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4.1《和朋友在一起 》主備人: 審核人: 授課人: 課型:新授課 總課時數: 時間:【教學目標】1.能感受到并接受自己和他人對友誼的渴望;2.能感受到友誼的力量和美好。2.能覺察、反思自己的人際狀況,覺察自己對友誼的期待,培養自我覺察、反思的能力。3.知道自己的朋友圈現狀及朋友的影響和作用。【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友誼的力量。教學難點:學會處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學方學】討論式、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智慧先學】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做過的成長歷程,我們需要 的朋友。2.朋友豐富了我們的 ,友誼讓我們深刻體悟生命的美好。3.我們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交朋友。問案:【智慧導入】師: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人都曾給予我們關愛之情。不僅有父母、老師的關愛,更有同學朋友的關愛。哪位同學能講一下朋友對自己關愛的事例。學生講朋友關愛自己的事例。師:是呀,朋友和友誼是人生永恒的話題。步入初中,我們會想念小學的朋友,也會迎來新的友誼,今天,我們探討有關朋友的話題——和朋友在一起。【智慧碰撞】▲任務一:(一)我的朋友圈探究一:教材P38運用你的經驗及P39探究與分(1)隨著年齡的增長,你交友的范圍、與朋友的活動內容有什么變化?答案提示:前3問據實回答,填寫即可,小結:(1)朋友圈發生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許有人發現,自己的交往范圍擴大了,朋友圈也擴大了,交往內容更豐富了;也許有人發現,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變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關系更加密切。探究二:教材P40探究與分享(1)隨著年齡的增長,尋找友誼更難了嗎?(2)你會因為怕麻煩而拒絕友誼嗎?為什么?答案提示:(1)不是更難。因為雖然小學時的朋友分開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圍擴大了,交往內容更豐富了,朋友圈也會擴大。(2)不會,因為我們渴望友誼,友誼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美好。小結:與朋友交往過程中該如何做?①對友誼的渴望,讓我們相互靠近。②經常對自己的朋友關系做些梳理,我們可以更好地覺察自己對友誼的真正期待,逐漸學會處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P40)▲任務二:(二)友誼的力量探究三:教材P40下面探究與分享(1)朋友對你有哪些影響?請完成自己的“朋友影響力”圖。(2)完成了“朋友影響力”圖,你有什么發現?答案提示:(1)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圖。(2)發現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們的言談舉止、興趣愛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響。【智慧盤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智慧達標】1.從喜歡運動的朋友那里,我們愛上了運動;從樂觀的朋友那里,我們學會了樂觀。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 )A.朋友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 B.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C.性格相同,愛好相同的人才能成為朋友 D.真正的朋友應該分享一切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理解不正確的是( )A.友情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心理“營養” B.友情能夠使人分享更多的歡樂和幸福C.擁有了友情我們就將擁有一切 D.友情有助于我們排解煩惱和憂愁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嗎?”的調查中,72%的同學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這表明( )A.中學生缺乏友情 B.中學生交友不講原則C.中學生出現濫交朋友現象 D.友情是我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4.“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陽。”這句名言告訴我們( )A. 友誼的力量讓我們得到成長 B. 朋友給我們帶來了物質財富C. 朋友能滿足我們的所有需要 D. 朋友永遠不會帶給我們傷害5.擁有親密的朋友,我們稱之為率福:擁有一個對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響的朋友,我們稱之為幸運。比較起來我們更希望擁有幸運,是因為這樣的友誼( )①能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 ②需要持續行動,用心呵護③是一種親密的人際關系 ④讓我們對生命的體悟更美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右圖中的對話告訴我們( )①在互幫互助中建立友誼 ②友情能帶給人持久溫暖③要學會坦然接受新朋友 ④每段友誼都會地久天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朋友圈的變化:初一新生開學一個月了,七年級(1)班的小紅同學已經第二次無故缺課了。原來和她最要好的伙伴們上了與她不同的中學,這讓她覺得很孤單,郁郁寡歡。在班內不愿意與其他同學交往,覺得中學同學不如小學同學親密,覺得中學生活不如小學生活有趣。小紅漸漸不愿來學校上課了。(1)小紅的朋友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升人中學后,你的朋友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智慧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