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場技法點撥圈點信息,審題立意審題立意是作文的一項基本功,是作文得高分的先決條件,在寫作文的時候,只有真正地理解題意,并按照題目要求去構思,才能寫出符合題意的作文。1.審題技巧審清文題類型 命題作文題目是固定的,不能另起題目,如2023年廣東省中考作文命題《這一次,我全力以赴》;半命題作文題目是進行“完形填空”,不能出現語病;此外,2021年和2022年廣東省中考作文命題分別指定一句話作為文章的結尾和開頭,不能自設結尾或開頭。審準文題含義 有些文題的含義是有比喻或者象征意義的,如2023年北京中考作文命題《我生活中的一棵樹》等。應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以題目為載體,向深層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環。注意立意信息 有些文題還有立意方面的暗示信息,要特別關注給出的材料,如2023年紹興中考作文題目“花學會了用香氣說話,樹把思想寫在了葉脈上,鷹用高度與天空對話,河把想說的話變成了浪花,山選擇沉默作為自己的語言……它們都找到了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世界如此和諧”,這提示我們寫作的主題是“表達自己的正確方式”,行文時不能偏離主旨。分析選材范圍 寫作材料對選材會有或明或暗的指向。限制的內容大致有時間、地點、對象、內容、數量等,審題時要弄清楚。題目上沒有明寫的限制內容,需要自己仔細審題,進行判斷。2.立意技巧多維立意 從多角度、多方面、多空間思考,確定自己文章的立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明不應單一、片面地看待問題,要開闊視野,從多角度立意。同一事物、同一材料,從不同角度所做出的判斷、所得出的主題不盡相同,歸結到一起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立意。反向立意 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類問題。借舊事物翻出新意,給人以新的啟迪和感受,能夠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使讀者耳目一新。借景抒情 指作者把表現的主旨融合在所寫的景物中,借景物來抒發作者的情致。托物言志 適用于記敘文的寫作,指借助某種事物來表現文章的主旨。這種立意方法常常通過對平凡事物的精雕細刻,顯示深遠的寓意。3.對接中考(2023 廣西)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點點滴滴,本是平常,卻于某一瞬間、某一經歷,讓你突然感悟到原來這些平常也可貴,值得珍惜。請以“原來,平常也可貴”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把題目抄寫到答題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思維導航審清文題類型 本題為命題作文。審準文題含義 (1)抓住題眼,確定中心。題目是一個小句子,題眼為“平常”“可貴”。 (2)關注限制詞,重視提示。“平常”限定了選材范圍,考生選擇的材料最好是平常生活中的詩意盎然,而非那些特殊的時刻。“可貴”奠定了作文的情感基調,考生應選擇對自己而言珍貴的事情。注意立意信息 “原來……也……”包含轉折關系,選擇的素材應反映“平常”在某一瞬間、某一件事后才展現出其“可貴”的一面。作文題目更側重關注考生成長的一面,讓考生記錄自身成長經歷,并思考在這一成長經歷中所獲得的人生教益。分析選材范圍 本文要求寫記敘文,具體寫作時,可以運用抒情、議論、描寫等多種表達方式讓文章更有深意。選材時,考生可以從四個方向入手。第一類,寫人。選擇身邊一個平常的人,也許他很普通,沒有顯赫的地位、耀眼的光芒,但是他對你產生了影響。第二類,寫事。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很不起眼,似乎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在重復,可是在日復一日的重復中,不知不覺讓你有了新的感悟和收獲。第三類,寫景。某一處平常的風景,或是一棵大樹、一株小草,你天天從旁經過,可是卻從來不會停留,突然在某一時刻,這道風景觸動了你,治愈了你,你發現了平常風景中的可貴。第四類,寫物。一個常見的事物,你早已習以為常,覺得它就理所應當地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它或許是媽媽做的一道菜,或許是每天出現在你桌子上的一杯牛奶,這些平常的事物中,蘊含著周圍人對你的愛和關心。范文賞析原來,平常也可貴年少的我們,總希望生活充滿“錦鯉”,羨慕那些五彩斑斕世界里的宏大故事。但是,只有我們懷著一顆憧憬的心,歷經生活的風雨,才能看到平常的可貴。(開門見山,點明主旨——歷經生活的風雨,才能看到平常的可貴)淡淡的梔子花香,打開了記憶的閥門,將我拉進時間的旋渦,眼前的畫面急速倒退,恍惚間,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日子。(倒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初一時,學校舉辦了一場古箏比賽,我準備以一首《醉赤壁》參賽。無數個傍晚,當窗外的風拂過,送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時,我都獨自在琴房與古箏相伴。時針一圈又一圈地轉動,我一遍又一遍地撥動琴弦。不記得練了多久,手指已經麻木,但結果仍不盡如人意。看著冠軍被人群簇擁著在領獎臺上笑得那么燦爛,而我僅僅拿了個優秀獎,那一刻,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比賽結果摧毀了我所有的練琴信念,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回到家就癱在沙發上,不再觸碰古箏。(選取生活中的事情,真實可感;敘述詳略結合,詳寫賽前準備階段,略寫比賽過程)周末,母親勸我出去散散心,不知不覺我走到了小竹林。徐徐清風拂來,竹葉蕭蕭作響,頗似悠揚婉轉的古箏曲調。我被這大自然的音樂震撼住了,久久地沉醉其中。撫摸著高大的翠竹,我不禁感嘆如果我也能演奏出這般動人的音樂就好了。但當我細細觀察時,卻看到竹子身上有一條又一條的劃痕。這大約是一些頑皮小孩的作品,或是昆蟲小獸的摧殘,抑或是狂風暴雨的打擊……但這一次次的磨難,并沒有影響它向上生長的志氣,它憑著這股不服輸的精神,日復一日照常拔節生長,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我想起了蘇東坡那首著名的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他在經歷貶謫后還能保持平常心,最終取得人生的圓滿,難道我僅僅經歷一次失敗就甘心放棄嗎?站在竹林的音樂中,我問自己。隱約中,我聽到了自己內心深處堅定的回答。(心理描寫,從竹子的成長中獲得感悟,學會不服輸)我重新在古箏前坐了下來,心中不再焦躁、彷徨。一首首曲子如往常練琴時在耳邊響起,在手指的律動之間,我仿佛看到夢想之花正在緩緩綻放。原來,平常也是那么可貴。(篇末再次點題) 【名師點評】文章開篇點題,選材真實貼切,圍繞文章中心,詳略結合敘寫事情發展進程,輔之以適當的心理描寫,最終借竹子的成長再次點明文章主旨——原來,平常也可貴。謀篇布局,結構明晰謀篇布局,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將材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準確生動地表現出文章的主題。布局謀篇的藝術往往最終體現在文章的結構上,具體來說,就是結構要完整、合理、清晰,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作者思路的演進和跳躍,從而受到心靈的觸動,并充分領會文章的主旨。1.傳統謀篇布局一線貫穿 用一條線索把文章貫穿起來,這個線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還可以是時間推移或地點轉換。三水并流 除了開頭和結尾外,用三四個大段作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圍繞一個主題將幾件事或某件事情的幾個方面展開描寫。要注意并流的“三水”需來自同一個源頭,即同一個中心。抑揚手法 欲說其美,先寫其不美;欲說其不美,先寫其美。這種抑揚手法,可以使情節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寫人敘事時要有張有弛,可以用懸念法、誤會法或抑揚法使文章情節波瀾起伏,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日記式 具有層次分明、過渡簡便、感情真摯等優點。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例,作者通過醫生妮娜的日記,采用第一人稱,將小說主人公保爾與死神搏斗的過程,及與其他人物的關系描述得更加清晰,從側面反映了小說主人公的性格、品質,使得人物形象更突出。小標題式 可以把發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景的片段按一定的順序有機連接起來。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突破時空局限,靈活自由,變而不亂,視感強烈。小標題式是考場作文中運用頻率很高的一種布局方法。以《鄧稼先》為例,文章采用鏡頭式布局,用“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兩彈'元勛”“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民族感情?友情?”“'我不能走'”“永恒的驕傲”為小標題,從多個方面和多個角度來展示材料、表達主題,行文條理清楚。書信式 以書信的形式寫作文,顯得自由靈活,內容真實。以《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為例,信中主要從描摹、贊嘆圓明園的美和揭露英法聯軍強盜行為的丑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前后對比,以此控訴英法聯軍的罪行,內容真實,層層推進。2.創新謀篇布局3.對接中考(2023 濟南)冰雪消融時,那縷陽光讓人溫暖;感受愛意時,那縷微笑讓人愉悅;超越過往時,那份自信令人堅定;國泰民安時,那種幸福令人自豪……今日,總有一種晴朗,讓人心生歡喜……請以“今朝晴朗可喜”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得抄襲;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如寫詩歌不要少于20行)。思維導航審清文題類型 本題為命題作文。審題立意 題目由三個詞語組成:今朝、晴朗、可喜。“今朝”說的是時間,可以從字面上理解為今天,也可以理解為此刻、最近、目前、當下等。“晴朗”不僅可以理解為天氣清明、陽光朗然,還可以進一步探究“晴朗”的深層含義——如:高興、成長、進步或是取得成功等。“可喜”,值得高興、值得慶祝的意思。在具體寫作中要緊扣“晴朗”和“可喜”這兩個關鍵詞。可以從天氣、心情、人生等多個角度展開,用具體的細節和情感來描繪晴朗和喜悅的感受。 導語中“冰雪消融時,那縷陽光讓人溫暖”是說天氣,可以借景抒情;“感受愛意時,那縷微笑讓人愉悅”是說感情,親情、友情、師生情等皆可入文;“超越過往時,那份自信令人堅定”說的是成長歷練,可寫范圍很廣;“國泰民安時,那種幸福令人自豪”顯然是說家國情懷,高處立意,大處起筆,可成佳作。謀篇布局 “今朝”對比“往昔”,“晴朗”對比“陰晦”,“可喜”對比“可悲”。因此,寫作時可以運用對比、插敘、聯想或回憶等手法,在行文布局上虛實結合;再者,因為家國類、故鄉類、文化類作文的情節時間跨度較大,可以在作文中加入線索,貫穿往昔與今朝。 具體的布局參考: 開頭:情境式開頭點題 小畫面:情緒背景+鋪墊情節 中心畫面一:情感變化+認知深入 中心畫面二:細節刻畫+插敘回憶+認知變化 中心畫面三:畫面定格+插敘結束+理解感悟 結尾:總結全文+點明主旨+升華主題范文賞析今朝晴朗可喜2023年5月30日,翹盼已久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一張“全家福”。往昔,天上宮闕只為夢;今朝,中華兒女手可摘星辰,中國在航天路上越走越遠,前途一片晴朗,可喜可賀!(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開篇,引出主題)歲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靜好,世間因青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近年來,中國青年漸漸接過追星逐月的接力棒,以青澀卻鏗鏘的聲音問鼎蒼穹。神舟十二號在執行任務時,年僅26歲的北京飛控中心總調度員高健,以一句句穩健有力的“北京明白”讓各方工作人員安心;作為天問一號的調度員,年輕女孩鮑碩同樣鎮定沉著地發布口令,使天問一號順利完成軌道修正;神舟十二號的核心艙操控團隊中,更有三分之二的90后與航天前輩們并肩作戰……鷹的羽翼已然豐滿,他們振翅前行,背負著民族的使命,翱翔于更為晴朗的天空。(畫面一:中國航天領域的青年背負使命,奮力前行)不懼風沙烈,只怕敢耕耘。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西部地區的上空先后誕生了兩朵壯觀的巨云。1970年,“東方紅一號”首次載著中國飛天夢想叩響浩瀚宇宙的大門。“兩彈一星”是我國在荒漠中培養出的第一株鮮花,它生根于貧瘠的土地,在艱苦惡劣的環境里發芽,終于在無數航天工程人員的汗水灌溉下,在用生命作為賭注的信念中綻放。時光悄然流逝,但鮮花不敗,“兩彈一星”精神也不會因歲月的洗刷而褪色,反而會隨著歲月的流轉永垂不朽,代代相傳。如今,我國航天領域已鮮花滿園,晴朗可喜,定睛細看則能發現,花色千千萬,但每朵皆有最初的影子。(畫面二:中國航天領域的先行者默默耕耘,不懼險阻)回望中國航天史,“神舟”問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探尋九天的夢想從未停歇,奮斗的征程不曾止步,中國航天的精彩故事不斷續寫,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航天人秉承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把千百年來的浪漫想象一個個變成了現實,向世人展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的未來晴朗可喜。(畫面三:回顧中國航天史,贊美航天精神)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宏遠。中國航天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圖景中的壯麗一幀,中國航天員的從容豪邁就是新時代人民精神面貌的生動展現。愿中國航天不斷突破創新,令今朝航天更晴朗可喜!(總結全文,升華主旨,展現家國情懷) 【名師點評】本文選材新穎,角度獨特,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開篇,引出主題——贊頌中國航天,列舉了高健、鮑碩、神舟十二號核心艙操控團隊等例子,回顧了“兩彈一星”、“神舟”問天等航天歷史代表性事件,既有時事新聞,又有航天歷程。思路清晰,主題突出,以航天為主題,分別從中國航天青年、“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三個方面寫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飛速發展,每一方面都與時代背景緊密結合,向讀者表明中國航天的未來“晴朗可喜”,緊扣主題,條理清晰。結尾真誠祝愿國家航天再創佳績,展現家國情懷,升華主旨,突出主題。精心選材,突出中心一篇文章,立意和結構再好,如果沒有內容(即材料)去體現,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不足為人稱道。寫作時,所選材料一定要能夠表現確定的中心,舍棄無關的內容。選好之后,要對材料進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安排先后次序。真情實感 構思內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動人。內容切勿假、大、空,切忌寫自己并不了解的內容。富有真情的細節內容是構成文章的血肉軀體,也是高分作文的關鍵,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閱卷老師。組織精當 所選材料要契合文章主題,力求真實、準確。選材要“走出校門”,把選材范圍擴大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積極認真地觀察生活,積累新鮮的素材。新穎深刻 所選材料應力求新穎,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怎么“新”呢?“新”在獨運匠心。可以將分散、零碎的材料進行巧妙的組合和嫁接,創造出更具典型的內容,對材料進行由淺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強的穿透力。1.選材技巧2.中心突出技法設置線索,貫通全文 線索是將文章材料串聯起來的一條主線,能夠使文章的各個層次更加連貫,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從而明確文章的中心。可以事件為線索,亦可以思想感情為線索,還可以具體的事物或人物為線索。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文章繁簡適當,有主有次,中心才會突出。對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應該詳寫;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主要事件的重要階段應該詳寫,反之則略寫。運用技巧,細致描繪 突出中心,還可以采用一些具體的方法、技巧。可以開門見山,點明題旨,也可以卒章顯志,還可以采用對比手法、前后呼應、鋪墊渲染、環境烘托等技巧,使描寫更加生動、細致,突出文章中心。3.對接中考(2023 大連)題目:點點善意暖人心生活中,微小的善意像絲絲春風,驅散寒意;像縷縷陽光,溫暖人心……請你捕捉生活中兩三個小善舉,寫一篇文章。要求:①以記敘、描寫為主,可兼用其他表達方式;②內容充實,行文流暢,能表達真情實感。思維導航審清文題類型 本題為命題作文。審題立意 題目的中心詞是“善意”,理解起來并不難,選材也不復雜,可寫他人對你的善意,也可寫你對他人的善意,當然也可以寫相互的善意。“暖人心”要寫出善意的影響,讓人感到溫暖,重在心理描寫,也可運用環境烘托或對比手法,突出“心暖”。最后是“點點”,一是可以理解為這份善意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二是可以理解為這份善意并非一點,而是很多,可以寫幾件事,采用“扇面式”結構或“一詳多略式”結構。構思選材 突出中心 選材要努力做到“新、奇、特、真”,如此,便角度新穎,不落俗套。如:自習課上感冒的同學強忍咳嗽,不打擾他人學習;嗓音嘶啞、面容憔悴的護士,仍滿臉笑意地解答著老大爺的一遍遍詢問……真實是文章寫得真切感人的重要法寶,若是生編硬造,而不寫真實經歷的事情,那么“暖人心”將無從談起。 表達要努力做到豐富多彩。寫法上,可欲揚先抑,可行蹤為線,可駢散結合,可前呼后應等;修辭上,可多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語言上,可華麗與樸素齊飛,名句與佳詞一色。范文賞析點點善意暖人心六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交代天氣,引出下文情節)那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風。塵土漫天,樹葉紛飛,烏云籠罩,轟隆隆的雷聲震耳欲聾,鋸齒形的電光在天空飛舞。隨即,雨點砸向大地,“噼啪”作響。(渲染天氣的惡劣,為下文“我”和媽媽的狼狽處境埋下伏筆)我和媽媽躲在一家雜貨店門口避雨,這突如其來的暴雨讓我們兩人成了“落湯雞”。我們望著眼前的雨簾和灰色的天空,唉聲嘆氣。附近并沒有公交車站,只能乘出租車回家,可是偏僻的路段,狂風暴雨的天氣,打車似乎成為水中月、鏡中花。“太好了!”我眼睛瞪得溜圓地叫著,“媽媽你快看!”(語言、神態描寫,充分展現出“我”驚喜的心理)一輛出租車緩緩向我們駛來。(出現轉機,為下文的失望從反面蓄勢)靠近一瞧,發現這輛車已經有乘客了。“可以把我們也帶上嗎?”我們想和車上的客人拼一下車。司機搖開車窗,淡漠地看了我們一眼,撇出一句:“帶不了,不順路。”(一個“撇”字,突出了司機的冷漠)我們再想開口,司機卻已經搖上車窗,車影轉瞬間消失在大雨中……雨還在下,急速降落的雨滴狠狠地拍打著路面,雜貨店的雨棚也被砸得“噼里啪啦”。(借無情的暴雨烘托“我”心中的失落)正當我們咒罵天氣時,從反方向又駛來了一輛出租車,沒等我們招手示意,它就停在了我們面前。司機搖下車窗,對我們喊道:“雨大,快上車吧!”一句熱情又溫暖的話打破了焦急的氣氛。(人物的語言、動作與前面司機的表現形成對比)我們急忙上了車,沒等我們道謝,司機已經把暖風開到最大,并遞來一包紙巾。瞬間,剛才的狼狽便化成了絲絲縷縷的感激。(物小情深)媽媽忽然疑惑地問道:“師傅,雨下這么大,這里也偏僻,您怎么會經過這里呢?”“剛剛想去接孩子放學,從前面那條道經過,轉彎的時候看見你們的身影……”他臉上浮現出靦腆的笑容。“那,您孩子怎么辦啊?”“我給老師打過電話了,晚去一會兒。”此刻,淋濕的衣服還未干,暖意卻襲遍全身。車仍在路上行駛,天空中亮出一道彩虹。(司機的主動、熱情和先人后己的精神,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人間的暖意)那天,紙巾淡淡的香味在鼻尖縈繞,(巧妙照應前文的“紙巾”)師傅淡淡的話語在心頭盤旋。是的,不必惱怒天空下的驟雨,不必埋怨生活中的意外,只要記得,在這個城市里,風雨中有一個雨棚,困境中有一次相助,那便是如虹的善良在綻放光彩,讓世界閃閃發光。(總結上文,呼應題目,升華認識,篇末點題) 【名師點評】文章構思巧妙、表達生動,以“我”和媽媽雨中打車為線索,通過描述打車的曲折經歷和感受,熱情頌揚了人世間的善良品質。故事敘述清晰,描寫生動,充分運用對比手法,強化了文章主題。景物描寫貫穿始終,對推動情節、深化主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錘煉語言,巧用細節語言是文章的載體,其表現力和感染力也直接決定著文章的質量。好的細節描寫,能使人物性格豐滿、活靈活現,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和真實性。富有文采的語言表達是作文的關鍵,細節描寫是記敘文的血肉。沒有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細節描寫,就沒有形象的鮮明性、事件的生動性。1.錘煉語言技巧技巧 作用 范例妙引詩詞名句 巧妙引用經典詩詞,不僅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還能增添語言文字的底蘊美、厚實感。 太白忘卻人生假丑惡,直掛云帆駛向人生的彼岸;東坡銘記人間真善美,大江東去流向人生最輝煌的汪洋。人之一生,當忘則忘,當記則記,只有這樣,才能坦誠、執著。善用修辭手法 善用修辭不僅可以將事物寫得更加生動,還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機,增強作文語言的表現力和形象性,有點石成金的效果。 甜美的回憶像一壺烈酒,一腔熱氣在心底慢慢擴散,讓你覺得溫馨,讓你覺得香甜,讓你覺得滿懷豪情。描寫生動細膩 對環境、人物、事件等內容進行細膩、逼真而生動的描寫,就會使文章文采飛揚。 前幾天,我臉上噌地冒出幾粒痘痘,起初我還不在意,認為這些“小丘”很快就會消失,哪想到,這些小家伙前仆后繼,只幾天工夫就在我臉上“泛濫成災”了。長短句 交叉配 合 運用長短句結合,整散句搭配,可以使語言搖曳多姿,參差錯落,從而產生美感。長句表意嚴密、精確、細致,可以使語意連貫、氣勢暢達,把各種關系準確地表達出來,議論文可適當多用長句。短句簡潔、有力、明快、活潑,多用來表現人物激動、憤怒的心情,記敘文常用短句。 我不迷戀“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暗淡情調,也不愿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凄清無奈。我獨愛那一片火紅的楓林,秋風蕭瑟,楓葉隨風輕擺,那紅的是激情,是斗志,是積蓄力量抵御寒冬的準備,是走向成熟的韻味……富有哲理性 富于哲理的語句,充滿著理性的思維,閃爍著思想的光輝,揭示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令人深思,使人警醒。 樹,失去了青蔥,卻收獲了果實的金黃;鷹,折斷了翅膀,卻堅定了遨游九天的信念;船,失去了風平浪靜的行程,卻得到了大風大浪的歷練;海,沒有白天的溫暖,卻在月光下展現著別樣的姿態……大自然以其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有失必有得。人生亦然。綜合表達方式 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諧統一,熔于一爐,不僅能增強文章思想的深度與力度,而且能將作者愛憎分明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王阿姨買啞人的刀,是因為她目睹了“刀”的優良性能,而我們沒看到的只能與此“良刀”無緣了,啞人無言是出于無奈,但我們卻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示:實力之外,要善于展示、宣傳自己,這可以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功!2.細節描寫技巧細致觀察, 捕捉真實細節 調動多種感官觀察生活,變換不同的視角,建立多角度、全方面的觀察系統,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獨特發現。聚焦主題, 精選典型細節 聚焦文章的主題,精選典型細節,突出文章中心,發揮以小見大的作用,為文章增色添輝。用詞精準, 細致描摹情態 選擇精準且富有表現力的動詞和描摹形狀情態的形容詞,用語要生動、簡潔,讓讀者如見其人,如睹其物,如臨其境。放大鏡頭, 再現感人形象 要將一個小事件寫得細膩傳神,我們可以鎖定某個場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個片段或感人瞬間,運用特寫的手法,放大鏡頭,凸現形象。片段示例好像從我記事起,爺爺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著鋤頭出去侍弄他的農田、土地;他在園子里種菜,栽果樹;他去給人家幫一點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樂很自在地活著。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雞,吆喝著兩只狗,洗干凈爺爺的衣裳,一邊等著爺爺多年不變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計,假裝埋怨地說:“這么快就回來休息啦。”然后很認真地去為爺爺煎茶,端送到爺爺手中,與他坐著一邊喝茶一邊閑談。 【名師點評】上面的考場作文片段就很善于運用細節描寫,將往昔美好而富有詩意的生活情景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侍弄”“吆喝”等詞生動傳神,讓人仿佛看到了爺爺奶奶祥和的農村生活畫面。尤其是爺爺奶奶之間的對話,簡短樸素,又充滿了關愛和溫情,“假裝埋怨”一句讓人如見其景,不由得莞爾,使閱卷老師的情感之弦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撥動。課時5 點化首尾,凝練有力古人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就是說文章開頭要精彩凝練,主體部分要內容充實、言之有物,結尾要剛勁有力、切中要害,這也應成為我們的寫作追求。1.開頭技巧技巧 范例及效果排比式 朱自清《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句式優美,富有氣勢,顯出文筆之華麗)設置懸念式 宗璞《紫藤蘿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巧設懸念,引發興趣)景物渲染式 高爾基《海燕》: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環境描寫,渲染氣氛)名言名句式 畢淑敏《精神的三間小屋》: 面對那句“人的心靈應該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為博大”的名言,人們往往會自慚形穢。我們難以擁有那樣雄渾的襟懷。不知累積至那種廣袤,需如何積攢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引用名句,抒發議論)抑揚相襯式 賈平凹《丑石》: 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丑石呢:它黑黝黝地臥在那里,牛似的模樣;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留在這里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要說:這塊丑石,多礙地面喲,多時把它搬走吧。(開篇和正文感情基調相對或相反,對比強烈,耐人尋味)題記引入式 《翻檢日子》: 日子像手中的細沙,一不留意,就紛紛從指間流逝,而且義無反顧。 ——題記 (語言精練,富有哲理,賞心悅目)開門見山式 朱自清《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明事件,不加修飾,干凈明快)抒情議論式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抒情議論,深化主題)2.結尾技巧技巧 范例及效果首尾呼應式 劉湛秋《雨的四季》: (開頭)我喜歡雨,無論什么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結尾)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 (首尾呼應,渾然一體)抒情議論式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表達作者情緒,引發讀者共鳴)描寫結尾式 魯迅《故鄉》: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以景物描寫結尾)畫龍點睛式 【例一】彭荊風《驛路梨花》: 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引用詩文名句突出主旨) 【例二】茅盾《白楊禮贊》: 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卒章顯志,畫龍點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