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導學案(無答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導學案(無答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第12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學習目標
1.了解明朝廢宰相、設內閣、宦官專權的史實,運用唯物史觀對明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作出歷史解釋
2.正確理解明朝時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對鄭和下西洋作出正確的歷史解釋,塑造注目全球、居安思危的家國情懷觀念
3.了解明朝中央政權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掌握明清易代的相關史實,培養時空觀念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學習過程
知識點一 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
1.背景: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
2.表現
(1)廢除宰相制度。
(2)確立內閣制度
背景 廢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壓力成倍增加
確立 明成祖選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淵閣,形成“內閣”
職責 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
發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學士權力很大,被比喻為宰相
(3)宦官專權
原因 宦官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權力 ①司禮監獲得了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 ②負責提督東廠,控制錦衣衛 ③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
知識點二 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
1.鄭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2)概況:15世紀前期,鄭和先后七次率領船隊出海,訪問了亞非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3)影響
①積極: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遠洋航行,領先歐洲遠洋航行半個多世紀。
②消極: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
2.戚繼光抗倭
(1)背景
①從元朝末年起,“倭寇”騷擾我國東部沿海。
②明朝前期,朝廷嚴厲禁止海外貿易,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海盜、奸商與倭寇勾結,進行走私活動。
(2)結果:東南沿海形勢穩定下來,朝廷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
3.歐洲殖民者的侵略
(1)16世紀中期,葡萄牙人獲得了在濠鏡澳的租住權。
(2)荷蘭和西班牙分別占據了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
(3)明朝末年,西班牙退出臺灣。
知識點三 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
1.邊疆管理
(1)同蒙古關系的演變
①重修長城,防御蒙古政權南下。
②瓦剌和韃靼包圍北京,曾經俘虜了明英宗。
③1571年,韃靼首領俺答汗接受明朝冊封。直到明末,雙方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
(2)對西藏地區的管轄:封授給當地的僧俗首領法王、王等稱號;設立行都指揮使司等機構,任用藏族上層人士進行管理。
(3)對東北地區的管轄:在黑龍江流域設立了奴兒干都司,對東北女真各部落首領封授官號。
2.明清易代
(1)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
(2)皇太極于1636年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3)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攻占北京,明朝滅亡。
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統軍進入山海關,打敗李自成,進占并遷都北京,逐步確立了在全國的統治。
習題鞏固
1.景泰四年(1453)漳州知府謝騫下令隨地編甲,并把靠海的違式船只盡行拆毀;還規定小船必須朝出暮歸,本地人戶須朝出暮歸,如暮不歸即赴府呈告,有不告者,事發連坐。上述規定反映出明朝( )
A.實行嚴格的海禁政策 B.地方權力得到擴展
C.法律嚴苛的現象加劇 D.社會控制手段多樣
2.對下圖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皇權與相權斗爭結果是廢除丞相 B.六部取代丞相成為最高權力機構
C.內閣成立以后完全行使丞相權力 D.內閣通過行使票擬權以控制君主
3.《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長44丈4尺,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有4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200人才能起航,一艘船可容納千人。這一記載說明明朝( )
A.放棄海禁政策 B.造船技術先進 C.對外交往頻繁 D.重視海洋權益
4.明成祖初創內閣時,閣臣的官秩僅五品,遠在尚書侍郎之下。明后期,閣權漸重,漸得支配六部。這一變化( )
A.是君權強化的產物 B.促使內閣參與決策
C.體現皇權達到頂峰 D.導致六部職能削弱
5.《孟子節文》是朱元璋在洪武年間命翰林學士劉三吾等人刪節《孟子》而成的。據所刪的內容而言,包括“君位可以禪讓,對暴君可易位、誅伐,國君要省刑罰、不嗜殺人,取于民有制”等八十余章,占《孟子》足本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 )
A.時代發展推動了主流意識形態的更替 B.統治者的好惡影響了學術思想的傳播
C.儒家思想的僵化阻礙了社會進步 D.儒家思想的政治化傾向進一步發展
6.有學者認為,明朝的內閣“與皇帝的意志相一致時,它是皇權的一種補充。一旦它的作用有悖于皇帝的意志,就會變得一文不值”。這說明內閣( )
A.可以直接領導六部 B.權力來源于皇帝
C.有助于減少決策失誤 D.職權范圍不明確
7.黃宗羲曾說:“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由此可見,黃宗羲主張( )
A.取消王位世襲制度 B.不應廢除宰相制度
C.調和君相之間矛盾 D.君臣之間相互制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宣化县| 屯门区| 侯马市| 邢台县| 新巴尔虎左旗| 射洪县| 襄樊市| 安福县| 宜丰县| 庆安县| 满洲里市| 吉隆县| 浙江省| 洞头县| 永平县| 东山县| 彭水| 确山县| 贡觉县| 江源县| 宁城县| 烟台市| 龙门县| 图木舒克市| 望谟县| 瑞丽市| 青田县| 西盟| 许昌市| 河南省| 金乡县| 长垣县| 定州市| 巴塘县| 玉环县| 张家港市| 都昌县| 连平县| 珲春市| 甘南县|