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級下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課題 第4課《反饋的實現》 單元 一單元 學科 信息技術 年級 六年級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信息意識:培養學生對反饋機制在信息系統中重要性的認識,了解反饋如何影響系統性能。提高學生對傳感器作為信息采集工具在反饋過程中的作用的認識。計算思維:教授學生如何通過邏輯推理理解反饋循環,包括輸入、處理、輸出和反饋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計算工具分析和處理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培養他們的數據處理能力。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鼓勵學生探索和使用數字化工具,如模擬軟件,來設計和測試反饋控制系統。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他們嘗試設計新型傳感器或改進現有傳感器的性能。信息社會責任:教育學生理解在設計和使用反饋控制系統時的社會責任,包括對環境的保護和對技術的道德使用。培養學生的數據保護意識,了解在處理由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時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性。【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反饋的實現過程傳感器及其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講解,引導學生了解反饋的實現過程;通過小組合作,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合作探索傳感器及其特點。教授學生如何采用系統化的方法來分析和設計反饋控制系統,包括問題的識別、解決方案的制定和實驗驗證。強調實驗和模擬的重要性,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對反饋機制工作原理的理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生活實踐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使學生樂于使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思維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對信息科技的興趣和熱情,鼓勵他們對技術探索保持好奇心和持續的學習態度。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分享想法、協作解決問題,并尊重他人的貢獻。重點 反饋的實現過程難點 傳感器及其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教學設計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1、情景展示想一想,保溫水壺如何判斷水溫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溫度?2、本節課學習任務(1)反饋的實現過程(2)傳感器及其特點3、揭示課題板書:反饋的實現二、新知學習(一)、建構 反饋的實現是指通過各種傳感器對輸出量進行檢測,并與輸入量進行比 較來判斷是否已經達成預期目的。 、實現的過程 首先通過檢測裝置來檢測輸出量,然后與設定的輸入量進行比較,圖中返回的部分就代表了反饋的實現過程。 、認識傳感器 什么是傳感器?傳感器是一種常見的檢測裝置,能檢測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的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的信息輸出。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你知道的有哪些? 根據傳感器的感知功能,傳感器可分為溫度傳感器、光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磁性傳感器、濕度傳感器、聲音傳感器等。傳感器相當于人的五官,能夠感受到外部的變化。 、輸入量與輸出量的比較 檢測裝置測量處的輸出量,與給定的輸入量進行比較,求出偏差值,通過對偏差值的運算處理向執行器下達控制指令。 例如,保溫水壺檢測到水溫低于設定的溫度,就會啟動加熱指令,對水壺中的水進行加熱,直到水溫達到設定溫度為止。比較器的功能是比較兩個或更多數據項,以確定它們是否相等,或者確定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和排列順序,這稱為比較。可以實現此功能的電路或設備稱為比較器。 三、技能鞏固想一想以下兩個控制系統的反饋是如何實現的?用圖示表示。 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根據車流量改變紅綠燈時間) 智能灌溉系統(根據土壤的濕度情況自動灌溉) 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解決的?有哪些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作業布置預習下一課。板書設計反饋的實現實現的過程認識傳感器輸入量與輸出量的比較 觀看思考;表達學習操作實踐交流表達預習下一課 創設趣味的學習情境,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表達能力培養傾聽習慣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實踐操作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師生直觀演示更具說服力,加深印象。培養表達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9張PPT)夏日小清新商務通用PPT模板匯報人:小熊貓時間:2019.06.07第一單元第4課反饋的實現想一想,保溫水壺如何判斷水溫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溫度?(1)反饋的實現過程(2)傳感器及其特點學習任務反饋的實現是指通過各種傳感器對輸出量進行檢測,并與輸入量進行比 較來判斷是否已經達成預期目的。建構首先通過檢測裝置來檢測輸出量,然后與設定的輸入量進行比較,圖中返回的部分就代表了反饋的實現過程。什么是傳感器?思考傳感器是一種常見的檢測裝置,能檢測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的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的信息輸出。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你知道的有哪些?思考根據傳感器的感知功能,傳感器可分為溫度傳感器、光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磁性傳感器、濕度傳感器、聲音傳感器等。小知識傳感器相當于人的五官,能夠感受到外部的變化。小知識檢測裝置測量處的輸出量,與給定的輸入量進行比較,求出偏差值,通過對偏差值的運算處理向執行器下達控制指令。例如,保溫水壺檢測到水溫低于設定的溫度,就會啟動加熱指令,對水壺中的水進行加熱,直到水溫達到設定溫度為止。比較器的功能是比較兩個或更多數據項,以確定它們是否相等,或者確定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和排列順序,這稱為比較。可以實現此功能的電路或設備稱為比較器。想一想以下兩個控制系統的反饋是如何實現的?用圖示表示。思考1、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根據車流量改變紅綠燈時間)練習2、智能灌溉系統(根據土壤的濕度情況自動灌溉)練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解決的?有哪些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分享時間,說一說夏日小清新商務通用PPT模板匯報人:小熊貓時間:2019.06.07夏日小清新商務通用PPT模板匯報人:小熊貓時間:2019.06.07歸位物品歸位凳子下啦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第一單元第4課《反饋的實現》浙教版2023.doc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第一單元第4課《反饋的實現》浙教版2023.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