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美術七年級上冊《人類的朋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它們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有著各自的性格特點,因此在描繪動物時,不光要描繪其形態,更要把握其神韻。本課主旨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收集動物資料的過程,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結構特點,學習描繪動物的常見技法,書中通過大量的圖片向我們展示了藝術家運用不同的線、面捕捉的動物精彩的瞬間,借助畫家高超的技巧讓我們感受到動物神韻的同時也看到了畫家的心情。樹立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明白人與動物間相互依存,彼此需要的密切關系。本課建議為兩課時,這是第一課時,主要以臨摹學習為主。教學目標(1)了解人類與動物的關系,認識動物外形特征和習性,感受藝術作品中動物的精彩瞬間,了解描繪動物的方法。(2)運用所學,用線條和色彩捕捉自已喜歡的動物動態,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用線造型表現能力。(3)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觀念和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動物的表現方法,并用喜歡的方式描繪動物。教學難點:對動物神態的把握,并能用合適的表現手法描繪動物的精彩瞬間.教學方法教法:講授法 示范法 情景創設法學法:自主探究法 實踐練習法教學準備教師:課件、投影儀學生:動物圖片及資料,各種形式的筆。教學過程一、導入課件播放一段的動物視頻,導入該課。教師:異彩紛呈的動物世界給大地增添了生機,它們和人類和諧的生活在地球上,成為我們的朋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人類的朋友》。【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物視頻,引起學生對動物的關注,調動學習興趣,引入新課。二、新授1、交流階段(1)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動物問題搶答:A、我們身邊有一些常見的動物,你能舉出有關動物的成語和諺語嗎?B、你能舉出這些常見動物造型或圖案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嗎?(生回答,師課件播放動物造型與生活圖片)教師小結:動物造圖案在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在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都體現了它與人類的關系。(2)哪位同學能將你課前收集的動物圖片展示一下,并簡單向同學們介紹其特征或喜歡它的原因。【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以圖片展示,加深學生理解人與動物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學生收集動物圖片資料展示,使學生熟悉動物特征和習性,讓學生有種成就感,激發學生熱情。2、體驗階段(1)請同學們快速為兔子勾畫一個輪廓,繪畫時間三分鐘。(2)學生嘗試畫兔子。(3)教師展示學生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繪畫中注意:A、繪畫構圖大小合適。B、畫面要整體。C、要注意把握動物特征。【設計意圖】了解學情,分析繪畫中存在的問題,為后面完成動物作品做鋪墊。(4)教師示范:師邊講邊示范。然后請學生回顧剛才的作畫步驟。師:誰來說一下剛才老師的作畫步驟。(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呈現繪畫步驟。)第一步:仔細觀察 第二步:構大輪廓第三步:仔細刻畫 第四步:調整完成【設計意圖】教師示范使學生更加直觀掌握繪畫技巧、技能,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中的難點。3、知識講解師:同學們,剛才老師只運用了繪畫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有誰知道?(線條)其實還有許多其它的表現形式。A、《獅子》——線條B、《貓》——明暗C、《狗》——色彩教師總結:動物的主要表現形式有線條表現、明暗表現、色彩表現。以線條造型為主的動物畫,要認真觀察線條的多種變化與節奏,仔細體會線條造型的藝術魅力;以明暗為主的要認真觀察光源的方向,把握明部與暗部的處理方法。【設計意圖】知識講解為學生的臨摹打下理論基礎,突出本節課的重點。4、作品欣賞走進大師作品師:不同的工具展現不同的繪畫效果,不同的繪畫表現手段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享受。不管是線條造型還是明暗造型,他們都是建立在畫家對動物的熱愛和關注的基礎上,表達了畫家對動物不同的感受。【設計意圖】欣賞大師的畫,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生表現欲望。三、實踐練習學生再次體驗,教師巡回輔導。(先全班,后重點)師:我想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請根據手中的工具,選擇喜歡的表現形式,試著畫你喜歡的動物。(可以是書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提前準備的動物圖片。)【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再次練習,使學生掌握動物畫法。四、評價作業完成后,自評,互評、師評,盡量挖掘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多多鼓勵學生,幫助樹立他們的自信,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評,充分體現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和民主、平等精神。五、拓展延伸歌曲欣賞,感情升華同學們在生活中動物不僅成為我們人類的朋友,同時也建立了濃厚的感情,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她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滑進了沼澤地,再也沒有上來,留下了凄美動人的歌聲,欣賞歌曲《丹頂鶴的故事》。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都能關愛動物,關心他人,關愛生命,讓我們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愛。【設計意圖】音樂欣賞是主體延伸,使學生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