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一個正確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4八下·秀洲月考)“頭像綿羊頸像鵝,不是牛馬不是騾。吃盡辛苦千里行,能耐渴來能耐饑。”讀謎語,謎底所指的動物,其生活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是(  )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冷濕
【答案】A
【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謎底所指的動物是駱駝,其生活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駱駝能夠適應沙漠中極端干燥和資源稀缺的條件,它們在沙漠中的生存主要依賴于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和適應能力。例如,駱駝的腳掌有寬大的肉墊,這有助于在沙子上穩定行走,防止陷入沙子中。它們的鼻子和眼睛非常小,這可以防止沙子進入呼吸系統和眼睛。
2.(2024八下·秀洲月考)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天氣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A.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
B.氣溫高,有利于牧草生長
C.天氣干旱,太陽能豐富
D.氣溫高,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氣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氣溫高,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新疆位于我國西部,地形可用“三山夾兩盆”來概括。這里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強烈,人們創造出一種灌溉設施--坎兒井來發展綠洲農業。這里農產品好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積累,因此這里瓜果特別甜。
3.(2024八下·秀洲月考)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輻射強,太陽能豐富
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溝壑縱橫
【答案】B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①海拔高,起伏較小。由于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②輻射強,太陽能豐富。海拔高,氣溫低,③冬冷夏涼,日溫差大。海拔高,積雪較多,雪山連綿,④湖泊星羅,冰川廣布。因此,形成獨特的高原風光。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烈。同時,結度低,晴天多,也使其太陽輻射能豐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水汽、雜質含量少,對地面輻射吸收少,大氣保溫作用弱,溫度低。
晝夜溫差大的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云量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相對較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相對較低,晝夜溫差大。
4.(2024八下·秀洲月考)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續航”助力。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
A.降低生產成本 B.增加能源消耗
C.改善大氣環境 D.減少交通事故
【答案】C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傳統汽車消耗汽油石油產品,排放出廢棄物污染大氣,電動汽車充電,電是清潔能源,對大氣污染小。結合題意,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傳統汽車通過燃燒汽油或柴油作為動力,而電動汽車以蓄電池儲存的電力作為動力,因此電動汽車替代傳統汽車可以減少汽油、柴油的直接燃燒,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氣環境。
5.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特色。下列民族與其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藏族——糌粑 B.回 族——青稞酒
C.壯族——窯洞 D.蒙古族——吊腳樓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民族獨特生活特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喝青稞酒、吃糌粑是藏族的生活特色,所以A正確,B錯誤;窯洞是黃土高原居民的一種住宅特色,與壯族無關,所以C錯誤;蒙古族住的是蒙古包,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民族獨特生活特色的識記。
6.(2024八下·秀洲月考)有學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將中國分成如圖所示的四塊區域,并分別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有關各區域地理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
B.“銀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
C.“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
D.“黃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綠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銀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金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從圖上可以看出,黃色中國指北方地區, 綠色中國指南方地區,金色中國指西北地 區,銀色中國指青藏地區。所以,草原廣袤、 牛羊成群是“金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 蔭是“綠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也是 “金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是“銀色中 國”。
7.(2024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有關描述是對內蒙古草原的真實寫照的是(  )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B.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C.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答案】C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西北地區的真實寫照。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是云貴高原的真實寫照。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內蒙古高原的真實寫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橫斷山區的真實寫照。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的高原的高原是黃土高原,以黑土地著稱的平原是東北平原,四大盆地中農業生產條件最好的盆地是四川盆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指橫斷山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內蒙古高原的景觀。
(2024八下·秀洲月考)讀“我國2012—2022年人口年齡結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題。
8.上圖反映出我國近幾年(  )
①人口增長趨緩且已呈負增長
②人口文化素質還需大幅提升
③適齡勞動人口正在逐漸減少
④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針對圖表所反映的人口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長速度
②堅持科教興國戰略
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④不斷完善生育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C
9.D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
【解析】【點評】 針對目前我國出現的人口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8.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右圖反映出我國近幾年 ,①人口增長趨緩且已呈負增長,③適齡勞動人口正在逐漸減少,④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①③④ ,正確。②人口文化素質還需大幅提升,圖中沒有 體現。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9.結合上題,針對圖表所反映的人口問題主要是老齡化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④不斷完善生育政策,③④,正確。其他解決不了問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2024八下·秀洲月考)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某校小記者小芳準備寫一篇相關的通訊報道。回答下題。
10.以下做法能夠幫助小芳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有(  )
①到會場拍照片
②觀看電視報道
③采訪參會人員
④手機上網搜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1世紀是人類高度關注可持續發展的世紀。下列漫畫能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  )
A.
B.
C.
D.
【答案】10.B
11.D
【知識點】社會調查
【解析】【點評】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經濟增長模式,指既滿足當代入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入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第一手材料——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證據,是未經過任何修飾的信息 ,經由本人調查驗證的,不是道聽途說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經改動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實的信息。
10.以下做法能夠幫助小芳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有:①到會場拍照片,③采訪參會人員,①③,正確;其他不屬于第一手資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11.“長江也是黃河”日本核廢水排海”反映的是水污染問題;“所剩無幾”都是反映的人類對資源的破壞;這三種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只有D“太陽經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2.(2024八下·秀洲月考)相對于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是(  )
A.更直接,不可靠 B.間接,不可靠
C.更直接,更可靠 D.間接,更可靠
【答案】C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相比較,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是更直接,更可靠,可以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資料是準確的。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更直接,更可靠是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手資料的特點。要求學生理解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特點。
13.(2023八上·柯橋月考)新中國的成立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上述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①第一次取得反抗外來侵略的勝利
②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②③④是新中國的成立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D項正確;
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來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排除包含①的AB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的相關史實。
14.(2024八下·秀洲月考)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  )
A.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 B.馬克思主義傳播史
C.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 D.西方列強的侵華史
【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給出的這個年代尺中開始時間為1919年,這一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結束時間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據此可知這個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應該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A項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始于1921年,不符合題意;
B項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始于1917年,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符合題意;
D項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始于1804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題干相關內容,尋找共同之處,確定主題。
15.(2024八下·秀洲月考)在北線以友邦為鄰幾乎沒有設防,卻集中了全國大部分重工業,朝鮮戰爭的爆發,使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之下,甚至中國首都也在美國轟炸機的活動半徑之內。中國的戰略后方和政治經濟中心頓成前線。材料可用來研究中國進行抗美援朝的(  )
A.原因 B.過程 C.方法 D.影響
【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在北線以友邦為鄰幾乎沒有設防,卻集中了全國大部分重工業,朝鮮戰爭的爆發,使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之下,甚至中國首都也在美國轟炸機的活動半徑之內。中國的戰略后方和政治經濟中心頓成前線”可以得出,正是因為材料中的問題,中國才必須進行抗美援朝,所以可用來研究中國進行抗美援朝的原因。
A項原因可用題干材料來研究,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美援朝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6.(2024八下·秀洲月考)下圖《九州無事樂耕耘》是徐悲鴻在1951年以農民耕種為題材創作的作品。該作品反映了(  )
A.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勞動喜悅 B.農業合作化后農民積極耕耘
C.農民在敵后根據地集體生產 D.合村并鎮后農民的喜悅心情
【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我國開始土地改革,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農民廢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漫畫反映了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勞動喜悅。
A項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勞動喜悅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農業合作化后農民積極耕耘、農民在人民公社中集體生產、農民在包干到戶后辛勤勞作與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7.(2024八下·秀洲月考)1949年,“人民”開始成為最為流行的政治詞匯。從“人民解放軍”到使用的“人民幣”乃至每天走過的“人民路”“人民廣場”等,“人民”一詞頻繁地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表明我國(  )
A.完全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B.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C.建立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D.人民真正成為國家主人
【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949年,“人民”逐漸成為最為流行的政治詞匯,主要原因是新中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A項完全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說法絕對,不符合建國第一年的史實,不符合題意;
B項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錯誤,建國之初我們是新民主主義國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不符合題意;
C項建立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在1954年之后,不符合題意;
D項人民真正成為國家主人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及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理解并識記新中國成立的標志及意義,重點掌握新中國成立的標志及意義。
18.(2024八下·秀洲月考)2019年是下圖70周年紀念,關于下圖事件相關史實表述正確的是(  )
①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是建國初期的施政方針
②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③起臨時憲法的作用
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的國體,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是新中國的建國綱領,是新中國的施政方針,具有臨時憲法作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①③④表述正確。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②錯誤。
D項①③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識記能力,解答的關鍵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19.(2024八下·秀洲月考)1958年至1961年,國家財政連續四年出現赤字,金額高達172億元。1965年,國家財政收大于支7億元,并且還清了外債,各種副食品和工業日用品供應充足。出現上述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七千人大會”的召開 B.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的召開
C.“大躍進”高潮的出現 D.黨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
【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65年,國家財政收大于支7億元,并且還清了外債,各種副食品和工業日用品供應充足”并結合所學可知,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為了調整國民經濟,1961年1月,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
A項“七千人大會”的召開初步總結“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不符合題意;
B項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的召開是在1958年,不符合題意;
C項“大躍進”高潮的出現是嚴重失誤,不符合題意;
D項黨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是出現題干變化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民經濟的調整。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20.(2024八下·秀洲月考)“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下列圖片反映的成就中,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有(  )
①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②鞍山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 ③成功培育出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④中國制造的第一批噴氣式殲擊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雖然遭到巨大損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①③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就。②④的是一五計劃時期的成就。
A項①③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1.(2024八下·秀洲月考)鄧小平在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它)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其“反面教訓”主要是它肆意踐踏了民主與法制。鄧小平評價的這一歷史事件是(  )
A.“大躍進”運動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文化大革命 D.改造私營工商業
【答案】C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政權遭到嚴重削弱,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我國國民經濟遭受慘重損失,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沒有提高,教育科學文化事業被嚴重摧殘,是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文化大革命是鄧小平評價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內容,識記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
22.(2024八下·秀洲月考)習近平稱贊他“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毛澤東也曾為他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這位“黨的好干部”是(  )
A.焦裕祿 B.王進喜 C.鄧稼先 D.雷鋒
【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焦裕祿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糧食減產降到歷史最低水平,焦裕祿帶領全縣的干部和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使蘭考縣面貌大為改觀,他身患重病,仍然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們稱頌他“黨的好干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
A項焦裕祿是這位“黨的好干部”,符合題意;
B項王進喜,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己身體制伏井噴而家喻戶曉,不符合題意;
C項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不符合題意;
D項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以公而忘私,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風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重點識記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
23.(2024八下·秀洲月考)“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挫折,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終于結束了,其結束的標志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B.劉少奇被迫害
C.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D.中央文革小組成立
【答案】C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斷措施,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內亂。
ABD三項都不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不符合題意;
C項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24.(2024八下·秀洲月考)學習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B.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
D.“一五”計劃的完成——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答案】B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我國1950年開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土地到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迅速發展。
A項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錯誤,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不符合題意;
B項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正確,符合題意;
C項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錯誤,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中國大陸基本完成統一,不符合題意;
D項“一五”計劃的完成——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錯誤,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以后,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并沒有馬上成為工業強國,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共52分)
25.(2024八下·秀洲月考)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過程中,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土地改革法規定,土改期間,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土地改革委員會指導和處理相關事宜,鄉、區、縣、省農民大會及其選舉的農民協會為土改的合法執行機構。為了發動群眾,工作團、工作隊深入農村,采用訪貧問苦、訴苦會、召開農民代表會議和舉辦農民積極分子短訓班等形式,宣傳黨的土改方針、政策,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以貧、雇農為核心的包括中農在內的農民協會,以此作為土改的主要執行機關。
——摘編自《人民日報》(1950年7月5日)
材料二:
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后,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 同仁堂公私合營后,解放了生產力,短短幾年的努力,企業面貌大改觀。生產設備、廠房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改造,向著機械化、半機械化大生產邁進一大步……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通縣果園藥酒車間,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增設了同仁堂第二門市部。到1959年時,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39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增長78.3倍。 ——摘編自孫洪群、金永年《公私合營前后的北京同仁堂》
材料三 到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加入手工業合作社的人數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1.7%;全國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8%,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摘編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
(1)根據材料一,概括黨和政府推進土地改革的具體措施。
(2)根據材料二,概括公私合營后同仁堂企業的發展狀況。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過程中采取的創舉性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何歷史影響?
(4)綜合上述,你認為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案】(1)具體措施: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建立了相關的機構來領導此次土地改革;制定土改法律;宣傳土改政策;建立執行機關。
(2)發展狀況:技術改進;設備更新;規模擴大;職工人數增加;產值提高。創舉性政策:贖買政策。
(3)我國實現了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歷史影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調整要符合生產力水平;制定經濟政策要實事求是,符合基本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土地改革法規定,土改期間,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土地改革委員會指導和處理相關事宜,鄉、區、縣、省農民大會及其選舉的農民協會為土改的合法執行機構。為了發動群眾,工作團、工作隊深入農村,采用訪貧問苦、訴苦會、召開農民代表會議和舉辦農民積極分子短訓班等形式,宣傳黨的土改方針、政策,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以貧、雇農為核心的包括中農在內的農民協會,以此作為土改的主要執行機關”可知,黨和政府推進土地改革的具體措施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建立了相關的機構來領導此次土地改革;制定土改法律;宣傳土改政策;建立執行機關。
(2)根據材料二“同仁堂公私合營后,解放了生產力,短短幾年的努力,企業面貌大改觀。生產設備、廠房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改造,向著機械化、半機械化大生產邁進一大步……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通縣果園藥酒車間,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增設了同仁堂第二門市部。到1959年時,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39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增長78.3倍”可知,公私合營后同仁堂企業技術改進;設備更新;規模擴大;職工人數增加。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3)材料三“到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加入手工業合作社的人數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1.7%;全國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8%,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反映了我國實現了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1956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調整要符合生產力水平;制定經濟政策要實事求是,符合基本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理解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相關內容及其意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
26.(2024八下·秀洲月考)艱辛探索,成就卓著
材料一 從1953年開始執行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并且得到了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到1957年底已經勝利地超額完成了 一五計劃完成的時候,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已經建立起來;同時,農業基本建設和運輸建設都取得很大成就;我國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顯蓄的提高
材料二
材料三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
(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哪些成就能夠直接證明“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已經建立起來”
(3)根據材料三,寫出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產生方式。指出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什么歷史意義?
(4)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一五計劃實施”與“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之間有何聯系?
【答案】(1)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
(2)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
(3)全國人民普選;意義: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4)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為一五計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政治保障,一五計劃的實施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提供了經濟條件。(經濟建設促進民主法治建設,政治建設促進經濟建設;或寫出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均可得分。)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從1953年開始執行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并且得到了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可知,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的原因有: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
(2)材料二中的“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 能夠直接證明“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已經建立起來”。
(3)根據材料三“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可知,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產生方式是全國人民普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4)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為一五計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五計劃的實施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提供了經濟條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
27.(2024八下·秀洲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位于南北天山之間的伊犁河谷地區——綠洲廣布,自古人們以種植莊稼和果木為生。伊犁河谷被禰為“塞外江南”,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
伊犁河谷及周邊地帶示意圖及氣溫降水圖(見下圖)
(1)據圖判斷河谷中河流的大致流向。
(2)閱讀材料和圖片,指出伊犁河谷成為“古絲綢之路北道要沖”的人文因素是什么?并結合圖片分析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的自然條件。
(3)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針對此問題,請你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建議。
【答案】(1)自東向西流。
(2)人文因素: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
自然條件: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
(3)問題:荒漠化;
建議:因地制宜,種植耐旱、高附加值的農作物;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據水往低處流,據圖判斷河谷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東向西流。
(2)、閱讀材料和圖片,指出伊犁河谷成為“古絲綢之路北道要沖”的人文因素是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并結合圖片分析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的自然條件是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
(3)、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荒漠化。針對此問題,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建議:因地制宜,種植耐旱、高附加值的農作物;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
【點評】伊犁河谷是亞歐大陸干旱地帶的一塊“濕島”。北、東、南三面環山、向西開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收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水汽,在山前地帶形成豐富的降水,每年春、夏季濕潤的西風氣流進入伊犁河谷,迎風坡降水可達到600~800毫米,成為新疆最濕潤的地區。加上土地肥沃,伊犁河谷的沖積平原成為新疆糧倉;草原遼闊,物產豐富,享有“天馬故鄉”之美譽;河谷兼有南北疆特點,既有牧場,又有農耕地,旅游資源特色分明,優勢顯著。
28.(2024八下·秀洲月考)小林對“碳達峰、碳中和”有濃厚的興趣,于是開展了有關我國能源發展狀況的研究性學習。
資料
資料A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主要目標:到2025年,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
46億噸標準煤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計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資料B
資料C
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9.8億噸標準煤,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9億噸,居全球第一,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生物質發電等。
資料D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明確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相關指標。山東德州電廠對現有的6臺火電機組進行熱電聯產改造,為周邊工業園區提供工業蒸汽,成為清潔高效的標桿企業。
探究
(1)根據資料B、C,分析資料A《規劃》中主要目標提出的原因。
(2)資料D對實現資料A《規劃》中的主要目標有何借鑒意義
(3)為實現資料A《規劃》中的主要目標,我們青少年又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1)從資料B中看出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雖有上升,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比重仍然較大。從資料C中看出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護環境,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因此《規劃》提出了這樣的目標。
(2)①國家:完善能源消費的相關制度,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②企業:依靠科技,推行清潔生產。
(3)選擇低碳出行方式,多騎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積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公益活動;等等。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國家,需要運用資源現狀的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提高-→可鏈接以煤炭為絕對主體,非化石能源占比較低;可再生能源的實際發展步伐已經走在了國家規劃“前面”,有能力支撐未來非化石能源消費更高占比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②: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9.8億噸標準煤,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9億噸,居全球第一,可鏈接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已成為全球共識,較為保守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將可能使我國錯失能源轉型發展的先機;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國家,需要運用綠色發展的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聯合印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明確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相關指標。要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可鏈接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高效利用能源;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已成為全球共識,高效利用能源;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資源現狀、堅持綠色發展、青少年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及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作答。
1 / 1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高照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3月獨立作業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一個正確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24八下·秀洲月考)“頭像綿羊頸像鵝,不是牛馬不是騾。吃盡辛苦千里行,能耐渴來能耐饑。”讀謎語,謎底所指的動物,其生活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是(  )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冷濕
2.(2024八下·秀洲月考)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陽。”天氣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A.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
B.氣溫高,有利于牧草生長
C.天氣干旱,太陽能豐富
D.氣溫高,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
3.(2024八下·秀洲月考)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輻射強,太陽能豐富
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溝壑縱橫
4.(2024八下·秀洲月考)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續航”助力。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
A.降低生產成本 B.增加能源消耗
C.改善大氣環境 D.減少交通事故
5.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特色。下列民族與其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藏族——糌粑 B.回 族——青稞酒
C.壯族——窯洞 D.蒙古族——吊腳樓
6.(2024八下·秀洲月考)有學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將中國分成如圖所示的四塊區域,并分別命名為“金色中國”“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圖,有關各區域地理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
B.“銀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
C.“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
D.“黃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7.(2024八下·秀洲月考)下列有關描述是對內蒙古草原的真實寫照的是(  )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B.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C.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024八下·秀洲月考)讀“我國2012—2022年人口年齡結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示意圖”,回答下題。
8.上圖反映出我國近幾年(  )
①人口增長趨緩且已呈負增長
②人口文化素質還需大幅提升
③適齡勞動人口正在逐漸減少
④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針對圖表所反映的人口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長速度
②堅持科教興國戰略
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④不斷完善生育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八下·秀洲月考)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某校小記者小芳準備寫一篇相關的通訊報道。回答下題。
10.以下做法能夠幫助小芳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有(  )
①到會場拍照片
②觀看電視報道
③采訪參會人員
④手機上網搜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1世紀是人類高度關注可持續發展的世紀。下列漫畫能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  )
A.
B.
C.
D.
12.(2024八下·秀洲月考)相對于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是(  )
A.更直接,不可靠 B.間接,不可靠
C.更直接,更可靠 D.間接,更可靠
13.(2023八上·柯橋月考)新中國的成立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對上述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①第一次取得反抗外來侵略的勝利
②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4八下·秀洲月考)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  )
A.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 B.馬克思主義傳播史
C.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 D.西方列強的侵華史
15.(2024八下·秀洲月考)在北線以友邦為鄰幾乎沒有設防,卻集中了全國大部分重工業,朝鮮戰爭的爆發,使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之下,甚至中國首都也在美國轟炸機的活動半徑之內。中國的戰略后方和政治經濟中心頓成前線。材料可用來研究中國進行抗美援朝的(  )
A.原因 B.過程 C.方法 D.影響
16.(2024八下·秀洲月考)下圖《九州無事樂耕耘》是徐悲鴻在1951年以農民耕種為題材創作的作品。該作品反映了(  )
A.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勞動喜悅 B.農業合作化后農民積極耕耘
C.農民在敵后根據地集體生產 D.合村并鎮后農民的喜悅心情
17.(2024八下·秀洲月考)1949年,“人民”開始成為最為流行的政治詞匯。從“人民解放軍”到使用的“人民幣”乃至每天走過的“人民路”“人民廣場”等,“人民”一詞頻繁地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表明我國(  )
A.完全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 B.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C.建立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D.人民真正成為國家主人
18.(2024八下·秀洲月考)2019年是下圖70周年紀念,關于下圖事件相關史實表述正確的是(  )
①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是建國初期的施政方針
②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③起臨時憲法的作用
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2024八下·秀洲月考)1958年至1961年,國家財政連續四年出現赤字,金額高達172億元。1965年,國家財政收大于支7億元,并且還清了外債,各種副食品和工業日用品供應充足。出現上述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七千人大會”的召開 B.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的召開
C.“大躍進”高潮的出現 D.黨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
20.(2024八下·秀洲月考)“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下列圖片反映的成就中,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有(  )
①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②鞍山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 ③成功培育出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④中國制造的第一批噴氣式殲擊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2024八下·秀洲月考)鄧小平在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它)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訓。”其“反面教訓”主要是它肆意踐踏了民主與法制。鄧小平評價的這一歷史事件是(  )
A.“大躍進”運動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文化大革命 D.改造私營工商業
22.(2024八下·秀洲月考)習近平稱贊他“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毛澤東也曾為他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這位“黨的好干部”是(  )
A.焦裕祿 B.王進喜 C.鄧稼先 D.雷鋒
23.(2024八下·秀洲月考)“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挫折,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終于結束了,其結束的標志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B.劉少奇被迫害
C.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D.中央文革小組成立
24.(2024八下·秀洲月考)學習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史實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下列史實與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B.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
D.“一五”計劃的完成——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共52分)
25.(2024八下·秀洲月考)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過程中,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土地改革法規定,土改期間,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土地改革委員會指導和處理相關事宜,鄉、區、縣、省農民大會及其選舉的農民協會為土改的合法執行機構。為了發動群眾,工作團、工作隊深入農村,采用訪貧問苦、訴苦會、召開農民代表會議和舉辦農民積極分子短訓班等形式,宣傳黨的土改方針、政策,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以貧、雇農為核心的包括中農在內的農民協會,以此作為土改的主要執行機關。
——摘編自《人民日報》(1950年7月5日)
材料二:
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后,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 同仁堂公私合營后,解放了生產力,短短幾年的努力,企業面貌大改觀。生產設備、廠房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改造,向著機械化、半機械化大生產邁進一大步……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通縣果園藥酒車間,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增設了同仁堂第二門市部。到1959年時,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39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增長78.3倍。 ——摘編自孫洪群、金永年《公私合營前后的北京同仁堂》
材料三 到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加入手工業合作社的人數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1.7%;全國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8%,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摘編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材
(1)根據材料一,概括黨和政府推進土地改革的具體措施。
(2)根據材料二,概括公私合營后同仁堂企業的發展狀況。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過程中采取的創舉性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何歷史影響?
(4)綜合上述,你認為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26.(2024八下·秀洲月考)艱辛探索,成就卓著
材料一 從1953年開始執行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并且得到了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到1957年底已經勝利地超額完成了 一五計劃完成的時候,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已經建立起來;同時,農業基本建設和運輸建設都取得很大成就;我國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顯蓄的提高
材料二
材料三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國家大事
(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哪些成就能夠直接證明“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已經建立起來”
(3)根據材料三,寫出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產生方式。指出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什么歷史意義?
(4)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一五計劃實施”與“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之間有何聯系?
27.(2024八下·秀洲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位于南北天山之間的伊犁河谷地區——綠洲廣布,自古人們以種植莊稼和果木為生。伊犁河谷被禰為“塞外江南”,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
伊犁河谷及周邊地帶示意圖及氣溫降水圖(見下圖)
(1)據圖判斷河谷中河流的大致流向。
(2)閱讀材料和圖片,指出伊犁河谷成為“古絲綢之路北道要沖”的人文因素是什么?并結合圖片分析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的自然條件。
(3)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針對此問題,請你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建議。
28.(2024八下·秀洲月考)小林對“碳達峰、碳中和”有濃厚的興趣,于是開展了有關我國能源發展狀況的研究性學習。
資料
資料A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主要目標:到2025年,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
46億噸標準煤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計下降18%,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資料B
資料C
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9.8億噸標準煤,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9億噸,居全球第一,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核電、生物質發電等。
資料D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明確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相關指標。山東德州電廠對現有的6臺火電機組進行熱電聯產改造,為周邊工業園區提供工業蒸汽,成為清潔高效的標桿企業。
探究
(1)根據資料B、C,分析資料A《規劃》中主要目標提出的原因。
(2)資料D對實現資料A《規劃》中的主要目標有何借鑒意義
(3)為實現資料A《規劃》中的主要目標,我們青少年又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謎底所指的動物是駱駝,其生活地區的主要自然環境特征是干旱。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駱駝能夠適應沙漠中極端干燥和資源稀缺的條件,它們在沙漠中的生存主要依賴于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和適應能力。例如,駱駝的腳掌有寬大的肉墊,這有助于在沙子上穩定行走,防止陷入沙子中。它們的鼻子和眼睛非常小,這可以防止沙子進入呼吸系統和眼睛。
2.【答案】D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氣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氣溫高,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新疆位于我國西部,地形可用“三山夾兩盆”來概括。這里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蒸發強烈,人們創造出一種灌溉設施--坎兒井來發展綠洲農業。這里農產品好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夏季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積累,因此這里瓜果特別甜。
3.【答案】B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①海拔高,起伏較小。由于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②輻射強,太陽能豐富。海拔高,氣溫低,③冬冷夏涼,日溫差大。海拔高,積雪較多,雪山連綿,④湖泊星羅,冰川廣布。因此,形成獨特的高原風光。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烈。同時,結度低,晴天多,也使其太陽輻射能豐富。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水汽、雜質含量少,對地面輻射吸收少,大氣保溫作用弱,溫度低。
晝夜溫差大的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云量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相對較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相對較低,晝夜溫差大。
4.【答案】C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傳統汽車消耗汽油石油產品,排放出廢棄物污染大氣,電動汽車充電,電是清潔能源,對大氣污染小。結合題意,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改善大氣環境質量。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傳統汽車通過燃燒汽油或柴油作為動力,而電動汽車以蓄電池儲存的電力作為動力,因此電動汽車替代傳統汽車可以減少汽油、柴油的直接燃燒,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氣環境。
5.【答案】A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民族獨特生活特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喝青稞酒、吃糌粑是藏族的生活特色,所以A正確,B錯誤;窯洞是黃土高原居民的一種住宅特色,與壯族無關,所以C錯誤;蒙古族住的是蒙古包,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民族獨特生活特色的識記。
6.【答案】D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綠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蔭;“銀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 “金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金色中國”——草原廣袤,牛羊成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從圖上可以看出,黃色中國指北方地區, 綠色中國指南方地區,金色中國指西北地 區,銀色中國指青藏地區。所以,草原廣袤、 牛羊成群是“金色中國”;沃野千里、綠樹成 蔭是“綠色中國”;茫茫戈壁、黃沙漫漫也是 “金色中國”;地勢高聳、冰川廣布是“銀色中 國”。
7.【答案】C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西北地區的真實寫照。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是云貴高原的真實寫照。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內蒙古高原的真實寫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橫斷山區的真實寫照。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的高原的高原是黃土高原,以黑土地著稱的平原是東北平原,四大盆地中農業生產條件最好的盆地是四川盆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指橫斷山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內蒙古高原的景觀。
【答案】8.C
9.D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對策
【解析】【點評】 針對目前我國出現的人口問題,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為應對當前出現的人口問題,逐步調整完善現行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8.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右圖反映出我國近幾年 ,①人口增長趨緩且已呈負增長,③適齡勞動人口正在逐漸減少,④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 ①③④ ,正確。②人口文化素質還需大幅提升,圖中沒有 體現。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9.結合上題,針對圖表所反映的人口問題主要是老齡化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④不斷完善生育政策,③④,正確。其他解決不了問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答案】10.B
11.D
【知識點】社會調查
【解析】【點評】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經濟增長模式,指既滿足當代入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入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第一手材料——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證據,是未經過任何修飾的信息 ,經由本人調查驗證的,不是道聽途說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經改動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實的信息。
10.以下做法能夠幫助小芳獲得第一手資料的有:①到會場拍照片,③采訪參會人員,①③,正確;其他不屬于第一手資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11.“長江也是黃河”日本核廢水排海”反映的是水污染問題;“所剩無幾”都是反映的人類對資源的破壞;這三種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只有D“太陽經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2.【答案】C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相比較,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是更直接,更可靠,可以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資料是準確的。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更直接,更可靠是第一手資料具有的特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手資料的特點。要求學生理解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特點。
13.【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②③④是新中國的成立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D項正確;
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來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排除包含①的AB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的相關史實。
14.【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給出的這個年代尺中開始時間為1919年,這一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而結束時間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據此可知這個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應該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A項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始于1921年,不符合題意;
B項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始于1917年,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符合題意;
D項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始于1804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題干相關內容,尋找共同之處,確定主題。
15.【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在北線以友邦為鄰幾乎沒有設防,卻集中了全國大部分重工業,朝鮮戰爭的爆發,使中國主要的工業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國的軍事威脅之下,甚至中國首都也在美國轟炸機的活動半徑之內。中國的戰略后方和政治經濟中心頓成前線”可以得出,正是因為材料中的問題,中國才必須進行抗美援朝,所以可用來研究中國進行抗美援朝的原因。
A項原因可用題干材料來研究,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美援朝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6.【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我國開始土地改革,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農民廢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漫畫反映了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勞動喜悅。
A項土地改革后農民的勞動喜悅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農業合作化后農民積極耕耘、農民在人民公社中集體生產、農民在包干到戶后辛勤勞作與題干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7.【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949年,“人民”逐漸成為最為流行的政治詞匯,主要原因是新中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A項完全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說法絕對,不符合建國第一年的史實,不符合題意;
B項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錯誤,建國之初我們是新民主主義國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不符合題意;
C項建立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在1954年之后,不符合題意;
D項人民真正成為國家主人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及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理解并識記新中國成立的標志及意義,重點掌握新中國成立的標志及意義。
18.【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的國體,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是新中國的建國綱領,是新中國的施政方針,具有臨時憲法作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①③④表述正確。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規定了人民的權利和義務,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②錯誤。
D項①③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識記能力,解答的關鍵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
19.【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65年,國家財政收大于支7億元,并且還清了外債,各種副食品和工業日用品供應充足”并結合所學可知,1959-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為了調整國民經濟,1961年1月,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呈現出物價穩定、市場繁榮的新面貌。
A項“七千人大會”的召開初步總結“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不符合題意;
B項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的召開是在1958年,不符合題意;
C項“大躍進”高潮的出現是嚴重失誤,不符合題意;
D項黨中央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是出現題干變化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民經濟的調整。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20.【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雖然遭到巨大損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①③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就。②④的是一五計劃時期的成就。
A項①③屬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成就及學生的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1.【答案】C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政權遭到嚴重削弱,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我國國民經濟遭受慘重損失,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沒有提高,教育科學文化事業被嚴重摧殘,是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文化大革命是鄧小平評價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內容,識記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
22.【答案】A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焦裕祿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糧食減產降到歷史最低水平,焦裕祿帶領全縣的干部和群眾,同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使蘭考縣面貌大為改觀,他身患重病,仍然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們稱頌他“黨的好干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
A項焦裕祿是這位“黨的好干部”,符合題意;
B項王進喜,一名石油工人。他因其用自己身體制伏井噴而家喻戶曉,不符合題意;
C項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不符合題意;
D項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以公而忘私,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風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重點識記社會主義建設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
23.【答案】C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斷措施,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內亂。
ABD三項都不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不符合題意;
C項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標志是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24.【答案】B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我國1950年開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土地到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迅速發展。
A項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錯誤,標志著中國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不符合題意;
B項土地改革的完成——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正確,符合題意;
C項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錯誤,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中國大陸基本完成統一,不符合題意;
D項“一五”計劃的完成——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錯誤,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以后,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并沒有馬上成為工業強國,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5.【答案】(1)具體措施: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建立了相關的機構來領導此次土地改革;制定土改法律;宣傳土改政策;建立執行機關。
(2)發展狀況:技術改進;設備更新;規模擴大;職工人數增加;產值提高。創舉性政策:贖買政策。
(3)我國實現了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歷史影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調整要符合生產力水平;制定經濟政策要實事求是,符合基本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土地改革法規定,土改期間,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土地改革委員會指導和處理相關事宜,鄉、區、縣、省農民大會及其選舉的農民協會為土改的合法執行機構。為了發動群眾,工作團、工作隊深入農村,采用訪貧問苦、訴苦會、召開農民代表會議和舉辦農民積極分子短訓班等形式,宣傳黨的土改方針、政策,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以貧、雇農為核心的包括中農在內的農民協會,以此作為土改的主要執行機關”可知,黨和政府推進土地改革的具體措施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建立了相關的機構來領導此次土地改革;制定土改法律;宣傳土改政策;建立執行機關。
(2)根據材料二“同仁堂公私合營后,解放了生產力,短短幾年的努力,企業面貌大改觀。生產設備、廠房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改造,向著機械化、半機械化大生產邁進一大步……增設了同仁堂提煉廠,通縣果園藥酒車間,擴建了大柵欄同仁堂門市部,增設了同仁堂第二門市部。到1959年時,比解放前夕的1948年,職工人數由190人增加到539人……產值由16萬元增加到1251.9萬元,增長78.3倍”可知,公私合營后同仁堂企業技術改進;設備更新;規模擴大;職工人數增加。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3)材料三“到1956年底,全國加入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96.3%,加入手工業合作社的人數占手工業者總數的91.7%;全國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8%,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反映了我國實現了由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1956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生產關系調整要符合生產力水平;制定經濟政策要實事求是,符合基本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理解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相關內容及其意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
26.【答案】(1)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
(2)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
(3)全國人民普選;意義: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4)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為一五計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政治保障,一五計劃的實施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提供了經濟條件。(經濟建設促進民主法治建設,政治建設促進經濟建設;或寫出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均可得分。)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從1953年開始執行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并且得到了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可知,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的原因有: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努力;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援助。
(2)材料二中的“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程” 能夠直接證明“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已經建立起來”。
(3)根據材料三“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可知,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產生方式是全國人民普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4)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為一五計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五計劃的實施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提供了經濟條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五計劃的相關知識。
27.【答案】(1)自東向西流。
(2)人文因素: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
自然條件: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
(3)問題:荒漠化;
建議:因地制宜,種植耐旱、高附加值的農作物;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根據水往低處流,據圖判斷河谷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東向西流。
(2)、閱讀材料和圖片,指出伊犁河谷成為“古絲綢之路北道要沖”的人文因素是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并結合圖片分析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的自然條件是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
(3)、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荒漠化。針對此問題,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建議:因地制宜,種植耐旱、高附加值的農作物;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
【點評】伊犁河谷是亞歐大陸干旱地帶的一塊“濕島”。北、東、南三面環山、向西開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收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水汽,在山前地帶形成豐富的降水,每年春、夏季濕潤的西風氣流進入伊犁河谷,迎風坡降水可達到600~800毫米,成為新疆最濕潤的地區。加上土地肥沃,伊犁河谷的沖積平原成為新疆糧倉;草原遼闊,物產豐富,享有“天馬故鄉”之美譽;河谷兼有南北疆特點,既有牧場,又有農耕地,旅游資源特色分明,優勢顯著。
28.【答案】(1)從資料B中看出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雖有上升,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比重仍然較大。從資料C中看出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護環境,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因此《規劃》提出了這樣的目標。
(2)①國家:完善能源消費的相關制度,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②企業:依靠科技,推行清潔生產。
(3)選擇低碳出行方式,多騎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積極參加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等公益活動;等等。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國家,需要運用資源現狀的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提高-→可鏈接以煤炭為絕對主體,非化石能源占比較低;可再生能源的實際發展步伐已經走在了國家規劃“前面”,有能力支撐未來非化石能源消費更高占比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②: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9.8億噸標準煤,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9億噸,居全球第一,可鏈接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已成為全球共識,較為保守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將可能使我國錯失能源轉型發展的先機;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國家,需要運用綠色發展的知識,從意義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聯合印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明確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相關指標。要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可鏈接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高效利用能源;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已成為全球共識,高效利用能源;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資源現狀、堅持綠色發展、青少年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及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作答。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天祝| 兴仁县| 信宜市| 壶关县| 宜宾县| 文山县| 和田县| 工布江达县| 武城县| 长丰县| 泾阳县| 寿阳县| 余干县| 东丰县| 松潘县| 凌海市| 蚌埠市| 英山县| 尼玛县| 邢台市| 通化市| 泰宁县| 阜新市| 肇源县| 淮安市| 桦甸市| 根河市| 六盘水市| 西华县| 浙江省| 区。| 积石山| 张家界市| 新沂市| 团风县| 凭祥市| 香河县| 汾阳市| 土默特右旗|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