政權并立 D.民族和睦,友好交往【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就是民族政權并立.遼與北宋澶淵之盟后,出現遼、北宋、西夏三個主要政權并立的局面,后來,遼和北宋先后被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權滅亡,金與南宋議和,出現了金、南宋和西夏并立的局面。ABD三項都不是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不符合題意;C項民族政權并立是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宋、遼、西夏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民族政權并立。21.(2024七下·秀洲月考)“盡管澶淵之盟常給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內容還是平等的,北宋并沒有丟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實現以后,北宋還能從雙方貿易中獲得大量盈余,遼朝亦可借此獲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對雙方都是劃算的。”材料主要說明“澶淵之盟”( )A.是一個完全平等的盟約 B.使宋遼出現了和平交流的局面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D.完全消除了宋遼間的民族隔閡【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由材料“但基本內容還是平等的,北宋并沒有丟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實現以后,北宋還能從雙方貿易中獲得大量盈余,遼朝亦可借此獲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對雙方都是劃算的”可知,作者主要肯定了澶淵之盟的積極作用,即使宋遼出現了和平交流的局面。A項是一個完全平等的盟約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B項使宋遼出現了和平交流的局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C項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題干未提及,不符合題意;D項完全消除了宋遼間的民族隔閡的說法絕對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澶淵之盟,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2.(2024七下·秀洲月考)宋徽宗在其名作《燕山亭·北行見杏花》中寫道:“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宋徽宗“北行”的原因是( )A.澶淵之盟 B.金滅北宋 C.岳飛抗金 D.元滅南宋【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A項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后締結的盟約,不符合題意;B項金滅北宋是宋徽宗“北行”的原因,符合題意;C項岳飛抗金發生在南宋時期,不符合題意;D項元滅南宋與宋徽宗“北行”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宋滅亡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靖康之變意味著北宋的滅亡。23.(2024七下·秀洲月考)1333年,元朝開科取士,在所取進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闐、哈喇魯、畏兀兒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母親為漢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漢人為妻。這說明元朝( )A.實行民族歧視政策 B.已經完全實現漢化C.科舉考試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趨勢加強【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通過材料“所取進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闐、哈喇魯、畏兀兒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母親為漢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漢人為妻”,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看出,體現了民族間的相互通婚,說明民族交融趨勢加強。A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已經完全實現漢化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C項科舉考試更加公平理解錯誤,材料信息主旨不是科舉制,不符合題意;D項民族交融趨勢加強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時期的民族融合及學生的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元朝時期的民族融合的相關史實。24.(2024七下·秀洲月考)宋代汴京最盛時人口達150萬,無地少地的農民紛紛涌入城市謀生,城內酒樓、茶肆不勝其數,有的茶樓用音樂、雜技活動來吸引客人,瓦舍遍地,瓦舍內小唱、大曲、雜劇等表演不斷。材料反映了( )A.文化娛樂活動供特權階層享用 B.城市發展促進儒家文化生活化C.城市功能結構正逐漸發生變革 D.城市的發展帶動娛樂活動興盛【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體現了隨著城市的發展,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的豐富。汴京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城市的發展帶動娛樂活動興盛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的社會生活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共52分)25.(2024七下·秀洲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作為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雨量充沛、熱量穩定的地方,是竹子理想的生長環境,故竹子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安吉縣被譽為“中國第一竹鄉”。 安吉各類地形所占的比重 安吉縣氣溫與降水材料二:安吉人在發展經濟道路上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依靠竹子做出了3000多個品種的產業鏈;依托當地自然環境,開發農家樂特色旅游項目;建設新農村,成為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好生態讓安吉的竹質量更好,茶滋味更甘,綠色發展帶動了安吉新的經濟增長。(1)閱讀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成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談談安吉縣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對其他區域發展的啟示。(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說說我們可以從哪兩方面來認識區域。【答案】(1)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熱量水分條件充足。地形:以丘陵為主,適合竹子生長(2)自然環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依靠自然條件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3)區域的自然條件;區域的人文特色。【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閱讀材料一,根據題意,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成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原因,主要從氣候和地形角度回答即可。如: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熱量水分條件充足。地形:以丘陵為主,適合竹子生長(2)、根據材料二,安吉縣發展經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依托自然環境,發展特色經濟。【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26.(2024七下·秀洲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他在位20多年,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房玄齡、杜如晦都是他統治時期的著名的宰相。……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材料二 他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位的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材料三 唐代中國,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歷史演進的總動脈。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為當時世界各國人民所向往……他們把城外文化帶入唐土,又把唐文化傳播四方,促進了中外文化大交流。(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別是唐朝前期的兩位皇帝,他們分別是誰?(2)在材料一、二中的兩位皇帝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盛世(治世)局面,其中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的局面被稱為什么?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兩位皇帝(前期)在治國理政方面的共同之處。(3)據材料三,試舉一例唐朝時期中外交往的事例。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的階段特征【答案】(1)材料一:唐太宗(或李世民)。材料二:唐玄宗(或李隆基)。(2)盛世局面:“開元盛世”。共同之處:都勵精圖治;都重用人才;都注重發展經濟;等等。(3)事例: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特征:繁榮與開放。【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房玄齡、杜如晦都是他統治時期的著名的宰相。……”可知他是唐太宗;由材料二“他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可知他是唐玄宗。因此材料--中的“他”是唐太宗(或李世民);材料二中的“他”是唐玄宗(或李隆基)(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號為“開元”,當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因此在他們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盛世局面,歷史上對他們這段期間的統治分別稱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3)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中外交流的典型事件有:鑒真東渡、玄奘西行、唐與新羅的交往和遣唐使來華。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唐玄宗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位的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可知兩位皇帝在治國理政方面的共同之處,都勵精圖治;都重用人才;都注重發展經濟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統治,唐朝時期的中外交往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統治,唐朝時期的中外交往的相關史實。27.(2024七下·秀洲月考)唐朝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太宗問魏征曰:“何謂為明君暗君 ”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太宗甚善其言。……(魏征)薨。……太宗后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材料二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贊普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摘編自《中華上下五千年》材料三 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中外交流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有3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唐朝有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前往長安。材料四 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唐朝前期,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明和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呈現繁榮景象。(1)請用一個成語概括材料一中魏征的回答。據材料,概括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具體措施。(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歷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1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事件在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作用。(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主要原因。(4)列舉唐朝歷史上兩種具有代表性的生產工具。 除材料四中提到的生產工具的革新外,唐朝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因素還有哪些 【答案】(1)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措施:吸取隋亡教訓、任用賢臣、虛心納諫(2)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或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或唐蕃和親)。作用: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密切了唐朝同吐蕃的民族關系,促進了民族交融。(3)原因:唐朝國力強盛,政治穩定,制度先進,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開放的社會風氣及對外政策;對外交通發達。(4)筒車和曲轅犁。主要因素:政府支持、國家的穩定等。【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可知,魏征的回答可用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來概括;據材料一“以銅為鑒(意:鏡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國家)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個人)得失”可知,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具體措施是虛心納諫。(2)據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贊普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3)據材料三“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中外交流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有3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唐朝有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前往長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主要原因有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強盛,唐政府采取對外開放的政策。(4)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增強了人們抗拒天災的能力,推動了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唐朝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因素還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等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具體措施,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主要原因,唐朝的生產工具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28.(2024七下·秀洲月考)我國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下列相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朝以后長江流域開發進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贛江一帶已開發成重要的稻米產地。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的幾百年間,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遷移),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移民紛紛向丘陵山區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的開發。材料二: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材料三: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戶) 占全國戶中數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中數比例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3%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1)結合材料,說說材料一中反映了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出材料二中的“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哪兩個 并寫出材料二中的“專門機構”叫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格局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這種趨勢最終在什么時候實現 (4)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答案】(1)南方戰亂少,社會安定;北民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作(2)廣州、泉州;市舶司(3)經濟重心南移;南宋(4)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重視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等。【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幾百年間,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遷移),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可知,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南方戰亂少,社會安定;北民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據“移民紛紛向丘陵山區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的開發”可歸納出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作。(2)據材料二“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可知,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貿易范圍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3)材料四“蘇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開始于唐朝后期,到南宋最后完成。(4)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重視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文字圖表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宋朝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市舶司的設置、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以及啟示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宋朝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市舶司的設置、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以及啟示等知識。1 / 1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2024七下·秀洲月考)2023年4月,中老昆萬(昆明一萬象)鐵路跨境客運列車正式開行。讀昆萬鐵路示意圖,完成問題。1.上圖國家中瀕臨印度洋的是 ( )A.越南 B.老撾 C.柬埔寨 D.緬甸2.昆萬鐵路全長1035千米,其中新建隧道、橋梁總長度712千米。這表明該鐵路所經過地區( )A.河網密布 B.地形復雜 C.氣候干熱 D.人口眾多3.下列對湄公河平原地區人們生活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人們飲食以大米為主②水稻生產主要靠人工③傳統民居為高腳屋④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七下·秀洲月考)讀圖,完成問題。4.圖中甲處是( )A.白令海峽 B.麥哲倫海峽C.馬六甲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5.圖中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是( )A.日本 B.美國 C.法國 D.英國6.圖中AB為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與加拿大之間的一段國界,其以____來劃定。( )A.河流 B.山脈 C.經線 D.緯線7.(2020·嘉興模擬)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水鄉嘉興和位于東海之濱的海島舟山,有著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兩地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舉措有( )①嘉興利用平原優勢,發展現代農業 ②舟山開發漁家樂,嘉興發展水鄉游③舟山利用海島優勢,開發海洋能源 ④兩地都把遠洋捕撈業作為支柱產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4七下·秀洲月考)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開辟梯田,種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區放牧羊駝和駱馬。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區的( )A.地形復雜多樣 B.海拔較低,氣候溫暖C.優越的地理位置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9.(2024七下·秀洲月考)仔細閱讀下列四幅地圖,對圖中數字所在區域人文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0.(2024七下·秀洲月考)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____ 倍加厚愛( )A.旅游設施 B.冰川快車 C.生態環境 D.河流湖泊11.(2024七下·秀洲月考)歷史敘述包括歷史陳述、歷史評價等。其中,歷史評價是指對歷史現象和歷史事實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關于隋朝歷史的敘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A.楊堅建立隋朝,以長安為都城B.隋煬帝在位期間營建東都,修建長城和馳道C.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D.隋文帝勵精圖治,使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12.(2024七下·秀洲月考)唐太宗把都督、刺史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并把他們的政績也寫在上面,以便考查任用。刺史由他親自選拔,縣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員推薦。貞觀年間,出現了一大批奉職守法的官吏。這表明唐太宗 ( )A.注重地方的經濟 B.重視賢能和吏治C.改革政府的弊端 D.發展了教育事業13.(2024七下·秀洲月考)明清之際的唐甄指出:“立國之道無他,惟在千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丘山,實為貧困,不可以為國矣。”這說明隋朝滅亡的原因在于隋朝( )A.國富民窮 B.括戶增稅 C.殘暴統治 D.大興工程14.(2024七下·秀洲月考)詩歌是承接歷史的重要載體。下列詩歌能夠反映中華民族交融的是( )A.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C.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15.(2024七下·秀洲月考)唐朝時,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歷經各種磨難抵達日本,并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與高僧這段曲折經歷相關的史實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 D.鑒真東渡16.(2024七下·秀洲月考)對于唐代時敦煌的繁華,《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朝元宵節燈會盛況是“長安第一,敦煌第二,揚州第三”。據此可知,唐代敦煌地區( )A.深受中原文化影響 B.中外文化交流頻繁C.習俗已經完全漢化 D.經濟發達聞名全國17.(2024七下·秀洲月考)下框所示是一位同學設計的歷史人物名片。這位歷史人物創立了( )女皇帝 生活在唐朝 唐高宗的皇后 唐玄宗的祖母A.科舉制度 B.殿試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禪讓制度18.(2024七下·秀洲月考)“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這些現象是哪一政策的體現( )A.休養生息 B.重文輕武 C.文化專制 D.閉關鎖國19.(2024七下·秀洲月考)“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參知政事。七月行均輸法。九月行青苗法。閏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學三舍法。”材料揭示了變法失敗的原因是( )A.觸犯了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 B.推行操之過急C.沒有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 D.損害農民利益20.(2024七下·秀洲月考)北宋、西夏、遼處于多民族紛爭和交融的時代,其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顯示了各民族風俗的豐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 )A.地方軍閥割據 B.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C.民族政權并立 D.民族和睦,友好交往21.(2024七下·秀洲月考)“盡管澶淵之盟常給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內容還是平等的,北宋并沒有丟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實現以后,北宋還能從雙方貿易中獲得大量盈余,遼朝亦可借此獲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對雙方都是劃算的。”材料主要說明“澶淵之盟”( )A.是一個完全平等的盟約 B.使宋遼出現了和平交流的局面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D.完全消除了宋遼間的民族隔閡22.(2024七下·秀洲月考)宋徽宗在其名作《燕山亭·北行見杏花》中寫道:“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宋徽宗“北行”的原因是( )A.澶淵之盟 B.金滅北宋 C.岳飛抗金 D.元滅南宋23.(2024七下·秀洲月考)1333年,元朝開科取士,在所取進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闐、哈喇魯、畏兀兒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母親為漢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漢人為妻。這說明元朝( )A.實行民族歧視政策 B.已經完全實現漢化C.科舉考試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趨勢加強24.(2024七下·秀洲月考)宋代汴京最盛時人口達150萬,無地少地的農民紛紛涌入城市謀生,城內酒樓、茶肆不勝其數,有的茶樓用音樂、雜技活動來吸引客人,瓦舍遍地,瓦舍內小唱、大曲、雜劇等表演不斷。材料反映了( )A.文化娛樂活動供特權階層享用 B.城市發展促進儒家文化生活化C.城市功能結構正逐漸發生變革 D.城市的發展帶動娛樂活動興盛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共52分)25.(2024七下·秀洲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作為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雨量充沛、熱量穩定的地方,是竹子理想的生長環境,故竹子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安吉縣被譽為“中國第一竹鄉”。 安吉各類地形所占的比重 安吉縣氣溫與降水材料二:安吉人在發展經濟道路上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依靠竹子做出了3000多個品種的產業鏈;依托當地自然環境,開發農家樂特色旅游項目;建設新農村,成為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好生態讓安吉的竹質量更好,茶滋味更甘,綠色發展帶動了安吉新的經濟增長。(1)閱讀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成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談談安吉縣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對其他區域發展的啟示。(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說說我們可以從哪兩方面來認識區域。26.(2024七下·秀洲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他在位20多年,開創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房玄齡、杜如晦都是他統治時期的著名的宰相。……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材料二 他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位的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材料三 唐代中國,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歷史演進的總動脈。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為當時世界各國人民所向往……他們把城外文化帶入唐土,又把唐文化傳播四方,促進了中外文化大交流。(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別是唐朝前期的兩位皇帝,他們分別是誰?(2)在材料一、二中的兩位皇帝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盛世(治世)局面,其中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的局面被稱為什么?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兩位皇帝(前期)在治國理政方面的共同之處。(3)據材料三,試舉一例唐朝時期中外交往的事例。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的階段特征27.(2024七下·秀洲月考)唐朝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太宗問魏征曰:“何謂為明君暗君 ”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太宗甚善其言。……(魏征)薨。……太宗后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材料二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贊普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摘編自《中華上下五千年》材料三 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中外交流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有3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唐朝有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前往長安。材料四 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唐朝前期,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明和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呈現繁榮景象。(1)請用一個成語概括材料一中魏征的回答。據材料,概括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具體措施。(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歷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1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事件在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作用。(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主要原因。(4)列舉唐朝歷史上兩種具有代表性的生產工具。 除材料四中提到的生產工具的革新外,唐朝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因素還有哪些 28.(2024七下·秀洲月考)我國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下列相關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漢朝以后長江流域開發進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贛江一帶已開發成重要的稻米產地。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的幾百年間,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遷移),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移民紛紛向丘陵山區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的開發。材料二: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材料三: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戶) 占全國戶中數比例 人口(戶) 占全國戶中數比例西漢 2470685 19.8% 9985785 80.23%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1)結合材料,說說材料一中反映了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出材料二中的“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哪兩個 并寫出材料二中的“專門機構”叫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格局呈現怎樣的變化趨勢 這種趨勢最終在什么時候實現 (4)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3.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湄公河平原人口密集,為水稻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高產的水滔滿足了眾多的人口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這里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分充足;當地的傳統民居是高腳屋,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以適應炎熱的氣候。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右圖國家中瀕臨印度洋的是 緬甸。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昆萬鐵路全長1035千米,其中新建隧道、橋梁總長度712千米。這表明該鐵路所經過地區地形復雜。 中老昆萬鐵路隧道橋梁占比高,是為了減少地形、河流、氣候對鐵路運行的影響,有利于列車運行的平穩與安全,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湄公河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濕熱,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人們的飲食以米飯為主,故①正確;②湄公河平原農業機械化水平低,水稻生產主要靠人工,故②正確;③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傳統民居為高腳屋,故③正確;④湄公河平原地區屬于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沒有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C。【答案】4.A5.B6.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加拿大西北角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以經線為國界,美國本土與加拿大西部一段以緯線為國界,東部一段以河湖為國界。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甲處是白令海峽。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是美國。美國的領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兩個海外州組成,故阿拉斯加州屬于的國家是美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6.根據圖中信息 ,圖中AB為阿拉斯加州所屬國家與加拿大之間的一段國界,其以經線來劃定。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7.【答案】A【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位于杭嘉湖平原的水鄉嘉興和位于東海之濱的海島舟山, 利用各自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但是,兩地都沒有把遠洋捕撈業作為支柱產業;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嘉興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南瀕杭州灣,西連杭州,北鄰蘇州,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00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8.【答案】D【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開辟梯田,種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區放牧羊駝和駱馬。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區的氣候垂直差異顯著。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9.【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①美國中央大平原,用機械種莊稼,正確。 ②東南亞地區,熱帶季風氣候,稻作文化的印記,正確。 ③中東地區,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短缺,水鄉孕育的文明,錯誤。 ④瑞士,阿爾卑斯山山脈,現代化的牧場,錯誤。 ①② ,正確。【點評】美國大平原地勢較為平坦,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優越,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機械有大型、寬幅、高速、聯合作業的特點,一般是以家庭經營的大農場為主,投入的資金多,勞動力少,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屬資金密集型農業。10.【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旅游業給瑞士帶來了財富,提高了生活水平,所以瑞士人對 生態環境倍加厚愛。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旅游業給瑞士帶來的影響很大,既有利又有弊。瑞士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注重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瑞士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瑞士因此有了“世界公園”、“世界花園”之稱。具體措施有:1)嚴格立法保護環境。早在19世紀,瑞士就制定了森林法,保障森林資源的養護和合理開發;2)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自然保護區,這里禁止打獵、伐木、放牧、采花,為許多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11.【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ABC三項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陳述,不符合題意;D項隋文帝勵精圖治,使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是對隋文帝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陳述、歷史評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區分歷史陳述與歷史評價。12.【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注重了解官員的政績,并將其作為考察任用的依據,同時將官員的任用規范化——自己選拔刺史,縣令由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薦,這表明唐太宗重視賢能和吏治。唐太宗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人盡其才。他統治時期,吏治清明。ACD三項題干材料都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重視賢能和吏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貞觀之治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由題干“立國之道無他,惟在千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丘山,實為貧困,不可以為國矣”可知,隋朝滅亡的原因在于隋朝國富民窮。A項國富民窮是題干材料說明的隋朝滅亡的原因,符合題意;BCD三項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滅亡的原因及學生對材料的解讀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準確解讀材料。14.【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中的貴主指的是松贊干布,此詩句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贊干布結婚。“一半胡風似漢家”,說明西藏風俗習慣已趨于跟大唐相同了,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交融。A項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能夠反映中華民族交融,符合題意;B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反映的是南朝佛教的發展,不符合題意;C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鑒真東渡,屬于對外交往,不符合題意;D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的北朝少數民族畜牧業的發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的民族交融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5.【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時,高僧鑒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前5次都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辛勞過度而雙目失明。但鑒真仍矢志不渝,繼續第6次東渡,終于在754年抵達日本。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A項張騫出使西域和題干中的“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文成公主入藏和題干中的“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玄奘西行天竺,和題干中的“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鑒真東渡與高僧這段曲折經歷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6.【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唐代敦煌元宵節燈會盛況排全國第二,不僅反映了當地的繁華,還體現了中原習俗已傳到敦煌。A項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中外文化交流頻繁錯誤,元宵節燈會習俗不是外來習俗,不符合題意;C項習俗已經完全漢化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D項經濟發達聞名全國錯誤,敦煌元宵節燈會聞名全國并不代表其經濟發達聞名全國,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民族關系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讀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7.【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觀察圖片可知,圖中人物是武則天,武則天統治時期,為了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A項科舉制度是隋煬帝創立的,不符合題意;B項殿試制度是武則天創立的,符合題意;C項三省六部制創立于隋朝,不符合題意;D項禪讓制度創立于堯舜禹時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武則天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圖片的解讀。注意對材料的解讀,掌握武則天的相關知識。18.【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預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為防止唐末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軍政大權。后繼的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A項休養生息和題干不符,漢朝初年經濟凋敝,漢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不符合題意;B項重文輕武和題干現象相符,符合題意;C項文化專制是文化方面政策,清朝實行文化專制政策,不符合題意;D項閉關鎖國是清朝實行的對外政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宋重文輕武政策以及影響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9.【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七月行均輸法。九月行青苗法。閏十一月行農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舉。十月行募役法”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王安石變法操之過急,在很短的時間內實行了多項措施。A項觸犯了大貴族大官僚的利益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推行操之過急是題干材料揭示的變法失敗的原因,符合題意;C項沒有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表述錯誤,王安石變法開始得到宋神宗的支持,不符合題意;D項損害農民利益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所學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并正確把握題干主旨分析作答。20.【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就是民族政權并立.遼與北宋澶淵之盟后,出現遼、北宋、西夏三個主要政權并立的局面,后來,遼和北宋先后被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權滅亡,金與南宋議和,出現了金、南宋和西夏并立的局面。ABD三項都不是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不符合題意;C項民族政權并立是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遼、西夏的并立與和戰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宋、遼、西夏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民族政權并立。21.【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由材料“但基本內容還是平等的,北宋并沒有丟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實現以后,北宋還能從雙方貿易中獲得大量盈余,遼朝亦可借此獲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對雙方都是劃算的”可知,作者主要肯定了澶淵之盟的積極作用,即使宋遼出現了和平交流的局面。A項是一個完全平等的盟約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B項使宋遼出現了和平交流的局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C項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題干未提及,不符合題意;D項完全消除了宋遼間的民族隔閡的說法絕對化,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澶淵之盟,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2.【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A項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后締結的盟約,不符合題意;B項金滅北宋是宋徽宗“北行”的原因,符合題意;C項岳飛抗金發生在南宋時期,不符合題意;D項元滅南宋與宋徽宗“北行”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宋滅亡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靖康之變意味著北宋的滅亡。23.【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通過材料“所取進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闐、哈喇魯、畏兀兒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母親為漢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漢人為妻”,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看出,體現了民族間的相互通婚,說明民族交融趨勢加強。A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題干材料不能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已經完全實現漢化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C項科舉考試更加公平理解錯誤,材料信息主旨不是科舉制,不符合題意;D項民族交融趨勢加強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元朝時期的民族融合及學生的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元朝時期的民族融合的相關史實。24.【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體現了隨著城市的發展,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的豐富。汴京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城市的發展帶動娛樂活動興盛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的社會生活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25.【答案】(1)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熱量水分條件充足。地形:以丘陵為主,適合竹子生長(2)自然環境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依靠自然條件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3)區域的自然條件;區域的人文特色。【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閱讀材料一,根據題意,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成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原因,主要從氣候和地形角度回答即可。如: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熱量水分條件充足。地形:以丘陵為主,適合竹子生長(2)、根據材料二,安吉縣發展經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依托自然環境,發展特色經濟。【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26.【答案】(1)材料一:唐太宗(或李世民)。材料二:唐玄宗(或李隆基)。(2)盛世局面:“開元盛世”。共同之處:都勵精圖治;都重用人才;都注重發展經濟;等等。(3)事例: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特征:繁榮與開放。【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房玄齡、杜如晦都是他統治時期的著名的宰相。……”可知他是唐太宗;由材料二“他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各族的‘天可汗’”可知他是唐玄宗。因此材料--中的“他”是唐太宗(或李世民);材料二中的“他”是唐玄宗(或李隆基)(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號為“開元”,當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因此在他們統治時期分別出現了盛世局面,歷史上對他們這段期間的統治分別稱為“貞觀之治”、“開元盛世”。(3)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中外交流的典型事件有:鑒真東渡、玄奘西行、唐與新羅的交往和遣唐使來華。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他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當時朝中人才濟濟;唐玄宗即位以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宰相姚崇和宋璟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在位的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可知兩位皇帝在治國理政方面的共同之處,都勵精圖治;都重用人才;都注重發展經濟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統治,唐朝時期的中外交往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統治,唐朝時期的中外交往的相關史實。27.【答案】(1)成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措施:吸取隋亡教訓、任用賢臣、虛心納諫(2)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或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或唐蕃和親)。作用: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密切了唐朝同吐蕃的民族關系,促進了民族交融。(3)原因:唐朝國力強盛,政治穩定,制度先進,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開放的社會風氣及對外政策;對外交通發達。(4)筒車和曲轅犁。主要因素:政府支持、國家的穩定等。【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可知,魏征的回答可用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來概括;據材料一“以銅為鑒(意:鏡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國家)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個人)得失”可知,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具體措施是虛心納諫。(2)據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贊普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3)據材料三“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中外交流達到鼎盛時期,當時有3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唐朝有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客人前往長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主要原因有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強盛,唐政府采取對外開放的政策。(4)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制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增強了人們抗拒天災的能力,推動了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唐朝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因素還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等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具體措施,文成公主入藏,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主要原因,唐朝的生產工具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28.【答案】(1)南方戰亂少,社會安定;北民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作(2)廣州、泉州;市舶司(3)經濟重心南移;南宋(4)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重視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等。【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從東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時期幾百年間,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徙(遷移),使南方人口明顯大增”可知,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南方戰亂少,社會安定;北民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根據“移民紛紛向丘陵山區開荒種地,從而促進了長江流域山區的開發”可歸納出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作。(2)據材料二“兩宋時期對外貿易活躍,著名的對外貿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有……政府在這里設有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可知,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貿易范圍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3)材料四“蘇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開始于唐朝后期,到南宋最后完成。(4)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重視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文字圖表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宋朝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市舶司的設置、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以及啟示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江南地區能夠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宋朝主要的對外貿易海港、市舶司的設置、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以及啟示等知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