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知識清單一、積變 · 大不列顛的醞釀——工業革命的背景1.政治前提:英國“光榮革命”后確立君主立憲制,國內政局穩定,政府積極鼓勵經濟發展。2. 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1)圈地運動——農業資本主義發展迅速——農產品、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2)殖民擴張——資本原始積累、原材料、海外市場3)手工工場——生產技術3.思想文化1)17世紀中期,英國成為歐洲的科學技術中心之一,科學家關心社會對技術的需求。2)牛頓力學、熱學等自然科學的發展為機器的產生奠定理論基礎;3)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4.必要性: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和需求的增長,手工生產的產品已不能滿足需要,急需提高生產力。(直接原因)二、遞變 · 革命風云的激蕩----工業革命的進程(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過程階段 部門 機器和技術發明 歷史意義第一階段 (機器發明與工廠出現) 棉紡織業技術革新 飛梭→ 珍妮機→水力紡紗機和騾機→水力織布機 棉紡織業基本實現 機械化 生產(生產方式革命)工廠出現 1771年,阿克萊特在曼徹斯特開辦了第一家水力紡紗廠 成為近代工廠的開端,采用機器生產的工廠逐漸取代了手工工場(生產組織革命)第二階段 (動力與 交通運 輸革命) 動力領 域革命 1782年,瓦特試制出旋轉運動的“復動式 蒸汽機”,1785年,經瓦特改良的蒸汽機開始在 棉紡織工廠使用 ①產生巨大動力;②解決了生產動力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問題;③工廠大量集聚,形成工業城市;④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⑤是英國工業革命中偉大的技術發明,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⑥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交運革命 19世紀初,汽船、火車先后問世 改善了水陸交通狀況,擴大了各地經濟聯系完成階段 機器工業迅速成長 19世紀中葉,英國的機器制造業 實現了機械化 機器制造業的機械化標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2.特點:①英國一枝獨秀;②以輕工業為主;③成就主要來自工匠的經驗總結;④企業主要為中小企業。3.擴展:從英國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從大西洋沿岸逐步深入內陸;歐美其他國家紛紛通過稅收、立法、直接投資等方式推動工業發展。(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1.背景:1)歐美大多數國家已經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社會相對穩定;2)經濟發展;3)自然科學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新技術、新發明不斷。2.主要成就1)動力:電力技術的廣泛開發和應用,“電氣時代”;2)交通:內燃機的創制和應用(汽車、飛機)3)新興產業:化學工業興起、石油化工業發展4)舊產業部門:煥發新的活力(煉鋼、紡織、采煤、機器制造和鐵路運輸),“鋼鐵時代”3.特點:①在多個國家和幾乎所有領域同時展開;②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③技術革新的重心由輕工業轉移到重工業;④技術領先地位從英國轉移到德國、美國。三、巨變 · 科技榮光的驚世----工業革命的影響1.生產力: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給實現了工業化的各國帶來了空前的經濟繁榮。2.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建立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科學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視;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出現壟斷組織。3.社會階級結構:工業革命造成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工業資產階級通過改革,進一步鞏固了統治。工人階級迅速崛起,為爭取自己的權力開展斗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中間階層也開始發展。)4.社會生活:工業革命帶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城市化;生活的改善;休閑娛樂和群眾性體育運動逐漸興起;報刊書籍發行量大增;女性社會地位逐漸提高;人口明顯增加)5.社會問題的出現與解決:問題: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解決:在工人運動的推動下,歐美各國開始通過社會立法來解決這些問題。6.世界格局: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緊密世界聯系加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注意點 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兩次工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18C60S—19C中葉) 第二次工業革命(19C70S—20C初)主要標志 瓦特發明的“改良蒸汽機” 電力的廣泛應用前提條件 政治前提 光榮革命后,君主立憲政體確立,政治穩定,政府積極鼓勵經濟發展 19世紀中后期,歐美主要國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代議制緩和了社會矛盾,國際環境相對穩定資本 殖民掠奪促進資本原始積累 工業革命后殖民擴張,進一步積累資金原料 英國本身豐富的煤鐵資源和海外殖民擴張擁有大量廉價的原材料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殖民擴張,大量的廉價原材料市場 海外殖民擴張有廣闊的海外市場(關鍵因素),圈地運動擴大國內市場 工業革命促進殖民擴張,擴大海外市場科技 工場手工業的專業分工和技術積累 17C中期英國成為歐洲科技中心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量大技術創新和積累;自然科學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電磁學和化學成就等勞動力 英圈地運動和農業發展形成大量自由勞動力 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關系直因 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 自然科學的研究取得突破性地進展.工業成就和過程 動力 蒸汽動力 電力和內燃機動力工業結構 紡織業、機器制造、鐵路運輸、煤炭、鋼鐵等工業興起;但各國以輕工業為主促進工業化進程 電力、電器,汽車、飛機,化學、石油等工業興起,開始有輕工業轉為以重工業為主導,主要國家實現工業化新興產業 機器制造、鐵路運輸 電力、電器、化學、石油、汽車、飛機巨大影響 生產力 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極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組織 工廠制度 壟斷組織階段 自由資本主義時代 壟斷資本主義時代階級結構 工業資產階級推進政治改革;工人階級迅速崛起,中間階層出現 壟斷資產階級逐漸控制國家政權;工人階級壯大;中堅階層力量發展壯大國際共運 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革命 國際共運走向聯合;列寧主義誕生,俄過十月革命誕生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殖民擴張 武力擴張;商品輸出;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 資本輸出;瓜分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世界市場 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國際格局 英國確立世界霸權; 西歐進一步對外侵略,形成“東方從屬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美、德等工業國沖擊了英國的霸權,英德矛盾開始激化,并逐漸演變成兩大軍事軍團,走向“一戰”;東方完全從屬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民族主義 尤其是英國加強對亞洲的擴張促使了亞洲革命風暴(太平天國運動代表)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促使亞洲的覺醒和非洲的抗爭能源結構 煤炭成為主要消費的能源 石油和電力成為主要消費的能源文藝 現實主義文學、繪畫、音樂藝術主流 現代主義文學、美術、音樂藝術主流四、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1.經濟基礎: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弊端暴露。2.階級基礎: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表明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史舞臺。3.理論基礎:吸收前人的優秀思想成果:1)德意志的古典哲學;2)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3)●注意點: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①代表:法國人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人歐文;②共同點: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反對自由放任的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③評價: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現實力量和正確有效的途徑,他們的設想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B、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成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4.實踐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探索與革命實踐五、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誕生1.標志:1848年2月發表《共產黨宣言》2.主要內容:1)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2)揭示了資本主義在積累財富和資本的同時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奪必將引起工人階級反抗的社會現實;3)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4)肯定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5)宣告了無產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偉大使命;6)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二)發展1.革命實踐:積極投身于1848年歐洲革命2.理論探索1)撰寫《資本論》,創立剩余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中最重要的文獻之一。2)創立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辯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三)意義1.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2.成為世界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3.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三、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一)第一國際1.背景: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積極促進工人階級的國際聯合。2.成立: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這就是歷史上的“第一國際”3.意義:它的成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二)巴黎公社1.背景:爆發具有自發性和偶然性爆發具有自發性和偶然性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自發性(沒有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沒有馬克思主義指導)偶然性(在普法戰爭失敗下,國內矛盾激化的情況下爆發的)2.措施:措施具有革命性類別 內容 評價政權 建設 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 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工人階級的一個創舉)廢除舊軍隊、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經濟 政策 (沒收逃亡資本家工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 觸及資本主義私有制,明顯的無產階級性質3.結果:失敗具有必然性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聯合扼殺。1)根本原因:法國資本主義發展處于上升時期,法國政治、經濟發展還不足以廢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2)客觀原因:①資產階級反動勢力過于強大;②國內外聯合鎮壓(法資產階級和普)3)主觀原因:法國工人階級力量弱小,在政治上還不成熟:①沒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②沒有能乘勝追擊殘敵;③沒有沒收法蘭西銀行,讓它給反動政府以資助;④沒有能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孤軍作戰。4.意義:意義具有深遠性1)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2)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3)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