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設計紋樣》教學設計課標分析課程總目標:美術課程總目標按 “知識與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設定。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 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創意,了解美術語言及其表達方式和方法;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作,表達情感與思想,改善環境與生活;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了解美術對文化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獨特作用。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過程中,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課標要求:紋樣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動物、植物、風景、幾何形狀等題材,經過一定的構圖和色彩搭配設計,形成具有裝飾美感的花紋。它廣泛應用在工藝品上,裝點和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本課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紋樣與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觀察、提煉和分析生活中的紋樣,掌握紋樣的類別及其色彩、構圖等方面的知識。課標分析:本課不宜細談寫生方法,而應放在讓學生掌握紋樣設計的方法上。教材分析本課是在了解紋樣色彩的搭配形式、紋樣的構圖及組織形式的基礎上,通過對寫生方法的了解,學習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概括、夸張和想象。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完成一幅紋樣設計作品。為了讓學生了解紋樣與生活的關系,本課屬于“設計應用 ”領域。介紹了紋樣寫生的方法與目的及紋樣變化的方法。目的在于通過對紋樣寫生方法的了解,讓學生學會紋樣變化的基本方法,從而有助于學生進行紋樣的設計創作。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會欣賞中外美術名作,建筑藝術,民間年畫、傳統紋樣、木雕和中外面具藝術;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一步對水性顏料、毛筆和宣紙等材料做多種嘗試,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進行簡單的創作;學習了原色、間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有目的的加以運用,初步學習了鉛筆淡彩畫的畫法;通過繪畫、拼貼、堆積和組合等方法進行造型活動,積累視覺和觸覺經驗,能結合各種已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繪畫創作和應用設計,能運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制作玩具,圍繞一定的主題,繪畫生活有意義的事,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存在問題1、班級之間,學生之間對美術課的興趣,對美術知識的掌握,理解差距大。2、部分學生想象力不豐富,缺乏表現力。3、部分學生對上美術課沒有激趣。學情分析的重要性沒有注意學生的能力起點,不能正確的對學生進行相對應水平的教學,不清楚學生的學習方式,不知道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清楚學生的認知規律。經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況分析之后,更好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情況,才能對學生更好的教學服務,減少教學的盲目性,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明確學習目標。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分析,了解寫生與紋樣設計的關系,學習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2.學會紋樣設計的變化方法,掌握變化規律,能夠根據形象特點,設計紋樣。3.訓練想象力與創造力,初步形成紋樣意識,增強對生活的感悟,從而熱愛生活,有運用所學知識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學重點:了解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運用點線面的組合、色彩搭配,表現豐富多彩的紋樣。教學方法:欣賞、討論、探究、實踐。教學過程:一導入1. 提問:說說我們身邊的紋樣設計,欣賞圖片。小結:這些圖片中都出現了豐富的紋樣,說明紋樣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裝飾美化的作用。你知道如何變化成紋樣嗎?(導入課題)二、發展階段1、寫生與紋樣設計我們在進行紋樣設計時,手中要有素材。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人物、風景等,就為我們的紋樣設計提供了廣泛的題材和創作靈感。搜集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寫生。2、思考、討論:快速閱讀書本 P12—13,了解并概括紋樣寫生的方法有哪些?線描寫生、影繪寫生、鋼筆淡彩寫生。3、寫生的要求:首先,選擇適宜的角度(最美、最能表現形象特點的角度)其次要抓住典型動態和特點。4、展示金魚的線描和影繪寫生效果。①這是什么方法?有什么特點?——線描寫生。②對比線描寫生,這種方法有什么特點?——影繪寫生。三、深入階段1、紋樣設計的基礎方法2、(1)概括:就是刪繁就見,省略掉鎖碎的形象、次要的部分,保留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能失去原有形象的主要特征。觀察下圖,說說由寫生的金魚形象到金魚紋樣是怎樣變化的?(展示概括過程)總結線條、影繪和綜合概括的方法:提問:比較兩張圖片,你認為這張紋樣用了什么表現方法?(2)夸張說說看,下列形象你會如何去夸張?除了夸張外形之外,我們還會去夸張什么?總結夸張的三種方法,并進一步強調:夸張不是對物像簡單的放大,而是對物像外形、神態、習性等進行適度的夸大、強調、突出,就是讓圓的更圓,肥的更肥。(3)想象:就是將不同的形象和造型要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其結合緊密,相互依存,并產生新形象的心里過程。展示圖例:同類形象組合,異類形象組合。出示一組作品,讓學生進行辨別。(4)總結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四、練習與展評1.設計一枚單獨紋樣或連續紋樣。建議:(1)為班級的墻報、板報設計一組紋樣。(2)為你的房間設計裝飾掛盤。(3)為文化衫設計紋樣。設計要求:有創意,整體精致、美觀。2. 展評。 自評——小組評——班級評。《設計紋樣》課后反思 優點:這節課我巧妙地設計活動情境,如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紋樣,激起學生對紋樣的探究欲望,喚起學生制作紋樣的興趣。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如讓學生為影繪金魚紋樣添加線條、圖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創造了一個輕松、高效的學習氛圍。小組合作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式,在美術課中以小組合作你問我答,更好的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真正成為輔助教學任務完成的有利手段。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鍛煉了他們的發散思維,從各方面展開思考,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打下了基礎。 不足之處:由于本班學生人數較多,課堂提問的面還不夠廣,教學中應注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勇敢發表自己的見解和善于傾聽的良好習慣。如果課前要求學生多收集一些素材,然后進行寫生訓練,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學生的作業要求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突出特色,在設計上對色彩的要求色彩搭配鮮艷亮麗。這些需要老師在備課時,進一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給學生更寬泛,更大的知識空間,最后才能更好地來評價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使我們的課堂更有底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