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植物 教案(6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 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植物 教案(6課時)

資源簡介

一單元
1.1我們知道的植物
學情分析
認知: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科學課,學生對科學課有較大的興趣,對科學課的上課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常見植物,他們是比較熟悉的。
動機:一年級學生,他們也很喜歡形象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在時間控制上部分學生可能會出現問題。同時,對地球中的“成員”進行有意識地分類,
課題:《我們知道的植物》 課時:1
教學目標(含學習結果分析)
一、學習目標設計(即學習結果分析: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責任態度) (一)科學觀念: 1.通過觀察植物,使學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興趣。 (二)科學思維: 1.在教師的指導下,說出地球上不同種類的植物。 (三)探究實踐: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不同種類的植物。 (四)責任態度: 1.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搜集資料的能力。 二、學習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 1.學生通過搜集、整理、交流資料,認識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種多樣的。 (二)難點: 1.怎樣觀察、描述植物。 三、所需學習資源準備(除了教師、學生所用材料外,同時包括本課課外閱讀書目——全息閱讀) 教師材料: 多媒體課件、班級記錄表、課件、一些植物圖片、綠植等。 學生材料: 學生活動手冊、馬克筆、鉛筆、橡皮擦。 課外閱讀: 植物世界1-6頁。
學習過程設計(認知過程: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活動) ——復備課
教學內容: 認知常見植物。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我們知道的植物有那些。 教師活動: 教師展示常見及列舉常見的植物。 評價活動: 小組評價,過程性評價,小組互評。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疑問——啟動(4分鐘)
簡單介紹課本第一頁的科學家。 1.我們已經知道自然界中生長著許許多多的植物,人類已經發現的植物有30多萬種。 2.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學生分組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展示自己的小成果)。 3.找找課本大圖中哪些是植物?個別同學說說,其他同學補充。 4.塑料花是植物嗎?學生討論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明白:塑料花不是植物。
二.倡導主動思考、鼓勵質疑;優化組合問題、積極導疑;生民主合作、協力解疑 —— 建構1(16分鐘)+總結1(4分鐘)+鞏固1(6分鐘)
1.課前同學們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里一些有關植物的資料,下面在組內給同學介紹一下。 2.選擇組內你認為最有趣的資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紹給大家。
三、研討(5分鐘)
1.我們校園中也有各式各樣的植物,看一看你們認識哪些? 2.校園中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葉的?哪些是不落葉的?
四.溝通課題內外,相機存疑——總結(5分鐘)
課外選擇一種方法種植一種植物,通過畫畫或拍照的方法記錄它的生長情況。老師引導學生掌握步驟方法,學生分組交流自己準備種什么,打算如何去做。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作業設計
課外選擇一種方法種植一種植物,通過畫畫或拍照的方法記錄它的生長情況。
當堂檢測(每課過關清單+拓展練習)
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地求上有很多種植物。( ) 2.有些植物可以食用。( )
板書設計
我們知道的植物 銀杏 青菜 蘋果樹等
教學反思
21.2觀察一棵植物
學情分析
認知:本課學生需要在室外進行觀察熟悉而陌生的植物。說熟悉是因為植物太常見了;說陌生是因為學生可能從未細致地去統計、觀察生活植物。
動機:學生面對外出進行探究活動,學生很激動。學生的活動場所會從室內到室外再回到教室內,在這過程中學生會非常興奮,他們可能會出現出教室后過于興奮而忘記觀察任務等現象。因此,教師在活動前要明確觀察任務,強調觀察的重點是植物,明確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細致、全面地進行觀察,并引導學生形成在觀察中要保護植物。
課題:《觀察一棵植物》 課時:1
教學目標(含學習結果分析)
一、學習目標設計(即學習結果分析: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責任態度) (一)科學觀念: 1.植物具有根、莖、葉等結構。 (二)科學思維: 1.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態特征。 (三)探究實踐: 1.在教師引導下,嘗試用科學詞匯描述觀察到的信息。 2.能畫一棵植物的簡圖。 (四)責任態度: 1.對常見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現出探究興趣,能認真觀察、認真記錄。 二、學習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 能畫一棵植物的簡圖。 (二)難點: 鳳仙花、記錄單、植物拼圖、課件。 三、所需學習資源準備(除了教師、學生所用材料外,同時包括本課課外閱讀書目——全息閱讀) 教師材料: 多媒體課件,盆栽綠植。 學生材料: 放大鏡,木棒,小鏟,塑料飼養盒。 課外閱讀: 植物世界之謎7-11頁。
學習過程設計(認知過程: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活動) ——復備課
教學內容: 認知土壤中常見的植物。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土壤中有什么植物,動手觀察。 教師活動: 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學生觀察。 評價活動: 小組評價,過程性評價。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疑問——啟動(5分鐘)
【材料準備:帶土盆栽綠植(與課件圖片一致)】 1.教師導語:星期天,維尼熊去植物園游玩,植物園里的植物真多?。。ò鍟褐参铮┬∨笥?,我們跟維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www.21-cn-jy.com 2.在游玩中,維尼發現了一種不認識的植物,怎么辦呢?小熊維尼決定好好觀察這棵植物,回去問問見多識廣的跳跳虎。
二.倡導主動思考、鼓勵質疑;優化組合問題、積極導疑;生民主合作、協力解疑 —— 建構1(15分鐘)+總結1(4分鐘)+鞏固1(5分鐘)
1.整體觀察植物。 拿出教師準備的一盆大的鳳仙花,學生觀察說說看到的情況。在學生的交流中呈現植物的結構:根、莖、葉。 2.觀察植物的莖和葉。 (1)為了觀察得更仔細,小熊維尼決定走近這棵植物的莖和葉。走近了我們除了可以用眼睛觀察,還可以用什么來觀察?(在交流中板書:鼻子、手,同時強調要輕輕摸) (2)學生觀察莖和葉。 (3)交流觀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強調說的習慣和聽的習慣。)
三、運用(5分鐘)
過渡:聽了大家的觀察交流,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很厲害。如果把這棵植物畫下來,再去問跳跳虎,肯定能認出這是什么植物。怎么畫呢?我們先來看看科學記錄單吧! 1.教師示范科學記錄單的使用。 1)請學生拿出科學記錄單,教師在展臺顯示科學記錄單。 2)老師指導學生填寫姓名、日期。 2.指導畫一棵植物。 1)教師示范畫植物的順序、方法。在示范的過程中,強調邊觀察邊畫,順序是:莖——葉——根。 2)觀察植物的根,指導畫根。 3.交流評價畫的植物。 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圍繞科學記錄的真實性進行研討和評價。
四.溝通課題內外,相機存疑——總結(6分鐘)
過渡:你的介紹,看了你們畫得畫,認出了這棵植物,原來它是鳳仙花!(PPT出示) 發現大家這么厲害,讓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考考大家,你們能接受挑戰嗎?(投影逐塊展示拼圖) 1.請兩位學生分別來拼兩種植物的拼圖,并找出根、莖、葉。 2.這是兩棵大樹,如果我們要去觀察拼圖中這樣的大樹,我們可以怎樣去觀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樹的遠景、近景、莖葉的特寫。) 3.結束:今天小朋友們在課堂上表現得很棒,我們一起認識了植物上有根、莖、葉,我們還學習了科學的觀察。課后大家去校園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觀察它。、
作業設計
畫一株植物,要具有根莖葉結構。
當堂檢測(每課過關清單+拓展練習)
1.小明想到公園中訪問公園土壤中生長了那些植物,他的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A.把小花,小草拔下來拿在手上觀察。( ) B.蹲在地上觀察土壤表面的植物。( ) C.挖土真有意思,咱們先觀察土壤里面的動植物。( ) D.剛剛看到的蝸牛真可愛,我要把它帶回家當寵物。( )
板書設計
觀察一棵植物 校園土壤中植物統計(班級記錄表) 植物:狗尾草、牛筋草……
教學反思
21.3觀察葉
學情分析
認知: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很多植物,但對如何正確的觀察植物還不清楚,需要教師引導。
動機: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觀察葉的基礎。到室外上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講解如何進行觀察,幫助學生先建立起觀察的基本方法,再開展利用觀察葉的實踐活動。
課題:《觀察葉》 課時:1
教學目標(含學習結果分析)
一、學習目標設計(即學習結果分析: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責任態度) (一)科學觀念: 1.引導學生知道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 (二)科學思維: 1.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三)探究實踐: 1.通過觀察、比較各種各樣的葉,認識到植物的葉具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四)責任態度: 1.能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植物的葉表現出探究興趣。 2.愿意傾聽、分享他人有關植物的信息,樂于表達。 (一)重點: 1.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 (二)難點: 1.利用感官觀察葉的外部形態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三、所需學習資源準備(除了教師、學生所用材料外,同時包括本課課外閱讀書目——全息閱讀) 教師材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材料: 校園中各種形狀的葉,一根長有葉芽、嫩葉、老葉的植物枝條,學生活動手冊。 課外閱讀: 植物世界12-18頁。
學習過程設計(認知過程: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活動) ——復備課
教學內容: 如何觀察葉片。 學生活動: 觀察葉片。 教師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葉片。 評價活動: 小組評價,過程性評價。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疑問——啟動(5分鐘)
1.出示幾片葉柄、葉片、葉脈都比較清晰完整的葉的圖片, 讓學生說說圖上是什么葉,學生能說出最好,說不出時可直接告訴學生。 2.提問“這些葉是什么樣的 都有什么特點 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 學生會發現葉都有葉片、葉脈和葉柄。(具體名稱不作要求) 3.提問:“是不是只是一片葉是這樣的呢 你們有沒有在其他葉上見過這些部分 ”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葉具有相同的結構,為后面的“畫一片葉”打基礎。
二.倡導主動思考、鼓勵質疑;優化組合問題、積極導疑;生民主合作、協力解疑 —— 建構1(15分鐘)+總結1(5分鐘)+鞏固1(5分鐘)
1.出示需要觀察的各種葉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認識這些葉,知道它們的名稱。 2.接著出示各種葉,讓學生說說它們的名字,和圖片做比較,判斷這些是什么葉。 3.知道了葉的名稱后,讓學生觀察、比較各類葉的不同之處。在觀察之前, 教師應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通過看、摸、聞等方法比較葉在顏色、大小、硬度、形狀、厚度、氣味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4.觀察之后,全班交流,對觀察結果進行總結和整理。交流過程可以圍繞“葉是什么顏色的 ”“葉的大小如何 ”“葉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等問題進行。 5.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葉排序來認識葉的大小。通過比較、描述,學生發現葉的顏色大多數是綠色的,但也有其他顏色。學生通過發現葉的大小不同,形狀多種多樣,從而感受到葉的多樣性。葉的形狀只要求學生能用“像什么”來表述即可。 6.教師組織“猜葉子”的游戲。教師或者學生描述葉的特點,讓其他同學猜一猜這是什么葉。比如描述“這個葉的形狀是橢圓形的,輪廓像鋸一樣,這是什么葉呢 ” 游戲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我們能猜對葉子,是因為不同的葉的形狀和其他許多方面是不同的”,幫助學生更充分地認識葉。
三、運用(5分鐘)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條上的嫩葉和老葉,讓學生比一比, 判斷它們是不是同一種樹葉。 2.提出觀察任務“它們有哪些不同 ”給每個小組提供一根枝條,讓學生對這根枝條上不同生長階段的葉進行比較。(學生自然而然就會關注到顏色淺、比較小的是“小時候”的葉,顏色深且比較大的是“長大后”的葉,教師可以順勢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這樣的葉分別稱為嫩葉和老葉”。 葉是有生命的,從葉芽開始,會長大、會死亡。)
四.溝通課題內外,相機存疑——總結(5分鐘)
1.先讓學生說說需要畫出葉的哪些部分。 2.畫法需要教師指導,先畫葉片、再畫葉柄,最后畫葉片上的葉脈。教師在示范時, 可以手持一片葉,邊觀察邊畫,學生跟隨模仿。學生畫完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 讓其他同學來猜猜畫的是哪一片葉。21cnjy.c
作業設計
做葉畫。在課堂上展示幾幅葉畫圖片, 最好是實物作品。讓學生在課后進行。作品可做展示。
當堂檢測(每課過關清單+拓展練習)
一、判一判 1.植物葉片有完全相同的?!? ) 2.植物有葉脈?!? )
板書設計
觀察葉
教學反思
21.4這是誰的葉子
學情分析
認知:學生已經認識了一些植物,對于很多植物還不認識。想要通過探究觀察來進一步了解認識。
動機: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對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我們不認識的植物也萌生了想法。想要通過實際觀察探究不認識的植物。
課題:《這是誰的葉子》 課時:1
教學目標(含學習結果分析)
一、學習目標設計(即學習結果分析: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責任態度) (一)科學觀念: 1.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植物的葉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其葉具有的特征。 (二)科學思維: 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過口述、圖示等方式完成任務并表達。 (三)探究實踐: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觀察和描述一片葉的特征。 2.能用簡單的圖畫描述葉的外部特征。 (四)責任態度: 1.產生到植物生長的環境中觀察植物的興趣。 2.提高到室外開展活動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學習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 1.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植物的葉具有共同的特征。 (二)難點: 1.根據葉的特征到校園中尋找它們是哪一種植物的葉。 三、所需學習資源準備(除了教師、學生所用材料外,同時包括本課課外閱讀書目——全息閱讀) 教師材料: 冬青葉、牽牛葉、法國梧桐(懸鈴木)葉、松樹葉、月季葉等,或者校園中其他具有明顯特征的植物的葉。 學生材料: 學生活動手冊。 課外閱讀: 植物世界19-25頁。
學習過程設計(認知過程: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活動) ——復備課
教學內容: 認識葉片。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這是什么葉片。 教師活動: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 評價活動: 小組評價,過程性評價,小組互評。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疑問——啟動(5分鐘)
游戲導入:它們是哪些植物的葉? “猜葉”的游戲。教師把課前收集的葉分類,選出有特點的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下,請同學們猜。還可以由學生出題,說出某一片葉的特征,邀請其他同學來猜。2-1-c-n-j-y
二.倡導主動思考、鼓勵質疑;優化組合問題、積極導疑;生民主合作、協力解疑 —— 建構1(15分鐘)+總結1(4分鐘)+鞏固1(6分鐘)
1.在尋找前,組織學生適當交流并引導全班達成共識。即要到哪里去找 怎樣才算是找到了 活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到教室附近的樹木旁尋找, 只有手中的葉和教科書上的葉顏色、形狀、邊緣等特征匹配的時候才算是找到了。 “尋找是哪種植物的葉”是本節課的主要探究活動,建議用15分鐘及以上的時間。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提醒學生,“我們是根據葉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 ”引導學生對手中的葉反復觀察、比對。同一片葉,往往能夠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處的樹木。這邊找到了,可以追問其他地方還有嗎 給學生在后面的交流環節提供更豐富的信息。
三、研討(6分鐘)
三、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圍繞“我們是根據葉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 ”“在哪里找到的 ” 兩個問題進行,教師還可以補充“除了這個地方,找的過程中還在哪里也發現了這種植物 ”請學生面向全體同學說,其他學生補充。 學產生分小組暢所欲言。 全班交流,老師總結發言。 作業設計:師生共同完成活動手冊的活動記錄。
四.溝通課題內外,相機存疑——總結(4分鐘)
1.提問:同學們還知道其它葉片嗎?
作業設計
1.完成活動手冊第6頁
當堂檢測(每課過關清單+拓展練習)
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銀杏葉沒有葉脈。( ) 2.同一種植物的葉片大小一樣。( )
板書設計
這是誰的葉片
教學反思
21.5植物是“活”的嗎
學情分析
認知:在前四課的學習中,學生對植物有了一定了解。學生是有一定的前概念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分類表達,并要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方面來思考和交流。
動機:學生對植物是活的一說不太理解,給學生增加了一種神秘感,學生也萌生了想要清楚其中的奧秘。通過教師講解與學生自己觀察知道其中的奧秘。
課題:《植物是“活”的嗎》 課時:1
教學目標(含學習結果分析)
一、學習目標設計(即學習結果分析: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責任態度) (一)科學觀念: 1.能說出植物需要水分、陽光以維持生存和生長。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 (二)科學思維: 1.通過搜集證據證明植物是“活”的。 (三)探究實踐: 1.在教師指導下,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植物的特征及其變化。 (四)責任態度: 1.愿意傾聽、分享他人有關植物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 2.培養學生認識和研究植物的興趣。 二、學習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 1.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陽光以維持生存和生長。 (二)難點: 1.證明植物是“活”的。 三、所需學習資源準備(除了教師、學生所用材料外,同時包括本課課外閱讀書目——全息閱讀) 教師材料: 塑料花、植物、課件等。 學生材料: 學生自己種養的植物、學生活動手冊,以及有關植物是“活”的照片、圖畫等相關資料。 課外閱讀: 植物世界26-32頁。
學習過程設計(認知過程: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活動) ——復備課
教學內容: 植物是會生長的。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怎么證明植物是會生長的。 教師活動: 教師展示不同植物生長的圖,點評小組活動。 評價活動: 小組評價,過程性評價,學生自評。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疑問——啟動(5分鐘)
1.用課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視頻,據此提問:“兔和蝴蝶是‘活’的嗎 ”請學生說說理由。學生會從兔和蝴蝶會動、會吃等動物具有的活動能力方面進行解釋。此時教師可以呈現一盆植物,提問:“這盆植物不會動,它是活的嗎 ” 2.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及時將學生的回答記錄在教科書第15頁所示的“班級記錄表” 中。學生提出的理由可能會有:有葉、有根、有莖,會開花、會結果、會長大、會生病、會枯萎、會死亡,長在土里,需要陽光、水,要施肥等。
二.倡導主動思考、鼓勵質疑;優化組合問題、積極導疑;生民主合作、協力解疑 —— 建構1(15分鐘)+總結1(4分鐘)+鞏固1(6分鐘)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證據 1.活動一:學生把自己在第1課種養的植物帶到課堂上,結合自己1個月左右的觀察記錄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證據。先讓學生再次觀察植物,回顧1個月中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自己是怎么照顧它的,然后讓學生組內交流哪些現象說明植物是“活”的。接下來讓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最后,教師小結,把“綠色”“有莖”等不能作為證據的理由劃掉。 2.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教師可以準備帶葉的枯枝或非綠葉植物,問學生:“這棵植物是‘活’的嗎 它有葉嗎 它是綠色的嗎 ”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活動,把“綠色”“長在泥土里”“有葉”等劃去,幫助學生認識到“會長大”“要喝水”等說明植物是“活”的。 3.活動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季蘋果樹的變化的圖片,指導學生按順序依次觀察圖中的蘋果樹,說說同一棵蘋果樹在不同的季節分別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把四張圖片聯系在一起,認識這棵蘋果樹一年中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讓學生說一說,下一年中這棵蘋果樹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又說明了什么,幫助學生認識到植物會生長變化,這說明它是“活”的。
三、研討(5分鐘)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讓學生說說理由。 2我們為自己種的植物做了什么?
四.溝通課題內外,相機存疑——總結(5分鐘)
老師總結: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我們應該愛護它們。
作業設計
作業設計:師生共同完成活動手冊P9的活動記錄。
當堂檢測(每課過關清單+拓展練習)
判斷題 1.植物生長需要陽光。( ) 2.植物是活的。( )
板書設計
5. 植物是“活”的 需要陽光 有顏色 會長大 能開花 ____植物是活的 有果實 會長葉
教學反思
21.6校園里的植物
學情分析
認知:學生在學習了前五課后,能夠較簡單說明植物是活的,對植物的生長變化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并不深入和全面。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幫助。
動機:學生很熟悉植物了,但是還不完全認識常見植物。面對不常見的植物,學生會很感興趣。
課題:《校園里的植物》 課時:1
教學目標(含學習結果分析)
一、學習目標設計(即學習結果分析:科學觀念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責任態度) (一)科學觀念: 1.在實地觀察中,發現不同地點生長著不同的植物,它們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稱。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長在自然環境中。 (二)科學思維: 1.在教師指導下,能從對植物的觀察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三)探究實踐: 1.通過實地觀察,認識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其特征。 2.在教師指導下,能用圖畫來描述和記錄植物的形態。 (四)責任態度: 1.產生認識植物的興趣,養成珍愛生命、愛護植物的意識。 2.植物可以美化人類的生活環境。 二、學習重難點分析 (一)重點: 1.認識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其特征。 (二)難點: 2.用圖畫來描述和記錄植物的形態。 三、所需學習資源準備(除了教師、學生所用材料外,同時包括本課課外閱讀書目——全息閱讀) 教師材料: 多媒體課件、校園里植物圖片等。 學生材料: 學生活動手冊。 課外閱讀: 植物世界33-40頁。
學習過程設計(認知過程: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活動) ——復備課
教學內容: 我們校園里的植物。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校園中有那些植物。 教師活動: 教師展示不同的植物圖片。 評價活動: 小組評價,過程性評價。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疑問——啟動(5分鐘)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一幅校園中的植物的照片,問學生,“你們見過這種植物嗎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 在哪里見過它 ” 教師適時介紹植物名稱,幫助學生梳理植物各個部分的特征。 2.教師再出示一張學生種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實物,請學生觀察和描述。這時教師初步形成班級記錄表。記錄內容可包括學生說到的葉、開花、有果實等,他們知道的植物生長的地點, 例如墻角、墻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長需要陽光和水等。
二.倡導主動思考、鼓勵質疑;優化組合問題、積極導疑;生民主合作、協力解疑 —— 建構1(15分鐘)+總結1(4分鐘)+鞏固1(6分鐘)
1.引導學生討論應做的準備和注意事項。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達成共識:注意安全,不能邊走邊畫, 安全保管鉛筆。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提出要求:①活動時,小組一起行動;②不到有危險的地方去;③聽到老師的集合聲要及時回來;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傷害植物。 2.首先把他們帶領到事先確定的一棵植物前,組織學生圍在一起進行觀察,再次明確觀察和記錄方法;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開展觀察、記錄活動。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導,答疑解惑。
三、研討(6分鐘)
1.交流我們觀察的植物觀察、記錄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學生分享觀察和記錄結果時,邀請學生上臺展示,描述自己畫下來的植物的特征,說一說這棵植物的名稱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還有哪些新的發現。 2.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可能會在語言表達上有所不足,教師需要不斷追問、引導:“這棵植物長在哪里 這棵植物長了些什么 葉有什么特征 這棵植物開花了,以后會怎樣變化呢 ”教師要及時記錄學生的回答,并補充在班級記錄表中。最后教師設疑:在觀察和記錄的過程中你們還遇到了什么新的問題 激發學生繼續觀察和探索的興趣。
四.溝通課題內外,相機存疑——總結(4分鐘)
教師小結:校園里的植物既凈化了空氣,又美化了校園,我們應該愛護它們。
作業設計
師生共同完成活動手冊里P10的表格和記錄表。
當堂檢測(每課過關清單+拓展練習)
說一說 我們校園中有 、 、 、等植物。
板書設計
6.校園里的植物 校園里桂花、蘋果樹、杏樹…… 不拔起、不采摘、不傷害植物
教學反思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麻栗坡县| 安阳市| 南充市| 方正县| 乐昌市| 清涧县| 涟源市| 西平县| 贵溪市| 麦盖提县| 都江堰市| 玉环县| 张家口市| 贵南县| 萝北县| 仁怀市| 洮南市| 益阳市| 会东县| 柯坪县| 博客| 萍乡市| 新宁县| 云梦县| 海盐县| 原平市| 汝州市| 秦皇岛市| 新乐市| 化州市| 太谷县| 阿坝县| 虹口区| 莆田市| 波密县| 宽甸| 洛浦县| 玛纳斯县| 西城区|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