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熱點二 多項組合型材料作文組合型材料作文不同于多則材料作文,二者的區別在于多則材料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要從整體上把握材料,不需要考生自由選擇、組合材料。組合型材料作文是通過對所供材料的恰當選擇、有機組合,然后提煉觀點進行寫作的一種形式。組合型材料作文的任務指令依然明確,但是考生的取舍多樣化了,因此立意的選擇就更多了,發揮的空間就更大了。然而,要使得選定的組合具有有機聯系,文章就要有一個一脈相承的主線,將選定的組合貫串起來。另外,組合型材料作文給定的內容往往與考生的學習、生活聯系緊密,這也是為了讓大多數考生都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一、讀懂組合項,明確指令要求,形成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組合組合型材料作文題干往往提供了若干關鍵詞句,考生在寫作時要讀懂選項,全面準確地闡釋其內涵和外延,從某種角度適當加以組合。這種作文題旨在引導考生結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與思考,在充分理解、多元選擇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組合。具體組合方法有求同法和合異法。求同法指針對內容指向相同的材料,可以從它們的相同點出發提煉觀點。合異法指同向互補疊加,異向整合并歸。有些材料從表面看它們的意思大相徑庭,其實是互為補充的,只有將它們疊加起來,才能提煉出更為全面深刻的觀點。在審題立意時,有效運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快速找到切入點。典例1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網課期間,陪伴我們的除了老師、同學,還有書本里的人物。班級計劃舉行以“書本內外,青春成長”為主題的讀書會。第一組:莊子、諸葛亮、杜甫、郭橐駝第二組:魯迅、巴金、海明威、卡西莫多請你從上面兩組人物中各選一個人物,并使之形成有機聯系,并以“我讀‘某某與某某’”為副標題,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讀書會主題,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題目審讀】 從內容上看,要扣住讀書會主題,將“書本內外”與“青春成長”關聯起來;宜扣住“書本內外”,對人物及人物關聯本身要挖掘充分,還要進行書外拓展。人物的選擇,要從所給的兩組中各選一個(不能在同一組內選兩人),在寫作時,既要指出兩人的共性,又要指出兩人的個性。要將二者融合起來,合二為一。從體裁上看,要求寫發言稿,要注意發言者的身份、對象(聽眾)的身份。還要注意自擬標題,正標題與副標題缺一不可,二者在語意上要統一。【思路解析】 本題屬于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重點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及平時閱讀面的開闊程度,也考查考生的思維深度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考生要從自身出發,聯系平時的閱讀積累及時代精神,寫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既體現了語文核心素養一體四翼的要求,也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理解這兩組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和性格特點,考生應盡量選擇自己比較熟悉或了解的人物。這兩組人物中,有的是考生熟悉的文學家,有的是考生熟悉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如第一組中,郭橐駝是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人物,他相貌異于常人,因高超的種樹本領而聞名鄉里;第二組中,卡西莫多是小說《巴黎圣母院》里的人物,他長相丑陋,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是“真善美”的代表。寫作時,可以采用“求同法”進行組合,如把郭橐駝和卡西莫多組合在一起,他們丑陋的外表下都有一顆美麗的心靈。也可以采用“合異法”進行組合,如把莊子和海明威組合在一起,莊子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海明威奮斗拼搏、不甘失敗的人生態度,然后講述自己的人生觀。組合之后,再聯系社會生活展開論述,寫成發言稿即可。【立意參考】1.讀杜甫與巴金,啟發青年增強憂患意識、群體意識,涵養家國情懷、奉獻精神等;2.讀郭橐駝與卡西莫多,啟發青年樹立正確的美丑觀,倡導自然美、道德美、人性美等;3.讀莊子與魯迅,啟發青年思考社會人生,行所當行,止乎當止,廓清青春困惑等等。其他如下。1.用良知擔起家國責任。(聯系杜甫和巴金)2.不屈的靈魂,自由的追求。(聯系莊子和海明威)3.仰先哲精神之高山,行青年擔當之景行。(聯系魯迅和杜甫)【范文示例】用良知擔起家國責任——我讀“杜甫”與“巴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用良知擔起家國責任”。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我們不僅有老師、同學的陪伴,更有書籍的陪伴。在書海徜徉,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讀杜甫,我明白了他悲天憫人情懷的偉大;讀巴金,我明白了一個人在自己所生活的時代應有的良知和使命。如今我們更應用吾輩之肩膀擔起國家建設的重任,用我們的精神樹國人之魂魄。“位卑未敢忘憂國”。杜甫在優裕的生活中能“猛志逸四方”,在潦倒的困境中仍憂國憂民、心懷天下,試圖用自己的雙肩擔起國之重任。“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是他忠君的意志;“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是他憂國的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他博愛的心胸;“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是他舍己為人的慈悲。身處涸轍卻能夠心憂天下,這是何等的胸懷!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也不乏這樣的人:君不見馬旭腳穿15元的膠鞋,卻為家鄉學校捐出1000萬元;君不見地震時衣衫襤褸的老奶奶為災區捐贈;君不見疫情期間滿頭白發的老大爺捐贈口罩;君不見張定宇院長拖著漸凍癥的身軀和病魔作戰。常人如果能做到“富能安富,克己度人;貧能安貧,樂天無怨”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可他們即使自己身處困窘仍能憂國憂民、為國擔當,這不正是一種內心的良知嗎?疫情期間,靜心思考,才發現自己雖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卻少了一份家國情懷。在艱難的處境中能心憂天下,在危難的時刻有人挺身而出,為重塑國民的靈魂而“隨想”。巴金在《小狗包弟》里把自己放上手術臺,拷問自己的靈魂,直面自己曾經扭曲的人格,在那善良缺失、人性幾近泯滅的時代,他深刻地反思歷史。八年四十二萬字的巨著,這位八旬老人用拷問靈魂的方式,履行了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用良知匡正了“文化大革命”帶來的精神荒蕪,讓每一個敢說真話的人看到了春的希望。世界上沒有比說真話更困難的事了,巴金先生之前,魯迅先生做到了,他的《狂人日記》,寫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巴金先生之后,莫言也做到了,他在《蛙》中用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讓人們去反思20世紀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如今李文亮也做到了,他第一個吹起了疫情的哨子。他們用良知喚起人類的蘇醒,為人類的前行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疫情期間,我從他們身上汲取了成長的養分,知道了青春的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同學們,我們腳下的土地就是我們的祖國。你陽光,中國便光明。我們雖不能如英雄一樣去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可以在家多聽網課,努力學習,做一個志存高遠的人,讓我們成為這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也讓世界因我們而更喜歡中國。我的分享完畢。謝謝大家。對人民的熱愛——我讀“莊子”和“魯迅”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在這個“書本內外,青春成長”主題讀書會上,我的發言題目是“對人民的熱愛”,副標題是“我讀‘莊子’和‘魯迅’”。在中國的歷史上,涌現出許多為百姓著想的人:從法治天下的商鞅,到息世興邦的文景帝;從變法革新的王安石,到為民請愿的蘇東坡。從中無疑可以看出他們對世間蕓蕓眾生的關切和熱愛。商鞅變法,讓秦制的春風撫遍大江南北,吹散了蠻荒和落后;文景之治,打開了直通繁榮昌盛的大門;王安石變法,讓許多新政在隨后的1000多年里還閃爍在中華大地上;而蘇軾修建的蘇堤,至今仍然橫亙在西湖的粼粼碧波之上。莊子也有一顆熾熱的為國為民之心,他也想將自己的才華獻給腳下的這方熱土。可他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呢?春秋戰國還是鐵器牛耕的時代,并不發達的生產力卻需要維系曠日持久的戰爭。將士們或為權,或為財,或為勢,或為利,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勞師奔襲。鮮血染紅了滔滔長河和廣袤的大地。思想界雖是百家爭鳴,但無一不是為了開疆拓土,贏得戰爭,于是莊子的思想便被遺棄在了角落里。以莊子眼光之犀利,勢必已經看穿了這個世界黑暗的本質,但他的心中,仍然燃燒著對這個世界、對世間百姓之熱愛。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像后來的陶淵明一樣心游紅塵外,身息山水間;二是像后來的屈原一樣只身試圖阻擋越軌的車輪,卻被輾死于車輪之下。可是莊子卻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對人民的愛,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世界。這個世界是“逍遙”的,無所依傍,故也無所畏懼。這個世界里,沒有戰爭,沒有功伐;有著近乎荒誕的平靜與歡樂。這個世界與現實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現實中恐懼的黑暗每進一步,想象中荒唐的光明便高一分。在現代的中國,另一位把人民放在心上的思想家、革命家是魯迅。魯迅的一生是處在亂世中的一生,國家的動蕩,民族的敗落,深深地影響著魯迅。為了追尋人生的價值,魯迅到日本留學,民族的恥辱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決定棄醫從文。從文的魯迅找到了改變人們靈魂的武器,也使自己的才華和思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無論是《阿Q正傳》《祝福》,還是《傷逝》,無不充滿了對普通勞苦大眾的愛與關懷。在保護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中,他拿起了筆,當作匕首,當作長槍,義無反顧地刺向反動派的心臟。莊子的思想無比博大,他想象中的世界越荒唐,說明莊子對百姓的愛越深沉。他在用他手中玄乎其神、大開大闔的筆鋒,來與這個世界戰斗。魯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與實際行動,詮釋著對人民的忠誠與熱愛。縱覽中國歷史,如莊子、魯迅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無論我們在讀莊子或魯迅的文章時,感到多么艱澀,我們都應該讀出,他們那躍然紙上的對世間蕓蕓眾生的熱愛之情。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肩負著民族振興的使命,我們要像莊子和魯迅那樣,熱愛人民,服務人民。謝謝大家。【點評】 根據立意,選擇好兩個人物,再給文章擬寫標題,例文的正標題是對人民的熱愛,副標題是我讀“莊子”和“魯迅”。文章開頭,用中國歷史上一組為人民著想的人,引出莊子,突出莊子愛人民這一品質。之后,再說魯迅,同樣結合魯迅一生的貢獻,從愛人民的角度進行論述。兩人的共同點是“對人民的熱愛”,不同點是生活的環境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最后,總結全文,照應標題。典例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華盛頓郵報》評選出的最新世界10大奢侈品:①生命的覺醒和開悟;②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③走遍天下的氣魄;④回歸自然;⑤安穩平和的睡眠;⑥享受屬于自己的空間和時間;⑦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⑧任何時候都真正懂你的人;⑨身體健康和內心富足;⑩感染并點燃他人的希望。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個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運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材料分析 求同法組合 立意這里的“奢侈品”顯然不是世俗意義上的物質,而是指獨特、稀缺、珍奇,與物質金錢無關的東西。 ①②⑨:指向人的內心世界,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內心富足,充滿愛心。③④:指向人要走出去,走向自然,增長見識。⑤⑥:要有自己的時空,能夠安排好自己的生活。⑦⑧⑩:指向與別人的關系,要互相理解,互相影響,點燃他人。 立意一:人要擁有強大而富足的內心。 立意二: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勇敢地走出去。 立意三:如何高質量地運用和享受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立意四:人與人應該互相尊重和理解,呼喚人際關系的和諧。【范文示例】內心的富有五柳先生躬耕隴畝,采菊東籬,仕官們恥笑他的低賤,但又有誰能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內心富有?嵇康揮汗如雨,鑄鐵為犁,司馬集團嘲笑他的貧窮,誰又曾聽懂《廣陵散》深厚的蘊藉?開普勒饑寒交迫,餓死于路邊,教士們譏諷他的貧賤,震古爍今的開普勒第三定律的提出,又有誰質疑他內心的富有?因此,我們要保持內心的富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內心富有的人從不向命運妥協,即使杰克身處三等艙,但他仍勇敢地走向一等艙,因為他內心是富有的,他內心的富有使他散發出獨特的氣質,面對權貴的生死詰問不慌不忙,“我活在當下,很富有,同樣,你們也很富有,但那只是華麗的面具,你們才是真的貧窮”。雖然紳士們并未因此而停止譏笑他,但他用他的行動,用他的生命證明了他內心的富有,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不僅如此,內心富有的人還敢于與命運抗爭,正如帕斯卡爾所說:“在絕望的山上砍下一棵希望的樹。”對此,孟佩杰給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注腳,出生被狠心的親生父母拋棄,養母癱瘓后,養父又離家出走,雖然身處絕境但她的內心仍是富有的,正是因為她內心的富有,才能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養母,正是因為她內心的富有,才能笑看生活,正是因為她的富有,才能收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這一榮耀,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其實,內心富有的人擅長扼住命運的喉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縱身無長物,依舊奮筆疾書,撰寫《紅樓夢》,他內心的富有,傳世不朽;“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割粥而食,冰碴洗漱,在貧窮的環境中讓自己的內心富有,終流芳千古;同樣還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但丁,他決絕的特立獨行使他的生命一貧如洗,但作為文藝復興的引導者,他內心的富有,毋庸置疑。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物質的富有,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朋友,請你堅持內心的富有,你的人生將絢麗輝煌。二、恰當選擇,有機關聯,勾連素材在多個材料組合中,挑選最富“有機關聯”的組合,并且勾連自己的素材庫,選擇自己擅長的、有內容可寫的組合下筆行文。典例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23年秋季,又有新的高一學生使用新的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在新的高中語文課本的編寫過程中,設定哪些單元主題、選擇哪些作品才能使語文學習更符合新時代立德樹人的要求,曾引起廣泛討論。有網友列出以下主題,供大家探討:生命贊歌 家國情懷 審美鑒賞 科學之趣文化傳承 英雄情結 思辨創新 自然之美請從中選擇兩個主題,并結合學過的課文,以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的身份給高中語文教材主編寫一封信,表達你對語文教材與高中生良好品格養成關系的認識與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思路解析】1.材料分析:①要求從材料列出的八個主題中選擇兩個,兩個主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關聯性;②需要結合學過的課文;③需要闡釋自己對語文學習與立德樹人的關系、語文教材與高中生良好品格養成的關系的認識與思考。2.關聯分析:①所選兩個主題之間的有機關聯;②所選兩個主題與新時代立德樹人要求、高中生良好品格養成之間的有機關聯。3.勾連素材:①文化傳承和思辨創新,如《中國建筑的特征》和《拿來主義》都反映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思考,考生可以表達對國家傳統文化精華和糟粕的態度,培養文化認同感和理性精神;②家國情懷和英雄情結,如《沁園春·長沙》《蘇武傳》等都說明愛國精神離不開對英雄的致敬和學習,對英雄的致敬和學習反過來可以激發學生深厚的愛國情感;③審美鑒賞和自然之美,如《荷塘月色》《赤壁賦》等說明人格的熏陶離不開美育,教材中很多涉及自然的詩詞散文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中日月山川、蟲魚鳥獸等的豐富與美麗,學習美,欣賞美,進一步培育美好的情操。【范文示例】傳古溯源,創新啟智尊敬的高中語文教材主編:您好!聽聞2023年秋季采用新編語文教材,但編寫中單元主題與作品選用仍未定案,作為即將畢業的高三學子,我認為,結合舊版課文與新時代立德樹人的要求,選擇“文化傳承”與“思辨創新”不失為明智之舉。傳古以溯源,創新以啟智,正是發揮教材熏陶性靈的目標的落腳之處。語文教材,是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折射,是教育任務、家國期許的載體。優秀的語文教材,對高中生養成良好品格,具有深浸意遠、影響悠長的作用。新時代立德樹人,無論是對人才的內組還是實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中生厚植于悠遠文化傳統,啟智實踐于科技生產、文藝創造之巔,是語文教材的核心任務,應在其中鮮明表達。作為新教材,不變的核心任務之一仍應是延續文脈,豐富內蘊,陶冶性靈。舊時的語文教材,為我們高中學子帶來了岳陽樓之壯美、小石潭之清冽乃至天姥山之瑰奇。正如錢穆先生所言,國之史乃是國家存在之生命,新教材也應延續這一風格,讓新的高中學生得以在文史的長河中溯源,在鮮活的文脈上與中華文化一同呼吸。承古之文化精髓,以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以優秀教材延伸華夏之文脈,云胡不喜?響應新時代的立德樹人要求,還應貫徹創新發展理念,以其培育學生品格的突出作用,作為培育學生創新理念的一大助力。在舊版教材中,詹天佑設計“人”字形鐵路的大膽創新,莊子與其友臨溪觀魚之思辨,都使我對思辨創新深深著迷。相應的,新設“思辨創新”單元,在課堂講解、師生互動與優化練習中為高中學子培養思辨之德、創新之智,正是對立德樹人的新詮釋。當今的中國,是玉兔踏月,是天宮輝熠,是長橋臥波,更是登巉巖、小天下之國際新極。屠呦呦名傳海外,林鳴提振國家自信,外交部言辭犀利思維敏銳……值得選入的優秀文章事例太多,但都傳遞著培養思辨能力、呼喚創新人才的時代心愿。新教材欲立德樹人思辨創新不可或缺,這即是核心之二。“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厚植文化傳承,宣傳思辨創新,培君子,育人才,是新教材不可拋棄的兩大重要任務。翱翔于古代瑰麗文史傳統,立足于思辨創新之巔,相信新教材于新時代立德樹人,將會有突出效果!“我們一手執著科技的利刃開辟世界,一手提著傳承的藥箱為自己療傷”。正如中國智能研究院院長所言,傳古與創新,于新時代語文教材是重要核心,對高中生良好品格養成無可替代。愿新的高中教材能引領學子傳古溯源,創新啟智,成新時代亟需之棟材。此致敬禮辛昇2023.7【點評】 本文作者眼界闊遠,筆力雄健。從傳承到創新,從舊教材到新教材,從人才培養到教材目標,立足時代,表達了青年對語文教材的深入思考。從寫信角度看,此文語氣略顯生硬。發展等級打在“豐富”和“深刻”上。擬評59分。【誤區警示】組合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3大誤區1.主題把握不準,胡亂組合。組合型材料作文中的每一則材料所表達的主題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考生可根據作文要求選擇相近的主題立意,但絕不是隨便將幾個材料進行組合,從而造成文章主題不明確的毛病。2.思路堵塞,另起爐灶。由于思路堵塞,在行文過程中放棄自己原來所選組合表達的主題,另起爐灶,另外選用其他的材料,導致“中心”易位。3.行文失重,題意偏頗。確定材料組合后,立意或行文時只側重其中一個主題,而忽略了其他主題,造成題意偏頗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