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九 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第一節 考題回顧練——二輪復習,定向為要[2023·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4~15題。臨江仙晁補之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15.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答: 【二輪復習定向】縱觀近年來高考詩歌語言鑒賞這一考點的命題可以看出,該知識點的命題主要有如下特點:(1)語言鑒賞類命題主要指向“煉字”與“煉句”這兩個層面;而鑒賞詩歌語言風格這一考點逐漸淡出簡答題,而在選擇題中涉及;(2)鑒賞古代詩歌語言這一考點的題型主要采用的簡答題型,也有采用客觀題型(選擇題型)的考查(如北京卷、上海卷等)。第二節 專題糾錯練——專項補弱,突破重點【考情調研】 高考語文一般著眼于詩歌語言的總體風格進行命題,或要求概括詩歌的語言風格特點,或要求舉例分析詩歌的語言風格特點。語言風格的概括,要求考生能夠對詩歌在遣詞造句、語法結構、修辭手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用準確的詞語概括出來,這屬于詩歌鑒賞較高能力層級的要求,也是高考語文命題的熱點;語言風格的舉例分析,即舉出詩歌中具體詞句的運用情況,證明詩歌語言風格的特點。易錯角度 知識欠缺,語言風格分辨不清失誤診斷:語言風格向來是詩歌鑒賞的難點,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詩歌,甚至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詩歌,都可能呈現出不同的語言風格。語言風格種類繁多,各種術語及內涵相互交融,很容易分析粗疏,胡亂拼湊。示例分析:如:辛棄疾的《鵲橋仙·贈鷺鷥》: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本詞運用了口語化描寫,語言直白,清新自然地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面。采用對話式描寫,對鷺鷥以“汝”“君”相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運用一些表示色彩的語言,如“白鷺”“白沙”“青泥”更寫出了環境的清新自然。解決途徑:①熟悉詩人常見的語言風格;②積累有關風格的術語;③熟悉常見分析角度。見下圖:典例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插田歌(節選)劉禹錫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花鳥發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C.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著,白裙綠衣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2)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答: 【技法點撥】 分析語言風格的方法1.熟悉語言風格的典型用語。如清新自然、含蓄雋永、朦朧晦澀、慷慨悲涼、沉郁頓挫等。語言風格也是高考常見的考點,但不會脫離文本機械考查,而是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甚至與其他詩歌進行對比,因此考生一定不能只是單純記憶一些語言風格,而是要結合語境去感受,尤其是要將語言風格與作者表達的情感和具體內容相結合。2.賞析語言風格要結合具體特點。語言風格常常體現在用詞、句式等方面。用詞常見考查點有疊詞、數量詞等特殊詞匯,考生要熟悉它們常見的使用效果,如疊詞常起到強化情感的作用。句式考查點如倒裝句等,起到強調的作用。另外要結合內容具體賞析。3.分清語言風格和表達特色的區別。語言風格更傾向于遣詞造句的整體賞析,而表達特色更側重角度、位置變化、表達技巧的運用效果。【知識拓展】 常見詩歌語言風格及特點語言風格 特點清新自然 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常見于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的詩中,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詩人的喜悅之情。如王維、孟浩然的詩就比較清新。平淡質樸 語言樸素。力求樸素,不追求辭藻的華麗,表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但平淡之中蘊含著深意。表面看來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蘊含著詩人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情趣。華美絢麗 有富麗的辭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的詞。婉約細膩 “曲、細、柔”。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詞。明快簡潔 不繞彎子,一語道破,一語中的。悲壯慷慨 思想(情感)悲壯,出語高昂。充滿著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不平。雄奇豪放 骨力挺健,氣勢雄偉。多用具有氣勢和節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宏闊遠的意境,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當如蘇東坡的詩詞。沉郁頓挫 “沉郁”是指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頓挫”是指詩人采用層層遞進的頓挫筆法,將蘊藏在內心深處的沉郁悲抑的感情深刻有力地表達出來。工整典雅 “工整”,即對仗工穩;“典雅”即詩句具有古典語言的韻味與雅致,用典精當。專題九 鑒賞詩歌的語言風格——結合具體特點,運用典型用語第一節 考題回顧練——二輪復習,定向為要14.解析:理解鑒賞詩歌的內容和情感。“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錯,由“明年應賦送君詩”可知,此處應是詞人在想象來年送別友人,而非“真實描寫”。答案:A15.解析:鑒賞詩歌表達技巧。首先,從藝術手法上看,這兩句運用了想象,詞人想象與友人結伴賞景,表現出詞人心中對友人真摯的依戀與不舍;其次,從位置上看,這兩句位于詞的結尾,以景結情,將詞人的留戀蘊含其中,情感表達含蓄雋永。思想內容鑒賞。上片寫詞人與友人在酒筵歡會,卻說“就中歡事常稀”,使歡樂蒙上了一層愁苦的陰影。因為樂事稀少,故而更怕這段歡事終結;因為怕歡事終結,故而要仔細地數一數究竟還有多少個相聚的日子。由此便將自己得知要與友人離別后的心理活動真切細膩地描述了出來。下片以“東溪春近好同歸”為核心,表述了詞人對生活的希望。“淺酒”與“深情”兩句互文見義,意思是說淺酒無別人可勸,唯君能勸;深情無別人可知,唯君能知。這樣便把詞人與友人的親密關系交代了出來。“東溪”泛言風景秀麗之處,詞人想要與友人共賞春光同歸。最后兩句是由“春近”二字引發出來的想象中的東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以景結情,“柳”諧音為“留”,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不舍。答案:①想象豐富,以虛景傳真情。詞人想象與友人在離別之前結伴賞景的情形,可見詞人不愿與友人離別的真摯情感。②以景結情,含蓄蘊藉。“柳”諧音為“留”,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不舍。結尾兩句不直接抒發詞人對友人的眷戀之情,而是將情感蘊含在景物描寫之中,極耐咀嚼,極具含蓄的藝術之美。第二節 專題糾錯練——專項補弱,突破重點典例 解析:(1)B項“蜿蜒起伏”錯誤,與詩中“田塍望如線”不符。這屬于對詩歌具體描述細節的考查,比較細膩,但難度不大。(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頷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以后人事生疏而悵惘的心情,用典精當;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結構相同,平仄相對,音律和諧,同一結構位置沒有重復使用的字或詞,無論哪個方面都完全合乎對仗原則,而且對得極為工穩。而本詩截然不同,詩歌采用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語言通俗易懂,宛如白話,用清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春光明媚,農父農婦插秧時整個田野間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流暢清新。答案:(1)B(2)①《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穩,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②這幾句詩則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