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美版綜合實踐活動四年級上冊《3 我與稅 稅與我》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理解稅收的基本概念,了解稅收的種類、征收對象、用途及稅收與公民、社會的關系。- 學生能識別生活中常見的納稅行為,初步掌握簡單的納稅計算方法。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案例分析、情境模擬、小組討論等活動,學生能運用觀察、比較、推理等思維方法,探究稅收的產生、作用及影響。- 學生能通過制作稅收知識手冊、模擬納稅申報等實踐活動,體驗并理解納稅流程和公民納稅義務。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重法律、依法納稅的意識,理解納稅對于國家建設和社會公平的重要性。- 促使學生形成關心國家經濟、關注社會公共事務的良好公民素養。二、教學重點- 理解稅收基本概念、種類、征收對象及用途,明確稅收與公民、社會的關系。-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納稅行為,了解簡單的納稅計算方法。三、教學難點- 理解稅收在社會資源配置、公共服務提供中的作用,體會稅收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 在模擬活動中,正確理解并履行公民的納稅義務,培養良好的納稅意識。四、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活動設計:展示一組反映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如學校、醫院、公園、道路等)的照片,提問:“這些設施從何而來?我們每個人是如何參與其中的建設的呢?”教師引導:- 引導學生思考稅收與公共設施建設的關系,引出課題:“稅收,這個看似遙遠的詞匯,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我與稅 稅與我》的世界。”環節二:新知探究活動一:稅收ABC活動設計:利用PPT、動畫、漫畫等形式,介紹稅收的基本概念、種類(如增值稅、所得稅、消費稅等)、征收對象(個人、企業等)及稅收的用途(如公共設施建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教師引導:- 通過互動問答、舉例說明,確保學生理解稅收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識。- 強調稅收的公平性、強制性、無償性,解釋稅收如何實現財富再分配,維護社會公平。活動二:身邊的稅收活動設計: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納稅場景(購物小票、工資單、房產交易等),講解相關的納稅行為和計算方法。教師引導:- 通過實例解析,讓學生直觀感受稅收的存在,并掌握簡單的納稅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稅收與日常生活的關系,理解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環節三:實踐活動活動一:稅收知識手冊活動設計:學生分組合作,收集整理稅收相關資料,制作圖文并茂的“稅收知識手冊”,內容包括稅收基礎知識、生活中的納稅實例、納稅的重要性等。教師引導:- 指導學生查閱資料、篩選信息、設計版面,培養他們的信息檢索和整合能力。- 審閱手冊初稿,提出修改建議,確保手冊內容準確、易懂、富有吸引力。活動二:我是小小納稅人活動設計:模擬納稅申報場景,學生扮演納稅人、稅務人員等角色,完成申報表填寫、稅款計算、憑證開具等流程。教師引導:- 提供模擬申報表格和案例,講解申報流程和注意事項,確保學生順利進行角色扮演。- 觀察、指導學生操作,糾正錯誤,解答疑問,強化學生對納稅流程的理解和實踐能力。環節四:成果展示與評價活動設計:各小組輪流展示稅收知識手冊和模擬納稅申報過程,全班同學及教師進行評價。優秀作品可作為班級或學校稅收知識宣傳材料。教師引導:- 評價標準應涵蓋手冊的完整性、準確性、創新性,以及模擬活動的規范性、熟練度、理解深度等方面。- 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對稅收知識的認知水平和實踐應用能力。環節五:課堂小結與延伸教師引導:-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強調稅收與公民生活、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重申依法納稅的重要性。- 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尋找身邊更多與稅收相關的實例,下節課分享交流。-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關注稅收動態,做一名有納稅意識的小公民。五、教學反思與調整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稅收知識,培養他們的納稅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成為具備良好公民素養的新時代小公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