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生物核心知識點一、生物中的“選擇”1.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圈)。2.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場所是(小腸)。3.人的呼吸系統(tǒng)中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是(肺)。4.受精作用的場所是(輸卵管),胚胎發(fā)育的場所是(子宮)。5.生物分類單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門,綱,目,科,屬,種),基本單位是(種)。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饅頭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7.食物腐敗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8.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9.既儲存了主要的遺傳信息,又對細胞的生命的活動起著控制作用的是(細胞核)。10.人體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11.產(chǎn)生精子和卵細胞的生殖器官分別是(睪丸)和(卵巢)。12.魚離開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因為(生物依賴環(huán)境)。13.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數(shù)量最多的生物是(生產(chǎn)者——綠色植物)。14.打吊針或抽血時,選擇的血管是(靜脈)。15.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16.胎兒與母體物質(zhì)交換的結構是(胎盤)。17.用保鮮袋儲藏新鮮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18.受精卵細胞中的性染色體類型可能是(XX或XY)。19.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是(基因)。20.短時間內(nèi)大量繁殖植物體植株的方法是(組織培養(yǎng))。21.人體的結構層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合稱花蕊)。23.刷牙時牙齦常出血是患上了(壞血病),原位是(腎小球)。24.如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zhì),病變部21.泌尿系統(tǒng)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腎臟)。25.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溫,干燥,隔絕空氣)。26.哺乳動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體表多被毛)。27.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jù)是(化石)。28.細胞核中的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包含關系:(基因>DNA>染色體)29.體溫恒定的動物有(鳥類、哺乳類)。30.單子葉植物(小麥、水稻、玉米等)的種子,營養(yǎng)物質(zhì)儲藏在(胚乳),雙子葉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種子,營養(yǎng)物質(zhì)儲藏在(子葉)中。31.種子植物,(子房)發(fā)育為果實,(胚珠)發(fā)育為種子。32.接種的疫苗屬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屬于(抗體),都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33.生物體能由小長大是因為(細胞的分裂和生長)。34.與動物相比,植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5.植物體的營養(yǎng)器官是(根、莖、葉),生殖器官是(花、果實、種子)。36.植物的四大基本組織是(保護、營養(yǎng)、分生、輸導),動物和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是(上皮、結締、肌肉、神經(jīng))。37.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主要有(腐生細菌、真菌、蚯蚓)。38.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完整的種子才能萌發(fā)。39.根尖中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qū))。40.根毛細胞吸水的條件是(細胞液濃度>周圍溶液濃度)。41.植物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42.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43.生物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地位越高,體內(nèi)積存的有毒物質(zhì)(越多)。44.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45.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食物中的(糖類)。46.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紅細胞),能吞噬病菌的是(白細胞),能止血凝血的是(血小板)。47.動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都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并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49.尿的形成過程,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囊的重吸收)作用。48.被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zhì)有(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49.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jīng)元——神經(jīng)細胞)。50.完成人體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元、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元、效應器)五部分。51.人類特有的大腦皮層功能區(qū)是(語言中樞),因此人類能對(語言文字)產(chǎn)生條件反射。52.視覺的最終形成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聽覺的最終形成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53.視覺感受器是(視網(wǎng)膜),聽覺感受器是(耳蝸)。54.幼兒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癥);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癥)。55.長骨的結構包括(骨膜、骨質(zhì)、骨髓),骨折后有修復功能的是(骨膜)。56.控制父母性狀的基因,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57.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是(病毒)。58.細菌的細胞中沒有(成形的細胞核)。59.食品衣物上長毛發(fā)霉是由(霉菌)引起的。60.魚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泳)。61.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都屬于(病原體),正患病的人或動物都屬于(傳染源)。6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產(chǎn)物是(淀粉和氧氣);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產(chǎn)物是(水和二氧化碳)。63.種子萌發(fā)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64.人體內(nèi)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由(肺的換氣)實現(xiàn);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由(組織內(nèi)的氣體交換)實現(xiàn)。65.蔬菜水果堆放久了,引起發(fā)熱的原因是(呼吸作用釋放能量)。66.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為(麥芽糖),徹底消化后,產(chǎn)物是(葡萄糖);蛋白質(zhì)被徹底分解后,產(chǎn)物是(氨基酸);脂肪被徹底分解后,產(chǎn)物是(甘油和脂肪酸)。67.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它由(肝臟)產(chǎn)生。68.輸血時,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如A型血的病人,應為他輸入(A型血)。二、生物中的“過程”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2.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取拿與安放→對光→安放裝片→觀察→整理和存放3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1)植物細胞:擦→滴→撕→展→蓋→染→吸(2)動物細胞:擦→滴→刮→涂→蓋→染→吸4.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動物體(或: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或:人體)(2)植物體: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5.呼吸的全過程: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的通氣)→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里的氣體交換6.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7.體循環(huán):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8.肺循環(huán):右心室→肺動脈→肺部周圍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9.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光線→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wǎng)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視神經(jīng)→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產(chǎn)生正立的像10.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jīng)傳導神經(jīng)沖動→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三、生物中的“不一定”1.生產(chǎn)者不一定是綠色植物,還包括化能合成細菌和光能合成細菌。2.消費者不一定是動物,還包括寄生細菌和真菌。3.分解者不- -定是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生物圈中有些動物以動物遺體、遺物為食進行腐生生活,也屬于分解者,如蚯蚓、蜣螂。4.有些動物不一-定是消費者,如蚯蚓、蜣螂屬于分解者。5.大多數(shù)雙子葉植物種子沒有胚乳,但胡蘿卜、蓖麻等雙子葉植物種子有胚乳;大多數(shù)單子葉植物種子中有胚乳,但蘭花、慈菇、澤瀉等單子葉植物種子中無胚乳。6.似“魚”而非魚:娃娃魚(大鯢)為兩棲動物;鯨魚(即鯨)為哺乳動物;甲魚(即鱉)、鱷魚為爬行動物;章魚、魷魚、鮑魚、墨魚(烏賊)等屬于軟體動物。7.蝎、蜘蛛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不屬于昆蟲;蜈蚣為多足綱,不屬于昆蟲;螞蟻屬于昆蟲,但一般無翅。8.綠色植物并不一-定是葉片制造有機物,事實上,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就能制造有機物。但是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在活的植物體中,并不-定所有細胞都能進行組織培養(yǎng),導管為死細胞不能進行組織培養(yǎng)。9.并非所有魚的名稱中都有“魚"字,海馬、中華鱘、泥鰍都屬于魚類;并非生活在水中會游泳的動物一定是魚類,海豚、鯨屬于哺乳動物。10.不是所有生活在水中的動物都用鰓呼吸,如水生哺乳動物、水生爬行動物等用肺呼吸。11.鳥類不一定都會飛,如鴕鳥、企鵝等不會飛;會飛的也不一定是鳥類, 如昆蟲(節(jié)肢動物門)、蝙蝠(哺乳類)都會飛。12.并不是所有低級反射的中樞都在脊髓,還有小腦、腦干,如呼吸、心跳的基本生命中樞在腦干。13.并不是所有的變異都能夠遺傳給下一代,只有可遺傳的變異能夠遺傳;并不是所有的變異都是有利的,有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14.動脈血管里不一定都是動脈血,肺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靜脈血管里不一定都是靜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15.并不是所有的有機物都能提供能量,維生素屬于有機物但不分解提供能量。16.并不是所有的細胞都能分裂和分化,如:癌變細胞只分裂而不分化;成熟的紅細胞不分裂、不分化。17.所有的生物具有應激性,如對聲音、光、氣味、水的刺激作出反應,而只有具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動物才有反射。四、生物中常考的“過程”1、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2、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取拿與安放→對光→安放裝片→觀察→整理和存放3、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1)植物細胞:擦→滴→撕→展→蓋→染→吸(2)動物細胞:擦→滴→刮→涂→蓋→染→吸4、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1)動物體(或: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或:人體)(2)植物體: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5、呼吸的全過程: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的通氣)→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里的氣體交換6、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7、體循環(huán):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8、肺循環(huán):右心室→肺動脈→肺部周圍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9、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光線→角膜→房水→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wǎng)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視神經(jīng)→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產(chǎn)生正立的像10、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jīng)傳導神經(jīng)沖動→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11、尿的形成具體過程:12、反射弧的傳遞過程: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纖維→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纖維→效應器13、分類單位從小到大的順序:種→屬→科→目→綱→門→界14、昆蟲的發(fā)育過程: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受精卵→幼蟲→蛹→成蟲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受精卵→幼蟲-→成蟲15、原始生命的起源過程: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原始大氣) →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 (氨基酸、核苷酸)→有機大分子物質(zhì)(蛋白質(zhì)、 核酸)→獨立的體系→原始生命 (標志:原始的新陳代謝和個體增殖)16、人類進化的過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7、酸奶的制作步驟:滅菌→接種→密封→發(fā)酵五、生物中的“不一定”1、生產(chǎn)者不一定是綠色植物,還包括化能合成細菌和光能合成細菌。2、消費者不一定是動物,還包括寄生細菌和真菌。3、分解者不一定是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生物圈中有些動物以動物遺體、遺物為食進行腐生生活,也屬于分解者,如蚯蚓、蜣螂。4、有些動物不一定是消費者,如蚯蚓、蜣螂屬于分解者。5、大多數(shù)雙子葉植物種子沒有胚乳,但胡蘿卜、蓖麻等雙子葉植物種子有胚乳;大多數(shù)單子葉植物種子中有胚乳,但蘭花、慈菇、澤瀉等單子葉植物種子中無胚乳。6、似“魚”而非魚:娃娃魚(大鯢)為兩棲動物;鯨魚(即鯨)為哺乳動物;甲魚(即鱉)、鱷魚為爬行動物;章魚、魷魚、鮑魚、墨魚(烏賊)等屬于軟體動物。7、蝎、蜘蛛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不屬于昆蟲;蜈蚣為多足綱,不屬于昆蟲;螞蟻屬于昆蟲,但一般無翅。8、綠色植物并不一定是葉片制造有機物,事實上,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就能制造有機物。但是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在活的植物體中,并不一定所有細胞都能進行組織培養(yǎng),導管為死細胞不能進行組織培養(yǎng)。9、并非所有魚的名稱中都有“魚字,海馬、中華鱘、泥鰍都屬于魚類;并非生活在水中會游泳的動物一定是魚類,海豚、鯨屬于哺乳動物。10、不是所有生活在水中的動物都用鰓呼吸,如水生哺乳動物、水生爬行動物等用肺呼吸。11、鳥類不一定都會飛,如鴕鳥、企鵝等不會飛;會飛的也不一定是鳥類,蝙蝠(哺乳類)都會飛。12、并不是所有低級反射的中樞都在脊髓,還有小腦、腦干,如呼吸、心跳的基本生命中樞在腦干。13、并不是所有的變異都能夠遺傳給下一代,只有可遺傳的變異能夠遺傳;并不是所有的變異都是有利的,有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14、動脈血管里不一定都是動脈血,肺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靜脈血管里不一定都是靜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15、并不是所有的有機物都能提供能量,維生素屬于有機物但不分解提供能量。16、并不是所有的細胞都能分裂和分化,如:癌變細胞只分裂而不分化;成熟的紅細胞不分裂、不分化。17、所有的生物具有應激性,如對聲音、光、氣味、水的刺激作出反應,而只有具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動物才有反射。六、易錯、易混知識點干貨1、動物的呼吸:(1)蚯蚓主要靠濕潤的體壁呼吸;(2)草履蟲主要靠表膜呼吸;(3)蝗蟲的呼吸部位在胸部、腹部,而不是頭部;呼吸器官是氣管而非氣門;(4)青蛙主要靠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5)鳥類是雙重呼吸,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氣囊具有暫時貯存氣體(輔助呼吸)的功能;(6)魚類主要用鰓呼吸,軟體動物多用鰓呼吸。2、(1)保護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2)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途徑;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做選擇題時注意:這幾種說法有時混在一起,還需要和其他選項相比較來選)(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目的:保護基因的多樣性。3、近視眼:晶狀體曲度過大,眼球前后徑過長,配戴凹透鏡;遠視眼:晶狀體曲度過小,眼球前后徑過短,配戴凸透鏡。觀察由遠到近的物體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曲度變大,前后徑變長。4、尿的形成:腎小球和腎小囊內(nèi)壁的濾過作用,使得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物質(zhì)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不含有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zhì)。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的是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而尿素、一部分無機鹽和水等形成尿液,且尿素和無機鹽的濃度增加。5、特殊血管內(nèi)的血液:肺動脈內(nèi)流靜脈血;肺靜脈內(nèi)流動脈血;腎靜脈內(nèi)流含氮廢物最少,或尿素含量最少的靜脈血;從小腸出來的血液是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最多的靜脈血。6、(1)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輸卵管;(2)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子宮;(3)產(chǎn)生卵細胞的結構一一卵巢;(4)產(chǎn)生精子的結構——睪丸;(5)生命的起點——受精卵;(6)胎兒和母體交換物質(zhì)的器官——胎盤;(7)胚胎發(fā)育早期所需的營養(yǎng)來自——卵黃;(8)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子宮內(nèi)膜叫著床(俗稱懷孕)。7、將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再放入大燒杯內(nèi)隔水加熱,褪去的是葉綠素而不是葉綠體。8、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是清水;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的是生理鹽水,染色用的液體都是碘液。9、生態(tài)系統(tǒng)一般都由四種成分組成,而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只含有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缺少了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七、生物中的生活常識1、人在打點滴(打針)時,藥物注射到人體內(nèi)的血管及平常所說的“青筋”都是指靜脈。2、做親子鑒定時需要從血液中提取DNA,DNA來自血液成分的白細胞。3、血小板過少,機體會異常出血(血友病);血小板過多,機體易形成血栓。4、人體缺氧時數(shù)量明顯增多的血細胞是紅細胞。5、釀酒、做饅頭或面包——酵母菌;制作酸奶、奶酪和泡菜——乳酸菌;制醋 ——醋酸桿菌。6、生病后需藥物治療,口服和注射都可以,但注射比口服見效快。注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而口服要經(jīng)消化、吸收才能進入血液,然后才隨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缴眢w各處。7、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溺水或意外事故等情況時,先判斷他(她)有無呼吸或意識后,立即撥打120急救,求助急救中心或實施人工呼吸、傷口處理等措施。8、早春播種時常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是為了提高地表溫度,為種子萌發(fā)提供適宜的溫度。9、我們食用的水果或糧食產(chǎn)量比較高的原因:提高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多;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少,故積累有機物多。10、人體廢物排出的三條途徑:呼吸系統(tǒng)排出少量水和二氧化碳;泌尿系統(tǒng)排出大量的水、尿素和無機鹽;皮膚排出部分水、尿素和無機鹽。八、生物學的基本觀點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是學習生物的重要目標之一,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又是學習、研究生物學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就可以更迅速更準確地學到生物學知識。1、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一是一定的結構產(chǎn)生與之相對應的功能;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2、生物的整體性觀點系統(tǒng)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也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例如,細胞膜、線粒體、中心體等細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們組成一個整體細胞的時候才能完成對應的功能,如果離開了細胞的整體,單獨的一個細胞器是無法完成它的功能的。3、生物進化適應的觀點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地運動變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chǎn)生、發(fā)展、和滅亡的過程,所謂產(chǎn)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fā)展就是生物的進化。4、生態(tài)學觀點生態(tài)學觀,點的基本內(nèi)容是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生物與環(huán)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