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消化和吸收》 教學設計內容來源 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課時 2課時 設計者課程標準 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于“生活圈中的人”這個一級主題下的二級主題“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單位下的內容。本節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是消化系統的組成;二是食物的消化;三是營養物質的吸收。教材中通過觀察與思考、探究活動、分析討論、演示實驗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了解消化系統的組成,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統內的消化和吸收的過程,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觀點。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存在興趣,同時也比較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本節課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人體生理知識,容易引起學生興趣,調動課堂氛圍。 1.學生已經知道的:食物的營養成分,并初步知道食物需要經過消化才能被吸收; 2.學生需要知道的: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過程; 3.學生能自己解決的:通過閱讀課本圖片及文字能夠初步了解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過程; 4.學生存在的困難:實驗探究能力不足,缺乏綜合分析及歸納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是: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 難點是: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學習目標 1.通過動手拼圖活動,明確消化系統的組成,關注身體健康,熱愛生命。(第一課時) 2.通過探究實驗“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理解消化的概念和類型。(第一課時) 3.通過學習胃、小腸的結構以及演示實驗“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能夠舉例說明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第一、二課時) 4.通過閱讀課本資料及圖片,能夠說明不同的營養物質是從何處吸收進入消化系統。(第二課時) 5.通過“觀察小腸結構”分組實驗,能夠概括說出小腸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第二課時)評價任務 1.閱讀課本8-9頁,以小組為單位,用彩色品圖紙拼出消化系統。根據拼圖準確說出消化系統的組成,能在身上指出這些器官分別位于身體的哪個部位。(針對目標1) 2.小組設計并進行實驗,能對實驗結果進行描述和解釋,嘗試說出消化的概念。(針對目標2) 3.能夠正確填寫學案中關于淀粉、蛋白質、脂肪消化過程的填空。(針對目標3) 4.通過閱讀課本13頁內容及小組討論,能夠正確填寫學案上的表格。(針對目標4) 5.能夠獨立說出小腸適于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針對目標5)教學板塊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 美與健康是很多人,特別是女士夢寐以求的,有些人干吃不長肉,而有些人喝涼水也長肉,請大家分析,造成這兩種情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這是每個人自身不同的消化吸收能力造成的。我們每天攝入的營養物質很多,包括:水、無機鹽、維生素、糖類、蛋白質、脂肪。這些物質都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嗎? 水、無機鹽、維生素、可以被直接吸收;糖類、蛋白質、脂肪消化后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統完成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人體的消化系統。板塊1:消化系統的組成 一 學習任務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8-9頁,以小組為單位,用彩色品圖紙拼出消化系統。 根據拼圖說一說消化系統的組成。 這些器官分別位于身體的哪個部位,在自己身上指一指。 思考:為什么食物沒有經過唾液腺、肝臟和胰腺,它們卻也屬于消化系統? 消化腺有什么功能? 二 交流展示 展示消化系統的拼圖成果,邊展示邊講解,并在身上指一指。 三 教師點撥 這些器官在身體的位置與你看到的示意圖中的左右相反,順口溜記憶:左上膨大的是胃,右上造膽的是肝。 唾液腺、肝臟和胰腺雖然食物沒有經過卻也屬于消化系統是因為它們能夠分泌消化液,被稱為消化腺,從示意圖上可以看出它們位于消化道外,分泌的消化液經過導管流入消化道,稱為大消化腺。另外一類消化腺分布在消化道壁內,稱為小消化腺,如胃壁內的胃腺和小腸壁內的腸腺。 (3)教師指導學生列表比較五種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名稱、消化液流入的器官以及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的種類。 這些消化液流入器官最多的是小腸,小腸中含有各種消化酶,是人體消化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板塊2:食物的消化 (過渡)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口腔里有牙齒和舌,還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口腔能不能消化食物呢?我們來做一個體驗:請同學們將事先準備好的新鮮饅頭放入口中,不經過咀嚼,有什么味道嗎?然后慢慢咀嚼,細細的品嘗,你是不是感覺到了甜味?饅頭在口腔內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與唾液充分混合后,為什么會有甜味?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活動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一 學習任務 小組設計實驗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一)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1、請小組內設計探究計劃,時間三分鐘。 2、請你運用老師給你的材料器具,分工合作,以最高效的速度完成實驗。 3、因為實驗結果需要等待幾分鐘,所以在這幾分鐘里,先讓學生閱讀課本P9-10頁,預測實驗結果,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為何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說明什么? (2)試管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 (3)取唾液前為什么要用涼開水漱口 (4)什么是消化?嘗試說出消化的概念。 二 交流展示 組內交流,小組代表進行展示并回答問題。 三 教師點撥 饅頭變甜是因為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食物被磨碎并與唾液混合,唾液中的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其中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屬于物理性消化,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過程屬于化學性消化。 四 聯系生活 說說狼吞虎咽的進食方式為什么不科學。 (過渡)除了糖類,我們的身體還需要大量蛋白質,那么我們吃進去的瘦肉又是怎樣被消化的呢? 活動二: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200多年前,人們普遍認為胃只能磨碎食物,而不能分解食物中的有機物。而意大利科學家斯帕蘭札尼卻不這么認為,他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是如何做的。(共同看課件) 一 學習任務 快速閱讀課本11頁,看看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并找出以下幾個問題: (1)胃的形狀及結構特點? (2)胃內的哪種物質對肉塊起到了化學性消化的作用? (3)除了對肉塊的化學性消化,胃對食物還有哪些作用? 二 交流展示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問題 學生歸納,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1.胃的蠕動。進一步磨碎食物,攪拌食物。 2.分泌大量消化液。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四 知識拓展 胃為什么不能消化自己?當堂訓練 見學案課堂小結 談一談本節課收獲板書設計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的概念、類型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教學反思教學板塊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復習導入 1.消化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包括? 2.胃怎樣消化食物? 3.人體消化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承接上節課內容) 板塊二:食物的消化 活動三:食物在小腸中的消化 認識消化器官-小腸 一 學習任務 閱讀課本12頁內容,完成學案內容。 (1)小腸盤繞在人體的 內,長 米左右。 (2) 思考回顧:胰液和腸液、膽汁的作用? 二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問題 2.演示實驗“觀察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 一 學習任務 觀察實驗現象,小組合作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實驗中為何要滴加清水? (2)膽汁中沒有消化食物的酶,膽汁對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屬于哪一類消化類型? 二 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在全班分享 三 聯系生活 患肝病的人為什么不宜多吃油脂食物 3.淀粉,蛋白質,脂肪三大物質的消化(教師講解) 根據所講及課本13頁內容獨立完成學案填空部分。 學生展示填空答案,教師補充糾正。板塊三:營養物質的吸收 活動一 營養物質的吸收 一 學習任務 閱讀課本13頁內容及圖3.1-10,小組同學合作討論并回答學案上的問題:(先獨立思考,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小組討論) 消化吸收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1.根據所學和課本內容,完成表格。 2..你認為這些營養物質進入什么地方? 3..嘗試解釋“吸收” 的概念。 二 組內簡單交流,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三 教師點撥 小腸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 (過渡)小腸的內外表面積差異大:人體小腸大約長6米,直徑約3厘米,以此可計算出小腸的外表面積大約是0.67平方米,然而小腸的內表面積則有200平方米以上。疑問: 小腸的內、外表面積為什么差異這么大? 活動二 觀察小腸的結構 一 學習任務 通過分組實驗和閱讀課本第14頁內容,組內討論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思考:(1)實驗中你用肉眼和放大鏡分別觀察到了什么結構? 這些結構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有什么意義? 小腸有哪些適于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嘗試總結概括) 二 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三 教師點撥 1.小腸長6米左右;皺襞和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內表面積; 2.小腸中有多種消化液和消化酶; 3.豐富的毛細血管,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吸收。 (概括為4字:長、大、多、薄) 概括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的最主要場所! 傳遞 結構與功能相一致的生物學觀點。課堂小結 談一談本節課收獲隨堂檢測 見學案板書設計 消化和吸收 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 營養物質的吸收 小腸的結構特點教學反思3.1.2 消化和吸收 學案(第1課時)【學習目標】通過動手拼圖活動,明確消化系統的組成,關注身體健康,熱愛生命。通過探究實驗“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理解消化的概念和類型。【學習過程】板塊一:消化系統的組成一 學習任務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8-9頁,以小組為單位,用彩色品圖紙拼出消化系統。根據拼圖說一說消化系統的組成。這些器官分別位于身體的哪個部位,在自己身上指一指。思考:為什么食物沒有經過唾液腺、肝臟和胰腺,它們卻也屬于消化系統?消化腺有什么功能?二 交流展示展示消化系統的拼圖成果,邊展示邊講解,并在身上指一指。板塊二:食物的消化活動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一 學習任務小組設計實驗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一)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1、請小組內設計探究計劃,時間三分鐘。2、請你運用老師給你的材料器具,分工合作,以最高效的速度完成實驗。3、因為實驗結果需要等待幾分鐘,所以在這幾分鐘里,先讓學生閱讀課本P9-10也,預測實驗結果,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為何出現這樣的實驗結果,說明什么?(2)試管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3)取唾液前為什么要用涼開水漱口 (4)什么是消化?嘗試說出消化的概念。二 交流展示組內交流,小組代表進行展示并回答問題。三 聯系生活說說狼吞虎咽的進食方式為什么不科學。活動二:食物在胃中的消化一 學習任務快速閱讀課本11頁,看看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并找出以下幾個問題:(1)胃的形狀及結構特點?(2)胃內的哪種物質對肉塊起到了化學性消化的作用?(3)除了對肉塊的化學性消化,胃對食物還有哪些作用?二 交流展示學生同桌交流,回答問題嘗試歸納,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三 知識拓展胃為什么不能消化自己?【隨堂檢測】一1.看圖填空二 選擇題1、消化食物的主要場所是(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胃液 C 膽汁 D.腸液3、食物的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哪一個過程?( )A.牙齒咀嚼和舌攪拌的過程 B.進入血液的過程C.與消化液混合的過程 D.轉變成可吸收小分子物質的過程4、下列屬于化學性消化的是( )。A.牙齒將食物嚼碎 B.唾液使飯中的淀粉變成有甜味的麥芽糖C.胃腸蠕動使食物與消化液混合 D.舌頭攪拌使食物與唾液混合5、肝炎患者怕吃油膩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過少 B.胃液分泌過少C.膽汁分泌過少 D.腸液分泌過少三 填空題(1)實驗第二步,2號試管中應滴加______mL_________。對照組是______號試管。(2)隔水加熱的水溫為什么設定為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滴加碘酒后,______號試管呈藍色。(4)我們進食時細嚼慢咽,是為了使食物團塊變小,增加食物與唾液的_______________,有利于食物的消化。3.1.2 消化和吸收 學案(第1課時)【課前回顧】什么是消化?2.消化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包括?人體消化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4.胃怎樣消化食物?【學習目標】通過學習胃、小腸的結構以及演示實驗“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能夠舉例說明淀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2. 通過閱讀課本資料及圖片,能夠說明不同的營養物質是從何處吸收進入消化系統。3. 通過“觀察小腸結構”分組實驗,能夠概括說出小腸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學習過程】(承接上節課內容)板塊二:食物的消化活動三:食物在小腸中的消化1 認識消化器官-小腸一 學習任務閱讀課本12頁內容,完成學案內容。(1)小腸盤繞在人體的 內,長 米左右。(2)將圖中填空補充完整。思考回顧:胰液和腸液、膽汁的作用?二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問題2 演示實驗“觀察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一 學習任務觀察實驗現象,小組合作思考討論以下問題。(1)實驗中為何要滴加清水?(2)膽汁中沒有消化食物的酶,膽汁對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屬于哪一類消化類型?二 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在全班分享三 聯系生活患肝病的人為什么不宜多吃油脂食物 3 淀粉,蛋白質,脂肪三大物質的消化(教師講解)根據所學及課本13頁內容獨立完成學案填空部分。板塊三:營養物質的吸收活動一 營養物質的吸收一 學習任務閱讀課本13頁內容及圖3.1-10,小組同學合作討論并回答學案上的問題:(先獨立思考,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小組討論)消化 吸收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1.根據所學和課本內容,完成表格。2..你認為這些營養物質進入什么地方?3..嘗試解釋“吸收” 的概念。二 組內簡單交流,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活動二 觀察小腸的結構一 學習任務通過分組實驗和閱讀課本第14頁內容,組內討論思考回答以下問題思考:(1)實驗中你用肉眼和放大將分別觀察到了什么結構?這些結構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有什么意義?小腸有哪些適于消化吸收的結構特點?(嘗試總結概括)二 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回答問【隨堂檢測】選擇題1.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膽汁 C.胃液 D.腸液3.淀粉的最終消化產物( ),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是( )A麥芽糖 B葡萄糖 C氨質酸 D、甘油和脂肪酸二、非選擇題1.下圖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消化和吸收 》學案 .docx 《消化和吸收》教學設計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