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安陽五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安陽五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安陽五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
1.(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表1反映了古希臘(  )
表1:古希臘建筑風格比較
建筑風格 象征意義 比例特征 整體特點
多立克柱式 男性 粗壯 剛勁、雄健、簡潔
愛奧尼柱式 女性 修長 纖細、秀美、精巧
A.注重人文建筑理念 B.婦女地位的提高
C.繼承羅馬藝術風格 D.建筑師崇尚專制
【答案】A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材料“古希臘建筑風格比較”并結合所學可知,古希臘建筑風格以男性、女性為象征,以男女體形差異為比例特征,說明古希臘人追求人體美,反映了古希臘注重人文的建筑理念,故選A項。
材料強調的是古希臘建筑風格特征,無法得出“婦女地位的提高”,排除B項。
材料突出了古希臘建筑以男女為意義特征,沒有涉及羅馬藝術風格,排除C項。
材料強調的是古希臘建筑風格特征,體現不出“建筑師崇尚專制”,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是比較類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希臘建筑風格,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2.(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它展現了一個向往美好現實生活的夢,一個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好的夢,這個夢是留給人類的遺產,個人可以完善自身,全面發展的觀念和理想。”下列體現這一觀點的作品是(  )
A.《荷馬史詩》 B.《神曲》
C.《共產黨宣言》 D.《向日葵》
【答案】B
【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據材料“向往美好現實生活”“使自己變得更好”“個人可以完善自身,全面發展”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但丁的《神曲》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感情和理想,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所以體現材料中觀點的作品是《神曲》,故選B項。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寶貴的文學遺產,排除A項。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排除C項。
《向日葵》是19世紀荷蘭畫家梵高的繪畫作品,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人文主義思想。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3.(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水稻在16世紀晚期被引入巴拿馬,17世紀被引入南卡羅來納(美國一個州),從而使得這兩個地區分別成為西班牙和英國的谷倉。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區,水稻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國人引進的印度勞工的居住地。據此可知(  )
A.西、英在美洲競爭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結構發生改變
C.殖民活動影響作物分布
D.拉美成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據材料“水稻在16世紀晚期被引入巴拿馬,17世紀被引入南卡羅來納(美國一個州)……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區,水稻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國人引進的印度勞工的居住地”,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早期殖民浪潮興起,由于殖民者的殖民需求,促使了農作物遷移變化,由此可得出殖民活動影響作物分布,故選C項。
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競爭激烈,排除A項。
材料反映水稻引入美洲,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沒有說明拉美人民的主食結構發生變化,排除B項。
材料反映水稻引入美洲,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沒有涉及拉美為西班牙和英國提供原材料,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以農作物遷移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4.(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表2中黑色人口增加主要原因是(  )
表2:1700~1860年美國人口種族構成變化
年份 土著人口 白色人口 黑色人口 合計(單位:萬人)
1700 75.0 22.3 2.7 100.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美國獨立 B.三角貿易 C.殖民爭霸 D.工業革命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1700~1860年美國人口種族構成變化”可知,至1860年,美國黑色人口大幅度增加,結合所學可知,主要原因是歐洲殖民者通過三角貿易向美洲販賣了大量黑人奴隸,故選B項。
1783年,美國獨立,與黑人增加無關,排除A項。
殖民爭霸與美國黑人人口增加無關,排除C項。
工業革命與美國黑人增加無關,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黑人增加。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表格數據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美國人口結構變化的相關史實。
5.(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喬治一世(1660-1727年)登上英國王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奇跡”。他不是英國人,不會說英語,54歲才因血緣關系成為國王,語言障礙使他對國事漠不關心。這個“奇跡”會出現主要因為英國(  )
A.君主專制復辟 B.封建制度腐敗
C.確立君主立憲制 D.確立總統共和制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材料“喬治一世登上英國王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奇跡’”“語言障礙使他對國事漠不關心”,主要原因是英國“光榮革命”后,議會立法限制了王權,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度,故選C項。
1688年“光榮革命”已覆滅了君主專制復辟,排除A項。
英國王受法律限制,以民主取代專制是英國制度的創新,排除B項。
美國獨立后確立的是總統共和制,英國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度,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6.(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獨立戰爭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制共和制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同時又鏟除了殖民時期舊制度殘余的長子繼承法和代役稅,奴隸制契約也基本上被廢除。”材料說明美國(  )
A.獲得民族獨立 B.促進經濟發展
C.廢除黑奴制度 D.推動民主建設
【答案】D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材料“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制共和制國家”“鏟除了殖民時期舊制度殘余的長子繼承法和代役稅”,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1787年制定了美國憲法,以分權制衡原則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促進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發展,故選D項。
材料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創建了民主共和制度,沒有說明對民族獨立的影響,排除A項。
材料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創建了民主共和制度,沒有涉及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排除B項。
材料體現美國獨立戰爭基本廢除了奴隸制契約,廢除黑奴制是美國南北戰爭,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獨立戰爭,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史實。
7.(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拿破侖對俄國的入侵曾讓俄國詩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侖去世后,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態度的轉變,是因為他認識到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
A.穩定了法國政局 B.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C.促進了商業發展 D.擴大了法國在歐洲的疆域
【答案】B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材料“拿破侖去世后,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結合所學可知,1804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多次打敗反法聯盟的入侵,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封建勢力,傳播了法國大革命思想,所以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故選B項。
拿破侖穩定了法國政局,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是國內影響,排除A項。
材料反映了拿破侖戰爭的雙重影響,沒有涉及對商業發展的影響,排除C項。
材料反映了拿破侖戰爭的雙重影響,并沒有體現法國疆域的擴大,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以拿破侖對外戰爭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8.(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美國內戰可能把說英語的美國變成各懷鬼胎、相互爭雄的多個小共和國,結果反而出現了一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得到統一的大民族國家,自由和民主成了它的政治原則。”上述史料說明美國內戰(  )
A.使英語成為通用語言
B.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C.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D.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美國內戰結果反而出現了一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得到統一的大民族國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內戰,最終北方聯邦取得了勝利,廢除了奴隸制度,實現南北政治體制的統一,維護了國家統一,故選B項。
內戰前的美國,英語就已成為通用語言,排除A項。
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C項。
獨立戰爭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發展道路,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內戰,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9.(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日本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改革法制,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材料表明日本的改革(  )
A.注重經濟而忽略文化 B.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C.學習范圍廣、規模大 D.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答案】C
【知識點】日本明治維新
【解析】【分析】據材料“日本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的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法,法國的法制,海軍,美國的大學”可知,日本學習西方涉及的范圍廣泛,學習規模巨大,故選C項。
材料表明日本西化改革各方面兼具,并未忽略文化,排除A項。
材料強調了西化改革范圍廣泛,并未說明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排除B項。
材料強調了西化改革范圍廣泛,材料信息中不能得出保留大量封建殘余,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以日本明治維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0.(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美國學者小約瑟夫·奈用“木頭是深層原因,干柴和紙張是中層原因,劃火柴是突發原因”評論圖反映的歷史事件。該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B.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
C.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 D.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據漫畫提取答題關鍵信息“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危險的巴爾干”,結合所學可知,“木頭是深層原因,干柴和紙張是中層原因,劃火柴是突發原因”提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干地區矛盾尖銳,所以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故選A項。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由于自由放任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德國閃擊波蘭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1.(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蘇維埃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帶有明顯的無產階級革命性質的是(  )
A.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
B.建立紅軍,反對協約國武裝干涉
C.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D.把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蘇維埃政府措施”“無產階級革命性質”,結合所學可知:
A:十月革命勝利后,蘇維埃政府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收歸國有,體現了明顯無產階級革命性質,故選A項。
B:建立紅軍,反對協約國武裝干涉是蘇俄政府在軍事上穩固新政權的措施,排除B項。
C: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滿足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排除C項。
D: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不能得出無產階級革命性質,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十月革命。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
12.(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歷史人物的相關言論往往鮮明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列對羅斯福所言(圖),“運用‘政府力量’”的政策理解正確的(  )
今天我們運用同樣的政府力量去達到同樣的目標。合眾國政府可以順應時代有所作為,而不必犧牲民主。我們在擺脫蕭條方面取得了顯而易見的進步。 ——羅斯福

①采取放任自流政策,鼓勵自由競爭
②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③采用國家干預的手段扭轉經濟形勢
④并沒有改變美國資本主義的本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羅斯福”“運用‘政府力量’”,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國羅斯福新政,改變了放任自流的政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以扭轉經濟危機的形勢,故①理解錯誤,③理解正確;據材料中“合眾國政府可以順應時代有所作為,而不必犧牲民主”可知,羅斯福新政維護了美國民主制度,并沒有改變美國資本主義的本質,緩解了經濟危機,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了美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故②理解錯誤,④理解正確。
綜上可知, 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①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13.(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1961年9月,南斯拉夫總統鐵托說:“當我們走上獨立的道路而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艱苦的道路”是(  )
A.華約組織建立 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不結盟運動成立 D.北約組織成立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1961年”“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推進共同發展,擺脫美蘇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故選C項。
1955年,華約組織建立,標志美蘇兩極格局形成,排除A項。
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B項。
1949年,北約組織成立,表明戰后歐洲軍事政治集團出現,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不結盟運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不結盟運動的相關史實。
14.(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某學者圍繞“今天的中國是‘騰飛的巨龍’、今天的德國是‘松綁的巨人’,而俄羅斯也期盼‘重振大國雄風’”做了一場講座。其主題應是(  )
A.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B.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
C.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D.地區經濟一體化趨勢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據材料“中國是‘騰飛的巨龍’”“德國是‘松綁的巨人’”“俄羅斯期盼‘重振大國雄風’”可知,材料反映了兩極格局瓦解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妄圖建立美國單極霸權世界,但世界新興力量不斷壯大,制約了美國霸權局面,形成了“一超多強”,促使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故選A項。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沒有涉及經濟區域化,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沒有涉及經濟全球化,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沒有涉及經濟一體化,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相關歷史知識。
(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學習二十大精
神,回答下題。
15.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市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千名干部下基層”活動。拓寬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精準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行該黨建項目(  )
A.有利于科學決策以滿足居民一切需求
B.反映出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
C.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
D.是我國公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1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  )
A.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C.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D.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3頁共6頁
17.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的莊嚴宣示,再次道出了14億多大陸同胞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在祖國統一大業上,我們必須認識到(  )
①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②實現祖國統一,是兩岸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③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做了具體論述,更加堅定了人們的道路自信。這條“中國道路”是指(  )
A.改革開放道路 B.可持續發展之路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新絲綢之路
【答案】15.B
16.C
17.D
18.C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點評】此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維護國家統一、“兩步走戰略”、人民當家作主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15.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市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千名干部下基層”活動。拓寬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精準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反映出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故B正確。
要滿足居民合法需求,而非一切需求,故A錯誤;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故C錯誤;
訴訟是我國公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6.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故C正確。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2035年的奮斗目標,故A不符合題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故B不符合題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7.在祖國統一大業上,我們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必須認識到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故①③④正確。
“兩岸所有人的共同愿望”說法太絕對,故②錯誤。
故答案為D。
18.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做了具體論述,更加堅定了人們的道路自信。這條“中國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9.(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川藏、青藏公路被稱為“天路”。在建設和養護公路過程中,建設大軍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這一精神(  )
A.體現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B.全面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
C.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
D.生動演繹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在建設和養護公路過程中,建設大軍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這一精神生動演繹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故D正確。
這一精神沒有體現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故A不符合題意;
“全面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夸大了這一精神的作用,故B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此題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20.(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勞動教育對于培育時代新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國家課程。這一改革,反映了(  )
A.勞動是幸福的源泉,能促進人的發展
B.每個人崗位不同,從事的勞動也不同
C.自強不息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D.參與勞動實踐可以替代學習書本知識
【答案】A
【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勞動教育對于培育時代新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國家課程。這反映了勞動是幸福的源泉,能促進人的發展,故A正確。
材料沒有體現每個人崗位不同,從事的勞動也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故C錯誤;
參與勞動實踐,不能替代學習書本知識,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考查勞動成就今天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生命里的一切輝煌,都是通過勞動鑄就的。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素以勤勞智慧聞名于世。今天,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 都是廣大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中國人民用實干精神創造了今天的輝煌。
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60分)
21.(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讀材料,回答問題。
圖3 圖4
(1)圖3中“我”的產生過程,保障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哪一形式?落實了厲行法治的哪一要求?
(2)“有了法律,反對浪費就能實現!”請結合圖3、圖4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
【答案】(1)民主決策。科學立法。
(2)錯誤或者片面的。圖 3《反食品浪費法》:禁止餐飲服務經營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體現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圖 4 中提到了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說明國家和社會治理也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所以實現反對浪費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或實現反對浪費,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指出圖3中“我”的產生過程,保障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哪一形式,并說明落實了厲行法治的哪一要求,根據設問明確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厲行法治等知識,可知“我”的產生過程,保障了公民行使民主決策的權利。落實了厲行法治中的科學立法。
(2)此題要求結合圖3、圖4對“有了法律,反對浪費就能實現!”這一觀點進行評析。此題為觀點評析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觀點是錯誤或者片面的。觀察圖3《反食品浪費法》:禁止餐飲服務經營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可知體現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圖 4 中提到了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說明國家和社會治理也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所以實現反對浪費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或實現反對浪費,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點評】此題考查法治和德治的關系、厲行法治、民主決策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把握教材基礎知識,分析材料即可。(2)解答此題應認識到法治和德治在社會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22.(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溫州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發展歷程波瀾壯闊。某校計劃開展“漫游溫州”研學實踐活動,請你一起參與。
【研學準備】學校圍繞“燦爛文明”、“紅色記憶”、“時代典范”三個主題向同學們征集活動地點。
小資料 研學參考地點
江心嶼橫臥在鹿城區北面甌江中游,中國四大名嶼之一。島中有標志性的“一寺雙塔”和多處名勝古跡,千百年來,無數文人賢士在此題詠,留下墨寶數千,故江心嶼還有“中國詩之島”“世界古航標”的美譽 中共浙江省一大舊址,位于浙江省平陽縣,這次會議召開,使浙江黨組織團結成一個統一領導核心、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奠定了基礎,對整個浙江的革命斗爭影響深遠。 瑞安陳岙村獲得浙江省“美麗鄉村”的稱號。這個村子關停污染企業,依托當地水資源,筑壩蓄水、開發無污染的水上項目;治理青山白化,開發“山坡經濟”,形成特色旅游線路。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 之路。
【研學見聞】泰順被列入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首批試點名單。九年級1班到泰順縣展開研學考察,以下為他們的見聞記錄。
【研學反思】研學實踐讓我們認識了溫州的古韻,也感受到溫州融入現代化大潮的脈動。作為溫州未來的建設者,我要為家鄉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1)請從三個主題中任選一個,并確定相應的活動地點。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寫出推薦該地點的理由。
研學主題:
研學地點:
推薦理由:
(友情提示:地點要與選擇的主題相符,可以從下列小資料中選擇,也可自行選擇,但自行選擇需排除本試卷提及的地點;推薦理由要運用所學知識簡單闡述。)
(2)任選材料中的兩項措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合理性。
(3)你認為溫州還要在哪一方面繼續發展?為此,你將做怎樣的努力?
【答案】(1)A.主題:燦爛文明;地點:江心嶼;
理由:感受、展現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等角度
B.主題:紅色記憶:地點:浙江省一大舊址;
理由:了解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英雄事跡、學習繼承革命文化,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等角度C.主題:時代典范;地點:東岙村。
理由: 改革促發展、共享發展成果、兩山理念,等角度
(2)從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等角度回答,寫出兩點即可。如,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泰順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創新技術,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泰順政府為低收入農戶提供生活保障、產業幫扶等援助,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
(3)開放性試題。做法需要結合所指現象,有邏輯,可操作。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從三個主題中任選一個,并確定相應的活動地點。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寫出推薦該地點的理由。地點要與選擇的主題相符,可以從下列小資料中選擇,也可自行選擇,但自行選擇需排除本試卷提及的地點;推薦理由要運用所學知識簡單闡述,言之成理即可。
(2)此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任選材料中的兩項措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合理性。概括材料中【研學見聞】內容,從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等角度回答,寫出兩點即可。
(3)此題要求說明溫州還要在哪一方面繼續發展,并說明為此,你將做怎樣的努力。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做法需要結合所指現象,有邏輯,可操作。
【點評】此題考查中華文化、堅定我呢華自信、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共享發展成果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分析三地的特點,設計主題說明理由即可。(2)概括材料中的見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即可。(3)聯系實際,言之成理即可。
23.(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在《道德與法治》課前“時事”播報中,九年級某班的同學播報以下新聞:
2022年11月1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講話時強調: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新形勢下,我們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
※中方愿同有關各方全面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促進區域融合發展。
※今年,我們共同制定了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方將為落實曼谷目標提供支持。
※我們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1)請舉例說明“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這一新形勢下?
(2)結合上述材料,闡述中國如何與亞太各國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答案】(1)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
(2)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重視與他國共享發展機遇,堅持合作共贏;在生態保護方面,中國參與規則制定,提供中國智慧,與他國一致行動,共同擔當;維護世界和平方面,中國倡導和平,主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做貢獻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舉例說明“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這一新形勢。概括材料內容,結合教材知識,聯系實際,可說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
(2)此題要求結合上述材料,闡述中國如何與亞太各國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此題為措施類問題,圍繞“中方愿同有關各方全面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等,說明中國重視與他國共享發展機遇,堅持合作共贏。圍繞“我們共同制定了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等,說明在生態保護方面,中國參與規則制定,提供中國智慧,與他國一致行動,共同擔當;圍繞“我們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等,說明我們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點評】此題考查時代主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此題圍繞中國與世界設置了兩個小問題,結合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基本特征、我國外交政策等作答即可。
24.(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收集史料 再現歷史】
圖5哈格里夫斯的發明(模型)
圖6斯蒂芬森的發明(實物)
圖7專著《劇變——英國工業革命》
材料二:【選取史料 分析歷史】
政策是助推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18 世紀英囯政府開始征收關稅,頒布了關于工作環境、公共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還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促進了城鎮勞動力的形成。
——[美]布魯尼格《現代歐洲史》
經過一個世紀的成功探險、奴隸交易、海上劫掠、戰爭和商貿活動,英國具備了工業經濟的首要條件:巨大的消費市場,需求的高漲刺激了對新技術的探索。
——[美]舍曼《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融會貫通 解釋歷史】
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雇傭勞動快速發展對新興政治力量的崛起產生影響,這些政治力量追求社會和政治的變革,越來越關注工人的狀況,由此導致的最為顯著的結果之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
——[美]梅里曼《歐洲現代史》
(1)材料一中圖5的發明是什么 材料一中哪幅圖片的內容能夠作為研究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
(2)對比材料二中兩本著作在分析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時有何不同?據此總結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三中“新興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
【答案】(1)珍妮機。圖 6
(2)不同:《現代歐洲史》是從政治視角,認為是政策促進了工業化發展。《世界文明史》則是從經濟視角,認為英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從而刺激技術創新。
方法:面對歷史問題要多視角綜合分析。
(3)工業革命推動工廠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工人階級隨之壯大;資本家加大對工人的剝削,社會分裂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階級追求社會和政治變革。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發明:據材料一“圖5哈格里夫斯的發明”,結合所學可知,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命名為“珍妮機”,標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圖片: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原始 資料,所以圖6斯蒂芬森的發明(實物)是研究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而圖5哈格里夫斯的發明,是模型,圖7專著《劇變——英國工業革命》是有關專著,有后人加工的成分,屬于第二手資料。
(2)不同:據材料二“政策是助推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可知,布魯尼格《現代歐洲史》主要是從政治視角研究工業革命,認為是政策促進了工業化發展。據材料二“巨大的消費市場,需求的高漲刺激了對新技術的探索”可知,舍曼《世界文明史》主要是從經濟視角,認為英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從而刺激技術創新。
方法:根據所學可知,面對歷史問題,總結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是要多視角綜合分析。
(3)原因:材料三“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雇傭勞動快速發展對新興政治力量的崛起產生影響”并結合所學可知,工業革命推動工廠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工人階級隨之壯大;資本家加大對工人的剝削,社會分裂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階級追求社會和政治變革。這些因素促使了“新興政治力量崛起”。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工業革命。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5.(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俄羅斯外交部2022年4月22日發帖紀念著名的“易北河會師”,并附上了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東部城市托爾高南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一幅紀錄美蘇士兵握手的照片,同時添加上“我們還記得”以及“我們曾是盟友”的標簽。
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共有2700萬人犧牲,物資損失高達6790億盧布。如果沒有蘇聯軍民的英勇奮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可能會更加艱難。
1939年9月蘇聯打著保衛“西部邊界安全”的旗號侵入波蘭。1940年春,蘇聯在卡廷森林制造了卡廷慘案。
蘇聯對民國政府提供支持,先后三次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貸款、出口軍事裝備并派軍事顧問和航空志愿隊參與指揮和作戰。
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
(1)請舉一例說明“我們曾是盟友”的含義。
(2)請結合中國抗戰的意義譴責雅爾塔會議通過蘇聯提出的條件
(3)閱讀表格,你認為評價歷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據此,請自擬題目,寫一篇100——150字的歷史評述。(要求:主題突出,論述有邏輯。)
【答案】(1)1942 年,共同發表《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 年 6 月,美英聯軍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配合蘇軍對德作戰;二戰期間舉行了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協調反法西斯的行動。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蘇都是屬于反法西斯聯盟,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中國戰場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雅爾塔會議是為了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最后勝利的會議。而實際上卻是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以犧牲弱國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背著中國政府答應了蘇聯租用中國旅順港作為軍事基地等要求,使中國主權受到嚴重侵犯。是霸權主義的行為
(3)基本原則:如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含義:據材料“俄羅斯外交部2022年4月22日發帖紀念著名的“易北河會師”,并附上了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東部城市托爾高南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一幅紀錄美蘇士兵握手的照片,同時添加上“我們還記得”以及“我們曾是盟友”的標簽”,結合所學可知,1945年4月25日,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東部城市托爾高南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是反法西斯戰爭的盟友,主要史實表現在:1942 年,共同發表《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 年 6 月,美英聯軍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配合蘇軍對德作戰;二戰期間舉行了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協調反法西斯的行動。
(2)意義:結合所學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蘇都是屬于反法西斯聯盟,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中國戰場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譴責:據材料“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1945年,盟軍召開了雅爾塔會議,是為了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最后勝利的會議。而實際上卻是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以犧牲弱國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背著中國政府答應了蘇聯租用中國旅順港作為軍事基地等要求,使中國主權受到嚴重侵犯,是霸權主義的行為。
(3)原則: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根據所學知識,以唯物史觀研究看待歷史,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點評】(1)本題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世界掇法西斯同盟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雅爾塔會議,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的相關史實。
(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相關歷史知識,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1 / 1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安陽五校聯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
1.(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表1反映了古希臘(  )
表1:古希臘建筑風格比較
建筑風格 象征意義 比例特征 整體特點
多立克柱式 男性 粗壯 剛勁、雄健、簡潔
愛奧尼柱式 女性 修長 纖細、秀美、精巧
A.注重人文建筑理念 B.婦女地位的提高
C.繼承羅馬藝術風格 D.建筑師崇尚專制
2.(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它展現了一個向往美好現實生活的夢,一個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好的夢,這個夢是留給人類的遺產,個人可以完善自身,全面發展的觀念和理想。”下列體現這一觀點的作品是(  )
A.《荷馬史詩》 B.《神曲》
C.《共產黨宣言》 D.《向日葵》
3.(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水稻在16世紀晚期被引入巴拿馬,17世紀被引入南卡羅來納(美國一個州),從而使得這兩個地區分別成為西班牙和英國的谷倉。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區,水稻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國人引進的印度勞工的居住地。據此可知(  )
A.西、英在美洲競爭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結構發生改變
C.殖民活動影響作物分布
D.拉美成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4.(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表2中黑色人口增加主要原因是(  )
表2:1700~1860年美國人口種族構成變化
年份 土著人口 白色人口 黑色人口 合計(單位:萬人)
1700 75.0 22.3 2.7 100.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美國獨立 B.三角貿易 C.殖民爭霸 D.工業革命
5.(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喬治一世(1660-1727年)登上英國王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奇跡”。他不是英國人,不會說英語,54歲才因血緣關系成為國王,語言障礙使他對國事漠不關心。這個“奇跡”會出現主要因為英國(  )
A.君主專制復辟 B.封建制度腐敗
C.確立君主立憲制 D.確立總統共和制
6.(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獨立戰爭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制共和制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同時又鏟除了殖民時期舊制度殘余的長子繼承法和代役稅,奴隸制契約也基本上被廢除。”材料說明美國(  )
A.獲得民族獨立 B.促進經濟發展
C.廢除黑奴制度 D.推動民主建設
7.(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拿破侖對俄國的入侵曾讓俄國詩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侖去世后,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態度的轉變,是因為他認識到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
A.穩定了法國政局 B.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C.促進了商業發展 D.擴大了法國在歐洲的疆域
8.(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美國內戰可能把說英語的美國變成各懷鬼胎、相互爭雄的多個小共和國,結果反而出現了一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得到統一的大民族國家,自由和民主成了它的政治原則。”上述史料說明美國內戰(  )
A.使英語成為通用語言
B.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C.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D.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9.(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日本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改革法制,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材料表明日本的改革(  )
A.注重經濟而忽略文化 B.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C.學習范圍廣、規模大 D.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10.(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美國學者小約瑟夫·奈用“木頭是深層原因,干柴和紙張是中層原因,劃火柴是突發原因”評論圖反映的歷史事件。該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B.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
C.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 D.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1.(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后,蘇維埃政府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帶有明顯的無產階級革命性質的是(  )
A.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
B.建立紅軍,反對協約國武裝干涉
C.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D.把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
12.(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歷史人物的相關言論往往鮮明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列對羅斯福所言(圖),“運用‘政府力量’”的政策理解正確的(  )
今天我們運用同樣的政府力量去達到同樣的目標。合眾國政府可以順應時代有所作為,而不必犧牲民主。我們在擺脫蕭條方面取得了顯而易見的進步。 ——羅斯福

①采取放任自流政策,鼓勵自由競爭
②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③采用國家干預的手段扭轉經濟形勢
④并沒有改變美國資本主義的本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1961年9月,南斯拉夫總統鐵托說:“當我們走上獨立的道路而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艱苦的道路”是(  )
A.華約組織建立 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不結盟運動成立 D.北約組織成立
14.(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某學者圍繞“今天的中國是‘騰飛的巨龍’、今天的德國是‘松綁的巨人’,而俄羅斯也期盼‘重振大國雄風’”做了一場講座。其主題應是(  )
A.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B.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
C.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D.地區經濟一體化趨勢
(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學習二十大精
神,回答下題。
15.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市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千名干部下基層”活動。拓寬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精準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推行該黨建項目(  )
A.有利于科學決策以滿足居民一切需求
B.反映出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
C.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
D.是我國公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1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  )
A.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C.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D.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3頁共6頁
17.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的莊嚴宣示,再次道出了14億多大陸同胞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在祖國統一大業上,我們必須認識到(  )
①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②實現祖國統一,是兩岸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③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做了具體論述,更加堅定了人們的道路自信。這條“中國道路”是指(  )
A.改革開放道路 B.可持續發展之路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新絲綢之路
19.(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川藏、青藏公路被稱為“天路”。在建設和養護公路過程中,建設大軍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這一精神(  )
A.體現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B.全面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
C.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
D.生動演繹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20.(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勞動教育對于培育時代新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國家課程。這一改革,反映了(  )
A.勞動是幸福的源泉,能促進人的發展
B.每個人崗位不同,從事的勞動也不同
C.自強不息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D.參與勞動實踐可以替代學習書本知識
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60分)
21.(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讀材料,回答問題。
圖3 圖4
(1)圖3中“我”的產生過程,保障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哪一形式?落實了厲行法治的哪一要求?
(2)“有了法律,反對浪費就能實現!”請結合圖3、圖4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
22.(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溫州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發展歷程波瀾壯闊。某校計劃開展“漫游溫州”研學實踐活動,請你一起參與。
【研學準備】學校圍繞“燦爛文明”、“紅色記憶”、“時代典范”三個主題向同學們征集活動地點。
小資料 研學參考地點
江心嶼橫臥在鹿城區北面甌江中游,中國四大名嶼之一。島中有標志性的“一寺雙塔”和多處名勝古跡,千百年來,無數文人賢士在此題詠,留下墨寶數千,故江心嶼還有“中國詩之島”“世界古航標”的美譽 中共浙江省一大舊址,位于浙江省平陽縣,這次會議召開,使浙江黨組織團結成一個統一領導核心、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奠定了基礎,對整個浙江的革命斗爭影響深遠。 瑞安陳岙村獲得浙江省“美麗鄉村”的稱號。這個村子關停污染企業,依托當地水資源,筑壩蓄水、開發無污染的水上項目;治理青山白化,開發“山坡經濟”,形成特色旅游線路。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 之路。
【研學見聞】泰順被列入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首批試點名單。九年級1班到泰順縣展開研學考察,以下為他們的見聞記錄。
【研學反思】研學實踐讓我們認識了溫州的古韻,也感受到溫州融入現代化大潮的脈動。作為溫州未來的建設者,我要為家鄉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1)請從三個主題中任選一個,并確定相應的活動地點。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寫出推薦該地點的理由。
研學主題:
研學地點:
推薦理由:
(友情提示:地點要與選擇的主題相符,可以從下列小資料中選擇,也可自行選擇,但自行選擇需排除本試卷提及的地點;推薦理由要運用所學知識簡單闡述。)
(2)任選材料中的兩項措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合理性。
(3)你認為溫州還要在哪一方面繼續發展?為此,你將做怎樣的努力?
23.(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在《道德與法治》課前“時事”播報中,九年級某班的同學播報以下新聞:
2022年11月1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講話時強調: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新形勢下,我們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
※中方愿同有關各方全面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促進區域融合發展。
※今年,我們共同制定了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方將為落實曼谷目標提供支持。
※我們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1)請舉例說明“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這一新形勢下?
(2)結合上述材料,闡述中國如何與亞太各國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24.(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收集史料 再現歷史】
圖5哈格里夫斯的發明(模型)
圖6斯蒂芬森的發明(實物)
圖7專著《劇變——英國工業革命》
材料二:【選取史料 分析歷史】
政策是助推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18 世紀英囯政府開始征收關稅,頒布了關于工作環境、公共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還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促進了城鎮勞動力的形成。
——[美]布魯尼格《現代歐洲史》
經過一個世紀的成功探險、奴隸交易、海上劫掠、戰爭和商貿活動,英國具備了工業經濟的首要條件:巨大的消費市場,需求的高漲刺激了對新技術的探索。
——[美]舍曼《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融會貫通 解釋歷史】
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雇傭勞動快速發展對新興政治力量的崛起產生影響,這些政治力量追求社會和政治的變革,越來越關注工人的狀況,由此導致的最為顯著的結果之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
——[美]梅里曼《歐洲現代史》
(1)材料一中圖5的發明是什么 材料一中哪幅圖片的內容能夠作為研究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
(2)對比材料二中兩本著作在分析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時有何不同?據此總結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
(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三中“新興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
25.(2024九下·瑞安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俄羅斯外交部2022年4月22日發帖紀念著名的“易北河會師”,并附上了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東部城市托爾高南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一幅紀錄美蘇士兵握手的照片,同時添加上“我們還記得”以及“我們曾是盟友”的標簽。
1941年至1945年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共有2700萬人犧牲,物資損失高達6790億盧布。如果沒有蘇聯軍民的英勇奮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可能會更加艱難。
1939年9月蘇聯打著保衛“西部邊界安全”的旗號侵入波蘭。1940年春,蘇聯在卡廷森林制造了卡廷慘案。
蘇聯對民國政府提供支持,先后三次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貸款、出口軍事裝備并派軍事顧問和航空志愿隊參與指揮和作戰。
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
(1)請舉一例說明“我們曾是盟友”的含義。
(2)請結合中國抗戰的意義譴責雅爾塔會議通過蘇聯提出的條件
(3)閱讀表格,你認為評價歷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據此,請自擬題目,寫一篇100——150字的歷史評述。(要求:主題突出,論述有邏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材料“古希臘建筑風格比較”并結合所學可知,古希臘建筑風格以男性、女性為象征,以男女體形差異為比例特征,說明古希臘人追求人體美,反映了古希臘注重人文的建筑理念,故選A項。
材料強調的是古希臘建筑風格特征,無法得出“婦女地位的提高”,排除B項。
材料突出了古希臘建筑以男女為意義特征,沒有涉及羅馬藝術風格,排除C項。
材料強調的是古希臘建筑風格特征,體現不出“建筑師崇尚專制”,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是比較類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希臘建筑風格,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2.【答案】B
【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據材料“向往美好現實生活”“使自己變得更好”“個人可以完善自身,全面發展”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但丁的《神曲》表達了市民階層的感情和理想,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所以體現材料中觀點的作品是《神曲》,故選B項。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寶貴的文學遺產,排除A項。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排除C項。
《向日葵》是19世紀荷蘭畫家梵高的繪畫作品,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人文主義思想。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3.【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據材料“水稻在16世紀晚期被引入巴拿馬,17世紀被引入南卡羅來納(美國一個州)……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區,水稻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國人引進的印度勞工的居住地”,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早期殖民浪潮興起,由于殖民者的殖民需求,促使了農作物遷移變化,由此可得出殖民活動影響作物分布,故選C項。
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競爭激烈,排除A項。
材料反映水稻引入美洲,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沒有說明拉美人民的主食結構發生變化,排除B項。
材料反映水稻引入美洲,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沒有涉及拉美為西班牙和英國提供原材料,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以農作物遷移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4.【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1700~1860年美國人口種族構成變化”可知,至1860年,美國黑色人口大幅度增加,結合所學可知,主要原因是歐洲殖民者通過三角貿易向美洲販賣了大量黑人奴隸,故選B項。
1783年,美國獨立,與黑人增加無關,排除A項。
殖民爭霸與美國黑人人口增加無關,排除C項。
工業革命與美國黑人增加無關,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黑人增加。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表格數據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美國人口結構變化的相關史實。
5.【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材料“喬治一世登上英國王位被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奇跡’”“語言障礙使他對國事漠不關心”,主要原因是英國“光榮革命”后,議會立法限制了王權,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度,故選C項。
1688年“光榮革命”已覆滅了君主專制復辟,排除A項。
英國王受法律限制,以民主取代專制是英國制度的創新,排除B項。
美國獨立后確立的是總統共和制,英國確立的是君主立憲制度,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6.【答案】D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材料“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制共和制國家”“鏟除了殖民時期舊制度殘余的長子繼承法和代役稅”,結合所學可知,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1787年制定了美國憲法,以分權制衡原則確立了聯邦制共和國,促進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建設和發展,故選D項。
材料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創建了民主共和制度,沒有說明對民族獨立的影響,排除A項。
材料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創建了民主共和制度,沒有涉及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排除B項。
材料體現美國獨立戰爭基本廢除了奴隸制契約,廢除黑奴制是美國南北戰爭,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獨立戰爭,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史實。
7.【答案】B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據材料“拿破侖去世后,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結合所學可知,1804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多次打敗反法聯盟的入侵,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封建勢力,傳播了法國大革命思想,所以普希金卻將他視為對抗專制的救世主,故選B項。
拿破侖穩定了法國政局,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是國內影響,排除A項。
材料反映了拿破侖戰爭的雙重影響,沒有涉及對商業發展的影響,排除C項。
材料反映了拿破侖戰爭的雙重影響,并沒有體現法國疆域的擴大,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以拿破侖對外戰爭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8.【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美國內戰結果反而出現了一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得到統一的大民族國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內戰,最終北方聯邦取得了勝利,廢除了奴隸制度,實現南北政治體制的統一,維護了國家統一,故選B項。
內戰前的美國,英語就已成為通用語言,排除A項。
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C項。
獨立戰爭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發展道路,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內戰,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9.【答案】C
【知識點】日本明治維新
【解析】【分析】據材料“日本改革的動力是西化……”“英國的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以及許多商業方法,法國的法制,海軍,美國的大學”可知,日本學習西方涉及的范圍廣泛,學習規模巨大,故選C項。
材料表明日本西化改革各方面兼具,并未忽略文化,排除A項。
材料強調了西化改革范圍廣泛,并未說明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排除B項。
材料強調了西化改革范圍廣泛,材料信息中不能得出保留大量封建殘余,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以日本明治維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0.【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據漫畫提取答題關鍵信息“三國同盟”“三國協約”“危險的巴爾干”,結合所學可知,“木頭是深層原因,干柴和紙張是中層原因,劃火柴是突發原因”提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巴爾干地區矛盾尖銳,所以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故選A項。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
1929年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由于自由放任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德國閃擊波蘭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1.【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蘇維埃政府措施”“無產階級革命性質”,結合所學可知:
A:十月革命勝利后,蘇維埃政府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收歸國有,體現了明顯無產階級革命性質,故選A項。
B:建立紅軍,反對協約國武裝干涉是蘇俄政府在軍事上穩固新政權的措施,排除B項。
C: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滿足了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排除C項。
D: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到莫斯科不能得出無產階級革命性質,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十月革命。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
12.【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羅斯福”“運用‘政府力量’”,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國羅斯福新政,改變了放任自流的政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以扭轉經濟危機的形勢,故①理解錯誤,③理解正確;據材料中“合眾國政府可以順應時代有所作為,而不必犧牲民主”可知,羅斯福新政維護了美國民主制度,并沒有改變美國資本主義的本質,緩解了經濟危機,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了美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故②理解錯誤,④理解正確。
綜上可知, 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①②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13.【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1961年”“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推進共同發展,擺脫美蘇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故選C項。
1955年,華約組織建立,標志美蘇兩極格局形成,排除A項。
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B項。
1949年,北約組織成立,表明戰后歐洲軍事政治集團出現,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不結盟運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不結盟運動的相關史實。
14.【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據材料“中國是‘騰飛的巨龍’”“德國是‘松綁的巨人’”“俄羅斯期盼‘重振大國雄風’”可知,材料反映了兩極格局瓦解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妄圖建立美國單極霸權世界,但世界新興力量不斷壯大,制約了美國霸權局面,形成了“一超多強”,促使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故選A項。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沒有涉及經濟區域化,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沒有涉及經濟全球化,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沒有涉及經濟一體化,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相關歷史知識。
【答案】15.B
16.C
17.D
18.C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點評】此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維護國家統一、“兩步走戰略”、人民當家作主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15.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市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千名干部下基層”活動。拓寬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精準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反映出社會主義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故B正確。
要滿足居民合法需求,而非一切需求,故A錯誤;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故C錯誤;
訴訟是我國公民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6.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故C正確。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2035年的奮斗目標,故A不符合題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故B不符合題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7.在祖國統一大業上,我們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必須認識到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故①③④正確。
“兩岸所有人的共同愿望”說法太絕對,故②錯誤。
故答案為D。
18.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做了具體論述,更加堅定了人們的道路自信。這條“中國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9.【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在建設和養護公路過程中,建設大軍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這一精神生動演繹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故D正確。
這一精神沒有體現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故A不符合題意;
“全面展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熔鑄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志向”夸大了這一精神的作用,故BC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此題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20.【答案】A
【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勞動教育對于培育時代新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國家課程。這反映了勞動是幸福的源泉,能促進人的發展,故A正確。
材料沒有體現每個人崗位不同,從事的勞動也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故C錯誤;
參與勞動實踐,不能替代學習書本知識,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考查勞動成就今天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生命里的一切輝煌,都是通過勞動鑄就的。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素以勤勞智慧聞名于世。今天,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 都是廣大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中國人民用實干精神創造了今天的輝煌。
21.【答案】(1)民主決策。科學立法。
(2)錯誤或者片面的。圖 3《反食品浪費法》:禁止餐飲服務經營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體現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圖 4 中提到了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說明國家和社會治理也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所以實現反對浪費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或實現反對浪費,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指出圖3中“我”的產生過程,保障了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哪一形式,并說明落實了厲行法治的哪一要求,根據設問明確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厲行法治等知識,可知“我”的產生過程,保障了公民行使民主決策的權利。落實了厲行法治中的科學立法。
(2)此題要求結合圖3、圖4對“有了法律,反對浪費就能實現!”這一觀點進行評析。此題為觀點評析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觀點是錯誤或者片面的。觀察圖3《反食品浪費法》:禁止餐飲服務經營者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可知體現了國家和社會治理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圖 4 中提到了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說明國家和社會治理也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所以實現反對浪費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或實現反對浪費,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點評】此題考查法治和德治的關系、厲行法治、民主決策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把握教材基礎知識,分析材料即可。(2)解答此題應認識到法治和德治在社會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22.【答案】(1)A.主題:燦爛文明;地點:江心嶼;
理由:感受、展現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等角度
B.主題:紅色記憶:地點:浙江省一大舊址;
理由:了解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英雄事跡、學習繼承革命文化,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等角度C.主題:時代典范;地點:東岙村。
理由: 改革促發展、共享發展成果、兩山理念,等角度
(2)從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等角度回答,寫出兩點即可。如,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泰順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創新技術,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泰順政府為低收入農戶提供生活保障、產業幫扶等援助,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
(3)開放性試題。做法需要結合所指現象,有邏輯,可操作。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從三個主題中任選一個,并確定相應的活動地點。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寫出推薦該地點的理由。地點要與選擇的主題相符,可以從下列小資料中選擇,也可自行選擇,但自行選擇需排除本試卷提及的地點;推薦理由要運用所學知識簡單闡述,言之成理即可。
(2)此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任選材料中的兩項措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合理性。概括材料中【研學見聞】內容,從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等角度回答,寫出兩點即可。
(3)此題要求說明溫州還要在哪一方面繼續發展,并說明為此,你將做怎樣的努力。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做法需要結合所指現象,有邏輯,可操作。
【點評】此題考查中華文化、堅定我呢華自信、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共享發展成果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分析三地的特點,設計主題說明理由即可。(2)概括材料中的見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即可。(3)聯系實際,言之成理即可。
23.【答案】(1)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
(2)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重視與他國共享發展機遇,堅持合作共贏;在生態保護方面,中國參與規則制定,提供中國智慧,與他國一致行動,共同擔當;維護世界和平方面,中國倡導和平,主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做貢獻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舉例說明“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這一新形勢。概括材料內容,結合教材知識,聯系實際,可說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
(2)此題要求結合上述材料,闡述中國如何與亞太各國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此題為措施類問題,圍繞“中方愿同有關各方全面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等,說明中國重視與他國共享發展機遇,堅持合作共贏。圍繞“我們共同制定了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等,說明在生態保護方面,中國參與規則制定,提供中國智慧,與他國一致行動,共同擔當;圍繞“我們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等,說明我們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
【點評】此題考查時代主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此題圍繞中國與世界設置了兩個小問題,結合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基本特征、我國外交政策等作答即可。
24.【答案】(1)珍妮機。圖 6
(2)不同:《現代歐洲史》是從政治視角,認為是政策促進了工業化發展。《世界文明史》則是從經濟視角,認為英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從而刺激技術創新。
方法:面對歷史問題要多視角綜合分析。
(3)工業革命推動工廠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工人階級隨之壯大;資本家加大對工人的剝削,社會分裂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階級追求社會和政治變革。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發明:據材料一“圖5哈格里夫斯的發明”,結合所學可知,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命名為“珍妮機”,標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圖片: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原始 資料,所以圖6斯蒂芬森的發明(實物)是研究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而圖5哈格里夫斯的發明,是模型,圖7專著《劇變——英國工業革命》是有關專著,有后人加工的成分,屬于第二手資料。
(2)不同:據材料二“政策是助推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可知,布魯尼格《現代歐洲史》主要是從政治視角研究工業革命,認為是政策促進了工業化發展。據材料二“巨大的消費市場,需求的高漲刺激了對新技術的探索”可知,舍曼《世界文明史》主要是從經濟視角,認為英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從而刺激技術創新。
方法:根據所學可知,面對歷史問題,總結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是要多視角綜合分析。
(3)原因:材料三“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雇傭勞動快速發展對新興政治力量的崛起產生影響”并結合所學可知,工業革命推動工廠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工人階級隨之壯大;資本家加大對工人的剝削,社會分裂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工人階級追求社會和政治變革。這些因素促使了“新興政治力量崛起”。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工業革命。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工業革命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5.【答案】(1)1942 年,共同發表《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 年 6 月,美英聯軍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配合蘇軍對德作戰;二戰期間舉行了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協調反法西斯的行動。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蘇都是屬于反法西斯聯盟,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中國戰場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雅爾塔會議是為了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最后勝利的會議。而實際上卻是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以犧牲弱國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背著中國政府答應了蘇聯租用中國旅順港作為軍事基地等要求,使中國主權受到嚴重侵犯。是霸權主義的行為
(3)基本原則:如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含義:據材料“俄羅斯外交部2022年4月22日發帖紀念著名的“易北河會師”,并附上了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東部城市托爾高南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一幅紀錄美蘇士兵握手的照片,同時添加上“我們還記得”以及“我們曾是盟友”的標簽”,結合所學可知,1945年4月25日,美蘇兩軍士兵在德國東部城市托爾高南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是反法西斯戰爭的盟友,主要史實表現在:1942 年,共同發表《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4 年 6 月,美英聯軍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配合蘇軍對德作戰;二戰期間舉行了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協調反法西斯的行動。
(2)意義:結合所學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蘇都是屬于反法西斯聯盟,中國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中國戰場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譴責:據材料“雅爾塔會議上蘇聯承諾在歐洲戰爭結束后2—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其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的現狀……”,1945年,盟軍召開了雅爾塔會議,是為了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最后勝利的會議。而實際上卻是大國實力對比和互相妥協,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以犧牲弱國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背著中國政府答應了蘇聯租用中國旅順港作為軍事基地等要求,使中國主權受到嚴重侵犯,是霸權主義的行為。
(3)原則: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根據所學知識,以唯物史觀研究看待歷史,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歷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主觀目的和客觀作用分別評價;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
【點評】(1)本題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世界掇法西斯同盟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雅爾塔會議,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的相關史實。
(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相關歷史知識,需要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外汇| 郓城县| 微山县| 滕州市| 乐业县| 墨竹工卡县| 灵武市| 藁城市| 乌兰浩特市| 阿克陶县| 乌海市| 本溪市| 石嘴山市| 曲水县| 丹阳市| 潜江市| 肃北| 锡林浩特市| 南陵县| 察隅县| 建昌县| 谷城县| 镇巴县| 塘沽区| 太仓市| 昌邑市| 金寨县| 榆树市| 黔东| 紫云| 璧山县| 靖安县| 阜新市| 贡嘎县| 丽江市| 定兴县| 高安市| 徐闻县| 玉树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