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山水畫的意境素養目標 1.梳理課文的論證思路,分析所舉事例,體會事例與作者觀點之間的關系。 2.借鑒文中的理論方式,學習鑒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3.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學法指引 如何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 答題步驟:①判斷結構類型。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構類型一般有并列式、總分式、遞進式。②具體分析每一層,分析哪里是觀點,哪里是論證,論證運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加以概括。③作答時用“首先”“然后”“接著”“最后”等詞語連綴。 答題格式:作者首先提出……的觀點,然后運用……論證方法,論證……,接著……,最后得出……的結論。課前預習1.作者簡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畫家。李可染自幼喜愛繪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代表畫作有《漓江勝景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2.背景簡介 本文選自《李可染論藝術》,略有改動。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生長發育起來的中國畫藝術,以其獨特的面貌屹立于東方大地。它自成系統,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審美體系、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在傳統中探求變革,在變革中發展傳統,歷代宗師巨匠為中國藝術勤奮耕耘,他們在藝術和學術上的追求豐富了民族文化藝術寶庫,為后代留下了寶貴的遺產。3.完成自學結構圖基礎夯實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1)我認為,yì jìng(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2)這里包含著朋友惜別的chóu chàng(惆悵),使人聯想到依依送別的情景。(3)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zhēn zhì(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4)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感情的夸張xuàn rǎn(渲染),意境會更鮮明。(5)要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必須shēn lín qí jìng(身臨其境),長期觀察。(6)做到“全馬在胸”“xiōng yǒu chéng zhú(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賦予對象以生命。(7)“時代楷模”王仕花女士來到現場,深情講述了她和王繼才一起守島的zhāo zhāo mù mù(朝朝暮暮)。(8)在網絡時代,雖然學習的途徑多了,但fú ɡuānɡ lüè yǐnɡ(浮光掠影)的瀏覽和專心致志的閱讀、學習,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數字版畫《待春耕》,在氛圍的渲染上吸收了現代元素,改變以往以白色為背景的傳統作畫方式,以黑當白,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B.正是豁達的情懷讓蘇軾將所有的惆悵融化在了清風明月之中,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與解放。C.當家長發現孩子積食時,往往胸有成竹,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寶寶的不適。D.非遺嘉年華活動中,廣州市民身臨其境——看麒麟繞頭耍尾,賞木偶指掌乾坤,聽粵曲婉轉悠揚,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解析】“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用在句中不符合語境,可換為“手足無措”。3.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她在演唱中記錯了歌詞,但最終還是以真摯的歌聲,讓現場觀眾響起了掌聲與淚水。(刪去“與淚水”)B.傳統藝術技藝與現代技術深度合作造就的現代燈會,可以滿足全年齡層的游玩需求。(把“合作”改為“融合”)C.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海南省萬寧市種植的菠蘿陸續成熟,果農忙著采摘、挑揀、裝筐,呈現一派繁忙的豐收。(“挑揀”和“裝框”互換位置)D.家長不要強烈譴責話多的孩子,因為這很有可能抹殺孩子的“說話”天賦,說不定以后就是出色的主持人、記者、主播之類的。(在“說不定”后加上“這樣的孩子”)【解析】成分殘缺,應在句末加上“圖景”。4.下面是“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話。結合語境,在橫線處填入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葉形矛頭,也有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黃金武士;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銅鼓,也有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突線鈕銅鐸。展覽中的精美文物眾多,舉不勝舉。 。A.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充分體現了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藝術方面融合互鑒、交匯碰撞的廣度和深度B.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充分體現在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鑒、交匯碰撞之中C.這些精美文物充分體現了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在文化藝術方面融合互鑒、交匯碰撞的廣度和深度【解析】此題考查句子銜接。給出的文段都是在分說絲綢之路沿線不同國家的精美文物,判斷選項主語應是“精美文物”。A句主語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B句主語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只有C句主語是“這些精美文物”。新題鏈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向往美麗寧靜的鄉村生活,現在請你和同學們坐上游覽“村游富農”的班車,完成下面的學習活動。1.一位90后女孩,辭去城市工作,回到山溪環繞、草木蔚秀的農村老家創業,潛心打造特色民宿。為設計富有詩意的民宿環境,吸引游客入住,她想從古詩文中尋找靈感。請幫她從下面古詩文中選擇一項,然后寫出其中連續的兩句或三句,并據此描述你的設計創意。A.《詩經 秦風 蒹葭》 B.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歐陽修《醉翁亭記》選A。“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可在溪邊種上蘆葦,不求茂盛,只要意境朦朧。待到秋天來臨,清露為霜,葦花搖曳,一定空蒙迷人。2.個人“小我”應融入國家“大我”。某農村書屋里,正舉行“‘小我’與‘大我’”主題演講活動。請根據你的閱讀體驗,從教科書“名著導讀”和“自主閱讀推薦”的名著中找一個合適的人物,或某部名著的作者,結合你對他(她)的認識,闡述你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不超過150字)艾青。個人“小我”只有融入國家“大我”,才會給人生增值。就像艾青,只因對國家的無比熱愛,才愿意“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也只因對國家的熱愛,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詩人。只有自覺地把個人與國家、民族、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書寫無愧于時代的業績。課文精讀1.在攝影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山水畫是否會被取代?請結合課文第1段和第2段回答。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它的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準確性,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情結合。可見,山水畫具有其精神實質,這也就意味著它永不會為山水攝影所取代。2.課文論述的是山水畫的意境,為什么要在第3段、第4段分析詩歌的意境?“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里,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深厚的友情。詩歌描寫自然景色與繪畫描繪自然景色無異,而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可見詩歌中的意境與山水畫中的意境是相通的。因此,作者以詩歌的意境為例,很好地詮釋了山水畫的意境。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創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來?請結合課文最后兩段說說。不是。作者認為除了意境之外,還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現方法、表現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4.請簡述課文的論證思路。課文的論證思路是先開門見山提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的論點,接著闡釋了“什么是意境”“為什么要有意境”兩個問題,然后論述獲得意境的方法(“怎樣才能獲得意境”),最后論述意匠和意境的關系。拓展閱讀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顏景龍 ①中國山水畫可謂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歷代山水畫家在畫面中充分表現筆、墨、氣、韻的同時,更注重意境美的營造。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我們欣賞畫作時,時常被其內在的藝術魅力所吸引,被畫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動、所陶冶、所感染,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國山水畫的空靈之美,是山水畫藝術的主要審美趣味形式。空靈之空為靜、為虛、為無,空靈之靈為靈氣、為實、為有。空和靈是對立統一的。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茫茫寒江,一葉孤舟,漁翁獨坐,釣絲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營造出一種空靈、深遠、簡淡的意境。空靈之美一方面使畫家在意境構成上獲得了充分的主動權,打破了特定時空中客觀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給欣賞者提供了廣闊的藝術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間和形象蘊含著無限的大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內容。 ③中國山水畫的外象之美不僅表現在畫作本身,也包括畫作以外的無限性,即“畫外有畫”。正如美學大師宗白華所說:“中國繪畫所表現的精神是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山水畫是一種哲理的最高境界,它追求的不是繁蕪的世界,而是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統一,是一種擺脫世俗的精神。從元朝的倪瓚,明清時期的石濤、董其昌等人的山水畫中,我們所看到的不只是繪畫的語言符號,更重要的是畫家內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國山水畫的詩意之美,也是中國繪畫歷來所提倡的。不論《春山煙雨》還是《春浦帆歸》,只看畫題,就會覺得詩意盎然。詩意之美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美學意境。真正山水畫中的詩境,體現在畫的構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詩化,詩情與畫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畫的一致,是中國山水畫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維以詩人的學養彰顯畫家的氣質,在文學和繪畫領域揭示了詩與畫的關系,從而提出了山水畫意境表現中的一個準則——畫中有詩。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霽圖卷》,畫面上雖然沒有像許多畫家一樣題上或多或少的詩詞字句,卻富有詩的意境。 ⑤中國山水畫中所具有的那種空靈美、外象美、詩意美的意境既是畫家創造的終點,又是觀者再創造的起點,是畫家與觀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者,只有放開眼界,敞開胸懷,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領略山川、風云、水石、林木際會之妙,鑄就獨特的藝術靈魂,方能構筑胸中意象,孕育筆墨語言,創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有刪改)1.請簡要概述全文的論述思路。文章先提出中國山水畫具有意境美的觀點;再分別論述中國山水畫意境的空靈之美、外象之美、詩意之美;最后指出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者,只有放開眼界,敞開胸懷,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領略自然之妙,才能創作出有意境的作品。2.第②段畫線句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舉例論證。舉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營造出空靈、深遠、簡淡的意境,形象生動地論證了中國山水畫的空靈之美,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3.中國山水畫的詩意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文章第④段做簡要概括。①畫題富有詩意;②畫的構思、章法、形象和色彩富有詩意,詩情與畫意交融;③畫面上適當的詩詞字句增添了畫的詩意。4.從全文看,當代創作者怎樣才能創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國山水畫?①創作的山水畫應該具有空靈、外象和詩意之美;打破時空局限,為欣賞者提供想象天地,做到人文與自然的統一,詩情與畫意的交融。②山水畫的創作者要放開眼界,敞開胸懷,融于自然,感悟造化。素養提升學習了《山水畫的意境》,為了喚醒大家對自然的環保意識,九年級某班同學將開展“學校綠地小環境考查”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就下面的問題對他們的活動進行指導。1.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完成任務,學校選派了數學、化學、生物三個科目的老師和你一起對他們進行指導,你會向這三個科目的老師請教些什么問題?A.向數學老師請教: 請問學校的綠地有多少平方米?B.向化學老師請教: 哪些化學物質會污染到綠地?C.向生物老師請教: 學校綠地被破壞會有什么后果?2.考查活動結束后,這個班的同學還將開展一次環保宣傳活動,請你為他們設計兩種宣傳效果良好的活動形式。活動一:制作環保海報活動二:進行“愛護環境”的演講課前預習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