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信息技術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數據管理與安全教學目標1. 有效地管理文件數據。 2. 樹立計算機數據安全意識。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做好數據防護安全和數據本身的安全。教學難點: 數據加密和校驗。教學過程導入 高一(2)班張義同學使用家里的電腦時,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多出來幾個文件,懷疑系統中了病毒,下載并打開MD5數據校驗工具,果然是文件被篡改了。做了數據備份后,張義選擇了恢復到出廠系統windows10,安裝的應用軟件都沒有了。這時做生意的爸爸打來電話讓他幫忙打開電腦上的“貨物詳情”這個文件,跟客戶確認一些數據,記得之前用wps word打開過。基于目前的情況,張義同學有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1及時打開備份文件“貨物詳情”文件,將數據匯報給爸爸。 2保證數據的安全,避免再次中病毒或是其它方面的侵害。 學習了本節課之后我們再來討論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 一、數據管理 1概念 利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收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過程。 2發展階段 (1)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數據庫管理三個階段。 (2)人們日常使用的計算機中,數據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儲。 目前使用較廣的windows操作系統中,可以用文件擴展名來表示某些特定的文件類型,比如常見的有:文本文件(.txt.docx,.wps),網頁文件(.html),圖片文件(.bmp,.jpg,.gif),音頻文件(.wav,.mp3,.wma,.),視頻文件(avi,mp4,.wmv,)軟件開發人員在編寫具體應用軟件時,需要將與應用有關的所有數據收集在一個文件中。每個應用程序都有自己的數據文件,數據可能在多個文件中重復出現,造成數據冗余,這就需要使用數據庫來解決這個問題。 數據管理技術 傳統數據庫技術基于結構化數據開發;隨著數據采集技術的提高,數據量急劇增長,大量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被采集;現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數據管理水平正不斷提高。 二、數據安全 1現狀與威脅因素 現狀:大到國家戰略,小到個人生活,都與數據息息相關,數據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 威脅因素:硬盤驅動器損壞、操作失誤、黑客入侵、感染計算機病毒、遭受自然災害。 2存儲介質的防護 主動防護:磁盤陣列、數據備份、異地容災 3數據本身的安全 數據加密 數據校驗 三、課后任務 1、如何管理生活中的各類數據? 密碼根據其組成字符的復雜度可以分為強密碼與弱密碼.需要多種字符組合且符合一定長度的密碼稱為強密碼。強密碼盡管很難被破解,但也帶來了記憶上的困難。應該如何合理設置各類密碼? 四、課堂小結 通過案例深入學習1.4小節數據管理與安全,了解了什么是數據管理,其發展的三個階段: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數據庫管理以及目前所使用的技術重點介紹了云計算;在數據安全方面,了解了數據安全的五個威脅因素:分別是硬盤損壞、操作失誤、黑客入侵、感染病毒和自然災害。學習了數據存儲介質防護和數據本身安全的知識。計算機技術本身把雙刃劍,更深入的學習可以為我所用,更深入的學習可以避開陷阱。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