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寫作:學寫游記》導學案【學習目標】1.根據游蹤和自身體驗,合理安排寫作順序。2.學會多角度觀察景物,抓住景物或者游覽場所的特點來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3.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適當運用議論、抒情等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重點難點】1.根據游蹤和自身體驗,合理安排寫作順序。2.學會多角度觀察景物,抓住景物或者游覽場所的特點來寫,突出重點,詳略得當。3.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適當運用議論、抒情等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學習過程】一、預習案1.請同學們自主默讀教材第 111 頁,再次認識“游記”,探討寫游記的基本方法,并與同學們分享。二、探究案1.請根據下列知識講解,把題干中的“空”補充完整。(1)確定 ,安排順序游蹤,就是旅游的蹤跡。怎樣將游蹤寫得清楚呢 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移步換景,即隨著游覽者的腳步移動,不斷變換景物,如《登勃力朗峰》;二是定點觀察,就是確定一個最佳觀察點,然后以此為原點,描繪四周所見景物,可以采用平視、仰視、俯視、環視等視角;三是分類摹寫,就是依照不同的景致分類展現自然風景,如《壺口瀑布》 寫水、寫石就是這種寫法。只有線索明確 文章的結構才會更清晰。寫作前,要根據所寫游覽景點的特征,先在腦海中畫出當時的游覽路線圖 ,然后根據自己要展現的內容確定寫作的線索和順序。(2)把握 ,寫出個性不同的景觀會有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人去游覽同一景觀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寫游記時,我們要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征,寫出景點的個性來。想做到這一點,就要學會調動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聞,去嘗,去摸,去聽,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過程中的一山一水、花一木、一人一事,這樣景點的具體特征才會清晰地展現在你面前,寫出的景點才會有特征,有個性。(3)詳略 ,突出重點寫作時,應選取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美景來入手,切不可面面俱到。上化如游覽前的準備、怎樣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怎樣下山等 筆帶過即可,不必用墨太多。有特色的景物,有文化背景的景點,讓你感受最深的場景才是你要描繪的重點,最應該去詳寫。另外,關于景物的人文風貌、傳奇故事也可以適當詳寫,讓讀者不僅能夠從中了解景物的美妙,還能獲得相關知識。(4)情景 ,表情達意一篇好的游記,如果僅僅滿足于寫景、敘事是不夠的,還必須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這樣才會讓景點更有深度,讓讀者讀后余味無窮。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一是寫游蹤要有“我”的見聞、言行和思考;二是要善于發現不變景物之中的變化,才能寫出新意;三是要寫出“我”面對某一景物時的獨特感受;四是要寫出景點的文化底蘊。另外,選用日記、書信等文體表達,也會有獨特的優勢。三、練習案(一)游記常常要對某處景物做定點觀察,以寫出景物的特點。選擇一處自己游覽過的景點,圍繞其中一處風景,寫一個片段。200字左右。提示:1.選擇某一處風景來寫,不要貪多,不要面面俱到。2.細致觀察,具體描繪該處風景,不要泛泛而談。3.描寫風景時要融入一些個人感受,盡可能寫出自己獨特的體驗。(1)審題立意題目要求圍繞某一處風景寫一個片段,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定點觀察,也就是人所在的位置不變,展現所見、所聞、所感的景物。②強調要細致觀察,交 代景物的特點,但又不能貪多,不要面面俱到。③注意字數限制,200字左右。(2)內容選材根據所見景物的不同,本題可以有以下寫作思路:立意角度 立意闡釋游山 了解山的特點,搜集與山有關的文化,可采用由低到高、由近及遠的順序寫作。游水 了解水域的特點,可采用由近及遠的順序寫作。其他景物 從多角度展現景物特點,并寫出觀覽感受。(二)【選做】我們可能都有過旅游的經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光,了解民風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選擇一處自己游覽過的景點,自擬題目,寫一篇游記。不少于600字。提示:1.先畫出當時的游覽路線圖,按游覽順序擬出寫作提綱。2.回想游覽時最深的印象及總體感受,據此確定材料取舍與敘述詳略。3.在記敘或描寫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人文景觀的介紹或引用他人的描寫、評價等,以豐富文章內容。(1)審題立意這是一道自命題作文題。 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寫作的文體為游記,寫作的對象是自己游覽過的景點。②寫作時可以采用發問的形形式明確思路,如游覽過什么景點?觀賞了哪些自然風光?了解了哪些民風民俗?有怎樣的思考或遐想?回答這些問題,也就明確了寫作的的內容和思路。③要抓住印象最深的景物展開描寫,融人自己的真情實感,確定材料取舍與敘述詳略,做到重點突出,特點鮮明。④注意字數限制,不少于 600 字。(2)內容選材根據游覽景點的不同,本題可以有以下寫作思路:立意角度 立意闡釋游山 可以是名山,也可以是家鄉不出名的山,要按照游覽順序,抓住特征,突出相關文化, 寫出熱愛之情。游水 可以是西湖勝景,也可以是鄉村普通的一條小河。要抓住特征,突出重點,寫出感情。游覽建筑 如游覽蘇州園林,要抓住特征,穿插文化背景,寫出新意。(三)【選做】參觀一處紀念館(或博物館、展覽館),以《參觀____》為題,寫一篇參觀記。不少于600字。提示:1.參觀時可以有意識地做一些記錄,作為寫作的素材。2.參觀過程中看到的東西不可能全都寫進作文中,要有重點、有選擇地寫,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3.參觀的目的是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接受教育。在適當的地方,要點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啟發。(1)審題立意這是一道自命題作文題。寫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寫作的對象是一處紀念館(或博物館、展覽館)。②寫作時要確定游覽順序,還要確定介紹的重點。③除寫參觀過程中看到的有特點、令人印象最深的東西之外,還要點出參觀帶來的教益或啟發。④注意字數限制,不少于 600 字。(2)內容選材根據游覽地點的不同,本題可以有以下寫作思路:立意角度 立意闡釋紀念館 介紹圖片、文字、人物事跡,追憶前人,適當聯系現實。博物館 可以寫特點鮮明、令人震撼的文物,介紹其外觀、構造、文化背景等,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展覽館 可以寫書畫展覽、文物展覽等,表達游覽的感悟。四、質疑案1.學完本課,回想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或者不太明白的技法,課下與同學、老師交流。點撥要點一、預習案1.游蹤清晰。游覽的經過是行文線索,交代清楚,起到串聯文章的作用即可,不能巨細無遺地敘述。精當選景。要抓住最富有特征和代表性的,或者是你感受最深的景物來寫,鮮明地呈現其獨特、令人難忘之處。融入情感。在游覽過程中自然觸發出的感受或思考,要滲透在寫景的文字之中。富有知識。游記中還可以涉及游覽地方的歷史掌故、前人詩文、名人逸事等方面的知識,巧妙插入,可以增加文章的知識性。二、探究案1.(1)游蹤 (2)特征 (3)得當 (4)交融三、練習案(一)《安塞腰鼓》讀后隨感初識鳳凰古城,我便被它深深吸引。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四面環山,風景優美。走過狹長幽深的古巷, 出得東門,(①總寫鳳凰古城的位置。)映入眼簾的則是另一派祥和熱鬧的景象:清澈的沱江水從山頭緩緩而下,古色古香的吊腳樓緊緊依偎在兩岸;天色漸晚,一串串紅燈籠順檐垂下,兩岸燈火璀璨,此時正有烏篷船順流而下,只見稍公在船頭用竹竿一點,掛了紅燈的舟便滑行了數米,和著蒙蒙細雨向下游望去,但見江上星星點點的燈火,讓人覺得仿佛身處仙境,再看兩邊堤岸,店鋪林立,各有風格,人頭攢動,樂聲震耳,(②以“出得東門”,來表明立足點,寫了上游、下游、兩岸的景致。)真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又現代感十足的不夜城。(③結尾自然流露情感,又能巧妙的總結片段。)點評:這個片段呈現的是鳳凰古城的一幅夜景圖。小作者駐足東門之外,以此為觀察點,從江的上游寫起,寫到了江邊的串串燈籠,江中撐船的艄公,下游的點點燈火,以及兩邊堤岸的市井生活,描繪了古樸美與現代感交融的古城新貌。(二)神農架游記為了拓展我的知識面,爸爸答應暑假帶我去神農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踏上了神農架之旅。(①交代旅游的時間、地點。)我們先乘火車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約五六個小時的汽車,便來到神農架的入口——鴨子口。這里的海拔已經是一千八百多米了,與宜昌市區的炎熱相反,我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寒意,汽車玻璃也冰涼冰涼的。(②突出神龍架鴨子口的涼。)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又行駛了四十多分鐘,就到了神農架的最高峰——神農頂。從山上往山腳望去,植被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山腳是闊葉林,山腰是針葉林,再往高處,草樹交錯。越往上,樹就越來越少。到海拔兩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沒有樹了,只剩下了各種各樣的草和大熊貓愛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頂便只有草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山草甸。(③“景點一:神農頂“植被垂直變化十分明顯”,詳寫。)神農架最有名的一個景點就是風景埡。這里云霧繚繞,再加上青翠的山巒,如仙境一般。聽說如果到了秋天,天氣好而且沒有云霧的話,景色會更加美麗。從這里可以俯視到山腰上紅、黃、綠的樹葉,它們相互交錯,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還能遠眺各種奇峰怪石,它們在叢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幽靜、蒼莽。(④景點二:風景埡“青翠”“云霧繚繞”,詳寫。)離開風景埡,沿著盤山公路繼續往前走,便來到了板壁巖。在這里,我看到了薔薇、冷杉、紅楊等過去我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植物,其中有不少還是珍稀植物呢。有長了一千多年還只有一個成人高的小葉黃楊,過去用來制作直升飛機螺旋槳的紅樟,有屬于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珙桐……(⑤景點三:板壁巖“有不少珍稀植物”,詳寫。)跟隨著導游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一個洞穴。據說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沒過。洞旁古木參天,樹上附著厚厚的一層苔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空氣好新鮮呀!游完板壁巖后,接著我們又游覽了金猴溪、野人夢苑、瞭望塔等景點。這次去神農架的經歷,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豐富了我的知識,增長了我的見聞。(⑥略寫瞭望塔等景點,總述旅游收獲。)點評:本文以游覽地點的變化為順序,有條理地記述了小作者游覽神農架的經過。全文敘述清晰,寫景生動,抒寫感受也較為真切,給人以“心”臨其境的美好感受。(三)參觀上海博物館一個周日的上午,我們懷著激動、好奇的心情參觀了上海博物館。(①開篇點題,點明參觀的時間、對象,領起下文。)巍峨、壯觀的上海博物館坐落在繁華的市中心,與自然博物館隔路相望。步入博物館大門,我們來到一樓古代青銅館。這里陳列的是中國古代青銅器。講解員向我們介紹道:“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青銅器工藝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它以造型雄偉、細致考究聞名于世……”聽著講解員的介紹,我的心早已飛到那一件件藝術珍品面前。走進第一陳列室,這里陳列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青銅器——鼎。有一座名叫“大克鼎”的鼎,是西周時期鑄造的,距今幾千年了。它造型古樸,沉穩堅實。鼎口有大型雙立耳,口沿微斂,腹略鼓而垂,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②介紹第一陳列室中的青銅器,重點介紹“大克鼎”,突出重點。)隨著隊伍前行,我們又參觀了第二、第三陳列室,然后來到了第四陳列室。(③詳略結合,詳寫第四陳列室,略寫第二、三陳列室。)這里陳列的是青銅器中的珍品,它們小巧玲瓏,雕刻精細。我最喜歡的是陳列在櫥窗中間的一只“小公?!?。它的名字叫“犧尊”,鑄于春秋晚期。它整個外形像一只威武的小公牛,鼻孔里有個吊環,兩個硬邦邦的牛角神氣地翹著,很惹人喜愛,四個粗壯的蹄子支撐著全身,你不細看,真會以為它是一頭勇猛的小公牛呢。其實,它只是一只裝飾性的溫酒壺。(④重點介紹“犧尊”:生動細致的描述不僅突出了“犧尊”的特征,而且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望著這不計其數的藝術珍品,我不由得感慨萬千:古代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給我們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文物,他們真了不起啊!(⑤直抒胸臆,由精美的藝術品,自然生發出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崇敬之情。)接著,我們走進了二樓陶瓷陳列室。陶瓷工藝是我國古代工藝美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用黏土燒制成的陶盆,這項技藝一直流傳到現在,至今仍然被廣泛地使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陶瓷珍品,像秦始皇兵馬俑、景德鎮瓷器等。最后,我們登上三樓參觀中國歷代繪畫館,欣賞了各朝各代畫家筆下栩栩如生的山水、花鳥、人物。我最喜愛元代畫家錢選的名作《蹴鞠圖》,畫面展現了宋代王室貴族踢球的情景。畫中六人的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有的皺眉,有的急躁,有的冷笑,真是活靈活現??!下午三點多鐘,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上海博物館。(⑥緊扣文題,照應開頭。)點評:文章記敘了作者參觀上海博物館的經過,詳寫了一樓的青銅器,略寫了二樓的陶器、三樓的古代畫作。而一樓又重點寫了第一、第四陳列室,第二、第三陳列室則一筆帶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同時,作者在行文中融入了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贊美之情與對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自豪之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