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偵測判斷 教學設計課題 偵測判斷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三年級教材分析 《偵測判斷》一課是川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第三單元《玩轉Scratch——歡歡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Scratch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顏色偵測和條件判斷的概念,旨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學習“碰到顏色”模塊,學生將能夠利用Scratch實現角色與特定顏色的交互,增強了程序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同時,“如果...那么”模塊的學習將使學生理解條件判斷在編程中的重要性,能夠根據不同的條件執行不同的操作。而“重復執行”模塊則為學生實現更復雜的功能提供了可能。本課內容既是對前課知識的鞏固和拓展,也為后續學習Scratch的高級功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目標 信息意識:通過學習《偵測判斷》,學生能夠意識到Scratch編程中顏色偵測與條件判斷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理解這些概念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敏感性和主動性。計算思維: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思維,理解并掌握“碰到顏色”“如果...那么”以及“重復執行”等模塊在Scratch編程中的使用方法和邏輯結構,能夠利用這些模塊編寫簡單的條件判斷程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學生能夠通過數字化學習的方式,探索Scratch編程中的偵測判斷和條件執行等高級功能,發揮創新思維,嘗試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更復雜的編程任務中,創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信息社會責任:在學習《偵測判斷》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信息技術使用中的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理解編程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并能夠在編程實踐中遵守相關規定,維護信息安全,展現出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重點 了解顏色偵測、條件判斷。難點 掌握模塊“碰到顏色”“如果...那么”“重復執行”。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一段Scratch編程制作的熊貓在公園中行動的動畫,引出熊貓不能進入草坪的規則。提問學生:你們認為如何確保熊貓在Scratch動畫中不進入草坪呢?引導學生思考顏色偵測和條件判斷在編程中的應用,激發學生興趣。 觀看動畫,思考熊貓行動規則。回答問題,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 通過動畫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思考,為新課內容做好鋪墊。講授新課 環節一:了解顏色偵測與條件判斷教師活動:展示情境:首先,通過Scratch軟件展示一個熊貓角色正在向熊貓館前進的場景,途中有一片草坪。提出問題:接著,教師提問:“如何讓熊貓在前往熊貓館的過程中避免進入草坪呢?”引發學生的思考。介紹顏色偵測:然后,教師詳細解釋顏色偵測的概念,即Scratch如何識別舞臺上的特定顏色。展示如何設置顏色偵測的閾值,確保偵測的準確性。演示條件判斷:接下來,教師演示如何使用“如果...那么”模塊來進行條件判斷。展示一個簡單的例子,如“如果熊貓碰到綠色,那么停止移動”。總結概念:最后,教師總結顏色偵測和條件判斷在Scratch編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強調它們在實現游戲邏輯和規則中的關鍵性。環節二:掌握模塊“碰到顏色”“如果...那么”“重復執行”教師活動:演示“碰到顏色”模塊:教師首先演示如何添加“碰到顏色”模塊到熊貓角色的腳本中,并設置需要偵測的顏色(如草坪的綠色)。結合“如果...那么”模塊:隨后,教師展示如何將“如果...那么”模塊與“碰到顏色”模塊結合使用,實現當熊貓碰到綠色時執行特定動作(如轉向或停止)。引入“重復執行”模塊:為了確保熊貓在整個行進過程中都能避免草坪,教師引入“重復執行”模塊,并解釋它如何確保條件判斷持續進行。編寫完整腳本:教師現場編寫一個完整的腳本,包含熊貓從起點到熊貓館,途中避免進入草坪的邏輯。邊編寫邊解釋每個模塊的作用和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學生互動:在編寫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提問和發表看法,及時解答學生的疑惑,確保學生理解并掌握這些模塊的使用。環節三:實戰演練與問題解決教師活動:布置任務: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編寫一個類似的腳本,讓熊貓角色在前往熊貓館的過程中避免進入草坪。巡視指導:在學生編寫腳本的過程中,教師巡視課堂,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并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問題解決:對于學生在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先自行嘗試解決,然后再給予必要的提示和解答。案例分享:選擇幾個編寫成功的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分享,讓其他學生了解不同的實現方法和思路。總結提升:最后,教師總結學生在編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強調在編程過程中要注重邏輯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認真聽講,觀察教師演示。跟隨教師思路,思考如何應用所學模塊。打開Scratch軟件,跟隨教師步驟操作。繪制草坪,設置顏色。編寫腳本,嘗試實現熊貓不進入草坪的效果。學習“重復執行”模塊的使用方法。觀察教師展示的完整程序,理解各部分模塊如何協同工作。 通過教師講解和演示,使學生了解顏色偵測和條件判斷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掌握“碰到顏色”和“如果...那么”模塊的使用方法,提高動手能力。通過介紹“重復執行”模塊,使學生了解如何編寫一個完整的Scratch程序,實現熊貓在公園中行動且不進入草坪的效果。課堂練習 發布課堂練習任務: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場景,讓熊貓在場景中移動,同時確保不進入設定的禁止區域。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 根據教師要求,設計場景,編寫程序。在實踐中遇到問題,積極向教師請教。 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強調顏色偵測、條件判斷和重復執行模塊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創作中,發揮創造力。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加深理解。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Scratch作品中。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所學內容,激發創作熱情。板書 偵測判斷1、顏色偵測2、條件判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