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大中國》花城版九年級下冊內容總覽教學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教學目標1、聆聽演唱歌曲《大中國》感知歌曲傳達出的情感,感受音樂帶來的自豪感。2、通過歌曲學唱,能夠編創舞蹈動作,或者加入秧歌表演演唱歌曲。3、能夠以探究的方式交流歌曲的特點。4、理解歌曲曲調吸收了我國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新知導入欣賞樂曲,說說給你的感覺?設計幾個舞蹈動作。新知導入“秧歌”是我國北方地區在歡慶佳節時,人民群眾最廣為參與的一種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形式。舞者常扮成各種人物,手里拿著扇子、手帕、彩綢等道具,踩著秧歌音樂的鑼鼓點翩翩起舞.新知導入秧歌舞曲常見的節奏型如:新知導入秧歌舞曲常用的曲調:秧歌舞曲多用音色高亢、嘹亮的民間樂器嗩吶擔當旋律的演奏。新知講解欣賞聆聽,說一說1、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中國?地大物博、景色壯麗,多民族團結的大中國……2、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3、歌曲的調式和拍號?(c大調、4/4拍)意氣風發的《大中國》新知講解跟隨音頻,輕聲哼唱新知講解《大中國》(原名《中國》)是內地原創音樂人高楓唱作錄制于1994年的一首愛國歌曲,收錄于1995年6月23日發行的專輯《天那邊的愛》中。1995年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音樂電視改版,推出后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大中國》新知講解創作背景:《大中國》是高楓26歲時創作的歌曲。說起這首歌曲的創作靈感,高楓說他也不知道是去什么地方辦一件什么事,途經北京火車站,正好站上的大鐘敲了一下,并播放出悠揚的《東方紅》樂曲。當時他腦子里突然冒出了一個詞兒——“大中國”。他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整理思緒,心開始亂跳,開始作詞,前后不過兩個小時,這首《大中國》就完成了。《大中國》新知講解注意附點節奏。新知講解《大中國》探討:從這首歌曲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音樂的特點?《大中國》的音樂創作以《東方紅》、《紅綢舞》以及東北民歌、朝鮮族音樂作為素材,在曲調方面,融合了許多地方民歌調子的歌曲,伴以鏗鏘喜慶的鑼節奏,形成了一種熱烈的氣氛,使廣大聽眾在聽、唱這首歌時,能感到一種強烈的情感和親切熟悉的音樂與節奏。《大中國》新知講解跟隨伴奏,完整演唱新知講解以小組形式集體演唱歌曲《大中國》《大中國》課堂展示你的展示舞臺:加入“秧歌”或舞蹈演唱歌曲課堂總結歌曲《大中國》是一首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由通俗歌曲改編而成的合唱曲。曲調吸收了我國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通過歌曲的欣賞、演唱,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做中國娃的自豪感。作業布置課后作業:為歌曲進行歌舞的編創,把秧歌舞與歌曲聯系起來。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花城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大中國》教學設計課題 《大中國》 單元 四 學科 音樂 年級 九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歌曲《大中國》是一首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由通俗歌曲改編而成的合唱曲。曲調吸收了我國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高楓作詞作曲,朱良鎮編合唱。《大中國》的音樂由引子+A+B+A'構成復三部曲式。通過歌曲的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做中國娃的自豪感。學習運用多種手段欣賞體驗作品,理解表達、表現作品所展示的內容,創造性地為歌曲《大中國》編配秧歌舞的動作。并通過學生的創作,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大中國》的音樂創作以《東方紅》、《紅綢舞》以及東北民歌、朝鮮族音樂作為素材,在曲調方面,融合了許多地方民歌調子的歌曲,伴以鏗鏘喜慶的鑼鼓節奏,形成了一種熱烈的氣氛,使廣大聽眾在聽、唱這首歌時,能感到一種強烈的情感和親切熟悉的音樂與節奏。這首歌曲旋律集中國南北音樂為一體,這樣容易被全國各地的人傳唱。曲調節奏感強,年輕人不會覺得沒有時代感。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不同于專業的音樂學習者,他們對于音樂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時自己聽聽歌曲或在文藝會、電視上聽聽音樂。所以,在音樂課上,多讓學生用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內在魅力,讓學生自己多討論問題,講出自己的理解,老師再加以講解,這樣也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習目標 審美感知:聆聽演唱歌曲《大中國》感知歌曲傳達出的情感,感受音樂帶來的自豪感。藝術表現:通過歌曲學唱,能夠編創舞蹈動作,或者加入秧歌表演演唱歌曲創意實踐:能夠以探究的方式交流歌曲的特點。文化理解:理解歌曲曲調吸收了我國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重點 聆聽演唱歌曲《大中國》感知歌曲傳達出的情感,感受音樂帶來的自豪感。難點 通過歌曲學唱,能夠編創舞蹈動作,或者加入秧歌表演演唱歌曲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秧歌舞曲》視頻片段,組織學生欣賞樂曲,說說給你的感覺?設計幾個舞蹈動作。介紹秧歌、秧歌舞曲常見的節奏型、秧歌舞曲常用曲調。 1.欣賞樂曲,說說感受,涉及幾個舞蹈動作2.了解學習內容 通過觀看《秧歌舞曲》了解秧歌,也為學習歌曲做鋪墊。講授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組織學生聽一聽,想一想:(1)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中國?(2)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3)歌曲的調式和拍號?教師播放音頻,出示歌曲譜子,引導學生聆聽歌曲,跟隨音頻,輕聲哼唱教師介紹歌曲和創作背景教師進一步指導歌曲演唱,引導學生注意附點節奏。5.教師出示問題:組織活動:探討:從這首歌曲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音樂的特點?6.教師組織學生跟隨伴奏,完整演唱7.以小組形式集體演唱歌曲教師組織活動:你的展示舞臺:加入“秧歌”或舞蹈演唱歌曲9.課堂小結10.布置作業 聆聽歌曲,思考回答問題:(1)地大物博、景色壯麗,多民族團結的大中國(2)意氣風發的(3)(c大調、2/4拍)2.跟隨音頻,輕聲哼唱3.了解歌曲:《大中國》(原名《中國》)是內地原創音樂人高楓唱作錄制于1994年的一首愛國歌曲,收錄于1995年6月23日發行的專輯《天那邊的愛》中。1995年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音樂電視改版,推出后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4.跟隨教師的引導唱好歌曲5.探討:從這首歌曲中你們感受到了什么?音樂的特點?6.全班跟隨伴奏,完整演唱7.參與演唱活動8.歌曲創編展示。9.課堂小結10.完成作業 感知作品,通過思考具體問題,了解歌曲的內容、情緒和調式拍號。提供舞臺,給予個性化的展示。課堂小結 歌曲《大中國》是一首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由通俗歌曲改編而成的合唱曲。曲調吸收了我國民歌素材創作而成,富有時代氣息。通過歌曲的欣賞、演唱,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做中國娃的自豪感。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文化進行理解。板書 《大中國》秧歌舞曲 學唱歌曲 附點音符 動作編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秧歌舞曲》(1).mp4 《秧歌舞曲》.mp4 【核心素養目標】花城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大中國》.doc 歌曲伴奏:《大中國》.mp3 歌曲范唱:《大中國》.mp3 花城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大中國》.pptx 視頻欣賞:大中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