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5.2《預防犯罪》主備人: 授課人: 課型: 新授 總課時數: 15 時間:【學習目標】1.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2.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犯罪的特征。教學難點:加強自我防范。【智慧先學】1. 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嚴重 、刑事違法性和 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3.犯罪的法律后果是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 和附加刑兩大類。4. 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問案:導入新課:閱讀教材P52“運用你的經驗”:我國刑法對四百多種犯罪行為分別規定了刑罰。查閱刑法,分析圖片中行為的性質和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1)砸破汽車玻璃偷盜車內物品屬于盜竊罪。(2)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劑,屬于犯罪行為。(3)為了逼對方還債而綁架他人屬于犯罪行為。二、新課講授(一)刑法與犯罪的含義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二)犯罪特征活動一: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區別(多媒體展示材料)1.試對比分析上述行為。(1)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程度較輕,犯罪對社會危害嚴重。(2)違反的法律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為觸犯的是刑法。(3)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責任,犯罪要接受刑罰處罰。由此可以看出,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2.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嗎?(學生討論回答)(三)刑罰含義及種類活動二:了解刑罰(多媒體展示材料)1.周永康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2.周永康受到的處罰是什么處罰?3.法院的判決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活動一:預防犯罪1.閱讀教材P55“探究與分享”2.有人說:陳某是個特例,年齡小的人一般不會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處罰。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3.繪制出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線圖,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4.說說陳某的經歷給你的啟示。活動二:杜絕不良行為(多媒體展示表格)填表并回答: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智慧達標】思維導圖 預防犯罪【智慧達標】1.呂某因盜竊共享單車被判定犯盜竊罪,依法被判處拘役三個月,處罰金一千元。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凡是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B.法律是針對違法犯罪人員的行為規范C.觸犯刑法是該行為的最本質特征D.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劉某因把“撿”到的價值2萬元的小提琴據為己有,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非法占有他人財產,且數額巨大。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劉某的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3.右面表格中,①和②處依次應填入的內容是 ( )犯罪的基本特征 ① 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 ②應受刑罰處罰性 必然法律后果嚴重社會破壞性 法律要求B.嚴重社會危害性 法律標志C.嚴重社會暴力性 法律觀念D.嚴重社會制約性 法律準則4.下列對右面判決書節選內容的解讀正確的有 ( )本院認為,被告人鄭某某在送交快遞過程中,多次竊取他人物品……據此,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鄭某某犯盜竊罪,判處拘役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①被告人鄭某某已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②多次竊取他人物品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③判決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④拘役和罰金既屬于主刑,又屬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案例:12歲,小宇認識了社會上的一些小混混,受其影響經常曠課、逃學,屢教不改。13歲,他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置之不理,經常小偷小摸,還向低年級同學索要財物。14歲,他與混混小峰攔路搶劫,并把別人打成重傷。經法院審理,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小宇的經歷警示我們 ( )①作為未成年人,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預防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 ③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一旦交友不慎,必然走向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智慧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