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初中浙派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評估測試卷一、選擇題1.(2024九下·浙江月考)過去20年,某縣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走向“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并逐漸邁進“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新階段,以數字化、智能化引領推進共富建設成為鄉村鮮明特色。這充分說明( )①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措施②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增進民生福祉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過去20年,某縣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走向“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并逐漸邁進“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新階段,以數字化、智能化引領推進共富建設成為鄉村鮮明特色。這充分說明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增進民生福祉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故②③④正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不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措施,故①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共享發展成果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12月,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商運投產,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模塊化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先。這離不開一代代核電人攻堅克難,開拓探索。據此回答下題。2.這有利于( )①我國建成創新強國②提高國際競爭力③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④構建新發展格局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這啟示我們( )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堅持教育優先發展③創新是民族振興的基石④弘揚改革創新精神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答案】2.B3.A【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點評】此題考查創新的重要性、科教興國戰略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制度保障,中國已經駛上創新強國的快車道。2.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商運投產,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模塊化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先。這有利于我國建成創新強國,提高國際競爭力,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故①②③正確。材料內容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無直接關系,故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該項目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項目,離不開一代代核電人攻堅克難,啟示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故①④正確。材料沒有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故②不符合題意;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故③錯誤。故答案為A。4.(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7月22日《法治日報》報道,2023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31.6萬人、起訴71.3萬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起訴涉黑惡犯罪4534人。這表明( )①我國堅持厲行法治,推進依法治國②法治的作用和力量比德治大得多③審判機關公正審判利于社會和諧④法治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2023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31.6萬人、起訴71.3萬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起訴涉黑惡犯罪4534人。這表明我國堅持厲行法治,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故①④正確。德治和法治在社會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故②錯誤。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材料沒有涉及審判機關,故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厲行法治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5.(2024九下·浙江月考)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污時出現一些令人驚訝的偏差,不是給老百姓的鍋灶上貼封條就是禁止大家蒸饅頭炸丸子等等,引起民眾的反感。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嚴格治污能提升政府權威和公信力②不切實際的治污是形式主義的表現③治污要取得成效只能犧牲民眾利益④環境治理中要注意維護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污時出現一些令人驚訝的偏差,不是給老百姓的鍋灶上貼封條就是禁止大家蒸饅頭炸丸子等等,引起民眾的反感。這說明不切實際的治污是形式主義的表現,環境治理中要注意維護人民的利益,故②④正確。材料涉及的是權力濫用,而非嚴格治污,故①不符合題意;治污要取得成效,但不能犧牲民眾利益,故③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依法行政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6.(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上半年,因為獨特的民族風情,云南成為社交媒體上“火出圈”的旅游選擇。熱火朝天的潑水狂歡、民族歌舞展演等民族文化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勾畫出各民族團結一心、攜手奮進的美麗畫卷。這些民族文化活動有利于( )①增進民族團結與情感交流②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使各民族風俗習慣相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析】【分析】熱火朝天的潑水狂歡、民族歌舞展演等民族文化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勾畫出各民族團結一心、攜手奮進的美麗畫卷。這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與情感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①③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②不符合題意;各民族風俗習慣并不相同,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7.(2024九下·浙江月考)上聯:兩岸情深同命脈;下聯:三通路闊共繁榮;橫批:“一國兩制”。對這副對聯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運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了臺灣問題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③“一國兩制”方針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析】【分析】“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故②④正確。我國還沒有解決臺灣問題,故①錯誤;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故③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一國兩制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8.(2024九下·浙江月考)如圖《新征程》中的2035年目標( )A.實現了中國人的美好夙愿B.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D.注重發展謀復興,達到同步富裕【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新征程》中的2035年目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故C正確。第二個百年目標反映了中國人的美好夙愿,故A錯誤;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2050年的目標,故B錯誤;要實現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9.(2024九下·浙江月考)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最大依靠。這說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 )A.凝聚中國力量 B.汲取中國智慧C.弘揚中國精神 D.堅持中國道路【答案】A【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最大依靠。這說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故A正確。題干沒有強調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堅持中國道路,故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實現中國夢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0.(2024九下·浙江月考)截至2023年9月,中國已與數十個發展中國家簽署48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累計合作建設4個低碳示范區,開展75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2300余名氣候變化領域的官員和技術人員……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對于以上行動,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①中國主動擔責,成為主導世界的力量②中國積極參與,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③中國勇于擔當,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④中國事不避難,推動解決全球性危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反映了中國積極參與,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勇于擔當,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事不避難,推動解決全球性危機,故②③④正確。中國主動擔責,但不是主導世界的力量,故①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中國的國際擔當與作為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事不避難,勇于擔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贏得了廣泛國際贊譽,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2024九下·浙江月考)讀圖,回答下題。11.圖甲反映的氣候類型與圖乙中相對應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下列關于乙圖中各城市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城市地處我國北方地區,那里的瓜果特別甜B.②城市地處我國第二級階梯,屬于東部季風區C.③城市是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和工業中心D.④城市地處我國南方地區,是我國特別行政區【答案】11.B12.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中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此外,由于地形多樣、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中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依次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大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為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1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甲是溫帶季風氣候。圖甲反映的氣候類型與圖乙中相對應的城市是 ② 。①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 是熱帶季風氣候。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城市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那里的瓜果特別甜。②城市地處我國第三級階梯,屬于東部季風區。③城市是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和工業中心。④城市地處我國南方地區,不是是我國特別行政區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13.(2024九下·浙江月考)“非洲到處在流血……過去住著人的村落現在變成一片廢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種地的人們到哪里去了呢 他們被捉去當奴隸……那些僥幸逃走的人們,不得不遷居到深山老林,重過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這些資料最可以佐證( )A.三角貿易出現 B.工業革命沖擊C.世界市場成型 D.手工工場出現【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據材料“非洲到處在流血……過去住著人的村落現在變成一片廢墟……他們被捉去當奴隸……”并結合所學可知,為了獲取巨大的利潤,歐洲殖民者從事販賣非洲黑奴的活動,運往美洲,形成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被稱為“三角貿易”,故選A項。材料描述的是非洲人的災難,沒有涉及工業革命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非洲人的災難,沒有反映世界市場的成型,排除C項。中世紀西歐隨著分工細化,手工工場出現,與材料不符 ,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黑奴三角貿易,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14.(2024九下·浙江月考)上課記筆記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如圖是小辛同學的課堂筆記。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領主”“佃戶”“份地”“法庭審判”A.封君與封臣 B.西歐莊園 C.大學的興起 D.城市的發展【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領主”“佃戶”“份地”“莊園審判”并結合所學可知,9世紀開始,封建莊園在歐洲流行開來,到11世紀遍布歐洲,成為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主要居民為領主、佃戶,耕地分為自營地、份地,所以小辛同學學習的內容是西歐莊園,故選B項。封君與封臣是西歐的政治制度,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紀西歐莊園特點,與大學興起無關,排除C項。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紀西歐莊園特點,未涉及城市發展問題,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歐莊園,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西歐莊園的相關史實。15.(2024九下·浙江月考)文藝復興始于意大利,新航路開辟始于葡萄牙,一個發現了“人”,一個發現了“世界”,他們共同推動了( )A.大西洋沿岸經濟繁榮 B.人類思想的解放C.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 D.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發現了‘人’”“發現了‘世界’”,結合所學可知,“人”的發現是文藝復興,宣揚人文主義,解放了思想,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世界”的發現是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堆加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所以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D項。“世界”的發現,使商路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促進了大西洋沿岸經濟繁榮,排除A項。“人”的發現,宣揚了人性的解放,促使人類思想的解放,排除B項。“世界”的發現,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的相關歷史知識。16.(2024九下·浙江月考)美國學者羅伯特·帕爾默把發生在北大西洋兩岸的政治事件結合起來,將18世紀最后40年命名為“民主革命的時代”。這一時期在北大西洋東岸產生的民主革命成果是(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C.《獨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答案】B【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18世紀最后40年命名為‘民主革命的時代’”“北大西洋東岸產生的民主革命成果”,結合所學分析:A: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屬于17世紀后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B:1789年,《人權宣言》發表,法國大革命時期,屬北大西洋東岸,故選B項。C:1176年,《獨立宣言》發表,美國獨立戰爭,位于北大西洋西岸,排除C項。D:1862年,《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屬于19世紀,與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人權宣言》。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法國大革命的相關歷史知識。17.(2024九下·浙江月考)下表是《1937年部分世界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統計表。數據表明( )國家 項目 美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日本國民收入(億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國防開支所占(%) 1.5 7.5 9.1 23.5 14.5 28.2A.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B.美國國民經濟居世界首位C.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瘋狂擴軍備戰D.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據材料“《1937年部分世界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可知,表格數據說明,1937年,德國和日本國防開支占比比較高,反映了德日法西斯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擴軍備戰,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故選A項。材料信息主旨是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占比,并非說明美國國民經濟居世界首位,排除B項。20世紀初,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瘋狂擴軍備戰導致一戰的爆發,排除C項。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材料沒有直接體現,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表格數據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8.(2024九下·浙江月考)巴黎和會操縱者之一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只能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德國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戰后的凡爾賽體系形同虛設 B.巴黎和會維持了歐洲長久和平C.歐洲列強間矛盾未根本解決 D.德國受嚴懲成為二戰的導火線【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材料“……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只能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德國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可知,材料說明巴黎和會上對德國的嚴懲加劇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反映了巴黎和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故選C項。凡爾賽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利益,不能完全說是虛設,排除A項。巴黎和會加劇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不可能維持歐洲長久和平,排除B項。巴黎和會嚴懲德國,加劇德國與戰勝國間的矛盾,為新的戰爭埋下禍根,不能理解為是二戰爆發的導火線,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以巴黎和會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9.(2024九下·浙江月考)下面示意圖反映出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 )A.兩極格局的形成B.兩極格局形成到多極化趨勢發展C.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D.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形成【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據材料“北約、華約成立”表明美蘇兩極格局形成;“不結盟運動”“歐盟成立”表明世界多極力量發展,由此得出二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兩極格局形成到多極化趨勢發展,故選B項。20世紀50年代,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只是部分信息解讀,排除A項。材料示意圖反映的是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與經濟全球化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時間軸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國際政治格局發展的相關史實。20.(2024九下·浙江月考)當今世界和平與動蕩并存,如圖漫畫形象地說明了影響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恐怖主義抬頭 B.霸權主義野心C.民族矛盾加深 D.宗教紛爭不斷【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提取漫畫信息“國際‘漫說’,‘薩德’入韓”可知,“薩德”入韓,加劇了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威脅東亞和平與穩定。結合所學可知,兩極格局結束后,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漫畫形象地說明了影響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故選B項。漫畫反映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徑,與恐怖主義無關,排除A項。漫畫反映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徑,與民族矛盾無關,排除C項。漫畫反映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徑,與宗教紛爭無關,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霸權主義。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漫畫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世界和平的相關史實。二、非選擇題21.(2024九下·浙江月考)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某校法治研究小組開展了系列活動,以下是研究小組收集的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充分采納民意】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2022年7月,中央宣傳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牽頭啟動愛國主義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兩次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法工委先后到新疆、山西等地調研,聽取意見對草案進行修改完善。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化作行動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1)用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因。(2)結合材料闡釋我國是如何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3)綜合上述材料,說說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答案】(1)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2)“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說明堅持黨的領導,這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法律制定征求民意”說明我國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公民參與。“全國人大審議通過”說明我國堅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3)增強民主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樹立法治觀念,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把愛國主義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運用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因。此題為原因類問題,首先應把握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說明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2)此題要求結合材料闡釋我國是如何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此題為體現類問題,首先應明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知識,然后圍繞“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等,說明堅持黨的領導,這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根據“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兩次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等,說明我國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公民參與。圍繞“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等,說明我國堅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3)此題要求綜合上述材料,說說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此題為措施類問題,概括材料內容,結合上題結論,從增強民主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樹立法治觀念,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把愛國主義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等方面說明,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此題為原因類問題,概括材料內容,從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說明即可。(2)此題為體現類問題,圍繞材料內容,聯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知識說明即可。(3)聯系實際,結合教材知識,言之成理即可。22.(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提出1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十年來,中國已與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不斷走深走實。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成果更好惠及民生。(1)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度位置是 。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馬六甲海峽,過A 洋;B 洲,穿蘇伊士運河,最終到達C 洲。(2)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位置優勢和歷史邏輯。(3)依據材料分析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走深走實的原因。【答案】(1)109°E,39°N;印度洋;非洲;歐洲(2)地理位置優勢:我國海陸位置優越,海陸兼備,東部瀕臨太平洋,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與各國進行海上往來;西部伸入亞歐大陸內部,可以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進行貿易往來,有利于實施“一帶 一路”。歷史邏輯: 古代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它濃縮了亞歐大陸歷經18個世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演進,見證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與交融。在商品流通、經貿繁榮的同時,人文交流、科技互動、宗教傳播貫穿始終,在商品互通有無、文化多元交匯、文明包容共存中,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民共同譜寫了史詩般的樂章。(3)“一帶一路”倡議以正確的義利觀為先導,以義為先、義利并舉,追求各國間平等互利。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入手,不斷深化各國在經濟、貿易、投資等多領域的互利合作,進一步打通亞歐經濟動脈,構建起一個“連通各大經濟板塊市場鏈,覆蓋數十億人口的共同市場”的格局。【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度位置是(109°E,39°N)。 從圖中可以看出,“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馬六甲海峽,過A印度洋,途徑B非洲,穿蘇伊士運河,最終到達C歐洲,其中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2)、運用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海陸位置優越,海陸兼備,東部瀕臨太平洋,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與各國進行海上往來;西部伸入亞歐大陸內部,可以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進行貿易往來,有利于實施“一帶 一路”。讀圖可知,“一帶一路”的實施,加強了亞洲、非洲、歐 洲的經貿往來。 “一帶一路”連接大陸東西兩端,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 “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的最西端即歐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歷史邏輯: 古代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它濃縮了亞歐大陸歷經18個世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演進,見證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與交融。在商品流通、經貿繁榮的同時,人文交流、科技互動、宗教傳播貫穿始終,在商品互通有無、文化多元交匯、文明包容共存中,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民共同譜寫了史詩般的樂章。(3)、依據材料內容可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因此,“一帶一路”倡議以正確的義利觀為先導,以義為先、義利并舉,追求各國間平等互利。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入手,不斷深化各國在經濟、貿易、投資等多領域的互利合作,進一步打通亞歐經濟動脈,構建起一個“連通各大經濟板塊市場鏈,覆蓋數十億人口的共同市場”的格局。【點評】 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讀圖可得,西安的經緯度是109°E,39°N。23.(2024九下·浙江月考)九年級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項目化學習活動,請你參與。項目任務一:文明展示“世界古代文明”展示(部分)展區名稱 古埃及文明 古兩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希臘文明 羅馬文明展品 ⑦ ⑥ ⑤ 任務二:文明交往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發生。通過商人、使節、游歷者、文人學者的來往,各地的文明發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傳播與交流……在古代,戰爭和征服在帶來災難和痛苦的同時,也常項目常不自覺地充當了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摘自華師大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項目任務三:文明感悟(1)請分別將展品①②③④填入相應的展區名稱內。(2)依據材料歸納古代人類文明交往的兩種主要方式,地中海曾在歷史上被冠以多種稱呼,請你從文明交往角度為之擬一稱呼,并說明理由。(3)通過以上項目任務,談談你對東西方文明交往的認識【答案】(1)①希臘文明;②羅馬文明;③希臘文明;④古埃及文明。(2)方式:暴力沖突(武力征服、戰爭)與和平交往。交流之海。如:拜占庭帝國對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3)東西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并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東西方文明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相互影響,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1)據材料“世界古代文明”并結合所學可知,①《擲 鐵餅者》是古代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②大競技場是羅馬的代表性建筑,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③帕特農神廟是古代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④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方式:據材料任務二:文明交往“通過商人、使節、游歷者、文人學者的來往,各地的文明發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傳播與交流”可得出和平交往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交流;據材料任務二:文明交往“在古代,戰爭和征服在帶來災難和痛苦的同時,也常項目常不自覺地充當了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可知,戰爭或暴力沖突、武力征服不自覺地推動了古代人類文明交往。稱呼:本小問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比如:交流之海。拜占庭帝國對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3)認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東西方文明交往”,綜合運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闡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東西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并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東西方文明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相互影響,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人類文明的交往。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相關歷史知識,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24.(2024九下·浙江月考)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是“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在“變”中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蘇俄之“變”】[美國之“變”]1925-1937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單位:億美元)【世界之“變”】(1)寫出年代尺中A、B、C的內容,并任選其一說明其目的。(2)導致1929-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急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1933年后美國經濟的恢復得益于什么政策 說說這一政策的“變”、“新”之處。(3)依據圖1,指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寫出圖2反映的國際組織名稱及首要宗旨。(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世界經濟之“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答案】(1)A:新經濟政策。B:社會主義工業化。C:農業集體化。新經濟政策的目的:恢復和發展生產。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目的:實現國家工業化,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目的:解決糧食問題,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服務。(2)原因: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措施:羅斯福新政;“變”之處:國家干預經濟。(3)趨勢:全球化趨勢;圖2: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4)啟示:經濟發展模式不能一成不變,要積極改革;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市場的力量調節經濟政策;政策調整要從國情出發。【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內容:據材料【蘇俄之“變”】可知,A對應的是1921年,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取代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對應1926年,結合所學可知,蘇聯政府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C對應1930年,結合所學可知,蘇聯開始了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目的:據試題要求可任選一項說明。以新經濟政策為例,目的是恢復和發展生產。以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為例,目的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以農業集體化運動為例,目的是解決糧食問題,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服務。(2)原因:據材料[美國之“變”]可知,1929-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急劇下降,結合所學可知,主要原因是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沉重地打擊了美國經濟,帶來了經濟大蕭條。政策:根據所學可知,為緩解經濟危機,美國新任總統羅斯福推了新政改革,改變了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3)趨勢:據材料【世界之“變”】“圖1中國制造,歐美協助”“中國商飛C919客機供應商”可知, 中國商飛C919客機的生產由許多國家協作完成的,體現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組織:據材料【世界之“變”】圖2,結合所學可知,圖2反映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4)啟示: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世界經濟之“變”告訴我們,經濟發展模式不能一成不變,要積極改革;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市場的力量調節經濟政策;政策調整要從國情出發。【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斯福新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坐標數據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經濟全球化趨勢。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相關史實。(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的相關史實。25.(2024九下·浙江月考)年表折射了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時間 事件646年 大化改新1640-1689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十八世紀六十年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1861年 俄國亞歷山大二世改革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二十世紀中期 第三次工業革命(1)日本兩次改革學習的對象有什么不同(2)寫出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標志性事件。與英國和法國革命相比,為什么說美國的獨立戰爭既有共性又有個性 (3)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1)大化改新學習的對象是中國的唐朝;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2)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美國:來克星頓槍聲。共性: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個性: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3)示例 1:觀點:革命推動社會進步。①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②1789 年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③1860年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示例 2:觀點:改革推動社會進步①6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②1861 年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③1868年,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示例 3:觀點:科技進步推動社會進步。①18世紀六十年代從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③20世紀中期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不僅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還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日本明治維新【解析】【分析】(1)據材料“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并結合所學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借鑒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1868年,日本學習西方文化,開啟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明治改革。(2)事件:根據所學可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法國大革命開端;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標志北美獨立戰爭開始。共性:根據所學可知,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都是資產革命,爆發的根源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個性:根據所學可知,美國的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3)本題是觀點論述試題,為開放性問題,言之成理即可。解題審清題意,首先在大事年表中選擇相關聯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擬定觀點,如選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早期三大資產階級革命,由此可擬定觀點為“順應歷史潮流的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其次,以選擇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從事件的經過、影響等方面,對觀點進行論證,要求史實正確、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最后作出總結,以點評性語言,升華所提煉出的觀點。實例:觀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了社會進步。論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789 年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1860年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總結:綜上可知,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推動了社會進步。【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日本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日本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史實。(3)本題是觀點論述試題,為開放性問題,言之成理即可。本題主要考查資本主義發展潮流。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1 / 1浙江省初中浙派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評估測試卷一、選擇題1.(2024九下·浙江月考)過去20年,某縣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走向“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并逐漸邁進“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新階段,以數字化、智能化引領推進共富建設成為鄉村鮮明特色。這充分說明( )①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措施②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③增進民生福祉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12月,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商運投產,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模塊化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先。這離不開一代代核電人攻堅克難,開拓探索。據此回答下題。2.這有利于( )①我國建成創新強國②提高國際競爭力③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④構建新發展格局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這啟示我們( )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堅持教育優先發展③創新是民族振興的基石④弘揚改革創新精神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4.(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7月22日《法治日報》報道,2023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31.6萬人、起訴71.3萬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起訴涉黑惡犯罪4534人。這表明( )①我國堅持厲行法治,推進依法治國②法治的作用和力量比德治大得多③審判機關公正審判利于社會和諧④法治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九下·浙江月考)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污時出現一些令人驚訝的偏差,不是給老百姓的鍋灶上貼封條就是禁止大家蒸饅頭炸丸子等等,引起民眾的反感。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嚴格治污能提升政府權威和公信力②不切實際的治污是形式主義的表現③治污要取得成效只能犧牲民眾利益④環境治理中要注意維護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上半年,因為獨特的民族風情,云南成為社交媒體上“火出圈”的旅游選擇。熱火朝天的潑水狂歡、民族歌舞展演等民族文化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勾畫出各民族團結一心、攜手奮進的美麗畫卷。這些民族文化活動有利于( )①增進民族團結與情感交流②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使各民族風俗習慣相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九下·浙江月考)上聯:兩岸情深同命脈;下聯:三通路闊共繁榮;橫批:“一國兩制”。對這副對聯認識正確的是( )①我國運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了臺灣問題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③“一國兩制”方針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4九下·浙江月考)如圖《新征程》中的2035年目標( )A.實現了中國人的美好夙愿B.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D.注重發展謀復興,達到同步富裕9.(2024九下·浙江月考)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最大依靠。這說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 )A.凝聚中國力量 B.汲取中國智慧C.弘揚中國精神 D.堅持中國道路10.(2024九下·浙江月考)截至2023年9月,中國已與數十個發展中國家簽署48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累計合作建設4個低碳示范區,開展75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2300余名氣候變化領域的官員和技術人員……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對于以上行動,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①中國主動擔責,成為主導世界的力量②中國積極參與,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③中國勇于擔當,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④中國事不避難,推動解決全球性危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九下·浙江月考)讀圖,回答下題。11.圖甲反映的氣候類型與圖乙中相對應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下列關于乙圖中各城市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城市地處我國北方地區,那里的瓜果特別甜B.②城市地處我國第二級階梯,屬于東部季風區C.③城市是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和工業中心D.④城市地處我國南方地區,是我國特別行政區13.(2024九下·浙江月考)“非洲到處在流血……過去住著人的村落現在變成一片廢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種地的人們到哪里去了呢 他們被捉去當奴隸……那些僥幸逃走的人們,不得不遷居到深山老林,重過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這些資料最可以佐證( )A.三角貿易出現 B.工業革命沖擊C.世界市場成型 D.手工工場出現14.(2024九下·浙江月考)上課記筆記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如圖是小辛同學的課堂筆記。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領主”“佃戶”“份地”“法庭審判”A.封君與封臣 B.西歐莊園 C.大學的興起 D.城市的發展15.(2024九下·浙江月考)文藝復興始于意大利,新航路開辟始于葡萄牙,一個發現了“人”,一個發現了“世界”,他們共同推動了( )A.大西洋沿岸經濟繁榮 B.人類思想的解放C.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 D.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16.(2024九下·浙江月考)美國學者羅伯特·帕爾默把發生在北大西洋兩岸的政治事件結合起來,將18世紀最后40年命名為“民主革命的時代”。這一時期在北大西洋東岸產生的民主革命成果是( )A.《權利法案》 B.《人權宣言》C.《獨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7.(2024九下·浙江月考)下表是《1937年部分世界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統計表。數據表明( )國家 項目 美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日本國民收入(億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國防開支所占(%) 1.5 7.5 9.1 23.5 14.5 28.2A.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B.美國國民經濟居世界首位C.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瘋狂擴軍備戰D.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8.(2024九下·浙江月考)巴黎和會操縱者之一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只能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德國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戰后的凡爾賽體系形同虛設 B.巴黎和會維持了歐洲長久和平C.歐洲列強間矛盾未根本解決 D.德國受嚴懲成為二戰的導火線19.(2024九下·浙江月考)下面示意圖反映出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 )A.兩極格局的形成B.兩極格局形成到多極化趨勢發展C.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D.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形成20.(2024九下·浙江月考)當今世界和平與動蕩并存,如圖漫畫形象地說明了影響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恐怖主義抬頭 B.霸權主義野心C.民族矛盾加深 D.宗教紛爭不斷二、非選擇題21.(2024九下·浙江月考)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某校法治研究小組開展了系列活動,以下是研究小組收集的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充分采納民意】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2022年7月,中央宣傳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牽頭啟動愛國主義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兩次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法工委先后到新疆、山西等地調研,聽取意見對草案進行修改完善。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化作行動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1)用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因。(2)結合材料闡釋我國是如何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3)綜合上述材料,說說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22.(2024九下·浙江月考)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提出1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十年來,中國已與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不斷走深走實。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成果更好惠及民生。(1)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度位置是 。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馬六甲海峽,過A 洋;B 洲,穿蘇伊士運河,最終到達C 洲。(2)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位置優勢和歷史邏輯。(3)依據材料分析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能夠走深走實的原因。23.(2024九下·浙江月考)九年級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項目化學習活動,請你參與。項目任務一:文明展示“世界古代文明”展示(部分)展區名稱 古埃及文明 古兩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希臘文明 羅馬文明展品 ⑦ ⑥ ⑤ 任務二:文明交往東西方之間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發生。通過商人、使節、游歷者、文人學者的來往,各地的文明發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傳播與交流……在古代,戰爭和征服在帶來災難和痛苦的同時,也常項目常不自覺地充當了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摘自華師大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項目任務三:文明感悟(1)請分別將展品①②③④填入相應的展區名稱內。(2)依據材料歸納古代人類文明交往的兩種主要方式,地中海曾在歷史上被冠以多種稱呼,請你從文明交往角度為之擬一稱呼,并說明理由。(3)通過以上項目任務,談談你對東西方文明交往的認識24.(2024九下·浙江月考)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是“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在“變”中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蘇俄之“變”】[美國之“變”]1925-1937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單位:億美元)【世界之“變”】(1)寫出年代尺中A、B、C的內容,并任選其一說明其目的。(2)導致1929-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急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1933年后美國經濟的恢復得益于什么政策 說說這一政策的“變”、“新”之處。(3)依據圖1,指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寫出圖2反映的國際組織名稱及首要宗旨。(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世界經濟之“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25.(2024九下·浙江月考)年表折射了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時間 事件646年 大化改新1640-1689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775-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十八世紀六十年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1861年 俄國亞歷山大二世改革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二十世紀中期 第三次工業革命(1)日本兩次改革學習的對象有什么不同(2)寫出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標志性事件。與英國和法國革命相比,為什么說美國的獨立戰爭既有共性又有個性 (3)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過去20年,某縣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走向“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并逐漸邁進“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新階段,以數字化、智能化引領推進共富建設成為鄉村鮮明特色。這充分說明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增進民生福祉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故②③④正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不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措施,故①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共享發展成果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答案】2.B3.A【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點評】此題考查創新的重要性、科教興國戰略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制度保障,中國已經駛上創新強國的快車道。2.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商運投產,成為世界首個實現模塊化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先。這有利于我國建成創新強國,提高國際競爭力,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故①②③正確。材料內容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無直接關系,故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該項目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項目,離不開一代代核電人攻堅克難,啟示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故①④正確。材料沒有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故②不符合題意;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故③錯誤。故答案為A。4.【答案】B【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2023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犯罪嫌疑人31.6萬人、起訴71.3萬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起訴涉黑惡犯罪4534人。這表明我國堅持厲行法治,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故①④正確。德治和法治在社會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故②錯誤。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材料沒有涉及審判機關,故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厲行法治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5.【答案】D【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污時出現一些令人驚訝的偏差,不是給老百姓的鍋灶上貼封條就是禁止大家蒸饅頭炸丸子等等,引起民眾的反感。這說明不切實際的治污是形式主義的表現,環境治理中要注意維護人民的利益,故②④正確。材料涉及的是權力濫用,而非嚴格治污,故①不符合題意;治污要取得成效,但不能犧牲民眾利益,故③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依法行政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6.【答案】A【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析】【分析】熱火朝天的潑水狂歡、民族歌舞展演等民族文化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勾畫出各民族團結一心、攜手奮進的美麗畫卷。這有利于增進民族團結與情感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故①③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②不符合題意;各民族風俗習慣并不相同,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維護民族團結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7.【答案】D【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析】【分析】“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故②④正確。我國還沒有解決臺灣問題,故①錯誤;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故③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一國兩制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8.【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新征程》中的2035年目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故C正確。第二個百年目標反映了中國人的美好夙愿,故A錯誤;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2050年的目標,故B錯誤;要實現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9.【答案】A【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最大依靠。這說明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故A正確。題干沒有強調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堅持中國道路,故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實現中國夢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0.【答案】D【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反映了中國積極參與,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勇于擔當,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事不避難,推動解決全球性危機,故②③④正確。中國主動擔責,但不是主導世界的力量,故①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中國的國際擔當與作為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事不避難,勇于擔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贏得了廣泛國際贊譽,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顯著提升。【答案】11.B12.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中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此外,由于地形多樣、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中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依次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大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為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1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甲是溫帶季風氣候。圖甲反映的氣候類型與圖乙中相對應的城市是 ② 。①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 是熱帶季風氣候。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城市地處我國西北地區,那里的瓜果特別甜。②城市地處我國第三級階梯,屬于東部季風區。③城市是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和工業中心。④城市地處我國南方地區,不是是我國特別行政區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13.【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據材料“非洲到處在流血……過去住著人的村落現在變成一片廢墟……他們被捉去當奴隸……”并結合所學可知,為了獲取巨大的利潤,歐洲殖民者從事販賣非洲黑奴的活動,運往美洲,形成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被稱為“三角貿易”,故選A項。材料描述的是非洲人的災難,沒有涉及工業革命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非洲人的災難,沒有反映世界市場的成型,排除C項。中世紀西歐隨著分工細化,手工工場出現,與材料不符 ,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黑奴三角貿易,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14.【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領主”“佃戶”“份地”“莊園審判”并結合所學可知,9世紀開始,封建莊園在歐洲流行開來,到11世紀遍布歐洲,成為西歐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主要居民為領主、佃戶,耕地分為自營地、份地,所以小辛同學學習的內容是西歐莊園,故選B項。封君與封臣是西歐的政治制度,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紀西歐莊園特點,與大學興起無關,排除C項。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紀西歐莊園特點,未涉及城市發展問題,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歐莊園,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西歐莊園的相關史實。15.【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發現了‘人’”“發現了‘世界’”,結合所學可知,“人”的發現是文藝復興,宣揚人文主義,解放了思想,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世界”的發現是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堆加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所以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D項。“世界”的發現,使商路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促進了大西洋沿岸經濟繁榮,排除A項。“人”的發現,宣揚了人性的解放,促使人類思想的解放,排除B項。“世界”的發現,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的相關歷史知識。16.【答案】B【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18世紀最后40年命名為‘民主革命的時代’”“北大西洋東岸產生的民主革命成果”,結合所學分析:A: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屬于17世紀后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B:1789年,《人權宣言》發表,法國大革命時期,屬北大西洋東岸,故選B項。C:1176年,《獨立宣言》發表,美國獨立戰爭,位于北大西洋西岸,排除C項。D:1862年,《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屬于19世紀,與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人權宣言》。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法國大革命的相關歷史知識。17.【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據材料“《1937年部分世界大國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的比例》”可知,表格數據說明,1937年,德國和日本國防開支占比比較高,反映了德日法西斯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擴軍備戰,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和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故選A項。材料信息主旨是國民收入與國防開支占比,并非說明美國國民經濟居世界首位,排除B項。20世紀初,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形成,瘋狂擴軍備戰導致一戰的爆發,排除C項。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材料沒有直接體現,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表格數據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8.【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材料“……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只能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德國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可知,材料說明巴黎和會上對德國的嚴懲加劇了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反映了巴黎和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故選C項。凡爾賽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利益,不能完全說是虛設,排除A項。巴黎和會加劇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不可能維持歐洲長久和平,排除B項。巴黎和會嚴懲德國,加劇德國與戰勝國間的矛盾,為新的戰爭埋下禍根,不能理解為是二戰爆發的導火線,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以巴黎和會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9.【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據材料“北約、華約成立”表明美蘇兩極格局形成;“不結盟運動”“歐盟成立”表明世界多極力量發展,由此得出二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兩極格局形成到多極化趨勢發展,故選B項。20世紀50年代,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只是部分信息解讀,排除A項。材料示意圖反映的是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與經濟全球化無直接關系,排除C項。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時間軸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國際政治格局發展的相關史實。20.【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提取漫畫信息“國際‘漫說’,‘薩德’入韓”可知,“薩德”入韓,加劇了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威脅東亞和平與穩定。結合所學可知,兩極格局結束后,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漫畫形象地說明了影響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故選B項。漫畫反映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徑,與恐怖主義無關,排除A項。漫畫反映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徑,與民族矛盾無關,排除C項。漫畫反映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行徑,與宗教紛爭無關,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霸權主義。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漫畫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世界和平的相關史實。21.【答案】(1)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2)“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說明堅持黨的領導,這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法律制定征求民意”說明我國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公民參與。“全國人大審議通過”說明我國堅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3)增強民主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樹立法治觀念,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把愛國主義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運用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原因。此題為原因類問題,首先應把握凝聚價值追求的相關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說明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2)此題要求結合材料闡釋我國是如何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此題為體現類問題,首先應明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知識,然后圍繞“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等,說明堅持黨的領導,這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根據“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兩次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等,說明我國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公民參與。圍繞“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等,說明我國堅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3)此題要求綜合上述材料,說說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此題為措施類問題,概括材料內容,結合上題結論,從增強民主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樹立法治觀念,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把愛國主義思想落實到行動中;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等方面說明,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此題為原因類問題,概括材料內容,從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說明即可。(2)此題為體現類問題,圍繞材料內容,聯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知識說明即可。(3)聯系實際,結合教材知識,言之成理即可。22.【答案】(1)109°E,39°N;印度洋;非洲;歐洲(2)地理位置優勢:我國海陸位置優越,海陸兼備,東部瀕臨太平洋,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與各國進行海上往來;西部伸入亞歐大陸內部,可以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進行貿易往來,有利于實施“一帶 一路”。歷史邏輯: 古代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它濃縮了亞歐大陸歷經18個世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演進,見證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與交融。在商品流通、經貿繁榮的同時,人文交流、科技互動、宗教傳播貫穿始終,在商品互通有無、文化多元交匯、文明包容共存中,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民共同譜寫了史詩般的樂章。(3)“一帶一路”倡議以正確的義利觀為先導,以義為先、義利并舉,追求各國間平等互利。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入手,不斷深化各國在經濟、貿易、投資等多領域的互利合作,進一步打通亞歐經濟動脈,構建起一個“連通各大經濟板塊市場鏈,覆蓋數十億人口的共同市場”的格局。【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的經緯度位置是(109°E,39°N)。 從圖中可以看出,“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馬六甲海峽,過A印度洋,途徑B非洲,穿蘇伊士運河,最終到達C歐洲,其中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2)、運用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海陸位置優越,海陸兼備,東部瀕臨太平洋,有許多優良港灣,便于與各國進行海上往來;西部伸入亞歐大陸內部,可以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進行貿易往來,有利于實施“一帶 一路”。讀圖可知,“一帶一路”的實施,加強了亞洲、非洲、歐 洲的經貿往來。 “一帶一路”連接大陸東西兩端,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 “海上絲綢之路”和“陸地絲綢之路”的最西端即歐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歷史邏輯: 古代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創舉,它濃縮了亞歐大陸歷經18個世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演進,見證了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與交融。在商品流通、經貿繁榮的同時,人文交流、科技互動、宗教傳播貫穿始終,在商品互通有無、文化多元交匯、文明包容共存中,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民共同譜寫了史詩般的樂章。(3)、依據材料內容可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讓將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因此,“一帶一路”倡議以正確的義利觀為先導,以義為先、義利并舉,追求各國間平等互利。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入手,不斷深化各國在經濟、貿易、投資等多領域的互利合作,進一步打通亞歐經濟動脈,構建起一個“連通各大經濟板塊市場鏈,覆蓋數十億人口的共同市場”的格局。【點評】 東西經度的判定方法為:經度度數向東變大為東經,經度度數向西變大為西經;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度數向北變大為北緯,緯度度數向南變大為南緯。讀圖可得,西安的經緯度是109°E,39°N。23.【答案】(1)①希臘文明;②羅馬文明;③希臘文明;④古埃及文明。(2)方式:暴力沖突(武力征服、戰爭)與和平交往。交流之海。如:拜占庭帝國對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3)東西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并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東西方文明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相互影響,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1)據材料“世界古代文明”并結合所學可知,①《擲 鐵餅者》是古代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②大競技場是羅馬的代表性建筑,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③帕特農神廟是古代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④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方式:據材料任務二:文明交往“通過商人、使節、游歷者、文人學者的來往,各地的文明發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傳播與交流”可得出和平交往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交流;據材料任務二:文明交往“在古代,戰爭和征服在帶來災難和痛苦的同時,也常項目常不自覺地充當了文明傳播與交流的工具”可知,戰爭或暴力沖突、武力征服不自覺地推動了古代人類文明交往。稱呼:本小問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比如:交流之海。拜占庭帝國對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兼收并蓄,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3)認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東西方文明交往”,綜合運用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闡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東西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并在交流互鑒中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東西方文明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相互影響,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人類文明的交往。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相關歷史知識,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24.【答案】(1)A:新經濟政策。B:社會主義工業化。C:農業集體化。新經濟政策的目的:恢復和發展生產。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目的:實現國家工業化,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目的:解決糧食問題,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服務。(2)原因: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措施:羅斯福新政;“變”之處:國家干預經濟。(3)趨勢:全球化趨勢;圖2: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4)啟示:經濟發展模式不能一成不變,要積極改革;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市場的力量調節經濟政策;政策調整要從國情出發。【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內容:據材料【蘇俄之“變”】可知,A對應的是1921年,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蘇俄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取代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對應1926年,結合所學可知,蘇聯政府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C對應1930年,結合所學可知,蘇聯開始了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目的:據試題要求可任選一項說明。以新經濟政策為例,目的是恢復和發展生產。以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為例,目的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以農業集體化運動為例,目的是解決糧食問題,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服務。(2)原因:據材料[美國之“變”]可知,1929-193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急劇下降,結合所學可知,主要原因是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沉重地打擊了美國經濟,帶來了經濟大蕭條。政策:根據所學可知,為緩解經濟危機,美國新任總統羅斯福推了新政改革,改變了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3)趨勢:據材料【世界之“變”】“圖1中國制造,歐美協助”“中國商飛C919客機供應商”可知, 中國商飛C919客機的生產由許多國家協作完成的,體現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組織:據材料【世界之“變”】圖2,結合所學可知,圖2反映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其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4)啟示: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世界經濟之“變”告訴我們,經濟發展模式不能一成不變,要積極改革;要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市場的力量調節經濟政策;政策調整要從國情出發。【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斯福新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坐標數據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經濟全球化趨勢。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相關史實。(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的相關史實。25.【答案】(1)大化改新學習的對象是中國的唐朝;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2)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美國:來克星頓槍聲。共性: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個性: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3)示例 1:觀點:革命推動社會進步。①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②1789 年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③1860年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示例 2:觀點:改革推動社會進步①646年,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②1861 年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③1868年,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示例 3:觀點:科技進步推動社會進步。①18世紀六十年代從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②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③20世紀中期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不僅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還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日本明治維新【解析】【分析】(1)據材料“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并結合所學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借鑒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1868年,日本學習西方文化,開啟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明治改革。(2)事件:根據所學可知,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標志法國大革命開端;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標志北美獨立戰爭開始。共性:根據所學可知,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都是資產革命,爆發的根源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個性:根據所學可知,美國的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所以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3)本題是觀點論述試題,為開放性問題,言之成理即可。解題審清題意,首先在大事年表中選擇相關聯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擬定觀點,如選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早期三大資產階級革命,由此可擬定觀點為“順應歷史潮流的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其次,以選擇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從事件的經過、影響等方面,對觀點進行論證,要求史實正確、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最后作出總結,以點評性語言,升華所提煉出的觀點。實例:觀點: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了社會進步。論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并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789 年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1860年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總結:綜上可知,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推動了社會進步。【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日本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日本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史實。(3)本題是觀點論述試題,為開放性問題,言之成理即可。本題主要考查資本主義發展潮流。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初中浙派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評估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初中浙派聯盟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評估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