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教學設計課題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課時(共2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1.課程標準分析 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本條標準中的行為動詞是“找出”“說明”,要求學生會讀圖了解地理差異,并能理解地理差異所帶來的意義。2.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選取的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區域差異是自然環境的一大特點,區域劃分是學習地理的過程經常運用到的。作為中國區域地理學習的開篇部分,只對區域地理宏觀進行介紹。本章教材是中國地理總論部分和中國區域地理部分的銜接點,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等多方面內容,綜合性較強。在八年級上冊講述了中國地理概況、自然地理、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礎上,開始闡述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本章教材從地理差異顯著和四大地理區域兩方面闡述了我國地理差異明顯。地理差異顯著部分從氣溫、降水、地勢、植被以及農業、人口、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總結分析我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顯著差異。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從地理環境的角度上來劃分地理區域的,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也是在區域層面上劃分最大的區域。本章教材在整個中國地理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3.學生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基礎知識,但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學生剛剛接觸區域地理知識,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上還比較陌生。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差異外,還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的培養。4.學習目標敘寫 1.在地圖上指出“秦嶺—淮河”的位置,從氣溫、降水、農業生產、人們生活、區域劃分等方面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5.評價任務設計 評價任務1: 完成“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填空——對應學習目標1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新課引入教師活動1 課件播放視頻《美麗中國》學生活動1 學生觀看視頻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感受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自豪感。環節二:展示學習目標教師活動2 課件展示學習目標學生活動2 學生齊讀本節學習目標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針對性地學習。環節三:地理差異顯著教師活動31.課件展示自主學習任務一 2.課件展示氣溫、降水、地勢、植被景觀圖,農業、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分布圖 學生活動3 1.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任務一。 2.學生結合圖文材料,歸納總結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并分析原因活動意圖說明: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歸納總結我國的地理差異,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結合生活中的圖片,培養學生關注生活、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環節四:“秦嶺—淮河”線教師活動4 課件展示課本第2頁圖5.1。 課件展示課本第2頁圖5.1,課本第4頁圖5.3和圖5.4,“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表格。 3.課件展示中國溫度帶的劃分、中國干濕地區的劃分圖 4.課件展示課本第5頁活動3 學生活動4 1.學生在圖上勾畫出秦嶺、淮河 2.學生完成課本第5頁活動表格,歸納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和以北地區的地理差異。 學生讀圖回答問題,了解秦嶺-淮河一線在我國自然區劃方面的重要意義。 4.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導致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和以北地區自然差異的因素。活動意圖說明 學生自由發言,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板書設計8.作業設計 一、選擇題 圖中山脈與河流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據此完成3~5題。 1. 圖中山脈名稱是 A.南嶺 B.秦嶺 C.大興安嶺 D.橫斷山脈 2. 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可能為 A.890㎜ B.680㎜ C.420㎜ D.260㎜ 3.下列有關甲地人類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以米飯為主食 B.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C.滑冰是人們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 D.水運仍然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方式 【答案解析】 1.B 分析:讀圖可知,該山脈與淮河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即秦嶺-淮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2.A 分析:乙地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接近,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故答案選A。 3.C 分析:甲地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秦嶺——淮河一線以北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故A錯誤;秦嶺——淮河一線以北一月平均氣溫低于0℃,冬季寒冷,傳統民居墻厚窗小,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屋頂坡度較小,以陸路運輸為主,因此BD錯誤。9.教學反思與改進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教學設計課題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二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1.課程標準分析 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2.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選取的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區域差異是自然環境的一大特點,區域劃分是學習地理的過程經常運用到的。作為中國區域地理學習的開篇部分,只對區域地理宏觀進行介紹。本章教材是中國地理總論部分和中國區域地理部分的銜接點,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等多方面內容,綜合性較強。在八年級上冊講述了中國地理概況、自然地理、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礎上,開始闡述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本章教材從地理差異顯著和四大地理區域兩方面闡述了我國地理差異明顯。地理差異顯著部分從氣溫、降水、地勢、植被以及農業、人口、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總結分析我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顯著差異。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從地理環境的角度上來劃分地理區域的,中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也是在區域層面上劃分最大的區域。本章教材在整個中國地理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3.學生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基礎知識,但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學生剛剛接觸區域地理知識,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上還比較陌生。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差異外,還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的培養。4.學習目標敘寫 1.依據地圖和資料,說出四大地理單元的名稱,指出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說出四大地理單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點和主要地理差異。5.評價任務設計 評價任務1: 在圖中指出四大地理區域,說出分界線及劃分依據——對應學習目標1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溫故知新教師活動1 設問:秦嶺-淮河線是我國哪些區域的分界線?學生活動1 學生回憶已學內容,回答問題。活動意圖說明:回顧已學重點知識,讓學生知道我國可劃分成不同類型的區域。環節二:區域的劃分教師活動2 設問:氣候區、干濕地區、溫度帶分別是根據什么劃分的? 追問:除這些類型的區域,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類型的區域?劃分依據是什么? 講述過渡:根據不同的劃分依據,我國可以劃分成不同類型的區域。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四大地理區域。 學生活動2 學生回憶已學內容,回答問題。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活動意圖說明:通過提問,讓學生明確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將我國劃分成不同類型的區域。環節三: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教師活動3 1.課件展示地圖,請同學們在圖中指出四大地理區域,并說出劃分依據 2.課件展示四大地理區域圖,與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1月氣溫分布圖、中國地勢圖對比,讀圖說出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 3.師生共同繪制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簡圖 學生活動3 1.學生閱讀地圖,上臺指圖說出四大地理區域位置和名稱 2.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派代表上臺指圖分析劃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 3學生繪制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簡圖活動意圖說明 將以往知識與四大地理區域融合,新舊知識進行整合,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各個地理要素間的關聯性,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環節四:比較四大地理區域教師活動4 課件展示四大地理區域圖、中國地形圖、中國的氣候類型分布圖、中國的溫度帶分布圖、中國的干濕地區分布圖。 課件展示表格。 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地形區氣候類型溫度帶干濕區學生活動4 學生閱讀對比地圖,回答四大地理區域所處的氣候類型、溫度帶、干濕區、地形。 學生歸納完成表格內容。活動意圖說明 將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對比分析四大地理區域主要差異,培養學生比較歸納的能力。7.板書設計8.作業設計 讀“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將下列語句描述的景觀與四大地理區域配對。(填甲、乙、丙、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述的是 地區,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描述的是 地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述的是 地區, “茫茫高原,天極寥遠,皚皚雪山,冰清玉潔”描述的是 地區。 2.將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線與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配對。(填序號) 確定界線A的主導因素是 , ①氣溫 確定界線B的主導因素是 , ②降水 確定界線C的主導因素是 。 ③地形 【答案解析】 1.甲,乙,丁,丙 分析:(1)“大漠”反映出當地沙漠廣布,氣候干旱,甲地是西北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全年降水稀少。 (2)“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反映出當地春季易發生旱災,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乙是北方地區,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 (3)“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反映的“梅雨”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南方地區,丁是南方地區。 (1)“茫茫高原,天極寥遠,皚皚雪山,冰清玉潔”描述的是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特征,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區,丙是青藏地區。 2.①,③,①② 分析:(1) 界線A是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400mm年等降水量線接近,確定的主導因素是降水。 (2) 界線B是青藏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接近,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3) 界線C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一月0℃等溫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接近,確定的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即氣候。9.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