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的運動》《晝夜變化的時空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礎·第一章地球的運動·第二節地球運 動的地理意義。【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標分析及應用】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地球運動 ”是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包括地球運動的形式、特征和地理意義。其中,形式和特征是基礎,地理意義是核心。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是指由地球運動引起的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現 象,其行為動詞“說明 ”,方法是“結合實例”,這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還要在實 例中分析這些現象及規律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重要意義。本課時通過模擬實驗和自制學具,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晝夜交替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還能提升學生的地 理實踐力。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課堂上結合生活實際分析晝夜長短變化對路燈開關 的影響,將所學知識用于分析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學習生活的地理。結合古詩詞的描述,感受古 人智慧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習俗,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民族自豪感。【學情分析及教學落點】學生已學過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對地球生命的形成條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單元的 第一、二課時中,學生也學習了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特別是第一課時中關于“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將在本課時進行深入應用,分析其對晝夜長短變化帶來的影響。通過對中國古代計時工具和授時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科認知和民族自豪感,升華單元思想。【教學目標】1.通過模擬實驗,說明晝夜交替的成因,并結合實例說明其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地理實踐力、 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2.制作并運用學具,分析晝夜長短的成因及時空變化規律,并結合實例說明晝夜長短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 響。(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3.聯系古籍記載和古詩詞里對地理現象的生動描述,分析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帶來的影響,感受中國傳統 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晝夜交替、晝夜長短的變化教學難點: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規律及成因【教學方法】實驗法、小組合作、繪圖法、講授法【教 具】多媒體課件、地球儀、自制教具【課 時】1 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 入: 感悟授時 文化 日晷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來確定當地的時間, 陰天或夜晚沒有日影時古人怎么確定時間 呢? 思考后回答 聯系上節課的“ 日 晷 ”,進入本節課 的學習引入“漏刻 ”,播放視頻,了解漏刻是如何 計時的 觀看視頻, 感受古人計 時里的中國智慧 增加學生對中國傳 統文化的了解和民 族自豪感展示《舊唐書》關于漏刻的記載:“晝夜共 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冬至之日,晝漏 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 漏四十刻。春分秋分之時, 晝夜各五十刻。 ” 提出問題:為什么有晝夜?晝夜為什么交替 晝夜長短為什么會發生變化?有什么規律? 晝夜變化對地球孕育生命和我們的生產生活 有什么影響? 帶著問題進入本課的 學習 用問題統領本課時 的主要內容任務一: 認識晝夜 交替 說明實驗環境、器材、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活動 1:靜態演示,知晝夜和晨昏線 結合學生演示,提出難點問題: 1.晨昏線是什么形狀?與太陽光線有什么關 系? 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光 照射地球儀表面, 觀察 地球儀表面的明暗狀 況和分界線。 先小組合作, 再上臺演 示,注意觀察操作是否 正確,思考如何改進, 再分析實驗現象并回 答問題 將現實中的地球運 動轉化為模擬的地 理教具動態演示, 幫助學生理解晝夜 現象和晝夜交替的 成因活動 2: 動態模擬,析晝夜交替及其影響 結合學生演示,提出難點問題: 2. 地球自轉時, 晨昏線相對地球表面是向東 還是向西移動? 進一步提出問題 3、4,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晝 夜交替的原因和影響 3. 假如地球不自轉但公轉, 晝夜會交替嗎? 周期呢?對地球表面的溫度有什么影響? 4. 地球自轉導致晝夜每 24 小時交替一次, 對地球生命和人類活動有什么影響?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回答問題 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光 照射地球儀表面的同 時轉動地球儀, 模擬地 球的運動, 觀察地球儀 表面的明暗狀況和分 界線。 先小組合作, 再上臺演 示,注意觀察操作是否 正確,是否需要改進, 觀察并分析實驗現象, 回答問題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晝 夜交替帶來的影響過渡 開學以來, 每天下午放學后, 天越來越 (亮/黑)。學校附近中江大道上的路燈開啟 時間也越來越 (早/晚)。 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 實際觀察,回答問題 關注生活,發現生 活中的地理現象和 地理問題提出問題:路燈開啟時間與日落時間密切相 關,為什么呢?最近一個月蕪湖的晝長有什 么變化? 為什么變化? 其他地區也是這樣 嗎? 帶著問題進入學習任務二: 分析晝夜 長短的變 化 活動 3:制作學具,知晝夜長短變化原因 思考問題 1: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晨 昏線會移動嗎?被分割的各緯線圈的晝弧和 夜弧的長短有變化嗎? 提供制作材料,要求學生制作學具 通過制作學具,說明晝夜長短變化的原因。 根據所給制作材料, 結 合太陽直射點移動和 晨昏線的相關知識, 動 手制作學具, 能直觀且 方便的演示太陽直射 點的移動與晝夜長短 的關系。 提高學生的地理實 踐力,將抽象的地 理概念轉化為形象 的地理學具,可以 更好地理解晝長長 短變化的原因活動 4:借助學具,析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2.展示表格,要求學生用演示北半球二分二 至日時的晝夜狀況并完成表格內容 3. 橫向看表格內容, 歸納同一時間不同緯度 地區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緯度(空間)變 化規律)。 4. 縱向看表格內容, 歸納同一地區不同時間 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時間(季節)變化規 律)。 先小組合作, 再分組上 臺演示, 共同完成表格 內容。 結合表格內容, 按要求 歸納晝夜長短的時空 變化規律。 小組合作與競爭,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 與度提高學生的歸納 能力5.參照教材 P6“繪制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 意圖” ,在下右圖中繪出一年中蕪湖(31° N)和北京(40°N)的晝長變化曲線,并對 比今天兩地的晝長,再對比兩地的晝長變化 幅度與緯度有什么關系? 注:一年中蕪湖(31°N)的最長晝長為 14 時 10 分,北京(40°N)的最大晝長為 14 時 51 分。 按要求在所給圖中繪 制蕪湖和北京的晝長 變化曲線,并找出晝 長變化幅度與緯度的 關系 提高學生的繪圖能 力和解決實際問題 的能力引導學生提煉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規律 提煉晝夜長短的時空 變化規律傳承 東方智慧 活動 5:學以致用,探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 結合生活常識和本節 知識分析 關注生活中的地理 現象,運用所學知 識解決問題。1.學校附近的中江大道路段的路燈開關時間 和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相近,推測影響路 燈開啟和關閉時間的因素有哪些?2.結合情境導入中的材料,引導學生運用規 律補充古籍《舊唐書》中的相關描述,并結 合生活思考春分日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運用規律, 完成《舊唐 書》中對春分日和秋分 日之后晝長變化情況 的描述 帶領學生感受中國 傳統文化的魅力, 提升民族自豪感和 文化自信3.展示古詩,要求學生判斷詩名中的節氣, 思考該節氣后晝長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產生 了哪些影響? 解讀古詩, 運用規律判 斷古詩中的節氣名稱 并結合生活說說該節 氣后晝長變化帶來的 影響課堂 小結 展示本課內容結構進行小結 在學習任務單中填寫 本課內容結構 提高學生的歸納能 力課后 問題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宋·蘇軾《春宵》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一刻 ”與中國古代計時工具“漏刻 ”有關, 那么“一寸光陰 ”又和哪種古代計時工具有 關呢? 帶著問題, 預習下節課 內容 為下節課的學習鋪 墊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除了導致晝夜長短的時 空變化,對太陽高度的變化又有什么影響 呢?【課堂小結】【教學反思】1.學生小組合作時間較短,教師引導、指導較少,講述較多。2.學具使用不夠充分,沒有發揮學具的動態演示功能。3.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不充分,鼓勵方式單一。地球的運動第 3 課時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高二 學期 第一教材 書名:普通高中教科書 地理選擇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礎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版次: 2020 年 6 月第 1 版單元 第一單元 地球的運動課題 晝夜變化的時空分析(第 3 課時)學生基本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學習目標1.通過模擬實驗,說明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的成因,并結合實例說明其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2.制作并運用學具,分析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規律及成因,結合實例說明晝夜長短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課前學習任務單1.認識漏刻(見課前資料)2.注意觀察最近一個月左右下午放學后的天色變化3.預習晝夜交替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課中學習任務單【學習任務一】認識晝夜交替 活動 1:靜態模擬,知晝夜和晨昏線 1.晨昏線是什么形狀?與太陽光線有什么關系? 活動 2:動態演示,析晝夜交替及其影響 2. 地球自轉時,晨昏線向東還是向西移動? 3. 假如地球不自轉但公轉,晝夜會交替嗎?周期呢?對地球表面的溫度有什么影響? 4. 地球自轉導致晝夜每 24 小時交替一次,對地球生命和人類活動有什么影響?。【學習任務二】分析晝夜長短變化 活動 3:制作學具,知晝夜長短變化的原因 1.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晨昏線會移動嗎?被分割的各緯線圈的晝弧和夜弧的長短有變化嗎? 根據所給材料,結合太陽直射點移動和晨昏線的相關知識,動手制作一個學具,能直觀且方便的演示太陽 直射點的移動對晝夜長短的影響。 活動 4:借助學具,析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 2. 用學具演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時的晝夜狀況,說出直射點位置,以北半球為例,對比北半球各地晝弧、 夜弧的長短,完成下面的表格。 日期太陽直射點 的位置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北半球緯度升高晝長變化 北半球出現極晝極夜的地區北半球晝夜長短的 緯度變化規律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晝長 12 小時3 月 21 日——6 月 22 日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晝長 12 小時6 月 22 日——9 月 23 日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晝長 12 小時9 月 23 日—12 月 22 日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晝長 12 小時12 月 22 日—3 月 21 日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晝長 12 小時 北半球晝夜長短的 季節變化規律3. 橫向看表格內容,歸納同一時間不同緯度地區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緯度(空間)變化規律)。 4. 縱向看表格內容,歸納同一地區不同時間的晝夜長短變化規律(時間(季節)變化規律)。 5.參照教材 P6“繪制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示意圖”, 在下右圖中繪出一年中蕪湖(31°N)和北京(40°N) 的晝長變化曲線,再對比兩地的晝長變化幅度,與緯度有什么關系? 注: 一年中蕪湖(31°N)的最長晝長為 14 時 10 分,北京(40°N)的最大晝長為 14 時 51 分。。小結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規律并提煉:活動 5:學以致用,探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 1.路燈的開關時間和日出、日落時間密切相關,推測影響路燈開關時間的因素有哪些? 9 月 15 日9 月 22 日9 月 29 日10 月 6 日10 月 13 日10 月 20 日日落時間18:12:4718:03:4117:54:3817:45:4917:37:2417:29:32關閉時間18:1218:0317:5717:4717:3917:272.請嘗試補充《舊唐書》中古人對春分日和秋分日之后晝長變化情況的描述。 晝夜共百刻。 冬夏之間, 有長短。冬至之日, 晝漏四十刻, 夜漏六十刻。夏至, 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 刻。春分秋分之時,晝夜各五十刻。 。 3.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判斷兩位詩人分別描述了哪個節氣的晝夜長短狀況?說說這種變化給古人的生活帶 來了哪些影響? 《 》 《 避暑北池》唐·劉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唐·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第 3 課時 晝夜變化的時空分析》內容結構:課后學習任務單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宋·蘇軾《春宵》7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一刻”與中國古代計時工具“漏刻”有關,那么“一寸光陰”又和哪種古代計時工具有關呢?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除了導致晝夜長短的時空變化,對太陽高度的變化又有什么影響呢?推薦的學習資源1.央視節目《我有傳家寶——古人計時智慧多》 2.央視節目《跟著書本去旅行——南京游記——紫金山天文臺下》 3.央視節目《探索發現》節氣——時間里的中國智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