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假如我是巨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充分利用聯想與比較,培養學生敢于沖破常規,自由、大膽、快樂地想象與表現。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想象創新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在創作中激發探索欲,培養個性。教學重點:利用靈活的比較,啟發多種奇妙的聯想,力求創新。教學難點:畫面的布局與形象的對比。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課件)1、看圖片,聽故事想一想:格列佛來到了哪里?學生欣賞后回答:小人國2、格列佛在小人國變成了巨人。小人國的人有多大呢?圖片欣賞(課件)。二、探究新知:1、格列佛在小人國經歷了哪些奇遇呢?課件圖片欣賞,講故事。2、你認為格列佛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善良勇敢,熱愛和平)師問:你想成為什么樣的巨人呢?(學生例舉)師問:假如你是一個巨人,你會為小人國里的人們做點什么呢?學生:回答三、欣賞分析:1、師:怎樣把自己畫成巨人呢?學生看書欣賞范畫,小組討論分析 。教師板書課題:假如我是巨人2、匯報總結:(課件出示)方法一:巨人畫成巨大,其他人畫成微小,突出大與小。方法二:只表現出巨人的身體局部,其他人物畫出全身,形成強烈大與小的對比。方法三:巨人背景微小,襯托出巨人的巨大。3、學生范畫欣賞,分析運用的方法.教師板書。四、創作實踐:作業要求:1)以“假如我是巨人”為題畫一幅畫。2)大膽創新,畫面中明確大小關系,構圖合理。五、評價交流:評價要點:畫面中大與小的關系是否明確?畫的故事想象力豐富,構圖合理。六、拓展交流: 假如你是巨人,想為小人國的人們造大船,你會嗎?假如你是巨人,想為小人國的人們蓋房子,你會嗎?……(課件出示:工程師造動車、建大樓、造大船等的圖片)那怎么辦呢?(好好學習,掌握本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