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小鳥的家》 課時 第2課時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激發學生設計立體 造型的興趣而設置的課程。課中以小鳥的家為題材,告訴學生動物是珍貴的、可愛的,引導學生珍惜環境,關愛大自然,從小形成環保意識。在本課中向學生展示了各種小鳥及鳥 窩的造型,學生通過欣賞和制作小鳥和鳥窩,體驗制作過程中的樂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的造型知識,也為后面同屬這個學習領域的課做好了鋪墊,本課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手指協調性較弱,所以不要求其作品的精致,只需將作品的外形制作出即可。其次玩泥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可引導他們隨心所欲地進行夸張、變形、想象與創造。讓他們的情感始終處于愉悅的狀態中自由發揮創意,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作品。教學目標 1.審美感知:認識與了解小鳥的基本特征,用太空泥制作小鳥。 2.藝術表現:并進一步熟練捏、粘、卷、揉、搓等泥塑的基本技能,提高善于觀察、捕捉事物特征和手腦協調的立體造型能力。 3.創意實踐: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想象及作品欣賞等方式使學生掌握用太空泥塑造喜愛物體的方法。 4.文化理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團結互助精神,激發其熱愛大自然 ,保護鳥類的情感。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可采用以下環節:溫故知新,回顧上一節課鳥巢的制作方法,引導學生說出鳥巢里還缺小鳥,進而明確本課任務,制作小鳥的一家,放進鳥巢中;向學生展示各種小鳥的照片,分析小鳥由哪幾部分組成,用太空泥來制作時,可以將小鳥的各個部分概括成哪些形狀;欣賞學生作品——教師示范——學生制作——展示評價。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太空泥的制作小鳥的方法和技巧。 難點:能夠抓住表現對象的主要特征并使作品富有情趣。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太空泥、墊板。 教師準備:課件、太空泥、墊板、太空泥作品。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明確任務 師:上節課中,同學們發揮了奇思妙想,為小鳥們制作出了一個個富有創意的“家”,我們都用了哪些材料來制作? 生答: 師:鳥窩里還缺什么呢? 生:少了小鳥、鳥蛋。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太空泥制作小鳥的一家,讓它們住進同學們制作的漂亮的鳥窩里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復習制作鳥巢所用的材料,溫故而知新,明確這節課的任務,用太空泥制作小鳥,讓小鳥的家更完整。)二、發展階段 1.交流討論:鳥與人類的關系 師:鳥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呢?能給我們帶來哪些益處? 生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總結:地球上的鳥類許多本領,鸚鵡會學著人說話。有的會送信;有的鳥專門吃害蟲,保護莊稼和樹木等;小鳥們憑借著自己的本領,給人類和大自然帶來很多好處,是我們的好朋友。(課件鴿子、鸚鵡、啄木鳥圖片) 師: (視頻) 如果沒有鳥類,世界會怎樣?你認為我們要怎樣保護鳥類朋友。 生交流表達觀點 師:同學們在家里都搜集了自己最喜歡的鳥的資料,現在把你最喜歡的鳥介紹給你的組員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每組選一個代表說一說。 2.感受鳥的美感 (課件圖片出示各種小鳥),分別讓學生感受鳥的顏色、外形美、動態美。 生:小鳥的身上的羽毛顏色豐富、漂亮,動態優美。 你觀察的真仔細,你是從鳥兒羽毛的顏色這方面觀察的,真棒! 你是從鳥兒的外形特征觀察的,真厲害! 你知道嗎,世界上鳥的種類有8700多種,每一種鳥類的羽毛顏色不同,姿態都很優美。 3.小組討論如何制作小鳥 師:每只小鳥的身體都有哪幾部分組成呢?你們要怎么進行制作呢?請小組討論,組長匯報。 生1:小鳥由頭、身體、尾巴、翅膀組成。 生2:小鳥的頭部用圓形,身體用橢圓形…… 師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幾個簡單的形體來概括出小鳥身體的各個部分呀,和我們同齡的小朋友也是這么制作小鳥的呢,請同學們一起欣賞,并說說你喜歡哪個作品? 4.欣賞學生作品 生賞析作品,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及原因。 5.教師示范 師:欣賞了這么多可愛的太空泥作品,老師也想來做一只小鸚鵡,請同學們看看老師是怎么制作的呢? 第一步 ,先用一大塊黃色彩泥 ,用手搓一個圓球 ,壓一下 ,作為小鸚鵡的頭部。 第二步,再給鸚鵡用黑色彩泥做一個嘴巴,嘴巴要帶一個彎彎的尖鉤。 第三步 ,然后再給小鸚鵡做眼睛 ,先貼一塊圓圓的咖啡色彩泥 ,上面再貼一層鸚鵡的白色圓球 ,再上面貼一個小黑眼珠 ,黑色眼珠上面再貼一點白色反光。 第四步,然后再做出小鸚鵡的身體,下面用竹簽固定一下 ,免得不好上羽毛。 第五步 ,再給小鸚鵡做上綠色、黑色的羽毛,團兩頭尖尖的長圓形,然后壓扁。 第六步,貼羽毛,完成。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通過觀察小鳥的形態特征,了解自然狀態中各種各樣的鳥,引發學生對鳥類的愛心和對自然環境的關注。通過交流,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作業實踐階段 師:現在呀,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制作出小鳥的一家,放進你們上節課做好的鳥巢中,讓小鳥的家更完整。 1.出示作業要求: (1 )小組內合理分工,制作并完成小鳥的一家。 (2)制作小鳥時要新穎獨特、色彩豐富、美觀大方。 (3)制作時注意安全,衛生。 2.小組制作,教師巡視。 (1)制作中教師巡視學生制作,并給出合理建議。 (2)幫助學生把作品進行展示到展板上。 (設計意圖:重視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作出小鳥的一家,增強了集體協作精神。)四、展評階段 師:同學們請放下手中的工具材料,請坐好。通過大家的合作,漂亮的鳥巢中都住進了小鳥的一家,看它們多開心呀。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說說大.家的作品。 (1 )小鳥造型新穎獨特、色彩豐富、美觀大方有創意。 (2)作品能夠表現出小鳥家的溫馨。 學生評價,并頒獎。 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小組合作,讓小鳥的家更加完整。同學們,環境污染的地方小鳥也是不喜歡的,請大家課下將教室打掃干凈。當然我們也不可以隨便破壞花草樹木,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愛護環境,愛護鳥類的小衛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相互欣賞和交流,在肯定學生大膽、自由的設計基礎上鼓勵學生制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五、拓展階段 師:同學們,老師還有一種方法來制作小鳥的家,看,這是一件半立體作品,將繪畫和手工制作結合在一起制作出來的,課下同學們也可以嘗試多種方法來制作小鳥的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手工制作和繪畫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創作出半立體的藝術作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利用各種方式去創作出更有創意的藝術作品。)六、板書設計 小鳥的家 小鳥:頭部、身體、尾巴、翅膀、爪 (設計意圖:簡練、系統地體現教學內容,以明晰的視覺符號啟迪學生思維,提供記憶的框架結構)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1.課堂參與度:對老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和探究的方法都能認真思考,積極嘗試,能理解本課知識點,主動參與各個學習環節。 2.目標達成率:了解小鳥的基本特征,用太空泥制作小鳥,并進一步提高善于觀察、捕捉事物特征和手腦協調的立體造型能力 3.作品創意性:學生能夠熟練捏、粘、卷、揉、搓等泥塑的基本技能。 4.情感提升:學生具體環保意識和團結互助精神,激發其熱愛大自然 ,保護鳥類的情感 ⒌課堂習慣:課堂養成習慣較好,能正確使用工具,有收拾整理的習慣。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