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4.3地球的繞日運動 第1課時(課件 33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4.3地球的繞日運動 第1課時(課件 33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第四章 地球與宇宙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3節 地球的繞日運動(1)
---地球的公轉、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
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了解地球公轉運
動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等地理現象;
科學思維:根據地球公轉特征做模擬實驗,并能收集有用的證
據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斷;
探究實踐:在觀測桿影和讀圖等觀察方式中,了解地球公轉的基
本特征,了解知道地球上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情況等地理現象;
態度責任:激發對地球和宇宙的好奇心,逐漸形成熱愛科學和勇
于探索的精神。
復習回顧
1、地球自轉產生的結果有 (  )
①晝夜現象 ②晝夜交替現象
③時間的差異 ④太陽東升西落現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復習回顧
2、無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豎起一根桿,地面上OA 是這根桿在陽光下的影,過一段時間后,影的位置移到了 OB,如圖所示,則AB箭頭所指的方向是 (  )
A.東 B.南 C.西 D.北
A
復習鞏固
3、如圖所示的太陽光照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甲點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
A.日出東山 B.日落西山
C.夜幕深沉 D.烈日當空
A
知識回顧
4、根據圖4-15回答:
圖上的A、B、C、D四地中,處在深夜的
是________ ,處在白天的是_______。
A地在_____ _(填“晨線”或“昏線”)上。
新知導入
由于太陽的東升西落,操場上旗桿的桿影一天中有明顯的長短變化;而在一年四季中桿影也有明顯的長短變化。
引起桿影一天中變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轉,引起桿影季節變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轉。
讀圖:
1)依據地球的自轉方向,描述地球的公轉方向。
2)地球公轉時,地軸在宇宙空間的姿態是怎樣的?
自西向東
地軸傾斜,北極所指方向不變。
新知講解
一、地球的公轉
1、地球的公轉:
地球不斷地繞著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的公轉。
(1)地球公轉的中心:太陽;
(2)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3)地球公轉的周期: 一年(365.2422天)
(4)地球公轉時的地軸:傾斜(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視頻:
地球的公轉
(點擊圖片播放)
新知講解
2、地球的公轉與自轉是同時進行的
地球公轉 地球自轉
定義 地球繞太陽運動 地球繞地軸運動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地軸 傾斜 傾斜
周期 一年 一天
新知講解
3、地球的公轉軌道面處于同一平面上。
新知講解
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太陽高度:
陽光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夾角,稱為太陽高度角,簡稱為太陽高度。
2、太陽高度的變化:
太陽直射時,太陽高度為90 ;
太陽直斜射時,出現影子,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
新知講解
3、太陽直射點
(1)直射:有的地方正午會受到太陽光垂直照射,簡稱直射。
(2)太陽直射點: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叫做太陽直射點。
(3)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
一天中的正午,當太陽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陽光和地面的夾角最大。
直射(太陽直射點)
直射(太陽直射點)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讀圖:
1)夏至日,太陽直射點M的緯度是_________;
冬至日,太陽直射點N的緯度是_______ 。
2)比較P點夏至日、冬至日太陽高度的大小。
23.5 N
23.5 S
P點:夏至日太陽高度大于冬至日太陽高度。
說明:同一點地點不同季節的太陽高度不同,夏至日的太陽高度大于冬至日。
新知講解
4、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規律:
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新知講解
5、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的。
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大,冬季較小;
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如北緯30°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約為83.5°,冬至日約為36.5°。
新知講解
節氣 日 期 太陽直射點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
6月22日前后
北回歸線
9月23日前后
赤道
12月22日前后
南回歸線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位置與重要節氣關系
讀圖:
1)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的桿影長度是怎么變化的?
2)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太陽高度有什么變化?
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的桿影長度不同,冬季的桿影比夏季的要長。
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的太陽高度不同,夏季的太陽高度比冬季的要大。
結論:桿影與太陽高度關系:太陽高度越大,桿影越短。
視頻:太陽高度與影子長短關系
新知講解
6、正午太陽高度與桿影的變化特點:
(1)一個地方正午的太陽高度是隨季節而變化的:
一年中,同緯度位置,夏季正午的太陽高度大,冬季正午的太陽高度小。
(2)一個地方正午的桿影長度隨季節而變化:
一年中,同緯度位置,夏季正午的桿影短,冬季正午的桿影長。
(3)同一時間,不同緯度的太陽高度與桿影長度也不同。
視頻:正午太陽高度與影子長短關系
討論交流
1)甲、乙兩圖,為我國同一座建筑,夏天和冬天射入室內的陽光。哪一幅圖是夏天?哪一幅圖是冬天?
乙圖是夏天,甲圖是冬天。
夏天太陽高度大,所以陽光入室比較淺;冬天太陽高度小,所以陽光入室比較深。
2)為什么冬至日是選房的最佳時期?
冬至是一年中太陽光照射最少的日子,如果此時樓房最低層能采到陽光,一年四季整座樓均能受到陽光的照射。所以冬至是選房買房時確定陽光照射的最好時機。
討論交流
3)觀察你所在地區居民樓的主臥室和陽臺,通常朝哪個方向。為什么?
浙江的居民樓的主臥室和陽臺一般都朝南或南偏東的。
原因:浙江屬于北半球。從采光角度考慮:太陽直射點總是位于我們的南部,故朝南的房子光照充足。從通風角度考慮:浙江夏天常刮南風或東南風,冬天常刮北風或西北風,讓房子座北朝南可以冬暖夏涼。
拓展:
你知道嗎?
每年6月21日前后,夏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在這一天,北回歸線上或以南附近的區域,比如我們廣東,正午會出現短暫的“立竿無影”的現象。這里也被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
課堂練習
1、我們每天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這是由于(  )
A.地球自西向東公轉
B.我國東西跨經度廣
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C
課堂練習
2、如果你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在演示過程中,操作錯誤的是(  )
A.俯視地球儀,公轉方向自東向西
B.俯視地球儀,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C.地軸傾斜的角度一直保持66.5°不變
D.地軸指示北極星的方向不變
A
課堂練習
3、我國教師節那天,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動
C.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并向南移動
D.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并向北移動
C
課堂練習
4、假如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不再傾斜,而是垂直于公轉軌道面。下列現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現的是 (  )
A.太陽西升東落
B.沒有晝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氣溫基本相同
D.沒有四季更替
D
課堂練習
5、如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舉行,下列有關這一期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正在從A向B運動
B.杭州白天變長,黑夜變短
C.杭州正午桿影長度越來越長
D.太陽直射點正從赤道向北回歸線運動
C
課堂總結
1、地球繞著太陽的運動叫公轉運動。公轉周期為一年,方向為自西向東;
2、太陽高度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
3、地球公轉出現四季更替和桿影長短的變化。一年中,一個地方正午的太陽高度是隨季節而變化的,夏季大,冬季小。因此,正午桿影長度也隨季節而變化,夏季短,冬季長。事實上,同樣長度的桿子,在同一天里,緯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長度也不相同。
4、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5、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的。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大,冬季較小;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板書設計
4.3 地球的繞日運動(1)
作業布置
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
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
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
4、預習“晝夜長短的變化”;
5、完成教材P136探究:尋找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證據和規律。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七下§4.3 地球的繞日運動(1)學案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地軸傾斜等基本特征;
2、了解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移動規律;
3、了解太陽高度與四季變化的關系;
4、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等地理現象。om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地球的公轉
1、地球在不斷地繞著 運行,地球的這種運動叫公轉運動;地球公轉與地球自轉 。
2、北半球:春分日的日期是 前后,夏至日的日期是 前后,秋分日的日期是 前后,冬至日的日期是 前后;
3、四季的形成原因:
(1)地球繞 公轉;(2)公轉地軸是 的;
4、地球公轉的中心是 ;公轉的方向是 ;公轉的周期是 ;
知識點2、正午的太陽高度
1、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與 的交角。對北半球而言,一天中的正午,當太陽位于 方向,太陽光和地面的夾角最 。
2、太陽高度與 的位置有關。 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
3、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夏至日,太陽直射 (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 ;冬至日,太陽直射 (南緯23.5°)。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 之間往返移動。
4、一年中,一個地方正午的太陽高度是隨 而變化的, 季大, 季小。因此,正午桿影長度也隨季節而變化,夏季 ,冬季 。
5、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 而變化的。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大,冬季較小;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 日最高, 日最低
6、地球公轉可產生的自然現象主要有: 更替;一年中、同一地方的正午的 發生變化,正午桿影的 也發生變化。
二、例題講解
例題1、我國北方地區,一年中,最佳的選房日期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例題2、下列不屬于地球上出現四季更替現象的原因的是( )
A.地球的地軸與公轉軌道斜交成66.5°角 B.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自轉
C.地球的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D.地球斜著身子從西向東繞太陽公轉
例題3、天亮前后,地平線上有時會出現一顆特別明亮的“啟明星"緩緩升起;而在黃昏時分,余暉中有時會出現一顆非常明亮的“長庚星”緩緩沉落;這兩顆星其實都指金星。地球、金星繞太陽公轉方向及軌道如圖所示,圖中a、b均為金星。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為“啟明星”,出現在東面天空 B.b為“啟明星”,出現在西面天空
C.a為“長庚星”,出現在西面天空 D.b為“長庚星”,出現在東面天空
(例題3圖) (例題4圖)
例題4、如圖甲是某觀測者在當地6月22日時,根據觀測到的豎桿的桿影繪制的示意圖。
(1)圖中表示正午的桿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圖乙,M、N兩點的同學通過互聯網商定在同一天的正午測定桿影,并用照相機記錄后將圖片傳送給對方,以下是兩位同學得到的一組圖片,正確的是( )
例題5、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在圖上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
(2)圖中A、B、C、D的節氣及日期分別為:
A   ,   ; B   ,   ;
C   ,   ; D   ,   。
(3)圖中地軸的狀態是   ,它的北端總是指向   附近。
(4)當地球從C點出發,又回到C位置的時間間隔是   。
(5)當地球運行到A點時,太陽直射   線,此時該線正午太陽高度角為   。
三、隨堂練習:
1、下列屬于公轉特點的是( )
A.公轉方向是繞著地軸自西向東旋轉 B.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4小時
C.公轉使地球上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D.公轉過程中,地軸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2、小麗分別于去年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個節氣的正午時間,在學校操場同-地點以相同角度拍了如下所示的四張照片其中拍攝于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3、國慶節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是( )
A.最大 B.最小 C.由大變小 D.由小變大
4、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家園,關于地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上存在晝夜現象是因為地球在不停自轉,自轉一周時間約為24小時
B.地球上任何一地的桿影都是正午最短,這是因為地球饒太陽公轉造成的
C.地球表面不像月球表面那樣有眾多的環形山,這與地球的大氣層有關
D.地球上的晨線和昏線恰好就是地球的兩條經線
5、如圖是地球公轉示意圖,2023年9月23日這天地球位置接近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5題圖) (第6題圖)
6、如圖為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公轉軌道示意圖,圖中箭頭為地球自轉方向,甲、乙為軌道上的兩位置。依據此圖,下列有關此時北半球的季節與地球公轉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半球為夏季,地球公轉方向朝甲前進 B.北半球為夏季,地球公轉方向朝乙前進
C.北半球為冬季,地球公轉方向朝甲前進 D.北半球為冬季,地球公轉方向朝乙前進
7、完成下列表格:
8、如圖為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交角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平面A是 ,平面B是 。
(2)角C的度數是 。
(3)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總是指向 附近。
(4)如果角C為90°,那么同一地區還有沒有季節變化?有沒有晝夜更替現象呢?
四、課后鞏固:
1、下列有關桿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一天中桿影最短的時間出現在正午 B.桿影越長太陽高度越大
C.一年中,每天中午的桿影長度都在不斷變化 D.桿影的朝向與太陽的位置相反
2、2020年6月23 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此時西昌正值冬季 B.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附近
C.浙江各地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年中最小的 D.西昌衛星發射塔正午的影子一年中最長
3、下列不屬于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特點的是(  )
A.地球公轉軌道近似圓形
B.公轉一周約需要365.2422天,地軸與公轉軌道成66.5°夾角
C.公轉過程中,地球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D.地球自東向西繞太陽公轉
4、圖為浙江某地在夏季和冬季的正午桿影長度。下列有關結論正確的是(  )
A.正午的太陽高度具有夏小冬大的規律 B.正午的桿影長度具有夏短冬長的特點
C.太陽高度越大,桿影就越長 D.太陽高度越小,桿影就越短
(第4題圖) (第5題圖) (第6題圖)
5、2022年4月16日(農歷三月十六),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當天地球大約處于公轉軌道上的位置( )
A.甲、A B.丙、D C.乙、D D.丁、B
6、如圖所示,北半球的節氣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7、讀我國北方某地的汽車停車場示意圖,箭頭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陽光線。正午時車位上遮陽棚的影子最長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第7題圖) (第8題圖)
8、讀經緯圖,判斷一年中甲、乙兩地的太陽高度角(  )
A.甲始終大于乙 B.甲多數天大于乙 C.兩地僅有一天是相等的 D.兩地兩天是相等的
9、我國教師節那天,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動
C.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并向南移動 D.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并向北移動
10、讀圖,回答問題:
(1)此時,太陽光直射點在( )
A.北回歸線  B.南回歸線 C.赤道  D.北極圈
(2)此時我國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為( )
A.一年中最大 B.一年中最小
C.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間 D.太陽高度與日期關系不大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1、2018年10月1日,我國南極科考隊越冬隊員在南極中山站升起國旗.唱起“我愛你中山站,我愛你中國”讀圖“地球公轉示意圖”:
(1)此時,地球運行在圖中的( )段
A. A B. B C. C D. D
(2)此時,太陽光直射點( )
A. 赤道 B. 自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 C. 南回歸線 D. 自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
12、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1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   。
(2)這一天正午時分,我市某學校旗桿的影子與圖2中的   (填字母)圖所示最相似。
13、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的周期大約是   年。
(2)當地球公轉到   點(填字母),此時太陽直射點在   (填“南回歸線”或“北回
歸線”)上,北半球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多,這一日稱為北半球的夏至日。
(3)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由C向D轉動時,浙江的季節變化由   季向   季過渡。
14、探究活動——尋找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證據和規律
活動材料:1米長木桿1根、卷尺一把、繪圖板及繪圖工具1套。
實踐過程:
①夏季某日12時,在一處有陽光的平地上把木桿垂直豎在地上,用卷尺測量影子長度。
②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并繪圖。
③冬季某日12時,在同一地點再一次用同樣方法進行測量,記錄并繪圖。
觀測結果:
圖1 圖2
(1)圖1是某中學一位同學的測繪結果。遺憾的是,他忘記標注觀測時間,現在區分不開了。請你幫
助他進行區分。圖A是   (填“冬”或“夏”)季測繪的。
(2)歸納分析:不同季節木桿影子長短不同的原因是   。
(3)拓展延伸:若圖A、圖B為我國南、北方兩位同學同一時間的測繪結果,請你判斷:南方同學測
繪的是圖   。
(4)原理應用:房地產開發中,為了保證后排房屋中午時間的采光,必須考慮前后樓南北方向上的樓
間距(如圖2)。請你分析:
①樓間距的設計應該參考   (填“冬”或“夏”)季的光照情況。
②我國樓間距南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運動。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
1、太陽 同時進行
2、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3、太陽 傾斜 4、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約365天)
知識點2、
1、地面 正南或正北 大 2、太陽直射點 太陽直射點上
3、北回歸線 赤道 南回歸線 南、北回歸線
4、季節 夏 冬 短 長 5、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夏至 冬至
6、四季 太陽高度 長度
二、例題講解:
例題1、D
解析:我國位于北半球,我國的北方,而冬至日的影子是一年中最長的,故只要冬至日的影子不會遮擋后面的樓房,則全年都不會遮擋,故從光照角度考慮時,冬至日選房較為合適。故D符合題意。
例題2、B
解析:地球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66.5°,這就使得太陽直射點始終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從而產生季節的變化。A.地球的地軸與公轉軌道斜交成66.5°角,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自轉,不正確,所以符合題意;C.地球的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地球斜著身子從西向東繞太陽公轉,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B符合題意。
例題3、A
解析:A、“啟明星”在地球的東面天空,a是啟明星,所以A符合題意。B、“啟明星”在地球的東面天空,所以a是啟明星,所以B不符合題意。C、"長庚星"在地球的西面天空 ,b是長庚星,所以C不符合題意,D、b是“長庚星”,"長庚星"在地球的西面天空 ,所以不符合題意。
例題4、(1)C (2)A (3)A
解析:(1)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角是一天中最大的,但影子是一天中最短的,由此可知③的影子最短,故C符合題意;(2)影子的方向與太陽照射方向相反,觀察時間為6月22日太陽直射點赤道附近,所以M點為北半球而N為南半球,對北半球而言,太陽從南面照射,影子應朝向北邊,對南半球而言,太陽從北面照射,影子應朝向南邊,反之亦然,故A符合題意。
例題5、(1)自西向東方向(見解釋)(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3)傾斜;北極星(4)一年(或365.2422天)(5)北回歸;90°
解析:(1)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如圖:
(2)根據夏至日北極圈出現極晝,南極圈出現極夜公轉方向自西向東,可判斷B春分日,A夏至日,D秋分日,C冬至日;(3)圖中地軸的狀態是傾斜的,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有個66.5°夾角,它的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4)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時間為365,2422天,因此C點出發,又回到C點剛好一個周期,為365.2422天;(5)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直接往返移動,夏至日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日直射南回歸線;A點在夏至日,因此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90°。
三、隨堂練習:
1、A 2、D 3、C 4、C 5、D 6、B
7、
事項 地球公轉
中心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周期 一年(365.2422天)
影響 正午影子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
8、(1)地球公轉軌道面 赤道面 (2)66.5°(3)北極星 (4)沒有 有
四、課后鞏固:
1、B 2、B 3、D 4、B 5、C 6、D 7、D 8、A 9、C
10、(1)B (2)B 11、(1)B (2)D
12、(1)北回歸線 (2)B
13、(1)1 (2)A;北回歸線 (3)冬;春
14、(1)冬 (2)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不同 (3)B (4)冬;公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七下科學4.3地球的繞日運動(1)教學設計
課題 4.3地球的繞日運動(1) 單元 四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下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浙教看到七下科學第四章第3節;地球的繞日運動是指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進行公轉,此前已有的知識基礎是太陽的基本概況及地球自轉,學生已知道太陽輻射到地表時可看作是平行光、傾斜的地軸與陽光之間存在一個角度,這為本節的學習起到基礎作用,同時,本課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探究四季成因,通過不同季節桿影變化的特點來推測地球所處的季節和四季的成因,讓學生明白四季與太陽直射或斜射有關,即與太陽高度有關,與地球離太陽的遠近無關;所以教材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入手,了解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運動規律,了解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從而知道影子長短的變化規律,由此進入地表接受到陽光的多少,出現四季的變化,并介紹四個特殊的代表性日子: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了解四季交替過程中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本節內容擬用2課時完成,第1課時為地球公轉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第2課時為晝夜長短變化。
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了解地球公轉運動產生的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等地理現象;科學思維:根據地球公轉特征做模擬實驗,并能收集有用的證據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斷;探究實踐:在觀測桿影和讀圖等觀察方式中,了解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了解知道地球上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情況等地理現象; 態度責任:通過學習地球公轉的知識,激發對地球和宇宙的好奇心。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點 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不同季節,地球上正午太陽高度分布的規律;
難點 建立地球公轉運動的空間概念;探究正午太陽高度產生的原因。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知識回顧:1、地球自轉產生的結果有 ( C )①晝夜現象 ②晝夜交替現象 ③時間的差異 ④太陽東升西落現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無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豎起一根桿,地面上OA 是這根桿在陽光下的影,過一段時間后,影的位置移到了 OB,如圖所示,則AB箭頭所指的方向是 ( A )A.東 B.南 C.西 D.北 (第2題圖) (第3題圖) (第4題圖)3、如圖的太陽光照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甲點可能看到的現象是(  ) A.日出東山 B.日落西山 C.夜幕深沉 D.烈日當空4、根據圖4-15回答:圖上的A、B、C、D四地中,處在深夜的是________ ,處在白天的是___ ____。 A地在_____ _(填“晨線”或“昏線”)上。 [參考: B D 昏線 ] 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由于太陽的東升西落,操場上旗桿的桿影一天中有明顯的長短變化;而在一年四季中桿影也有明顯的長短變化。 引起桿影一天中變化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轉,引起桿影季節變化的原因是地球的公轉。 讀圖:1)依據地球的自轉方向,描述地球的公轉方向。 2)地球公轉時,地軸在宇宙空間的姿態是怎樣的? 一、地球的公轉 1、地球的公轉: 地球不斷地繞著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的公轉。 (1)地球公轉的中心:太陽; (2)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3)地球公轉的周期: 一年(365.2422天) (4)地球公轉時的地軸:傾斜(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附視頻)2、地球的公轉與自轉是同時進行的 3、地球的公轉軌道面處于同一平面上。 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太陽高度: 陽光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夾角,稱為太陽高度角,簡稱為太陽高度。 2、太陽高度的變化: (1)太陽直射時,太陽高度為90 ; (2)太陽直斜射時,出現影子,太陽高度越小,影子越長; 3、太陽直射點 (1)直射:有的地方正午會受到太陽光垂直照射,簡稱直射。 (2)太陽直射點: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叫做太陽直射點。 (3)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 一天中的正午,當太陽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陽光和地面的夾角最大。 讀圖: 1)夏至日,太陽直射點M的緯度是_________; 冬至日,太陽直射點N的緯度是_______ 。 2)比較P點夏至日、冬至日太陽高度的大小。 4、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規律: 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5、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的。 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大,冬季較小; 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如北緯30°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約為83.5°,冬至日約為36.5°。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位置與重要節氣關系 讀圖: 1)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的桿影長度是怎么變化的? 2)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太陽高度有什么變化? 結論:桿影與太陽高度關系:太陽高度越大,桿影越短。(附視頻)6、正午太陽高度與桿影的變化特點: (1)一個地方正午的太陽高度是隨季節而變化的: 一年中,同緯度位置,夏季正午的太陽高度大,冬季正午的太陽高度小。 (2)一個地方正午的桿影長度隨季節而變化: 一年中,同緯度位置,夏季正午的桿影短,冬季正午的桿影長。 (3)同一時間,不同緯度的太陽高度與桿影長度也不同。 (附視頻)討論交流:1)甲、乙兩圖,為我國同一座建筑,夏天和冬天射入室內的陽光。哪一幅圖是夏天?哪一幅圖是冬天? 2)為什么冬至日是選房的最佳時期?參考:冬至是一年中太陽光照射最少的日子,如果此時樓房最低層能采到陽光,一年四季整座樓均能受到陽光的照射。所以冬至是選房買房時確定陽光照射的最好時機。 3)觀察你所在地區居民樓的主臥室和陽臺,通常朝哪個方向。為什么?參考:浙江的居民樓的主臥室和陽臺一般都朝南或南偏東的。 原因:浙江屬于北半球。從采光角度考慮:太陽直射點總是位于我們的南部,故朝南的房子光照充足。從通風角度考慮:浙江夏天常刮南風或東南風,冬天常刮北風或西北風,讓房子座北朝南可以冬暖夏涼。 由讀圖來了解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展開公轉的特征引出太陽高度、太陽直射點,從而知道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以及出現的影子現象,了解太陽直射點位置的變化與太陽高度變化規律,明白四季形成的原因以實例幫助理解影子長短的形成原因,及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學以致用
課堂練習 1、每天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是由于( C )A.地球自西向東公轉 B.我國東西跨經度廣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2、如果你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演示過程中,錯誤的是( A )A.俯視地球儀,公轉方向自東向西B.俯視地球儀,公轉方向自西向東C.地軸傾斜的角度一直保持66.5°不變D.地軸指示北極星的方向不變3、我國教師節那天,太陽直射點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 C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動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動C.位于赤道和北回歸線之間并向南移動D.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并向北移動4、假如地球繞日公轉時,地軸不再傾斜,而是垂直于公轉軌道面。下列現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現的是 ( D )A.太陽西升東落 B.沒有晝夜交替C.全球各地氣溫基本相同 D.沒有四季更替5、如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在杭州舉行,下列有關這一期間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地球正在從A向B運動 B.杭州白天變長,黑夜變短C.杭州正午桿影長度越來越長D.太陽直射點正從赤道向北回歸線運動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
課堂小結 1、地球繞著太陽的運動叫公轉運動。公轉周期為一年,方向為自西向東; 2、太陽高度與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上是太陽高度最大的地方。 3、地球公轉出現四季更替和桿影長短的變化。一年中,一個地方正午的太陽高度是隨季節而變化的,夏季大,冬季小。因此,正午桿影長度也隨季節而變化,夏季短,冬季長。事實上,同樣長度的桿子,在同一天里,緯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長度也不相同。 4、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5、正午太陽高度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的。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季較大,冬季較小;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
板書 形成知識體系框架,便于學生記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汾西县| 岑溪市| 东方市| 西乌珠穆沁旗| 涿鹿县| 长阳| 和田县| 凤凰县| 泰安市| 阳西县| 安陆市| 安福县| 大埔区| 孝昌县| 成安县| 马公市| 丹阳市| 会同县| 葵青区| 广灵县| 兴文县| 元朗区| 牙克石市| 渭源县| 金湖县| 泗洪县| 南靖县| 鹤壁市| 洞头县| 色达县| 台南市| 永顺县| 祁门县| 五台县| 教育| 兴城市| 即墨市| 平舆县| 苍山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