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整合與評價微專題1 資源跨區域調配問題的分析思路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然性資源調出區資源儲量豐富;資源生產量巨大;區內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消費量遠小于資源生產量,能夠滿足輸出 資源調入區經濟發達,資源消費量大;區內資源儲量小或資源產量難以滿足資源消費需求;資源問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2.資源調配線路選擇(1)穩定的資源供應和市場消費能力。(2)新建線路短,施工難度小,建設成本低。(3)安全系數高。(4)對沿線自然環境的影響小。3.解決資源短缺的途徑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資源,尋找替代品,跨區域調配資源等。4.資源跨區域調配的重要意義對調入地區的意義 對調出地區的意義緩解資源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發展;促進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帶動資源相關產業和設施的完善,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進資源開發,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形成資源相關產業鏈,增加經濟收入;帶動地區城鎮化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典例鞏固 下圖為我國某地區域圖,為協調區域資源分布不均現象,我國啟動了資源北調。讀圖,回答(1)~(3)題。(1)該線路跨區域調配的資源可能是( )。A.糧食 B.煤炭 C.水資源 D.木材(2)調配線路的選擇除考慮需求量外,還應優先考慮的因素是( )。A.地形 B.氣溫 C.降水 D.交通(3)該線路建成后會( )。A.導致巢湖水質急劇下降B.加劇南方資源緊張C.方便皖、豫、蘇三省交通聯系D.改善北方生態環境【答案】(1)C (2)A (3)D【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該資源調配的線路為北向,且配以運河,我國糧食調配的現實情況是北糧南運;北方多煤炭,北煤南運;木材北向運輸的可能性小,且無需開挖運河;北方水資源短缺,開挖運河向北調水的可能性最大。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線路調配資源為水資源,除考慮需求量外,還應優先考慮地形,實現引水自流,提高調水量,降低調水成本;與地形因素相比,氣溫、降水、交通等因素對調水量、調水成本的影響較小。第(3)題,由圖可知,該線路調配資源為水資源,通過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和改善北方缺水的問題,可以改善北方的生態問題;由圖可知,該調配線路通過巢湖向北輸水,可以促進巢湖水體更新,有利于改善巢湖水質;我國南方水資源豐富,南水北調不會導致南方水資源緊張;圖中調配線路沒有通過江蘇省,所以不會方便江蘇省與安徽、河南省的聯系。微專題2 分析流域開發與治理的基本思路1.流域綜合開發的地理條件評價流域既是一個自然區域,又是一個經濟區域,區域內自然因素之間、自然因素與經濟因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由此構成了流域的整體性。流域的綜合開發要因地制宜,結合流域的地理條件確定開發重點與開發方向。地理條件的評價分析如下:2.分析河流對流域內人類活動的影響,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從河流流量大小、季節分配狀況和水質方面分析。(2)航運:從河流落差(流速)、流量大小方面說明。一般情況下,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緩,利于航運,同時需考慮流域內經濟發展狀況。(3)發電:從河流水量和地勢落差方面說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勢落差大更有利于發電。(4)水產養殖:重點考慮水域面積及水質狀況。(5)旅游:與河流及其周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搭配情況有很大關系。典例鞏固 寬扎河是安哥拉北部河流,發源于比耶高原東南部山地,向西北注入大西洋,長960 km,流域面積14.8 km2,水系龐大,支流眾多,沿途經過三大斷層帶。上游流經高原盆地,坡平流緩;中游切穿山地,多峽谷急流;下游陡落為平原,谷寬水深,是安哥拉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棟多至河口段可通航。寬扎河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到目前為止,只在干流下游進行了開發,建有坎班貝、卡潘達水電站。2017年8月,卡庫洛卡巴薩水電站項目開工儀式在棟多市舉行,由中國負責工程建設和后期運營維護,工期六年半。讀寬扎河流域示意圖,回答(1)~(3)題。(1)寬扎河下游首先被開發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利工程完善,受洪澇威脅減小B.自然條件優越,沿線人口和城市眾多C.河水水質優良,生態環境承載力強D.與大西洋連通,工業產品出口量大(2)寬扎河水系發達,水能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低,主要受制于( )。A.資金和技術B.氣候和地質C.上下游水資源分配D.電能消費市場(3)卡庫洛卡巴薩水電站建成后對該國起的主要作用是( )。A.掌握核心技術,降低對外技術依賴B.改善流域生態環境,豐富生物多樣性C.增加電能供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D.改善上游航運條件,提高通航里程【答案】(1)B (2)B (3)C【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安哥拉首都位于下游,人口稠密,需水量較大,同時下游為平原地區,谷寬水深,是安哥拉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這些條件都說明寬扎河下游自然條件優越,沿線人口和城市眾多,所以被首先開發利用;由材料可知,到目前為止,只在干流下游進行了開發;不是因為下游生態環境承載力強而首先開發,且環境承載力是一個多因素綜合體,單是水質好并不能說明生態環境承載力強;安哥拉為發展中國家,以出口礦產資源和初級產品為主。第(2)題,根據材料“沿途經過三大斷層帶”可知,該地可能有大型瀑布,多地震,地殼活動頻繁,并且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年降水量大,全年降水多,施工期短且難度大;安哥拉引進了中國的技術且有國家政策支持,有足夠的資金;寬扎河水系龐大,支流眾多,上下游水能資源都較為豐富;電能消費市場較大。第(3)題,由材料可知,卡庫洛卡巴薩水電站由中國負責工程建設和后期運營維護,所以安哥拉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大壩建設會造成一些魚類無法洄游產卵,生物多樣性會減少;建設卡庫洛卡巴薩水電站勢必會增加電能供應,促進安哥拉社會經濟發展;棟多至河口段可通航,上游河段并無航運。思維構建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