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外觀變化 教學設計課題 外觀變化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三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外觀變化》是川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第三單元《玩轉Scratch——歡歡出行》中的關鍵一環。課程通過熊貓歡歡去熊貓館的情境,巧妙地融入了Scratch編程中外觀變化的知識點,旨在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改變角色大小、顯示與隱藏的基本技能。教材通過氣球時隱時現、不斷改變大小的實例,生動展示了Scratch編程中“將大小增加”、“將大小設為”、“顯示”、“隱藏”等模塊的實際應用。這些模塊不僅是Scratch編程的基礎組成部分,也是實現角色動畫效果和交互功能的重要手段。通過學習本課內容,學生不僅能夠增強對Scratch編程的興趣,還能在實踐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后續更復雜的編程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學習目標 信息意識:學生能夠認識到Scratch編程中外觀變化元素(如大小、顯示與隱藏)對于創造動態、有趣的互動場景的重要性,理解這些元素在編程中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培養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敏感性和判斷力。計算思維: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夠運用“將大小增加”“將大小設為”“顯示”和“隱藏”等模塊,設計并實現氣球時隱時現、改變大小的效果,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算法設計能力,形成初步的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學生能夠利用Scratch平臺,結合所學外觀變化知識,進行創作性的嘗試,如設計個性化的氣球動畫效果,或探索其他角色的外觀變化,以激發創新思維和創造力,提升數字化學習和創新能力。信息社會責任:在創作過程中,學生能夠遵守信息技術應用的道德規范,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制作或傳播不良內容。同時,通過分享自己的作品,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信息社會責任感。重點 了解改變大小、顯示與隱藏。難點 掌握模塊“將大小增加 ”“將大小設為”“顯示”“隱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通過多媒體展示熊貓在熊貓館外的動畫場景,并提出問題:“如果熊貓不小心走進了草坪,我們如何用Scratch編程幫助它避免進入草坪呢?”簡要介紹本課將要學習的內容——顏色偵測和條件判斷,并強調它們在Scratch編程中的重要性。 觀看動畫場景,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傾聽教師對新課內容的介紹,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好奇和期待。 通過動畫場景和問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講授新課 環節一:顏色偵測模塊介紹與演示教師活動:導入概念:向學生們介紹Scratch編程中的顏色偵測功能,說明它能讓角色感知并識別場景中的特定顏色區域。演示操作:在Scratch編輯器中打開一個新項目,展示如何設置顏色偵測模塊。選擇熊貓角色,在“事件”類別中找到“當綠旗被點擊”積木塊,并拖拽到腳本區。然后,從“運動”類別中找到“碰到顏色?”積木塊,設置需要偵測的顏色(比如草坪的綠色)。解釋原理:詳細解釋顏色偵測模塊的工作原理,即角色在移動過程中會不斷檢測是否碰到了設定的顏色,如果碰到則觸發相應的動作或事件。提問互動:詢問學生是否理解了顏色偵測的概念和用法,鼓勵他們提出疑問或分享想法。環節二:條件判斷模塊講解與實例展示教師活動:概念講解:介紹“如果...那么...”條件判斷模塊,解釋其在Scratch編程中的重要作用,即根據特定條件來執行不同的代碼塊。實例展示:創建一個簡單的Scratch示例,展示如何使用條件判斷模塊結合顏色偵測來控制熊貓角色的行為。比如,當熊貓碰到綠色草坪時,顯示一個警告信息。分析代碼:逐步分析示例中的代碼,指出“如果...那么...”模塊如何根據顏色偵測的結果來控制腳本的執行流程。學生實踐:要求學生跟隨教師的步驟,在自己的Scratch項目中嘗試使用條件判斷模塊和顏色偵測來控制角色的行為。環節三:重復執行模塊應用與熊貓規則實現教師活動:引入模塊:介紹“重復執行”模塊,解釋其用于讓代碼塊反復執行的功能,這對于實現熊貓持續偵測草坪的功能至關重要。結合應用:展示如何將“重復執行”模塊與“碰到顏色”和“如果...那么...”模塊結合使用,以確保熊貓在移動過程中不斷檢測草坪顏色,并根據檢測結果做出相應反應。編程實踐:指導學生完成熊貓去熊貓館不能進入草坪的完整編程邏輯。讓學生設置熊貓的移動腳本,并結合顏色偵測和條件判斷來實現熊貓在接近草坪時停止或轉向的行為。問題解決: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及時解答他們在編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完善熊貓的行為邏輯。 觀看教師的演示,并跟隨教師的步驟在Scratch中嘗試設置顏色偵測模塊。思考并嘗試理解顏色偵測模塊的工作原理。認真聽講,理解條件判斷模塊的概念和用法。嘗試在Scratch中使用條件判斷模塊,結合顏色偵測實現簡單的邏輯判斷。學習“重復執行”模塊的使用方法,理解其在Scratch編程中的循環執行功能。嘗試在Scratch中實現熊貓不進入草坪的編程邏輯。 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實踐,使學生掌握Scratch中顏色偵測模塊的基本設置和使用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實踐,使學生掌握條件判斷模塊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在Scratch編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實踐,使學生掌握“重復執行”模塊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在實現復雜邏輯中的重要作用。課堂練習 布置課堂練習任務:讓學生使用所學知識,在Scratch中創建一個熊貓去熊貓館的場景,并確保熊貓不會進入草坪。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根據教師的要求,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課堂練習任務。在實踐過程中,嘗試解決遇到的問題,并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 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顏色偵測、條件判斷和重復執行模塊的使用方法。點評學生的課堂練習作品,提出改進建議。 回顧本課學習的內容,鞏固所學知識。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作品,以便更好地實現熊貓不進入草坪的規則。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課學習的知識點,并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通過作品的點評和建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板書 外觀變化1、改變大小2、顯示與隱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