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整合與評價微專題1 主要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環境污 染問題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水污染 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放到水中 影響工業生產、人民生活,危害人體健康,破壞生態,影響動植物生長、繁殖 保護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處理廠,合理布局工業生產,提高環保意識大氣污染 人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出大量粉塵和酸性氣體。自然原因:特定的氣象和地形條件會加重大氣污染 危害人畜健康,污染土壤、水體等,腐蝕建筑物 節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新能源;發展潔凈煤技術;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植樹造林,加強綠化固體廢棄物污染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業等生產活動排放的生產垃圾 污染大氣、水體、土壤,占用耕地,影響環境衛生,危害人類健康 填埋、焚燒、堆肥、分類處理并回收利用噪聲污染 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建筑施工、商業活動、娛樂等 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損傷聽力,誘發各種疾病 聲源控制,傳播途徑控制,對接受者的防護典例鞏固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近地面臭氧污染主要由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形成機理非常復雜。目前,全球臭氧背景濃度呈增長趨勢,平均每年上升1 μg左右。近幾年來,臭氧污染成為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過程中除PM2.5之外的另一個“攔路虎”。2019年,臭氧超標天數占比為41%左右,僅次于占比45%的PM2.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既是PM2.5污染較重的區域,也是臭氧濃度較高的區域,6~7月為臭氧污染最嚴重的月份。此外監測結果表明,PM2.5和臭氧的變化整體上呈負相關。說明夏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臭氧污染加重的原因。【答案】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造成臭氧的生成潛勢大;全球和區域臭氧濃度背景值持續上升,進一步抬高了臭氧濃度;夏季氣溫高、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烈,有利于污染物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夏季大氣中PM2.5濃度下降,導致光輻射增強,有利于臭氧生成。【解析】 根據材料“全球臭氧背景濃度呈增長趨勢”分析可知,臭氧污染的全球背景值上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人口多,車輛多,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大,夏季氣溫高,揮發性強,污染物濃度大,造成臭氧的生成潛勢大;夏季氣溫高、日照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烈,有利于污染物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夏季降水多,大氣中PM2.5濃度下降,大氣透明度升高,削弱作用下降,導致太陽輻射增強,有利于臭氧生成等。微專題2 我國不同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及防治措施生態環境問題 主要分布區 自然背景 防治措施森林破壞 東北、西南、華南林區 中溫帶、亞熱帶偏遠山區 封山育林,計劃砍伐,采育結合,退耕還林,改變林區經濟結構草原退化 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 半干旱、干旱草原區 退牧還草,封育草場,舍飼養畜濕地萎縮 三江低地、湖濱、海濱 濕潤低平原、湖泊、海洋邊緣地區 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停止圍墾,退田還湖生物多樣性銳減 林區、草原、近海海域 物種資源豐富地區 擴大自然保護區,建立生態走廊,采育結合,合理放牧,實行禁漁期制度土壤侵蝕 黃土高原、東南丘陵 半濕潤、濕潤丘陵地區 退田還林,植樹種草,改坡為梯荒漠化 西北、華北干旱區 半干旱內陸或春旱嚴重地區 解決當地群眾生活用能,嚴禁砍伐典例鞏固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由于人口壓力,超載放牧,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科研人員在科爾沁草場進行了放牧實驗,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強度對草場的影響、草原的合理利用與保護。(1)說出圖中科爾沁草原的變化反映的土地利用問題并簡述其危害。(2)分析科爾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3)提出合理利用與保護草原的措施。【答案】 (1)土地(草地)退化。草原的產草量減少,草質變劣,沙化擴大,導致荒漠化。(2)由于人口增長,人們對畜牧業產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載放牧,導致草原退化。(3)大力控制人口增長,發展經濟;改變單一放牧業,發展多種經營;實行禁牧、輪牧、退牧,改游牧為舍飼養畜;建設飼草料基地和“草庫倫”,改良牧草品種,提高草原生產力;依法管理,加強草原保護。【解析】 第(1)題,從圖中科爾沁草原的變化圖可以看出這里土地荒漠化嚴重,可能導致草原的產草量減少,草質變劣,沙化面積擴大。第(2)題,其原因主要是材料中提及的“人口壓力,超載放牧”,即由于人口增長,人們對畜牧業產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載放牧,導致草原退化。第(3)題,分析保護措施應當從原因入手。對于材料中提及的“人口壓力,超載放牧”,只有通過采取控制人口增長,改變單一放牧業,建設飼草料基地,依法管理,加強草原保護等多方面措施,才能有效地保護草原。微專題3 國際合作中的碳交易 1.產生根源: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排放需要治理,而治理溫室氣體排放則會給企業造成成本差異。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換可看作是一種權利(產權)交換,那么溫室氣體排放權也可進行交換;由此,借助碳排放權交易便成為市場經濟框架下解決污染問題最有效率的方式。這樣,碳交易把氣候變化這一科學問題、減少碳排放這一技術問題與可持續發展這個經濟問題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市場機制來解決這個科學、技術、經濟綜合問題。2.基本原理: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報酬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于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典例鞏固 “碳交易”即在政府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總量限制的情況下,把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據此回答(1)~(2)題。(1)“碳交易”的出現能使( )。①環境質量逐漸惡化 ②環境質量逐漸好轉 ③生產工藝環保的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 ④排污量大的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生活標準的是( )。A.家庭盡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B.少用傳真、打印機,多用電子郵件C.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睡眠模式D.用小汽車作為代步工具【答案】 (1)B (2)D【解析】 第(1)題,根據材料分析可知,“碳交易”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樣會利于環境質量好轉,①錯誤,②正確;生產工藝環保的企業可以通過“碳交易”獲得收益,③正確;排放量大的企業要購買工藝環保企業的碳排放指標,加大投入,經濟效益降低,④錯誤。第(2)題,使用太陽能可以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降低碳排放量;少用傳真、打印機,減少了紙張的使用,保護森林,可以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短時間不用電腦,啟用電腦睡眠模式,可以節省電能;用小汽車作為代步工具,會增加能源資源的消費,不符合低碳標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