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五四學制)六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匯編(PDF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五四學制)六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匯編(PDF版)

資源簡介

歷史基礎知識匯總
(《中國歷史》第二冊)
2
目錄
歷史基礎知識匯總(第二冊)............................................................................................ 1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2
第 1 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2
第 2 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2
第 3 課 盛唐氣象................................................................................................................. 3
第 4 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3
第 5 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4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4
第 6 課 北宋的政治........................................................................................................... 4
第 7 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5
第 8 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5
第 9 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5
第 10 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6
第 11 課 元朝的統治 .......................................................................................................6
第 12 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7
第 13 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8
第 14 課 明朝的統治 .......................................................................................................8
第 15 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9
第 16 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9
第 17 課 明朝的滅亡......................................................................................................... 10
第 18 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11
第 19 課清朝前期社會的經濟的發展 ................................................................................11
第 20 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12
第 21 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13
歷史基礎知識(填空版) .......................................................................................................32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 的時代...........................................................................................33
第 1 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33
第 2 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33
第 3 課 盛唐氣象 ..............................................................................................................34
第 4 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34
第 5 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35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35
第 6 課 北宋的政治........................................................................................................... 35
第 7 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36
第 8 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36
第 9 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37
第 10 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38
第 11 課元朝的統治....................................................................................................................38
第 12 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39
第 13 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39
第 14 課 明朝的統治..................................................................................................................40
第 15 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40
第 16 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40
第 17 課 明朝的滅亡...............................................................................................................41
第 18 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41
第 19 課清朝前期社會的經濟的發展.......................................................................................42
第 20 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42
第 21 課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43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 1 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1.隋朝建立的時間: 581 ;人物: 楊堅 ;都城: 長安 。
2.隋朝于 589 年,滅掉 陳朝 ,統一全國。結束了 三國兩晉南北朝 (時期) 的分裂局面。
3.605年 隋煬帝 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 洛陽 為中心,北到 涿郡 (今 北京 );
南到 余杭 (今 杭州 );由 永濟渠 、 通濟渠 、 邗溝 、 江南河 四段組成,
全長 27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溝通了 海河 、黃河、 淮河 、 長江 、
錢塘江五大水系。
4.開通隋朝大運河的目的: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5.隋朝大運河的作用:加強了南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南北交通;鞏固了隋王朝的統
治 。
6. 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正式確立。
7.隋煬帝的暴政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首先在 山東 爆發。618年隋煬帝被部下殺害,隋朝滅
亡。滅亡的根本原因:隋煬帝的殘暴統治。
8.創立科舉制有什么意義?P3
①是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②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
③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④推動了教育的發展⑤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 1300多
年。
第 2 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1.618年李淵稱帝,即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
2.唐太宗時期的盛世局面是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出現“開元盛世”局面,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3.唐太宗重視用人,主要有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謀略的房玄齡 ,敢于決斷的杜如晦。唐玄宗重用賢
能,當時的賢相有 姚崇和 宋璟。
4.唐太宗的統治措施有哪些?(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1)用人方面: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廣納賢才。
(2)政治方面① 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 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③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 ;④
嚴格考察各級官吏的政績。
(3)經濟方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
5.武則天的統治措施有哪些?后人稱武則天的統治: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
(1)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2)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 ,選拔人才
(3) 繼續減輕人民的負擔,重視發展生產 ;
6.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1) 唐太宗、武則天的統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2) 唐玄宗采取了一些措施:
①勵精圖治,重用賢能 ;② 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
③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④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
7.科舉制創立、完善的過程?
(1)隋文帝: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2)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正式確立。
(3)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4)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5)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
試的主要內容。
3
8.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采取的共同措施?
(1)都重視用人: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齡、杜如晦;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
(3)都完善了科舉制: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設立殿試制度;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的考試
內容;(4)都采用都重視 發展生產,以民為本。
5.唐朝興盛的原因有哪些?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勵精圖治,重用人才,重視發展生產;以民為本。
6.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現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
政局穩定、國家統一是前提;要注重人才的培養、經濟發展;以民為本,改善民生
第 3 課 盛唐氣象
1.唐朝時期發明推廣了一些生產工具,如 曲轅犁 和 筒車 。
2.唐朝制瓷業發達,主要有:越窯的 青瓷 、邢窯的 白瓷 和聞名中外的 唐三彩 。
3.唐朝時期最大商業城市是 長安 ;它既是當時的 政治、經濟文化交往 中心,也是
一座 國際性的大都會 。具有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對稱,市坊分區的特點。
4.唐朝時期實行 開明 的民族政策;(1)軍事進攻: 唐太宗 發兵,先后擊敗東、西突厥;(2)
冊封政策: 唐玄宗 封渤海國首領為 渤海郡王 ,封回紇族首領為 懷仁可汗 ,封南詔
首領為(云南王 )。
(3)設置管理機構:唐朝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
(4)和親政策: 唐太宗 把文成公主嫁給 松贊干布 。
5.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
6.唐朝時社會風氣具有開放、兼容并蓄的特點。
7.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李白;被稱為 詩
圣 的杜甫,他的詩被稱為 詩史 ;還有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稱的 白居易 。
8.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是 顏真卿 、柳公權和 歐陽詢 。唐朝時期著名的畫家有閻立本
和畫圣吳道子。
第 4 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時,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當時稱為 遣唐使 。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
物是 鑒真 。他 6次東渡日本。他在日本傳授( 佛經 ),還傳播中國的 醫藥 、文學 書
法、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貢獻。
2. 新羅 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取 科舉 制選拔官員。
3. 貞觀 初年,高僧 玄奘 前往天竺取經,曾在 那爛陀寺 寺游學;根據他的口述,由弟
子整理了 《大唐西域記》 一書,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4.唐朝的對外交往的特點是: 雙向交流 、 兼容并蓄 。
5.鑒真、玄奘的比較;
人物 主要事跡 出行時間 主要貢獻 出行的主要目的 身份 精神
鑒真 六次東渡 唐玄宗時 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 弘揚唐朝文化 僧人 不畏艱險,
日本 期 藥、文學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 迎難而上,
卓越貢獻 勇于開拓
玄奘 西游天竺 唐太宗時 為中國的佛教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吸收先進文化
期 弟子記錄成書《大唐西域記》
4
第 5 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3. 安史之亂:主要原因: 唐玄宗 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
起止時間:__755__年~ 763 年;叛將:___安祿山___和____史思明___。
危害:①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 北方 遭到浩劫;②使唐朝_由盛轉衰_;③ 形成藩鎮割
據的局面 。
2.唐末農民起義:領導人: 黃巢 。影響: 給唐朝的統治以致命的打擊 。(黃巢《不第后賦
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3.唐朝滅亡:__907__年,______朱溫______建立____后梁_____,唐朝滅亡。
4.五代是指:在我國 黃河 流域先后出現的 后梁 、后唐、后晉、 后漢 、 后周 五個政權;
十國是指南方地區的 9 個政權再加上北方的 北漢 。
5. 五代十國實質上是唐末以來____藩鎮割據___局面的延續,雖政權分立,但___統一__始終是一個客
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6.唐朝滅亡的過程:
(1)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2)黃巢起義給唐朝致命打擊;(3)907 年朱溫建立后梁,
標志著唐朝滅亡。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第 6 課 北宋的政治
【易錯點:北宋并未統一全國,結束的是中原和南方分裂的局面】
1 北宋建立:__960_年,后周大將__趙匡胤__發動__陳橋驛__兵變,被部下__黃袍加身__,改國號為宋,
以__開封(東京)為都城,史稱__北宋___。趙匡胤就是_宋太祖___。
2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
軍事上(收精兵):①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如:杯酒釋兵權);②控制對軍隊的調動;③經常調換軍隊
將領,定期換防;
政治上(奪其權): ①在中央:采取 分化事權 的辦法,削弱 相權 ;②在地方:派__文臣__擔
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并實施 三年一換 的制度;各州府設置_ 通判____,以分知州權力;
經濟上(制錢谷):取消 節度使 收稅的權力,在地方設置___轉運使____,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
3.重文輕武的政策:目的:為防止 武將專橫跋扈 (或武將專權)的弊端重現。
表現:①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②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導致
__文臣統兵_的格局形成。③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 。
作用:①在全國營造了濃厚的讀書 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
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②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 尚武輕文 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的情況發生,
有利于 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 。
弊端:導致軍隊戰斗力減弱,官員增多,辦事效率下降,增加財政支出。
4. 王安石變法:宋神宗時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
目的:希望通過變法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措施:經濟上: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 軍事上:保甲法
結果:變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新法幾乎
全部被廢除。
5. 北宋政治的特點:重文輕武、強干弱枝、分化事權
5
第 7 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1. 政權 遼 北宋 西夏
建立時間 10世紀初 960 年 11 世紀前期
民族 契丹族 漢族 黨項族
首領 耶律阿保機 趙匡胤 元昊
都城 上京臨潢府 開封 興慶府
2.遼與北宋的和戰:
宋真宗時,遼宋發生澶州之戰,宰相寇準力勸皇帝親征,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
3. 遼宋訂立盟約稱“澶淵之盟”:內容:遼軍撤回,宋給遼歲幣。
4. 澶淵之盟影響(或評價):
○1積極: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
○2消極:對于北宋來說,這是一個屈辱的和約,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5. 北宋與西夏和談,訂立宋夏和約:元昊(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第 8 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1.女真族生活區域:女真族居住在 黑龍江 流域和 長白山 一帶,過著 游牧狩獵 的生活。
2.建立政權: 11 世紀末, 完顏部 首領 阿骨打 進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
1115 年, 阿骨打 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 大金 。他就是金太祖
3.金滅遼: 1125 年
4.金滅北宋: 1127 年,金軍攻破 開封 ,北宋滅亡,歷史上稱為“靖康之變”。
5.南宋建立:宋欽宗的弟弟趙構 登上皇位,他就是 宋高宗 ,后來定都臨安,史稱 南宋 。
6.岳飛抗金
(1)戰績:他統率的“ 岳家軍 ”在 郾城 大敗金軍主力。
(3)結果:宋高宗和權臣 秦檜 向金求和,并以“ 莫須有 ”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7.宋金和議:
○1內容: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
○2影響:宋金 對峙 局面形成。
8.兩宋時期我國民族關系的特點:民族政權并立,各政權間有戰有和,但是和平交往是主流。
第 9 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1.農業的發展:①由越南傳入的 占城稻 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②宋朝時期, 水稻 產量
躍居糧食作物首位。 ③ 長江下游 和 太湖流域 成為豐饒的糧倉。④經濟作物有很大發展,
南方各地普遍種植 茶樹 ; 棉花 種植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
2.手工業的興盛:
(1)紡織業:四川、江浙地區絲織業發達;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
具。
(2)制瓷業:宋朝時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后來發展為著名的瓷都;
南宋時期,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
(3)造船業: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發達;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船塢。
3.商業的繁榮:
(1)宋朝時期最大的商業城市有:開封和杭州;
6
(2)海外貿易:廣州、泉州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中國的商船近至朝鮮、日本,遠到阿拉伯半島和非
洲東海岸;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
(3)紙幣出現: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期,紙幣與銅錢
并行。
4.從唐朝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
5.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啟示
原因:(1)北方人大量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主要原因)(2)北方戰亂較多,南方
相對穩定;(3)南方自然條件優越;(4)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
啟示:(1)要重視科技,培養人才;(2)保護環境,因地制宜(3)保持社會穩定;(4)政府要采取
有利于人民的措施,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6.宋朝的臨安城與唐都長安的不同:
(1)經商的區域不受限制:店鋪林立,沒有經商區與居住區的劃分;(2)經商的時間不受限制:出現
早市、夜市;(3)商品種類增多。
第 10 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統一:1206 年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權。
2.蒙古滅西夏與金:(1)在蒙古軍隊的進攻下,1227 年西夏滅亡;(2)蒙古和南宋結盟,南北夾擊金
朝,1234 年蒙古滅金。
3.元朝建立:1271 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4.元滅南宋:1276 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南宋大臣陸秀夫、文天祥等人繼續堅持抗
元斗爭,1279 年,元軍滅掉南宋殘部,完成全國的統一。
5.遼、宋、夏金元建立、滅亡比較表
政權 民族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滅亡時間及標志
遼 契丹 10世紀初 耶律阿保機 上京臨潢府 1125 年,被金所滅
北宋 漢族 960 年 趙匡胤 東京(開封) 1127 年,被金所滅
西夏 黨項族 11世紀初 元昊 興慶府 1227 年,被蒙古所滅
金 女真族 1115 年 完顏阿骨打 會寧 1234 年,被蒙古所滅
南宋 漢族 1127 年 趙構 臨安 1276 年,被元朝所滅
元朝 蒙古族 1271 年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368 年,被明朝所滅
6. 列舉宋朝時期,勇于反抗少數民族進攻的人物?
北宋抗遼:寇準(澶州之戰);南宋抗金:岳飛(郾城之戰);南宋抗元:陸秀夫、文天祥
7. 蒙古族興起及統一全國的過程:
統一蒙古(1206年)----滅西夏(1227年)----滅金(1234年)-----建立元朝(1271年)----滅南宋
(1276年)----統一全國(1279年)
第 11 課 元朝的統治
1.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 少數民族 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
2.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超越了漢朝和唐朝。
3.元朝時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4. 忽必烈確定了君主專制的 中央集權 制度------行省制度
1.由__中書省___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中央
2.設__樞密院___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
7
3.設_御史臺_負責監察事務。
1. 把__山東_、山西和_河北_稱作“腹里”,直屬于中央的中書省;
地方 2. 其他地區設置了 10 個__行省_;
3. 在行省之下,設置路、府、州、縣。
5 行省制的影響:
(1)鞏固了元朝對全國的統治;(2)促進了民族融合;(3)為今天省級行政區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6.元朝統治者采取 因地制宜 的方式,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在澎湖島設置了__澎湖巡檢司__,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
臺灣
次在__臺灣地區__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
西域 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
1 在西藏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_中央的宣政院_直接統轄。
西藏 2.在當地設置地方機構,任命官員征收賦稅,屯駐軍隊,實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從此,_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
第 12 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1.北宋時的_開封_、南宋時的_臨安_、元朝時的_大都_,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瓦子興起的原因: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 市民階層 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
3.城內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 瓦子 ”;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 勾欄 ”。
4.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雜劇。雜劇形成于 宋 代。
5.宋朝時,春節、__元宵節、_中秋_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6.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過五代到兩宋的發展,成為 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
7.蘇軾:_北宋_文學家,詞風 豪邁 而飄逸;__李清照_是兩宋之交的女詞人,詞風 委婉 、細膩、清
秀;辛棄疾:_南宋_人,繼承了蘇軾以來 豪放 的詞風和報國情懷,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8.元曲包括_散曲_、雜劇和南戲等。_關漢卿 的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_馬
致遠_、鄭光祖、白樸。
9.《資治通鑒》是__北宋_(朝代)著名史學家、政治家 司馬光 主持編寫的,它是一部__編年體_的
通史巨著,記述了從_戰國_到__五代共 1300 多年的歷史。該著作與司馬遷的《_史記_》并列為中國史
學的不朽巨著,司馬光和司馬遷被后人稱為“ 史學兩司馬 ”。
10.比較《資治通鑒》與《史記》:
作品 作者 體裁 記述的時期 成書時期
《史記》 司馬遷 紀傳體通史 黃帝到漢武帝時期 西漢
《資治通鑒》 司馬光 編年體通史 戰國到五代 北宋
第 13 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一、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1.背景:隋唐時期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2.出現:北宋時,_畢昇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3.發展:后來能工巧匠們又發明了 木活字。到了元代,王禎發明了_轉輪排字法__。元朝中期出現了銅
活字印刷。
8
4.傳播:13 世紀傳入朝鮮、日本_及東南亞地區,又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后來經過蒙古人的西征等途
徑傳入歐洲。
5.意義:活字印刷術對 人類文明的發展 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指南針的應用
1.背景:戰國時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_司南__”。 2.出現:北宋時期發明了羅盤;
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 3.傳播:由__阿拉伯___商人傳到阿拉伯國家,后來又傳到
歐洲。
4.作用:大大促進了世界__遠洋航海_技術的發展,為鄭和下西洋和地理大發現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
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三、火藥的應用
1.發明:___唐朝___時,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2.應用:__唐朝末年_ ,火藥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
宋元時期 ,火藥廣泛應用于戰爭。出現了突火槍、_火銃等火藥武器。3.傳播:在 13 世紀傳入__阿
拉伯地區__,14 世紀初又經阿拉伯人傳到了__歐洲_。
4.影響:①推動了___歐洲社會的變革_____。②推動了 冷兵器 向 熱兵器 的轉變
四、中國的四大發明出現的先后順序:
造紙術(西漢出現)---- 印刷術(隋唐時的雕版印刷術)---火藥(唐朝出現)---指南針(北宋出現
羅盤)
五、發達的中外交通
1.路上交通表現:①古代著名的__陸上絲綢之路,在宋元時期成為通往___西方___的交通要道。②宋元
時期建立了四通八達的__驛站__。2.海上交通表現: 元朝時,海上交通范圍有更大的___拓展_____,
海上絲綢之路進入__鼎盛___時期。
3.宋元時期中外交通發達的影響: 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暢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
展起來。
第 14 課 明朝的統治
一、明朝的建立:時間是_1368_ 年 ,建立者是_朱元璋_,他就是 明太祖 ,都城是__應天府__(今
南京 )。
二、明朝加強中央集權 的措施(目的:為鞏固統治,以加強皇權)
(一)政治上:1.在地方:①取消____行中書省___,設__三司___。 ②先后分封諸子為 王 。
2.在中央:①廢除__丞相制度__和___中書省_。提升 六部 職權,并使六部直接向 皇帝 負責。
②設置內閣;③把原來的大都督府分為_五軍都督府_____,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的權力統歸_兵部__ 。
④ 為了監視臣民,朱元璋設立了__錦衣衛,明成祖時又成立了__東廠__等特務機構。
(二)思想文化上:改變科舉考試制度,實行“八股取士”
三、八股取士的考試內容、答題要求及危害?
1.考試內容:考試題目必須來自是__四書___、__五經_ 。
2.答題要求:①對題目的解釋必須以_朱熹____的 《四書集注》 為標準。②答題的文體是__八股文
____。
3.危害:①脫離實際,禁錮思想;②培養皇帝旨意的順從者。③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四、經濟的發展:
1、農業:明朝時引進了原產南美洲的農作物有__玉米__、 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業:①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 南方 推向 北方 。②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是__蘇州______。
③全國的制瓷業中心是_景德鎮______,所產的 青花瓷 暢銷海內外。
9
3、商業:全國性的商貿城市是_ 北京___和 南京 ,出現的商幫有山西的_ 晉商___,安微的 徽
商 。
第 15 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鄭和下西洋
1. 目的: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
2. 概況:從 1405 年到 1433 年,鄭和 7 次下西洋,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 30 多個國家和
地區, 最遠到達 非洲 東海岸和 紅海 沿岸。
3. 影響: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②增進了中國與 亞非 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

③開創了 西太平洋 與 印度洋 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 航海事業 作出了偉大貢獻。
二、戚繼光抗倭
1. 背景:元末明初, 日本 的一些武士和奸商侵擾我國東南沿海,時人稱為“ 倭寇 ”。明朝中期,
倭患嚴重。
2.過程:①明朝派 戚繼光 到東南沿海抗擊倭寇②戚繼光統領的軍隊,被人們稱為“ 戚家軍 ”。
③ 1561 年,戚繼光率軍英勇作戰,在 臺州 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倭患,隨后進入 福建、廣東 ,
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 性質及評價: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 反侵略 的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 民族
英雄 。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553 年, 葡萄牙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 居住權 。
四、明朝對外交往的特點: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沖突。
第 16 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1. 列舉明朝的三部科技著作、作者、地位?(科技著作的特點:總結性的多,創新性的少)
著作 作者 主要內容 評價(影響)
《本草綱目》 李時珍 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 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
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開物》 宋應星 總結了我國農業和手工業的技術經 被譽為“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
驗 科全書”
《農政全書》 徐光啟 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經驗技 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
術等 巨著
2. 明長城與秦長城的不同點
(1) 目的不同:秦:為了抗御匈奴的進攻;明:為了防御蒙古族進攻;
(2) 起止不同:秦: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
(3) 材質不同:秦:用土坯筑成;明:用磚石砌成。
3.1421 年,明成祖把都城前往北京,并且大規模修建;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組成;
4.北京城的特點: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并對稱展開。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
5.明朝著名的小說、作者、地位
作品 成書時間 作者 地位(評價)
《三國志通俗演 元末明初 羅貫中 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最為流行的長篇
10
義》 歷史小說之一。
《水滸傳》 元末明初 施耐庵 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西游記》 明朝中期 吳承恩 是一部富于爛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
6.明朝時期出現了書法名家董其昌、繪畫名家徐渭;
7.元朝時期,著名的戲劇作家有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明朝時期著名的戲劇作家有湯顯祖,代
表作是《牡丹亭》
第 17 課 明朝的滅亡
1. 明朝滅亡的原因:
(1)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敗、社會動蕩。(根本原因)(2)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直接原因)
2. 李自成起義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權,國號為大順。
3. 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進北京城,統治長達 276年的明王朝被推翻。
4. 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稱后金;1635 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1636年,皇
太極改國號為清。
5. 1644年,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兵入關。
6. 元朝與清朝的相似點:(1)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統一政權;(2)都曾經改過國號:鐵木真建立
蒙古政權,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努爾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第 18 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1.※※清朝時是如何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對臺灣、西藏、新疆、東北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在臺灣:(1)1662 年,鄭成功收復臺灣;(2)1684 年,清設臺灣府,隸書福建省;(3)1885 年,
臺灣正式建省。
在西藏:(1)形成冊封達賴、班禪的制度(順治冊封達賴;康熙冊封班禪);(2)雍正帝時,設置駐
藏大臣;(3)乾隆帝設置噶廈;并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后接見六世班禪,修須彌福壽廟。
在新疆:(1)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設伊犁將軍;(3)乾隆帝
歡迎土爾扈特部回歸。
在東北:(1)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2)1689 年簽訂《尼布楚條約》
2.臺灣府的設置有什么意義?
(1)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2)鞏固了東南海防;(3)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步入一個新的歷史時
期。
3.《尼布楚條約》的意義?
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4.清朝的疆域:
西跨蔥嶺;西北至巴勒克什池,北接西伯利亞,東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
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西南達喜馬拉雅山脈。
5.明朝末年,荷蘭殖民侵略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
6.1771 年,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為多民
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7.證明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歷史史實?
(1)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派衛溫到達夷州(今臺灣);(2)元朝時在臺灣設置澎湖巡檢司(3)清朝時:
1662 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 年清朝設臺灣府;1885 年在臺灣設省。
8.證明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史實?
11
(1)唐朝時,先后把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加入吐蕃;(2)元朝時,在西藏設置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在
中央設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務,從此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3)清朝時,順治、康熙形成冊
封達賴、班禪的制度,雍正帝時設駐藏大臣;乾隆帝時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
9.證明新疆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史實?
(1)西漢時,設置西域都護,標志著新疆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東漢時,派班超、班勇經
營西域地區;(3)唐朝時,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4)清朝: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并設伊犁將軍;
第 19 課清朝前期社會的經濟的發展
1. 清朝前期經濟發展的表現
(1)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措施: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大力推行墾荒政策.
表現:①耕地: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到乾隆末年耕地面積比明朝鼎盛時期增加了 3億畝。②興修水利:
對黃河、淮河、大運河等進行治理,③莊稼種植: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
作物。使糧食產量有大幅度提高。④經濟作物:棉花,甘蔗,煙草,茶葉,藥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
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作用;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農業產品品種和產量的增加,也對手工業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
了推動的作用。
(2)手工業:當時在紡織業部門中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早期
萌芽
(3)商業:商業發達: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商業網。一些農
村地區發展為工商業市鎮,如吳江縣的盛澤鎮,出現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漢口鎮發
展到清朝已成為“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的都會;北京,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
中工商業非常繁榮。乾隆時期的蘇州以擁有”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在商業
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如:山西的晉商;安徽的徽商。
2.清朝前期耕地不斷增長的原因?
(1)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大力推行墾荒政策.(2)人口快速增長,使人民
進一步開荒墾田。
★3.如何全面評價人口的快速增長?
積極:增加了勞動力和擴大了商品銷售市場,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消極: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人地矛盾逐漸突出,隨之而來的是進一步的開荒墾田,
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人口與社會自然的關系:人口增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利于人口增長;人口增長
導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阻礙社會持續發展。
認識:堅持科學發展觀 ,統籌人口與社會自然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 20 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1.★★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1)政治上: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2)思想上:康熙、雍正、乾隆時大興“文
字獄”;(3)文化上:實行專制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讀經,另一方面對全國書籍進行檢查,把不
利于清朝統治的書籍銷毀。(4)外交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2.大興文字獄的危害?
(1)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2)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學術的進
步和發展。
3.★★閉關鎖關政策實施的原因、實質、過程、影響、啟示?★
12
原因:(1)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2)清朝統治者擔
心國家主權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于是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實質: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過程:(1)順治帝時頒布“禁海令”;(2)清朝在臺灣設立建制后,放寧波、漳州等;(3)1757 年,只
開放廣州一處,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
影響:利:面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
弊端:清朝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啟示:閉關鎖國必然使國家落后;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借鑒外國的長處發展自己。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
1. 秦朝:焚書坑儒 2.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明朝:八股取士 4.清朝:大興文字獄
★中國古代對外交往
西漢:開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漢武帝時)
唐朝: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 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玄奘西行天竺學習佛經
宋朝:鼓勵對外貿易、設立市舶司; 元朝:馬可波羅來華站,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明朝:鄭和
下西洋、戚繼光抗倭; 清朝:鄭成功收復臺灣、閉關鎖國政策
認識啟示:開放則國興,閉關則國衰;要堅持改革開放;學習外國先進的文化技術;要與時俱進,緊跟
歷史潮流。
第 21 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1. ★清代的小說創作取得空前的成就,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紅樓夢》,前 80 回的作
者是曹雪芹,后 40 回由高鶚續寫。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
2. 清朝時期戲曲藝術進入一個更為繁榮的時期,最有影響的是昆曲和京劇。
3. 昆曲原是流行于江蘇昆山一帶的昆山腔,明朝萬歷末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主要代表人物和作
品有:明朝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清朝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4. ★京劇形成的過程:
(1)乾隆帝時,四大徽班進北京獻藝,徽調譽滿京城。(2)徽調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
戲的優點,在道光年間形成一個新劇種“皮黃戲”
形成原因:北京的中心作用,經濟繁榮和市民階層的擴大,統治階級的重視,藝人的努力。
【拓展延伸】
★明清時期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現
1.政治:皇權高度強化
2.經濟: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3.對外關系:邊疆出現了危機(倭寇、葡萄牙、荷蘭、沙俄侵略);由對外開放到閉關鎖國
4.科技文化:科技著作總結性多創新性少;出現了反封建的文學藝術作品(《紅樓夢》 《牡丹亭》)
★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及其時代特征
(1)封建社會形成、初步發展,首次統一時期—戰國、秦漢。
(2)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
(3)封建社會的繁榮發展時期—隋唐。
(4)封建國家再次分裂、統一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五代遼宋夏金元。
(5)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明清(1368-1840)。
★引入農作物:西漢—葡萄、石榴、核桃 北宋—占城稻 明朝—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向日葵(背景:
新航路的開辟)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發展過程
1)戰國提出:法家韓非 2)秦朝建立:秦始皇(中央集權制度、郡縣制)
13
3)西漢鞏固:漢武帝(推恩令、刺史制度)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5)宋代:中央:解除禁軍統兵權;分化事權削弱相權,地方:文臣任知州,通判--分知州權力、轉運
使--負責地方財權 6)元朝新發展:行省制度 7) 明清強化:加強君權 明:廢行省,設三司;廢丞相廠
衛特務機構八股取士 清:軍機處文字獄
特點或趨勢: 1.加強皇權,削弱相權;2.加強中央,削弱地方 3.思想控制日益加強。
★四大發明:
1.造紙術:西漢發明;東漢蔡倫改進 2. 印刷術:隋唐雕版印刷術;北宋畢昇活字印刷術
3.指南針:北宋發明開始用于航海;南宋廣泛用于航海
4.火藥:唐朝發明;唐末開始用于軍事
★農民起義:秦朝:陳勝吳廣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東漢:黃巾起義唐朝:黃巢起義明朝:李自成
起義(均田免賦)
★監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兩漢--刺史,兩宋--通判,元朝--御史臺,明朝--錦衣衛東廠
★地方:西周-分封制 秦國-縣制,秦朝--郡縣制西漢-推恩令+刺史 宋朝-文臣做知州 元朝-行省制度
明朝-廢行省設三司
★我的地盤:新疆(西漢-- 西域都護)西藏(元朝--宣政院)臺灣(元朝-- 澎湖巡檢司)
14
歷史基礎知識
(填空版)
32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 的時代
第 1 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1.隋朝建立的時間: ;人物: ;都城: 。
2.隋朝于 年,滅掉 ,統一全國。結束了 (時期) 的分裂局面。
3.605年 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 為中心,北到 (今 );南到
(今 );由 、 、 、 四段組成,全長 2700多千米,是世界上
最長的人工運河。溝通了 、黃河、 、 、 五大水系。
4.開通隋朝大運河的目的:為了加強 鞏固 。
5.隋朝大運河的作用:加強了 。
6. 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創立 科,標志著科舉制正式確立。
7.隋煬帝的暴政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首先在 爆發。 年隋煬帝被部下殺害,
隋朝滅亡。滅亡的根本原因: 。
8.創立科舉制有什么意義?P3
① ;② ;
③ ;
④ ⑤ 。
第 2 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1.618年 稱帝,即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時期的盛世局面是 ;唐玄宗統治前期出現“ ”局面,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3.唐太宗重視用人,主要有敢于直言的 ,善于謀略的 ,敢于決斷的 。唐玄宗
重用賢能,當時的賢相有 和 。
4.唐太宗的統治措施有哪些?(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1)用人方面: 。
(2)政治方面① ;② ;
③ ;④ 。
(3)經濟方面: 。
5.武則天的統治措施有哪些?后人稱武則天的統治:
(1) ; (2)
(3) ;
6. 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1) 、 (皇帝)的統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2) 唐玄宗采取了一些措施:
① ;② ;
③ ;④ 。
7.科舉制創立、完善的過程?
(1)隋文帝:初步建立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2)隋煬帝: ,標志著科舉制
正式確立。(3)唐太宗: 。(4)武則天: 。
(5)唐玄宗: 。
33
8.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采取的共同措施?
(1)都 :唐太宗重用 、房玄齡、杜如晦;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
(3)都 :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武則天設立 制度;唐玄宗把 作為進士科
的考試內容;(4)都重視 ,以民為本。
5.唐朝興盛的原因有哪些?
國家 、社會安定;統治者 ,重用 ,重視發展 ;以 為本。
6.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現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
政局穩定、 是前提;要注重 的培養、經濟發展;以民為本,改善民生
第 3 課 盛唐氣象
1.唐朝時期發明推廣了一些生產工具,如 和 。
2.唐朝制瓷業發達,主要有:越窯的 、邢窯的 和聞名中外的 。
3.唐朝時期最大商業城市是 ;它既是當時的 中心,也是一座
大都會。具有 的特點
4.唐朝時期實行 的民族政策;(1)軍事進攻: 發兵,先后擊敗東、西突厥;(2)
冊封政策: 封渤海國首領為 ,封回紇族首領為 ,封南詔首領
為 。
(3)設置管理機構:唐朝先后設置 和 ,管轄西域地區。
(4)和親政策: 把文成公主嫁給 。
5.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
6.唐朝時社會風氣具有 、 的特點。
7. 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被稱為 的李白;被
稱為 的杜甫,他的詩被稱為 ;還有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稱的 。
8.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是 、柳公權和 。唐朝時期著名的畫家有 和
畫圣 。
第 4 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時,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當時稱為 。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
人物是 。他 6 次東渡日本。他在日本傳授( ),還傳播中國的 、 書
法、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貢獻。
2. 物產居唐朝進口的首位;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取 制選拔官員。
3. 初年,高僧 前往天竺取經,曾在 寺游學;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整理
了 一書,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4.唐朝的對外交往的特點是: 、 。
5.鑒真、玄奘的比較;
人物 主要事跡 出行時間 主要貢獻 出行的主要目的 身份 精神
鑒真 時 在日本傳授 經,還傳播中國的 文化 僧人 不畏艱險,
期 醫藥、文學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 迎難而上,
出卓越貢獻 勇于開拓
玄奘 時 為中國的 發展做出重要貢 文化
期 獻,弟子記錄成書《 》
34
第 5 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3. 安史之亂:主要原因: 追求享樂,任人唯親, 。
起止時間: 年~ 年;叛將:______和_______。
危害:① ;②使唐朝 _;
③ 。
2.唐末農民起義:領導人: 。影響: 。(黃巢《不第
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3.唐朝滅亡:____年,________建立________,唐朝滅亡。
4.五代是指:在我國 流域先后出現的 、后唐、后晉、 、 五個政權;
十國是指南方地區的 個政權再加上北方的 。
5. 五代十國實質上是唐末以來 局面的延續,雖政權分立,但_____始終是一個客觀
存在的必然趨勢。
6.唐朝滅亡的過程:
(1) 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2) 給唐朝致命打擊;(3)907年 建
立 ,標志著唐朝滅亡。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 和 。
第 6 課 北宋的政治
1 北宋建立: 年,后周大將 發動 兵變,被部下__ __,改國號為宋,
以_ 為都城,史稱_____。趙匡胤就是 。
2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
軍事上(收精兵):① (如:杯酒釋兵權);② ;
③ ;
政治上(奪其權): ①在中央:采取 的辦法,削弱 ;②在地方:派____擔任各地
州縣的長官;并實施 的制度;各州府設置_ ___,以分知州權力;
經濟上(制錢谷):取消 收稅的權力,在地方設置_______,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
3.重文輕武的政策:目的:為防止 的弊端重現。
表現:①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軍政大權;②宋太宗繼續采取抑制 、提升 地位的政
策,導致________的格局形成。③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 。
作用:①在全國營造了 風氣,促進整個社會 的提高,造就了宋
朝 、 、 的文治局面;②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 的風氣,
杜絕了武將跋扈的情況發生,有利于 。
弊端:導致 減弱,官員增多, 下降,增加 。
3. 王安石變法: (皇帝)時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
目的:希望通過變法擺脫 ,實現
措施:經濟上: 、 、 軍事上:
結果:變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觸犯了 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新
法幾乎全部被 。
4.北宋政治的特點: 、 、
35
第 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1. 政權 遼 北宋 西夏
建立時間 10世紀初 960 年 11 世紀前期
民族 漢族
首領
都城 上京臨潢府 興慶府
2.遼與北宋的和戰:
宋真宗時,遼宋發生 ,宰相 力勸皇帝親征,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
3. 遼宋訂立盟約稱“ ”:內容: 。
4. 澶淵之盟影響(或評價):
○1積極: , ,促進了 。
○2消極: 。
5. 北宋與西夏和談,訂立 : 。
第 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
1.女真族生活區域:女真族居住在 流域和 一帶,過著 的生活。
2.建立政權: 世紀末, 首領 進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
年, 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 。他就是金太祖
3.金滅遼: 年
4.金滅北宋: 年,金軍攻破 ,北宋滅亡,歷史上稱為“ ”。
5.南宋建立:宋欽宗的弟弟 登上皇位,他就是 ,后來定都 ,史稱 。
6.岳飛抗金
(1)戰績:他統率的“ ”在 大敗金軍主力。
(2)結果:宋高宗和權臣 向金求和,并以“ ”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7.宋金和議:
○1內容:南宋向金 ,并給金 ,雙方以 劃定分界線。
○2影響:宋金 局面形成。
8.兩宋時期我國民族關系的特點: 。
第 9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
1.農業的發展:①由越南傳入的 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②宋朝時期, 產量躍居糧食
作物首位。 ③ 和 成為豐饒的糧倉。④經濟作物有很大發展,南方各地普遍
種植 ; 種植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
2.手工業的興盛:
(1)紡織業: 、 絲織業發達; ,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有比較先進的棉紡
織工具。
(2)制瓷業: 時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北宋興起的 ,后來發展為著名的
瓷都;南宋時期, 已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
36
(3)造船業: 、 、 的造船業發達; ,建有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船塢。
3.商業的繁榮:
(1)宋朝時期最大的商業城市有: ;
(2)海外貿易: 、 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中國的商船近至 、 ,遠
到 ;主要港口設立 管理海外貿易。
(3)紙幣出現: , 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期, 與
銅錢并行。
4.從 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 時最后完成。
5.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啟示
原因:(1) ;(主要原因)(2) ;
(3) ;(4)
啟示:(1)要重視科技,培養人才;(2)保護環境,因地制宜(3)保持社會穩定;(4)政府要采
取有利于人民的措施,調動人民的積極性。
6.宋朝的臨安城與唐都長安的不同:
(1)經商的區域不受限制:店鋪林立,沒有經商區與居住區的劃分;(2)經商的時間不受限制:
出現 、 ;(3)商品種類增多。
第 10 課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統一:1206 年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建立 政權。
2.蒙古滅西夏與金:(1)在蒙古軍隊的進攻下, 年西夏滅亡;(2)蒙古和 結盟,南
北夾擊金朝, 年蒙古滅金。
3.元朝建立: 年, 改國號為元,定都 (今北京)
4.元滅南宋: 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南宋大臣 、 等人繼續
堅持抗元斗爭, 年,元軍滅掉南宋殘部,完成全國的統一。
5.遼、宋、夏金元建立、滅亡比較表
政權 民族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滅亡時間及標志
遼 契丹 10世紀初 耶律阿保機 上京臨潢府 1125 年,被金所滅
北宋 漢族 960 年 趙匡胤 東京(開封) 1127 年,被金所滅
西夏 黨項族 11世紀初 元昊 興慶府 1227 年,被蒙古所滅
金 女真族 1115 年 完顏阿骨打 會寧 1234 年,被蒙古所滅
南宋 漢族 1127 年 趙構 臨安 1276 年,被元朝所滅
元朝 蒙古族 1271 年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368 年,被明朝所滅
6. 列舉宋朝時期,勇于反抗少數民族進攻的人物?
北宋抗遼: (澶州之戰);南宋抗金: (郾城之戰);南宋抗元: 、
7. 蒙古族興起及統一全國的過程:
統一 (1206年)----滅 (1227年)----滅 (1234年)-----建立 (1271年)----
滅 (1276 年)----統一 (1279年)
第 11課 元朝的統治
1.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 貴族為主建立的 王朝。
2. 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超越了 和唐朝。
3.元朝時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 。
37
4. 忽必烈確定了君主專制的 制度------
1.由_____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中央 2.設_____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
3.設 _負責監察事務。
4. 把___、山西和 稱作“腹里”,直屬于中央的 ;
地方 5. 其他地區設置了 10 個 ;
6. 在行省之下,設置路、府、州、縣。
5 行省制的影響:
(1) ;(2)促進了民族融合;(3)為今天 的設置奠定了基礎。
6.元朝統治者采取 的方式,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在澎湖島設置了____ ,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
臺灣
____ 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
西域 設置 等機構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
1 在西藏設立 ,由_中央的 _直接統轄。
西藏 2.在當地設置地方機構,任命官員 ,屯駐 ,實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從此,_ 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
第 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1.北宋時的 _、南宋時的_ _、元朝時的_ _,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瓦子興起的原因: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 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
3.城內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 ”;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 ”。
4.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 。雜劇形成于 代。
5.宋朝時,春節、__ 、_ 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6.詞在唐朝時已經出現,經過五代到兩宋的發展,成為 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
7.蘇軾: 文學家,詞風 而飄逸; _是兩宋之交的女詞人,詞風 、細膩、
清秀;辛棄疾:_ _人,繼承了蘇軾以來 的詞風和報國情懷,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8.元曲包括_ _、雜劇和南戲等。 的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
_ _、鄭光祖、白樸。
9.《資治通鑒》是_ _(朝代)著名史學家、政治家 主持編寫的,它是一部__ _
的通史巨著,記述了從_ _到 共 1300多年的歷史。該著作與司馬遷的 并列
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司馬光和司馬遷被后人稱為“ ”。
10.比較《資治通鑒》與《史記》:
作品 作者 體裁 記述的時期 成書時期
《史記》 通史 黃帝到漢武帝時期 西漢
《資治通鑒》 司馬光 通史 戰國到五代 北宋
第 13 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二、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1.背景:隋唐時期出現了 。
2.出現:北宋時,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38
3.發展:后來能工巧匠們又發明了 。到了元代,王禎發明了 。元朝中期出
現了 印刷。
4.傳播:13 世紀傳入朝鮮、 _及東南亞地區,又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后來經過蒙古人的西
征等途徑傳入歐洲。
5.意義:活字印刷術對 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指南針的應用
1.背景: 人們利用天然磁鐵做成指南工具,稱為“_ __”。 2.出現: 時期發明
了 ; 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 3.傳播:由_____商人傳到阿拉伯國家,
后來又傳到歐洲。
4.作用:大大促進了世界__ _技術的發展,為鄭和下西洋和地理大發現提供了重要條件,促
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三、火藥的應用
1.發明:______時,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2.應用:___ ,火藥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 ,
火藥廣泛應用于戰爭。出現了 、 等火藥武器。3.傳播:在 13 世紀傳入__ __,
14 世紀初又經阿拉伯人傳到了 。
4.影響:①推動了 _____。②推動了 向 的轉變
四、中國的四大發明出現的先后順序:
(西漢出現)---- (隋唐時的雕版印刷術)--- (唐朝出現)--- (北
宋出現羅盤)
五、發達的中外交通
1.路上交通表現:①古代著名的__ 之路,在宋元時期成為通往___ __的交通要道。②宋元
時期建立了四通八達的____。2.海上交通表現: 元朝時,海上交通范圍有更大的________,海上
絲綢之路進入_____時期。
3.宋元時期中外交通發達的影
響: 。
第 14 課 明朝的統治
一、明朝的建立:時間是 年 ,建立者是_ _,他就是 ,都城是____(今 南
京 )。
二、明朝加強中央集權 的措施(目的:為鞏固統治,以加強皇權)
(一)政治上:1.在地方:①取消_______,設_____。 ②先后分封諸子為 。
2.在中央:①廢除___ 和 。提升 職權,并使六部直接向 負責。
②設置 ;③把原來的大都督府分為 _,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的權力統歸 。
④ 為了監視臣民,朱元璋設立了 ,明成祖時又成立了__ __等特務機構。
(二)思想文化上:改變科舉考試制度,實行“ ”
三、八股取士的考試內容、答題要求及危害?
1.考試內容:考試題目必須來自是_____、 。
2.答題要求:①對題目的解釋必須以_____的 為標準。②答題的文體是 。
3.危害:① ;② 。③
四、經濟的發展:
1、農業:明朝時引進了原產南美洲的農作物有____、 、 、 和 。
2、手工業:①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 推向 。②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是________。③全國
39
的制瓷業中心是_______,所產的 暢銷海內外。
3、商業:全國性的商貿城市是_ ___和 ,出現的商幫有山西的____,安微的 。
第 15 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一、鄭和下西洋
1. 目的: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 ,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
2. 概況:從 年到 年,鄭和 次下西洋,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遠到達 東海岸和 沿岸。
3. 影響: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②增進了中國與 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
③開創了 與 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 作出了偉大貢獻。
二、戚繼光抗倭
1. 背景: , 日本 的一些 侵擾我國東南沿海,時人稱為“ ”。 ,
倭患嚴重。
2.過程:①明朝派 到東南沿海抗擊倭寇②戚繼光統領的軍隊,被人們稱為“ ”。
③ 1561 年,戚繼光率軍英勇作戰,在 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倭患,隨后進入 、 ,
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 性質及評價: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 的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 。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年, 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 。
四、明朝對外交往的特點: 。
第 16 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3. 列舉明朝的三部科技著作、作者、地位?(科技著作的特點:總結性的多,創新性的
少)
著作 作者 主要內容 評價(影響)
總結了我國古代 成就 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
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總結了我國 和 的技術 被譽為“ ”
經驗
總結了我國古代 生產的經驗 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
技術等 巨著
4. 明長城與秦長城的不同點
(4) 目的不同:秦:為了抗御 的進攻;明:為了防御 進攻;
(5) 起止不同:秦:西起 東到 ;明:東起 ,西到 ;
(6) 材質不同:秦:用土坯筑成;明:用磚石砌成。
3.1421 年, 把都城前往北京,并且大規模修建;北京城有 、 、 、 組成;
4.北京城的特點:呈“ ”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并對稱展開。體現了 的思想。
5.明朝著名的小說、作者、地位
作品 成書時間 作者 地位(評價)
《三國志通俗演 元末明初 羅貫中 我國 體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最為流行的長
40
義》 篇歷史小說之一。
《水滸傳》 元末明初 施耐庵 以 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西游記》 明朝中期 吳承恩 是一部富于爛漫主義色彩的 小說
6.明朝時期出現了書法名家 、繪畫名家 ;
7.元朝時期,著名的戲劇作家有 ,代表作 ;明朝時期著名的戲劇作家有 ,
代表作是
第 17 課 明朝的滅亡
7. 明朝滅亡的原因:
(2) 。(根本原因)(2) 推翻明朝
(直接原因)
8. 李自成起義提出了 的口號;1644年,李自成在 建立政權,國號為 。
9. 年李自成起義軍攻進北京城,統治長達 276年的明王朝被推翻。
10. 1616年 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稱 ;1635年 改族名為 ;
1636年, 改國號為清。
11. 1644年,明軍將領 降清,引清兵入關。
12. 元朝與清朝的相似點:(1)都是 建立的 政權;(2)都曾經改過國號:
建立 , 改國號為元; 建立 , 改國號為清。
第 18 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1.※※清朝時是如何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對臺灣、西藏、新疆、東北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在臺灣:(1)1662 年, 收復臺灣;(2)1684 年,清設 ,隸書福建省;(3)1885
年, 。
在西藏:(1)形成冊封 、 的制度(順治冊封達賴;康熙冊封班禪);(2)雍正帝
時,設置 ;(3)乾隆帝設置 ;并頒布 ;后接見六世班禪,修 。
在新疆:(1)康熙帝平定 叛亂;(2)乾隆帝平定 叛亂,后設 ;(3)
乾隆帝歡迎 回歸。
在東北:(1) 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2)1689 年簽訂
2.臺灣府的設置有什么意義?
(1)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2)鞏固了東南海防;(3)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步入一個新的歷
史時期。
3.《尼布楚條約》的意義?
從法律上肯定了 和 流域包括 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4.清朝的疆域:
西跨 ;西北至 ,北接西伯利亞,東北到 ;東臨太平洋;東南
到 ,包括 、 等;南至 ;西南達喜馬拉雅山脈。
5.明朝末年, 殖民侵略臺灣; 收復臺灣。
6.1771 年, 族的土爾扈特部在首領 的領導下,返回 ,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7.證明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歷史史實?
(1)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派衛溫到達 (今臺灣);(2)元朝時在臺灣設置 (3)
清朝時:1662 年 收復臺灣;1684 年清朝設 ;1885 年在 。
41
8.證明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史實?
(1)唐朝時,先后把 、 加入吐蕃;(2)元朝時,在西藏設置 ,
在中央設 管理西藏事務,從此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3)清朝時,順治、康
熙形成冊封 、 的制度,雍正帝時設 ;乾隆帝時頒布 。
9.證明新疆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史實?
(1)西漢時,設置 ,標志著新疆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東漢時,派 、
班勇經營西域地區;(3)唐朝時,設置 ;(4)清朝:康熙帝平定 叛亂; 平
定大、小和卓叛亂,并設 ;
第 19 課清朝前期社會的經濟的發展
2. 清朝前期經濟發展的表現
(1)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措施: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視 發展,大力推行
政策.
表現:①耕地: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到乾隆末年耕地面積比明朝鼎盛時期增加了 畝。②興修
水利:對 、淮河、大運河等進行治理,③莊稼種植: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 、
甘薯等高產作物。使 產量有大幅度提高。④經濟作物: ,甘蔗,煙草,茶葉,藥材以及
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作用:有利于社會的 和 。農業產品品種和產量的增加,也對 和 經濟的
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2)手工業:當時在紡織業部門中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 ,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
系的早期萌芽.
(3)商業:商業發達:形成了由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 。
一些 地區發展為工商業市鎮,如吳江縣的 鎮,出現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
北的 鎮發展到清朝已成為“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的都會;北京,江寧,揚州,蘇州,
杭州,廣州等大城市中工商業非常繁榮。乾隆時期
的 以擁有”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
的 ,如:山西的 商;安徽的 商。
2.清朝前期耕地不斷增長的原因?
(1)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大力推行 政策.(2)人口快速 ,
使人民進一步開荒墾田。
★3.如何全面評價人口的快速增長?
積極:增加了勞動力和擴大了商品銷售市場,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消極: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人地矛盾逐漸突出,隨之而來的是進一步的開荒墾
田,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人口與社會自然的關系:人口增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利于人口增長;人
口增長導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環境惡化,阻礙社會持續發展。
認識:應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注意人口優生優育,堅持科學發展觀 ,統籌人口與社會自然協調發
展,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 20 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1.★★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1)政治上:雍正帝時設置 ,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2)思想上:康熙、雍正、乾隆時
42
大興“ ”;(3)文化上:實行 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讀經,另一方面對全國書籍
進行檢查,把不利于清朝統治的書籍銷毀。(4)外交上:實行 政策
★2.大興文字獄的危害?
(1)文字獄造成了社會 ,摧殘了 ;(2)禁錮了人們的 ,嚴重阻礙了 的
進步和發展。
3.★★閉關鎖關政策實施的原因、實質、過程、影響、啟示?★
原因:(1)清朝統治者認為 ,不需要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2)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 受到侵犯,又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
的 ,于是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實質:嚴格 對外貿易。
過程:(1)順治帝時頒布“禁海令”;(2)清朝在臺灣設立建制后,放寧波、漳州等;(3)1757 年,
只開放 一處,由“ ”統一經營對外貿易。
影響:利:面對西方殖民者的 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 作用;
弊端:清朝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使中國逐漸 的發展進程。
啟示:閉關鎖國必然使國家落后;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借鑒外國的長處發展自己。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
2. 秦朝:焚書坑儒 2.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明朝:八股取士 4.清朝:大興文字獄
★中國古代對外交往
西漢:開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漢武帝時)
唐朝: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 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玄奘西行天竺學習佛經
宋朝:鼓勵對外貿易、設立市舶司; 元朝:馬可波羅來華站,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明朝: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 清朝:鄭成功收復臺灣、閉關鎖國政策
認識啟示:開放則國興,閉關則國衰;要堅持改革開放;學習外國先進的文化技術;要與時俱進,
緊跟歷史潮流。
第 21 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
5. ★清代的小說創作取得空前的成就,其中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是《 》,前
80 回的作者是 ,后 40 回由高鶚續寫。小說揭示了 的歷史命運。
6. 清朝時期戲曲藝術進入一個更為繁榮的時期,最有影響的是 曲和 劇。
7. 昆曲原是流行于江蘇昆山一帶的昆山腔,明朝萬歷末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主要代表
人物和作品有:明朝湯顯祖創作的《 》;清朝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8. ★京劇形成的過程:
(3)乾隆帝時, 進北京獻藝,徽調譽滿京城。(2)徽調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
等地方戲的優點,在道光年間形成一個新劇種“ ”
形成原因:北京的中心作用,經濟繁榮和 的擴大,統治階級的重視,藝人的努力。
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灵山县| 乌兰浩特市| 九寨沟县| 白水县| 祁东县| 台东市| 双江| 靖边县| 夏河县| 蓝田县| 庆阳市| 安龙县| 涡阳县| 尼勒克县| 手游| 共和县| 焦作市| 灵台县| 淮北市| 舟曲县| 南丰县| 盐津县| 宣武区| 西乌珠穆沁旗| 繁峙县| 偏关县| 文成县| 宝坻区| 博客| 环江| 许昌市| 叶城县| 龙胜| 聂荣县| 巴中市| 泗洪县| 宁津县| 保山市| 宜川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