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把握適度原則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理解適度的含義;2.掌握適度的原則。【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正確運用科學思維方法觀察和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辯證分析、看待問題的素質。樹立科學精神,培養科學思維的品質和習慣。公共參與:抓住機遇參與實踐,注意從小事做起;遵循適度原則,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教學重點】:領會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要求,理解度"的含義,理解適度的含義,理解適度原則的含義。【教學難點】領會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理解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意義。【教學方法】:講授與議學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思維導圖導入教師: 那么,要如何正確把握適度原則呢?新課講授:出示課題和目錄——把握適度原則總議題:如何正確把握適度原則?議題1:從對“南方小土豆”這個稱呼引起的網絡引熱議中理解適度的含義議題2:從對“南方小土豆”這個梗的看法中掌握適度原則第一幕:適度的含義議題一:從對“南方小土豆”這個稱呼引起的網絡引熱議中理解適度的含義議學情境一:觀看視頻《是偏見還是愛稱 “南方小土豆” 網絡引熱議》并閱讀材料分析《玩梗要注意場合和邊界》元旦假期,哈爾濱旅游“燃爆”全網,從各地特別是南方飛往東北賞冰樂雪的游客絡繹不絕,“南方小土豆”這一稱呼也在網上走紅。一開始,一些南方游客在拍旅游視頻的時候,以“南方小土豆”自稱,表達“勇闖大東北”的興奮和不安,引發了很多共情和共鳴,之后,東北人為了表達待客的熱情,也用“南方小土豆”來稱呼前來旅游的客人,顯示出一種幽默和親昵。但是,隨著這個梗越來越火,不叫一聲“南方小土豆”,像是顯得北方人不夠熱情一樣,出租車司機沖著路邊的女游客喊“南方小土豆”,餐館老板推出“小土豆套餐”,玩冰滑梯的工作人員直接用“小土豆”稱呼游客。隨著玩這個梗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稱呼也引發了一些爭議,部分網友表示不想被稱呼為“小土豆”,認為這一稱呼加重了南北地域的刻板印象。2024年1月3日,“南方小土豆刻板印象”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媒體開始搞一些投票,問大家到底對于“南方小土豆”怎么看 這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就算99%的人都接受,另外1%的人也有不喜歡、不接受的權利,人的感受是不能用投票來決定的。因此,玩梗這件事,需要注意場合和邊界,見好就收,適可而止。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運用“適度的含義”的知識,從對“南方小土豆”這個稱呼引起的網絡引熱議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議學提示: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所以玩梗這件事,需要注意場合和邊界,見好就收,適可而止。議學小結:一、適度的含義1、什么是度?⑴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⑵含義: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⑶關節點(或臨界點):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⑷度與關節點的關系: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這就是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示例評析:材料分析《水”存在的條件》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0-100C這個幅度內,水保持液態不變。如果超出0-100 C這個溫度范圍,突破度的兩個關節點或臨界點(0 C或100 C )水就變成冰或水蒸氣了。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對“度”的理解。提示:2.什么是適度?(1)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2)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3)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活動中遵循適度原則。示例評析:材料分析《“笨人吃餅”》有那么一個人餓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個餅子,覺得沒飽,又吃了一個,一連吃了六個,還是沒飽。于是拿起第七個餅子吃.吃到一半,飽了。這個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聰明地說:“我今天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子。前面吃的六個餅子,都是白白的浪費。如果早知道這半個餅子就能吃飽,我應該只吃這半個就行了。”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分析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什么?什么是適度?提示:第二幕:掌握適度原則議題二:猴子種葡萄的故事我什么啟示?——把握適度原則議學情境二: 材料分析《見好就收,適可而止》社交平臺上各種“南方小土豆”的玩梗隨處可見,一開始,一些南方游客在拍旅游vlog的時候,以“南方小土豆”自稱,表達“勇闖大東北”的興奮和不安,引發了很多共情和共鳴,之后,東北人為了表達待客的熱情,也用“南方小土豆”來稱呼前來旅游的客人,顯示出一種幽默和親昵。但是,隨著這個梗越來越火,不叫一聲“南方小土豆”,像是顯得北方人不夠熱情一樣,出租車司機沖著路邊的女游客喊“南方小土豆”,餐館老板推出“小土豆套餐”,玩冰滑梯的工作人員直接用“小土豆”稱呼游客,甚至有網友開始用“南方小土豆”和“東北糙漢子”為人設,寫各種“嬌妻文學”的低俗段子,事情就開始變味了。“南方小土豆”這個梗,既有地域元素,也暗含性別標簽,玩得太過度,肯定會引發爭議。其一,去東北玩的不只有南方游客,更不是只有嬌小的女性,也有其他北方人,也有高挑的女性和男性,將所有游客一概稱為“南方小土豆”,會讓部分游客產生被忽視,被排斥的感覺;其二,有些梗只適合存在于網絡上,甚至只適合存在于特定的平臺,一旦全網都“復讀機”一樣地玩梗,必然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容易產生逆反與厭煩的情緒,畢竟,這種稱呼是帶有一定調侃意味的,而玩笑只有在被開玩笑的人覺得好笑時,才是玩笑,否則就是一種冒犯。因此,玩梗這件事,需要注意場合和邊界,見好就收,適可而止。議學問題:結合議學情境運用“把握適度原則”的知識,談談你對“南方小土豆”這個梗的看法。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議學提示: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對于“南方小土豆”這個梗既要防止把這個梗走向反面,變成侮辱性稱呼,也要防止人與人之間變冷漠,缺乏熱情。遵循適度原則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南方小土豆”這個梗,要從游客愿意接受、感到親切入手,不要讓游客感覺到這是一種歧視或者侮辱性稱呼,讓游客得到共情和共鳴。議學小結:掌握適度原則1、遵循適度原則目的: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2、遵循適度原則含義: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示例評析:小猴子種葡萄猴子很聰明,而且善于模仿人類的動作。猴子想學種葡萄,便走到葡萄園里。它見園丁正給葡萄苗澆水,就說:“原來種葡萄需要水,這還不容易!我要給葡萄苗澆更多的水,讓它結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一棵葡萄苗直接插進了河里,結果葡萄苗被淹死了。猴子又來到葡萄園里,它看見園丁在給葡萄苗施肥料,就說:“哦,原來種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給葡萄苗施更多的肥料,讓它結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苗直接栽在了糞堆上, 結果葡萄苗被燒死了。猴子一臉困惑,不知問題出在了哪里。問題:結合上述材料,幫猴子分析一下,問題出在哪里?過猶不及”啟示我們,處理事情要堅持適度原則,要把握事物應有的“度”,極端化的做法要不得。比如,在學習生活中,勤奮是好事,但若過度勤奮而傷及身體健康,就適得其反了。3、適度原則的要求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特別提醒】“得中”是區別于折中主義的思維方式。【相關鏈接】折中主義(1)含義:是企圖把對立的思想、觀點和理論無原則地調和拼湊在一起的做法。(2)特征和表現: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在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堅持的立場。它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4、正確運用適度原則(1)保持質的狀態:需要“得中”,就是要保持我們需要的事物的質的狀態。(2)促成質變:不能限于“得中”,當我們不需要事物的某種質的狀態時,就要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發生質變,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知識整合】遵循適度原則①防止過猶不及。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尺寸”,不犯極端化錯誤。②遵循適度原則,需要“得中”,就是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就是要保持我們需要的事物的質的狀態。③遵循適度原則,不能限于“得中”,當我們不需要事物的某種質的狀態時,就要創造條件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本課小結:課堂練習:1.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金融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這就需要金融工作者在思維方法上堅持( )①適度原則,防止金融系統發生質的轉化②辯證分合,在綜合的基礎上分析金融工作③折中主義,合適地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④動態性思維,努力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這需要金融工作者在思維方法上應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金融系統發生質的轉化,①正確。②:分析是綜合的基礎,要在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認識金融工作,②錯誤。③:折中主義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③排除。④: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金融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這需要金融工作者堅持動態性思維,努力把握新時代金融發展規律,④正確。故本題選B。2.經過10多年持續攻關,中國某研究團隊探索出“重塑土壤團粒結構高效脫鹽”鹽堿地治理技術模式。該團隊選用青貯玉米作為實驗作物,設改良組和對照組,在玉米品種、施肥量、灌溉方式、管理措施都相同的情況下,改良組僅在滴灌時添加了5次土壤改良劑,每次間隔平均10天,每畝(1畝≈666.67平方米)地每次使用5千克,青貯玉米就實現了60%以上的增產。鹽堿地治理新技術( )①使“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現了在特定量前提下的質的累積②體現了遵循適度原則,就是要被動地適應事物存在的狀態③持續攻關為實現鹽堿地土壤改良、促成事物的質變創造了條件④使青貯玉米產量實現了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要堅持在特定質的前提下實現量的積累,①說法錯誤。②: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②說法錯誤。③④:鹽堿地治理新技術持續攻關為實現鹽堿地土壤改良,促成事物的質變創造了條件,使青貯玉米產量實現了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③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3.近年來,對于學生手機的管理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一方面,手機是學生聯系家人、探求新知的有益助手;另一方面,學生存在沉迷手機游戲、視力損傷等現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報告稱,學生成績下降與過度使用手機有關。這給學生的啟示是,使用手機( )①要順應事物的存在狀態,做到隨遇而安 ②要堅持折中主義的立場,做到適可而止③要從有益健康角度使用,防止因噎廢食 ④要堅持適當使用的原則,防止過猶不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③:遵循適度原則,包含著積極地認識與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①錯誤,③正確。②:折中主義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是消極的思維方式,②錯誤。④: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④正確。故本題選D。4.“自相矛盾”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的成語,最早出自《韓非子·難一》。該成語比喻行事或言語先后不相應、互相抵觸。它的錯誤在于違背了( )A.同一律,不符合思維的明確性要求B.矛盾律,不符合思維的一致性要求C.違背適度原則,無原則的采取折中主義思維方式D.形象思維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答案】B【詳解】A:材料強調的是矛盾律,沒有涉及同一律,而且同一律強調的是確定性要求,排中律強調的是明確性要求,A排除;B:“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言語先后不相應、互相抵觸,因此,“自相矛盾”的錯誤在于違背了矛盾律,不符合思維的一致性要求,B符合題意;C:材料強調違背矛盾律,而沒有涉及適度原則,C排除;D: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是抽象思維的特點,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5.《論語·為政》中孔子對自己的人生總結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根據孔子的概括,“知天命”的度的關節點應是( )A.15~30歲 B.30~40歲 C.40~50歲 D.50~60歲【答案】D【詳解】A: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說明15~30歲屬于有志于學,A不符合題意。B: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說明30~40歲處于而立到不惑的階段,B不符合題意。C: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說明40~50歲處于不惑到知天命的階段,C不符合題意。D: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因此其“知天命”階段的度的關節點應在50~60歲之間,D正確。故本題選D。6.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這說明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 )①重視量的積累②在對立中把握統一③堅持知行合一④堅持適度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意思是,路途雖然遙遠,堅持走下去,就能到達終點;事情雖然很難,只要努力去做,就會取得成果,告訴我們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重視量的積累,要在對立統一中促進事物發展,①②正確。③:“堅持知行合一”指的是認識和行動的統一,題干并沒有涉及認識和實踐的關系,③錯誤。④:材料強調要重視量的積累,堅持不懈,而不是強調堅持適度原則,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7.“一杯復兩杯,多不過三四。便得心中適,盡忘身外事。更復強一杯,陶然遺萬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五)》中告訴我們( )①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事物質變,使該物轉化為他物②“折中”而處之,積極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狀態③運用矛盾分析法,及時關注量變與質變的變化狀態④把握事物發生質變的關節點,不犯極端化的錯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要堅持適度原則,而不是強調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事物質變,使該物轉化為他物,①不符合題意。②:堅持適度原則,‘‘得中” 而處之,積極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狀態,②錯誤。③:材料強調的是量變和質變的關系,要運用矛盾分析法,及時關注量變與質變的變化狀態,③符合題意。④:要堅持適度原則,把握事物發生質變的關節點的度,不犯極端化的錯誤,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8.莊子說,山林里只有一種散材,既不因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廟做棟梁,也不會因其蓬雜一無是處,而被砍去當柴薪。這樣的樹木,方能茍全于亂世,得以頤養天年。從辯證思維的角度,啟示我們要( )A.堅持適度原則,注意把握分寸 B.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發展趨勢C.堅持折中主義的思維方式 D.要以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答案】A【詳解】A:“既不因為其高大挺拔而被伐去廊廟做棟梁,也不會因其蓬雜一無是處而被砍去當柴薪”,啟示我們要堅持適度原則,注意把握分寸,A符合題意。BD:題干強調堅持適度原則,不涉及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發展趨勢,也不體現以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BD不符合題意。C:折中主義是一種消極的、無原則的錯誤的思維方式,是不可取的,C排除。故本題選A。9.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格外重視教養培育,希望把孩子培養得足夠有教養,但凡事有度。好的父母,不會放縱孩子不管,也不會用過度的禮貌與謙讓,限制孩子。這啟示我們做事情要( )①注意分寸,把握適度原則②積極創造條件,維持事物穩定③堅持折中思維,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④注意質變節點,防止不利的質變發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詳解】①④:凡事有度,好的父母,不會放縱孩子不管,也不會用過度的禮貌與謙讓,限制孩子,這說明教育孩子要注意分寸,把握適度原則,防止過猶不及,要把握好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注意質變節點,防止不利的質變發生,①④正確。②:當我們需要促進質變實現飛躍時,就要積極創造條件,促成質變,此時就不能維持事物穩定,且材料沒有涉及促成質變,②排除。③:折中主義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適度原則不等于折中思維,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0.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A.為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得中”而處之B.復雜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決定的C.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要注重量的積累D.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答案】A【詳解】A:“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是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魯,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這句話強調為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得中”而處之,A符合題意。B:事物的性質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B表述錯誤。C:材料體現的是要堅持適度原則,未體現要注重量的積累,C不符合題意。D:該句話未強調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1.2023年3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當前經濟發展的實際和需要。經濟增速如果過低,可能導致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暴露,風險就會增加。如果經濟增速設定過高,會導致各方面資源條件比較緊張,不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這表明( )①整體性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 ②度是事物質變達到的極限③在實踐活動中要掌握適度的原則 ④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整體性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任何認識對象都是由它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這表明整體性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①正確。②: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②錯誤。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當前經濟發展的實際和需要。經濟增速如果過低,可能導致經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暴露,風險就會增加。如果經濟增速設定過高,會導致各方面資源條件比較緊張,不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這表明在實踐活動中要掌握適度的原則,③正確。④:材料強調堅持適度原則。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其中,漸進性是指事物在量上發生的變化,是一種連續性的量變,飛躍性是指事物在質上的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過程的“終端”。可見,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與題意無關,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2.適度超前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帶動激發新需求和產業化潛力。但地方要立足實際、量力而行,避免出現一哄而散、一地雞毛的亂象,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債務風險。這說明,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要( )①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持辯證思維方法②辯證把握質和量,積累量變以促進質變③“得中”處之,折中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④堅持適度原則,將經濟發展推動到最佳狀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適度超前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帶動激發新需求和產業化潛力。但地方要立足實際、量力而行,避免出現一哄而散、一地雞毛的亂象,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債務風險。這說明,進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堅持辯證思維方法,堅持適度原則,將經濟發展推動到最佳狀態,①④符合題意。②:量力而行,避免出現一哄而散、一地雞毛的亂象,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債務風險,材料體現并堅持適度原則,沒有強調促進事物質變,②不符合題意。③:適度思維是“得中”思維,“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不是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3.度者,量與質的交匯點和分界線。古代有一種“欹器”,呈梭形,不能豎立,中間部分有兩耳,以繩穿之,懸于兩桿之間。當里面空著的時候,因重力作用,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時,豎直而立;水逾七分,則發生傾覆。正所謂,“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欹器”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①量的不斷積累會引起事物質變的發生②質變比量變更能推動事物的發展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④把握好“度”,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③:“虛則敬、中則正、滿則覆”,哲學寓意是量的積累在不同程度帶來的不同結果,量的不斷積累會引起事物質變的發生,同時不同的結果也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①③符合題意。②:質變和量變是事物發展的基本狀態和形式,不能說“質變比量變更能推動事物的發展”,②表述錯誤。④:當只有改變事物原有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抓住時機,促進質變,所以“把握好‘度’,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說法錯誤,④不選。故本題選A。14.近年來,“暑假變身燒錢季,孩子變身碎鈔機”的話題收到關注和熱議,研學熱與培訓班成為家長假期支出的大頭。好的教育需要金錢投入,但并非花錢越多就能收到越好的教育效果。量力而行,為孩子提供適度又適齡的教育,才能實現最好的教育目標。辯證思維角度看,下列選項與該觀點相一致的是( )①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②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燔火雖微,卒能燎野③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③:好的教育需要金錢投入,但并非花錢越多就能收到越好的教育效果。量力而行,為孩子提供適度又適齡的教育,才能實現最好的教育目標。辯證思維角度看,體現了要堅持適度原則。該兩個選項均體現了要堅持適度原則,①③符合題意。②④: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燔火雖微,卒能燎野;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以上均強調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沒有體現適度原則,②④排除。故本題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