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3.4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合作 學案 (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3.4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合作 學案 (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四節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合作
【學習目標】
1.結合材料,掌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由來與提出背景。(區域認知)
2.運用資料,掌握“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使命和現實意義。(區域認知)
3.通過資料,了解“一帶一路”倡導的國家之間協作發展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綜合思維)
【自主預習】
一、“一帶一路”的由來
1.“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1)“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三個走向:
從我國
出發
(2)“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我國③        過南海到④    ,延伸至歐洲;二是從我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⑤       。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2.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1)提出背景:2013年9月,我國首次提出了加強⑥       、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10月,我國又明確提出致力于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愿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當今世界,爭端頻發,風險增多,⑦        ,動蕩持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嚴峻局面正擺在全人類面前。我國率先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發展。
(2)“一帶一路”所負載的歷史使命和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
一是和平之路,與相關國家發展戰略對接,⑧        ,擴大合作;
二是繁榮之路,聚焦發展,大力推動互聯互通和⑨        ;
三是開放之路,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強商務合作;
四是創新之路,抓住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機遇,加強創新能力合作;
五是文明之路,建立多層次的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
二、“一帶一路”倡導國家之間協作發展
1.“五通”
(1)政策溝通。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⑩        。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
(2)設施聯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領域。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相關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       。 
(3)貿易暢通。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宜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     ,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
(4)資金融通。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      、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
(5)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根基。
2.“六廊”
根據“一帶一路”倡議走向,陸上依托      ,以相關    為支撐,以        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    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關聯緊,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3.“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
(1)西南地區:基于“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中國—中南半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有利于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促進廣西和云南加速發展,使廣西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開放的核心區,使云南成為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銜接的樞紐地域。
(2)西北地區:通過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國際大通道和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加強與中亞、南亞發展的聯系。
(3)東北和內蒙古:通過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蒙古國的全方位合作,為東北和內蒙古的發展創造新的動力。
(4)東部沿海地區:通過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的合作對接,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答案】①歐洲 ②地中海 ③沿海港口 ④印度洋
⑤南太平洋 ⑥政策溝通 ⑦增長乏力 ⑧增進互信 ⑨產業合作 ⑩重要保障 基礎設施網絡 貿易壁壘 貨幣穩定體系 國際大通道 中心城市 重點經貿產業園區 港口
【合作探究】
情境導入 《2022年一季度中國海外投資概覽》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穩中有進,“一帶一路”整體增速持續領先。中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342.9億美元,同比增長7.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2.6億美元,同比增長19%。
主題1 “一帶一路”倡議產生的影響
主題探究
情境1 材料一 為切實做好“一帶一路”中的生態環保工作,2017年5月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率先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推進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夯實生態環保合作基礎,形成生態、環保合作良好格局。
材料二 2023年5月12日,第5144列連云港中歐班列滿載50箱建材和生活用品從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駛出,運往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任務1 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優勢是什么
【答案】運量大、成本低、航行便利。
任務2 “絲綢之路經濟帶”途經中亞,該地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其有效的治理措施是什么
【答案】荒漠化 退耕還牧、還草;改良灌溉技術,合理利用水資源;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開發利用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
任務3 簡述共建“一帶一路”的實施給連云港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
【答案】有利于連云港與其他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有利于加快連云港的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增加連云港的國際競爭力。
情境2 2023年1月19日,“一帶一路”全球經濟合作聯合協會應斯里蘭卡政府邀請,進行了為期11天的考察訪問。考察團由“一帶一路”全球經濟合作聯合協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許峰率領,成員包括“一帶一路”經濟合作(柬埔寨)協會主席沈百安、日本事務委員會主席張有為、柬埔寨協會秘書長陳斌、柬埔寨協會執行秘書長趙生偉及秘書處其他工作人員。
任務1 從“一帶一路”的角度,分析斯里蘭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答案】斯里蘭卡位于南亞,屬于印度洋上的島國,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區,位于印度洋重要的國際航線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任務2 中國企業參建了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口建設,對斯里蘭卡的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答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就業,拉動斯里蘭卡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繁榮。
任務3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通項目建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
【答案】拓展了我國的資本、技術輸出的通道;擴大了我國的勞務輸出;為我國的產品出口開拓了廣闊的市場,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任務4 如果我國的企業家到斯里蘭卡去投資興辦一些高新技術產業,你認為可行嗎 為什么
【答案】不可行。斯里蘭卡是經濟欠發達國家,經濟、技術相對落后,不利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知識小結
1.“一帶一路”的內涵
經濟帶 主要走向
“絲綢之路經濟帶” 從我國西北、東北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
從我國西北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
從我國西南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從我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
從我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2.“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
3.“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
和平之路 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增進互信,擴大合作
繁榮之路 聚焦發展,大力推進互聯互通和產業合作
開放之路 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強商務合作
創新之路 抓住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機遇,加強創新能力合作
文明之路 建立多層次的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
知識拓展  “一帶一路”產生的影響
要素 影響
資源 和沿線國家形成資源互補,沿著“一帶一路”進行資源的全球配置,加強我國的資源能源安全
交通 通過中國內地交通網溝通東北亞與東南亞,形成亞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帶”主要對接的是西部廣闊的腹地,將在交通設施建設和油氣管道建設上發力。“一路”在國內,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為依托,建設國際中轉港,帶動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工業 我國和沿線眾多國家的工業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雙贏機制
農業 深化與沿線國家農業合作,增加農產品的進出口,加強農業技術交流
商貿 文化 與沿線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展貿易往來,擴大人文交流
對點訓練
  我國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宣告“一帶一路”建設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據此回答1~3題。
1.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想,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  )。
①互聯互通能力不足 ②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缺乏
③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陳舊 ④各國地理環境的差異顯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一帶一路”區域合作中,我國的優勢條件包括(  )。
①處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 ②工業加工能力強 ③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強 ④科技實力雄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絲綢之路經濟帶”活躍中西部區域經濟
B.“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為我國過剩產能開辟了新的市場
C.“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利于我國東部地區資源的開發
D.“一帶一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實現品牌自主化
【答案】 1.A 2.C 3.C
【解析】第1題,共建“一帶一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互聯互通能力不足,需要完善交通,加強信息交流,①正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缺乏,②正確;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完善,③錯誤;各國地理環境的差異不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④錯誤。第2題,共建“一帶一路”,我國的優勢條件包括處于東部位置,位于大陸的東端,地理位置優越,①錯誤;我國經濟發展快,工業加工能力強,②正確;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強,③正確;我國的科技實力不如發達國家雄厚,④錯誤。第3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活躍中西部區域經濟;“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我國過剩產能開辟了新的市場;我國東部地區資源貧乏,屬于資源調入地區;“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實現品牌自主化。
主題2 “一帶一路”倡導國家之間協作發展
主題探究
情境 材料一 “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成了區域合作的“一帶一路”,代表了世界各國命運與共的理念和愿景。下圖是瓜達爾港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中巴經濟走廊”北起我國新疆喀什,終點位于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 000千米,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和促進兩國共贏、共同發展的國際合作示范。瓜達爾港是一個深水良港,被視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旗艦項目。
任務1 指出“中巴經濟走廊”在“一帶一路”中的地理位置特點。
【答案】北連“絲綢之路經濟帶”,南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地處中東、南亞、中亞和中國四大地緣政治板塊的中心位置;是我國西部內陸和中亞內陸國家、南亞、中東、非洲聯系的便捷通道。
任務2 瓜達爾港投入使用后,一直由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負責管理經營,但在其經營期間瓜達爾港基本上都處于閑置狀態。試分析其閑置的區位原因。
【答案】地處西南邊境,遠離印度河;交通落后,缺少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方式,腹地范圍小;位于荒漠地區,人口、城市少;工農業生產較落后;其東部的卡拉奇港人口稠密,經濟相對發達,承擔了大部分的貨物進出口。
任務3 分析“中巴經濟走廊”對巴基斯坦社會經濟發展的地理意義。
【答案】維護巴基斯坦能源安全;有利于巴基斯坦承接中國的產業轉移,提升其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巴基斯坦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加快巴基斯坦資源開發;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穩定。
知識小結
1.“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
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為主要內容。
主要作用 基本內容
政策溝通 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 相關國家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調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設施聯通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領域 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相關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
貿易暢通 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 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資金融通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 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共同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籌建,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開展多邊金融合作
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根基 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愿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2.“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
經濟走廊 沿線國家 主要特點
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 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等 交通優勢明顯,連接太平洋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
中蒙俄經濟走廊 中國、蒙古、俄羅斯 通過鐵路、公路互聯互通,推進通關和運輸便利化,促進過境運輸等多領域務實合作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 資源大通道,是中國—中亞石油、天然氣管道必經之地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中國、越南、新加坡 以沿線中心城市為依托,以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基礎,共同發展區域經濟體
中巴經濟走廊 中國、巴基斯坦 貫通南北絲綢之路的樞紐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緬甸 將珠江三角洲經濟圈與印度經濟連接起來
對點訓練
  “一帶一路”包括若干重點線路,在我國國內重點線路上的主要城市被稱為節點城市。讀我國“一帶一路”部分節點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關系示意圖,回答1~3題。
1.“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是(  )。
A.貿易暢通      B.設施聯通
C.政策溝通 D.民心相通
2.下列圖中節點城市與“一帶一路”重點線路對應合理的是(  )。
A.昆明——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
B.廣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C.沈陽——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
D.貴陽——中蒙俄經濟走廊
3.結合圖示信息,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分析,下列城市發展戰略建議合理的是(  )。
A.汕頭應努力打造經濟增長極,提升礦產利用效率
B.蘭州應加快城市產業升級,擴大石化工業規模
C.呼和浩特應加大產業轉移力度,降低能源使用量
D.深圳應進一步研發高端技術,促進新能源產品使用
【答案】1.C 2.B 3.D
【解析】第1題,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領域;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根基。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位于“中巴經濟走廊”的應該是新疆和西藏;廣州位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且“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路線;沈陽不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節點城市;貴陽不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節點城市。第3題,汕頭是位于廣東省沿海的港口城市,礦產資源較少;石化工業屬于傳統且污染較重的工業,擴大規模不利于城市產業升級;呼和浩特經濟相對落后,應承接產業轉移,利于其經濟發展;深圳經濟發達,具有進一步研發高端技術和促進新能源產品使用的優勢。
【隨堂檢測】
思維構建
即時訓練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據此回答1~2題。
1.為了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城市之間既經濟又快捷的商品流通,應大力發展的運輸方式是(  )。
A.航空運輸 B.鐵路運輸
C.管道運輸 D.公路運輸
2.“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各自優勢是(  )。
①“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路線更短,貿易量更大 ②“海上絲綢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風航行,海上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陸路運量大,成本低 ④“陸上絲綢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1.B 2.B
【解析】第1題,航空運輸運量較小,且價格昂貴;鐵路運輸運量較大,且適合長距離運輸;公路運輸機動靈活,但長距離運輸成本高;管道運輸靈活性差。綜合比較應大力發展的運輸方式為鐵路運輸。第2題,“海上絲綢之路”經過的路線更長,貿易量也不一定大,①錯誤;“海上絲綢之路”沿途多季風氣候區,可借助夏、冬季風航行,有利于航行,海上更具方便性,②正確;海路比陸路上鐵路、公路運量大,運費低,成本低,③正確;“陸上絲綢之路”速度快,④錯誤。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規劃建設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越南中國經貿合作區是其中重要的合作項目。合作區位于越南海防市,距首都河內東北部102 km,是越南北方的直轄市。據此回答3~4題。
3.建立越南中國經貿合作區最突出的區位優勢是(  )。
A.位置相鄰 B.經濟互補
C.環境相似 D.文化趨同
4.“一帶一路”倡議要優先發展的是(  )。
A.貿易暢通 B.設施聯通
C.資金融通 D.民心相通
【答案】3.A 4.B
【解析】第3題,根據材料“合作區位于越南海防市,距首都河內東北部102 km”可知,越南中國經貿合作區距離中國很近,建立越南中國經貿合作區最突出的區位優勢是位置相鄰。經濟互補、環境相似、文化趨同均不是其最突出的優勢。第4題,“一帶一路”倡議要加強沿線國家之間的聯系,因此要優先發展的是設施聯通。只有設施聯通,才能保證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中蒙俄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六大經濟走廊中第一個由三國首腦批準落地實施的經濟走廊,是三國充分利用各自比較優勢和經濟結構的互補性,推進落實三國共同利益訴求的重要平臺,中蒙俄高鐵連接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經濟帶和第二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但高鐵建設成本高,難度大,受區域經濟水平、社會環境和生態特征等影響大。目前已連通區域為我國的吉林、遼寧、北京、天津等。讀圖,回答5~6題。
5.中俄貿易中,中國進口和出口的主要產品分別是(  )。
A.石油、天然氣 B.木材、農產品
C.天然氣、紡織品 D.服裝、礦產品
6.“中蒙俄經濟走廊”對中國發展的積極影響有(  )。
①促進中國與蒙古、俄羅斯文化交流 ②增加中國的外貿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③利于拓寬中國的能源進口渠道,保障中國能源安全 ④利于帶動經濟走廊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⑤利于加強中國東部和西北部之間的聯系,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5.C 6.D
【解析】第5題,與中國相比,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而中國能源需求量大,因此中國主要進口石油、天然氣等原料和能源產品;中國制造業更為發達,主要出口紡織品等輕工業產品。第6題,該經濟走廊建設主要是加強中國和蒙古、俄羅斯的聯系,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對于加強中國東部與西北部之間的聯系影響相對較小,⑤錯誤。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民勤县| 河南省| 平阳县| 苏尼特左旗| 吉首市| 岑溪市| 望城县| 衡南县| 溧阳市| 闻喜县| 江津市| 辽宁省| 利辛县| 梓潼县| 保山市| 玛多县| 合水县| 赤壁市| 巨野县| 石台县| 东乌珠穆沁旗| 民和| 通州区| 隆尧县| 翁牛特旗| 鸡泽县| 临城县| 重庆市| 新巴尔虎左旗| 合肥市| 海南省| 黎城县| 兴义市| 宁国市| 荆门市| 蕉岭县| 横峰县| 库伦旗| 柞水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